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迷宫漏斗蛛

迷宫漏斗蛛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迷宫漏斗蛛


昆虫名,为蜘蛛目(Araneae),漏斗蛛科。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云南、江西、山东等。寄主危害作物有高梁、玉米、棉花、蔬菜、柑桔、水稻等。

中文学名:迷宫漏斗蛛

拉丁学名:Agelena labyrinthica Clerck, 1758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蛛形纲 Arachnida

目:蜘蛛目 Araneae

科:漏斗蛛科

属:漏斗蛛属

分布区域: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北京、西藏、新疆等

功能类别:捕食性天敌



基本信息


中文名:迷宫漏斗蛛拉丁学名:Agelena labyrinthica Clerck, 1758

纲:蛛形纲

目:蛛形目

科:漏斗蛛科

功能类别:捕食性天敌

寄主危害作物:高梁、玉米、棉花、蔬菜、柑桔、水稻

形态特征


雌蛛

体长10-15毫米。背甲浅褐色,有2条深褐色条斑纵贯前后,条斑前端狭窄,向后逐渐变宽。颈沟、放射沟及中窝明显。前眼列平直;后眼列强前曲,8眼中以前中眼最大,前、后侧眼靠近。中眼域呈长方形。螯肢前、后齿堤各3齿。步足黄褐色,各节末端暗,有许多刺和毛,跗节的黑色听毛愈近后附节愈长。腹部为灰绿到紫褐色,背面正中有7-8对“人”字形斑纹。腹部腹面和侧面具黄白色鳞斑。

雄蛛

体长5-10毫米。体色较雌蛛浓,黑褐色。步足较长。腹部窄小,其宽度明显窄于头胸部。卵袋:圆形呈扁平状,卵袋表面有疏松丝,呈黄白色,直径在1.10-1.90毫米。卵粒桔红色。每个卵袋内含卵平均在80粒左右,最多可达120粒以上。

生物学特性


习性

迷宫漏斗蛛结大型漏斗状网,低龄幼蛛结不规则平网,随着龄期的增加渐呈漏斗状,一般到5龄时其漏斗状网比较典型。该蛛一般在山区棉田四周较多,很少进入棉田中。迷宫漏斗蛛受惊后,多从漏斗网的下端开口逃走。离网逃走的蜘蛛,一般不回原网,多寻找合适的地方另行结网。自残习性较强,雌蛛残食雄蛛现象较普遍,有时雄蛛亦残食雌蛛。

历期

迷宫漏斗蛛的雌性幼蛛蜕皮7-9次,共有8-10龄期,其中以9个龄期为最多;雄性幼蛛蜕皮6-8次,共有7-9个龄期,其中以8个龄期为最多。全代历期平均310.695-85.99天。

寿命

迷宫漏斗蛛的寿命,由于性别的不同而有差异:雌蛛的平均寿命为84.00(42-116)天,雄蛛的平均寿命为38.60(21-52)天。

年生活史

迷宫漏斗蛛在湖北省武汉市以卵于11月中、下旬在灌木林、树皮内、砖石堆中、房舍的门窗框上、杂草、桔叶上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孵化,初孵幼蛛在卵袋内停留20天左右后,蜕第一次皮达二龄后出卵袋扩散,于8月下旬见成蛛,在该地区一年发生完整一个世代。

繁殖交配与性比

雄蛛于7月下旬发育成熟,雌蛛于8月上、中旬开始成熟。成熟的雄蛛亦可在雌性亚成蛛的网上等待雌蛛的成熟。交配在网上进行。交配期间雌雄蛛相互残杀现象较为严重。我们在室内观察交配成蛛71对,相互残杀的就有24对,占总数的33.80%,其中雌蛛咬死雄蛛的有15对,占残杀总数的62.50%;雄蛛咬死雌蛛的有9对,占残杀总数的37.5%。当然在自然情况下,由于密度较小,残杀不会这样严重。根据我们室内饲养的结果,迷宫漏斗蛛的雌蛛数要多于雄蛛,其雌雄之比为1.63:1。产卵:迷宫漏斗蛛的雌成蛛一般于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进行产卵。产卵时间在晚上,未见白天产卵的个体。雌蛛一生可产1-3个卵袋。产多个卵袋的个体,以第一个卵袋含卵粒数为最多。产1个卵袋的个体,单雌产卵量平均只有80粒左右;产多个卵袋的个体,单雌产卵量平均在120-150粒之间,最多可达244粒。孵化:卵接近孵化时,颜色变为灰白色。从卵出来的幼蛛呈乳白色,在卵袋内堆集在一起,直至蜕一次皮后,身体变为桔红色钻出卵袋。孵化率平均在90%以上。产多个卵袋的孵化率随产卵次第的增加而孵化率减少。

捕食

迷宫漏斗蛛在棉田内,以网捕食鳞翅目害虫的成虫及蝗虫。

相关分词: 迷宫 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