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孟子的哲学思想

孟子的哲学思想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孟子的哲学思想


《孟子的哲学思想》是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教授著作集系列中的一本。这部著作集共有11册,汇集了杨国荣教授从教20余年的主要学术成果,反映了他在中国哲学(包括儒学、道家哲学、宋明理学、中国近代哲学等)、伦理学、哲学原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其中,《孟子的哲学思想》主要对孟子的哲学思想作了细致的梳理和理论阐发。在中国历史上,孟子曾长期被视为亚圣,其地位居于孔子之侧。与孔子一样,孟子几乎成为儒家文化的一种象征,而孔孟并尊,确实也逐渐构成了儒家文化的基本格局。

书名:孟子的哲学思想

作者:杨国荣

ISBN:9787561769980

页数:243页

定价:¥27.00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6月1日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作为亚圣,孟子的历史影响首先与儒学联系在一起。儒学奠基于孔子,在孔子的时代,儒学并没有取得独尊的地位,其主张也远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孔子之后,墨、道、法等学派曾对儒学提出责难和批评。到战国时代,处士横议,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趋于高潮,儒家的地位似乎进一步受到了墨、道各家的冲击,所谓“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便反映了这一历史状况。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儒学不能不作出理论上的回应。这种历史的需要,在某种意义上将孟子推向了时代的前沿。孟子在战国时代有好辩之名,这种好辩往往带有论战性质,它在回应各种挑战的同时,又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了儒学的深沉内涵与理论力量,正是通过正面的理论建树与积极的理论争鸣,孟子使孔子开创的儒学传统得到了延续,并进一步维护了其显学的地位。唐代的韩愈在追溯儒家的道统时,曾认为圣人之道从孔子而传到了孟子,换言之,孟子有承继儒家精神命脉的历史功绩。从儒学的衍化看,这一评价并不为过。 孟子的时代,历史开始进入了大一统的前夜(孟子之后一百余年,秦始皇便完成了统一大业)。作为思想敏锐的哲人,孟子已开始注意到这一时代特征,当梁惠王问他“天下怎样才能安定”时,孟子的回答便是:惟有归于一统,才能达到安定。以这种历史意识为前提,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构想,企望将仁政推行于天下。孟子的仁政主张包含了不少天真的幻想,难免有迂阔之处,但使天下普遍实行王道的理想,毕竟折射了走向大一统的历史趋势,而其仁政观念对于抑制法家的暴力原则,亦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从孔子的仁道到孟子的仁政,儒家的道德哲学进一步展开为政治哲学,后者在历史上形成了难以抹去的影响。

文化体系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儒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更多地以价值观念为中介。在孔子那里,儒家的价值系统已具体而微。然而,作为儒学的开创者,孔子的思想还带有原始的浑朴性,这种浑朴性既使孔子避免了价值取向上的某些片面性,又使其不少观念未能具体展开。在上承孔子思想的同时,孟子从天与人,主体自由与超验之命,自我与群体,道德原则与具体境遇,功利与道义,以及人格理想等方面,对原始儒学作了多方面的引申和发挥,并使之进一步系统化。正是在孟子那里,以善的追求为轴心,强调人文价值,崇尚道德自由,注重群体认同,突出理性本质,要求人格完善等儒家的价值观念取得了更为完备的形式,并趋于成熟和定型。如果说,孔子是儒学的开创者,那末,孟子则从不同方面丰富和深化了儒学。 当然,孟子在展开孔子思想的同时,也凸显了儒学的某些负面趋向。在天人关系上,以仁为核心的人道原则固然得到高扬,并被赋予更为具体的内涵,但自然的原则不免有所忽视;在名实之辩上,理性环节获得了较多考察,但感性闻见则未能得到应有的定位;在力命关系上,道德领域的主体自由诚然被视为题中应有之义,但经天纬地的历史创造则又被淡化;在义利关系上,道义的内在价值一再得到强调,但功利的意识又被过分地抑制。此外,群体原则的提升与个体原则的相对弱化,拒斥异端所蕴含的独断趋向,现实的批判意向与往古的理想化之间的纠缠,等等,这些方面使孟子所系统化的儒学又呈现出复杂的意蕴,并相应地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多重影响。

按传统的看法,儒学以内圣与外王为主题,在孔子那里,二者已开始得到双重确认。相对而言,孟子对内圣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尽管孟子本人并非远离经世之域,但其价值追求的逻辑归宿,则是内圣之境。他把自然(天)的人化主要理解为化天性为德性,将人的自由限定于自我的道德选择,凸出道义的内在价值,强调自我意识(良知)的功能,以求其放心为学问之道,等等,都处处展示了一种内圣的定向。在理想人格的设定上,这一思路表现得更为明显。人格的完善是儒家基本的价值目标,在儒家那里,善的追求最后总是指向理想的人格境界,不妨说,正是人格的设定,集中折射了其价值取向。按孟子的看法,完美人格的根本特征,主要体现于其内在德性,自我的实现(从本然的我走向理想的我),首先便以仁、智等内在品格的形成为标志,成人(达到理想人格)的过程则相应地以内在的善端为出发点,并表现为这种善端的自我展开。较之孔子及后起的荀子,孟子更多地向人们展现了一种内圣之境,而儒学的内圣走向,也由此获得了其历史的源头。

作者简介


杨国荣,1957年生于上海,浙江诸暨人。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儒联理事、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等校的客座教授,美国比较哲学杂志Dao: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编委。先后在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已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其中10部同时出版于海外;在《中国社会科学》、Philosophy: East and West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多种论著被译为英、德、韩等文在国外出版与发表。

本书目录


引论

第一章 生平与时代

一 少年时代

二 在百家争鸣中重振儒学

三 从奔走列国到潜心于教育

四 知言、养气及其他

第二章 天人之辩的价值内涵

一 历史的先导

二 从人文关怀到仁政构想

第三章 主体自由与外在天命的对峙

一 舍我其谁:自我力量的确信

二 天命的预设与自由的限制

第四章 理性原则的重建与强化

一 历史前提之一:孔子的奠基

二 历史前提之二:墨子的挑战

三 历史前提之三:《老子》的责难

四 回归理性主义

第五章 自我的完善与群体认同

一 拒杨墨

二 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

第六章 义利之辩

一 道义论的发端

二 墨法的崛起:功利原则的强化及其后果

三 惟义所在:道义论的凸出

四 从义利之辩到理欲之辩

第七章 权变的注重与独断的趋向

一 理论前导

二 从权变的确认到息邪说:走向独断论

第八章 现实与理想的二难:面向往古

一 现实的批判及其历史意向

二 与农家的分歧:文明社会的特征

三 理想在过去:面向往古

第九章 人格境界

一 仁智统一

二 品格与形象

三 人皆可以为尧舜

四 内圣的走向

第十章 性善说与成人之道

一 从性相近到性本善:提升人格境界的内在根据

二 成人过程与复性:回归内圣之境

第十一章 历史中的孟子

一 从儒到圣

二 溶人文化的长河

附录一 政道与治道

附录二 孟荀:儒学衍化的二重路向

附录三 儒学与德性伦理

附录四 《中庸》释义

后记

摘录阅读


第一章 生平与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邹鲁一直是人文荟萃之地。公元前551年,孔子出世于鲁国,一个多世纪后,与鲁毗邻的邹国诞生了另一位文化巨人——孟子。

一 少年时代

孟子,名轲,其生卒的具体年月,历来说法不一,根据《孟子》一书所载事迹,其生活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85年到304年之间。孟子的祖先是鲁国的贵族。鲁桓公的庶子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号称“三桓”,仲孙氏又名孟孙氏,而孟子即孟孙氏的后代。战国时期,曾经称雄鲁国的三桓,其地位已非昔日可比,孟子的先人不得不从鲁迁到了邹。

孟子虽是贵族的后代,但其少时,家道早已中落。童年时代,他的父亲又过早地去世,留下孤儿寡母,相依度日,孟子早年生活之艰辛,由此亦可想见。由于父亲早亡,生活与教育的双重责任,都落到了他母亲肩上。孟子的母亲对孟子期望甚高,为培养孟子颇费精力。根据流传下来的传记资料,孟子幼年时,他的家坐落在坟地附近,周围时有丧葬的队伍经过,并常常可以看到落葬的仪式,小孩往往喜欢摹仿,丧葬仪式接触多了,便自然而然也去学样,孟子幼时即常做丧葬的游戏。孟子的母亲担心长此以往,对孟子的健康成长不利,于是,迁居到较为热闹的集市附近。但集市是商贩活跃的地方,推销各种商品的叫卖声,几乎终日不断,时间久了,孟子也不免受其影响,注意力往往集中到学叫卖上。孟母见此情景,意识到商贩活动之地,也非孩子成长的合适环境,于是决定再次搬迁。经过一番考虑、选择,最后决定安家于靠近学校的地方。当时学校除传授知识之外,还注重礼仪的训练,身处这种环境,耳濡目染,幼年的孟子也渐渐对礼仪产生了兴趣,平时常常在桌上放些礼仪用品,做各种祭祀的游戏,并且摹仿揖让的礼节,举止颇合规范。在多次选择之后,孟母终于找到了一个教育孩子的理想环境,这一段经历,史称“孟母三迁”。

年岁稍长,孟子的母亲便设法使他接受当时较为系统的教育。开始,孟子并不很用功,常常把学习的功课丢在一边,到外边游玩。一次,孟子玩后归来,正好遇到母亲在家织布。孟母问他学习情况如何?孟子随口答道:也就这样罢!孟母看到他对学习如此漫不经心,十分生气,一下把织布机上的布割为两段。孟子见此情景,吃了一惊,忙问:为什么要断布?孟母缓缓地说:让你念书,获得知识,是为了使你成才,现在你荒废学业,不思上进,就像我割断布机上的布一样,只能成为废物。如果再这样虚度光阴,将来就惟有成为劳力者了。母亲这番语气沉重的话,对孟子触动很大。以后他便埋头于诗书之中,一心走知书达礼的正道。这段故事,历史上称为“断杼教子”。

孟母三迁与断杼教子的具体细节是否真实,现在已不可考。不过,孟子自幼受到较为严格的家庭教育,并主要在母亲的引导下走上诗书诵读之路,这恐怕还是事实。对照孟子后来的思想,其早年的这些轶事似乎不完全是虚构。《孟子》一书的第一篇便记载了孟子与梁惠王关于义利的一段对话,孟子的基本观点是:“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从中,我们不难看到早年经历的某些影响:孟子对功利的鄙视,其源似乎可以追溯到孟母有意远离集市的商贾牟利活动,如果孟子始终定居于商贩云集之地,并在商贩的叫卖声中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其后来的观点与思路也许会另有一番面目;又假定孟子未能从游乐中猛省,则其尔后的圣人气象或许也不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