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孟连地震

孟连地震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孟连地震


1995年6月30日7时03分43秒;7月10日4时31分32秒;7月12日5时46分43秒,云南省孟连西中缅交界地区,相继发生5.5级/6.2级/7.3级三次破坏性地震。震区房屋,生命线工程及水利设施受到严重破坏。地震灾区烈度Ⅵ度以上面积约一万多平方千米,包括孟连,西盟,澜沧,沧源,勐海五个县,受灾人口约60万人。这次地震对公路桥梁、通讯设施及水利工程也造成了严重破坏。



孟连地震-概述


震区房屋结构主要有:穿斗木结构轻质房、土木结构、砖木、砖混结构及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土木、砖木结构房屋占震区房屋总面积的85%以上,曾多次遭受邻区地震波及,这次又经三个地震的叠加作用,破坏和内伤十分严重。1988年澜沧-耿马大地震后,按八度设防兴建的砖混、框架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较好,地震中仍有不同程度破坏。这次地震对公路桥梁、通讯设施及水利工程也造成了严重破坏。

孟连地震-异常特征


1.中短期阶段震中周围中强震密集活跃

1994年9月19日至1995年5月12日的235天里,云南及邻区共发生MS≥4.7级地震8次,其中6次发生在滇西南地区,而且1995年2月18日至1995年5月12日的83天里就达4次,震中周围占3次,震中附近的滇西南地区出现了中强震时间和空间密集活跃,成为1995年5月12日以后云南省内最突出、最被重视的异常事件。以往的研究表明云南中强震密集、活跃段结束后的1~6个月(个别9个月),云南及邻区可能发生6~7级甚至7级以上大震。某些震例资料表明,7级大震有的就发生在中强震密集区内,如1983年6月24日越南莱州7.0级地震,于1982年2月20日至1983年5月28日的462天内,滇西南地区也形成了中强震时间和空间上的密集活跃,活跃段结束后29天发生了越南莱州7.0级地震。由于中小地震的迅速增加,滇西南地区的地震频度、能量、b值曲线均有突出的异常表现,这些异常一直是滇西南地区M≥6级地震的中期指标。上述异常为判定滇西南强震的危险性作出了贡献。

2.震中周围介质处于非稳态的现象突出

计算以澜沧台为圆心,150km为半径范围内2级以上地震的尾波持续时间比和波速比,分析其月均值时间进程曲线,发现周围地区的强震前二者均有异常反应,特别是波速比的异常,1988年澜沧7.6级地震前出现1.4左右的低值变化,1995年孟连西7.3级地震前出现了高达2.0左右的变化,有资料以来两次出现最大变化后,附近地区都发生了7级地震。表明7级地震前震中周围介质处于不稳定的现象是突出的。

3.地震活动性短期异常主要是窗口地震

在短期阶段于5月12日景谷发生了4.9级地震,景谷窗口的开窗地震,以往对景谷附近滇西南地区3个月内M≥5.0级地震的对应率可达80%,是滇西南最好的短期指标。此外思茅-勐腊带的ML≥2.5级地震月频度达异常指标,3个月内滇西南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概率也达70%。

4.前兆观测异常项目较多

孟连西7.3级地震前共有18个项目、58条前兆观测异常,没有发现长期异常。中期有水位、水氡、水汞、氟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碳酸氢根、二氧化碳、自然电位、地倾斜、短水准、短基线等12个项目、21个台站、27个台项出现异常,中期异常的台项比和台站比分别为 21.95%和52.5%。短期有深井水温、水位、水氡、电导率、碳酸氢根、钙离子、镁离子、水汞、pH值、硫酸根、二氧化碳、流量、地倾斜等13个项目、15个台站、24个台项出现异常,短期异常的台项比和台站比分别为19.5%和37.5%。临震有水位、水氡、地磁Z分量等3个项目、4个台站、4个台项出现异常,临震异常的台项比和台站比分别为3.3%和10.0%。台站比和台项比最高的都是中期异常,临震异常最少。据此分析中期异常的台站多,可能表明分布广,短期异常的台站比比中期减少15%,表明异常在有些台站更为集中。临震异常的项目不多,但除楚雄地磁距震中423km外,其余均在震中250km范围内。据此分析异常开始的时间有逐渐逼近震中的趋势。

表6为孟连西7.3级地震前定点前兆观测异常百分比统计表,表中显示100km内的异常台站和台项比例最高,其次是101~200km。201~500km内的异常比例也不小,与1993年普洱6.3级地震101~200和201~300km的异常比率相比偏高,这有可能和其后1995年10月24日武定6.5级和1996年2月3日丽江7.0级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孟连地震-影响


孟连地震

震区地质构造复杂,既有南北向的花岗岩体、变质岩体及活动的澜沧江大断裂带,又有北东、北西向断裂,从而形成菱形网络断块构造区。区内活动断裂主要有:孟连裂、打洛断裂、木戛断裂、澜沧-勐遮断裂、勐包-栋达线性影像带、萨尔温江褶断带、昌宁-双江断裂等,它们对震区的构造与地震活动起着控制作用。这些断裂发育历史悠久,新构造活动强烈。沿断裂带发育着断崖、断裂谷地、断陷盆地、古滑坡、崩塌及断错水系等地貌。这些断裂带上都曾发生过5级、6级和7级地震。

据推测这次7.3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北北西向的勐包-栋达线性影像构造带。该线性影像带展布于震区中部缅甸境内,在卫星影像上呈断续延伸的线性构造宽带,带宽20~30km,总体走向北15西左右,北西端被木戛弧形构造所截,往东南和北东向打洛断裂相交。

也有部分结果不能排除北东向的孟连断裂是发震构造)。孟连断裂自澜沧县城向西南经孟连、勐阿延出国境,呈北50~60东,总体倾向北西。从卫星影像分析,该断裂向西南可延伸到萨尔温江一带。

震区附近1920年以前的历史地震资料完全缺失,1920年以来曾多次发生强震。在这次7.3级地震震中附近(21~23N,98~100E),1920年以来曾发生6级以上地震10次,最大地震是1988年11月6日的澜沧7.6级(表2)。该区是个典型的强震区,在这么小的范围内从1988~1995年不到10年的时间就发生了3次6.8级以上的地震,地震活动具有板缘地震性质。传统的板内7级地震发生后,数十年周围不会再发生7级地震的免疫区概念在这里不适用。

相关分词: 孟连 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