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梅江村

梅江村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梅江村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城区南面辽阔的土地中有个“柑之乡”叫“梅江”("陈皮"的根源地),她的名字很美丽,她的历史很年青,她的土地很富饶,她的故事很动听——“梅树营”梅江村旧称“梅树营”,源于最初曾在这长有很多梅树的地方设驻军营。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七《兵防志》记:“乾隆四年奉行新设陆汛四:曰板头,曰三丫,曰环龙庙,曰谷埠;水汛十七:曰梅树,曰大悦滘……。”汛,《汉语大字典》注解是旧称军队驻防地段。《

梅江村的历史与现状


辞海》解释:“清代兵制,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都称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亦作‘讯地’。”可知是乾隆四年(1739)设梅树营,这里当时处在水边,为水汛。据梅江村历代相传,梅树营驻有十几个兵。后来兵营撤销了,但地名一直沿用,到现在还作口头称呼。1840年清道光《新会县志》附图“营汛”(图中△)还有三丫营的标示,但已没有梅树营了,只标有“梅村”,不知是否为“梅树营村”的简写,但可知其时已成村落。

后来改称梅江村。它地处会城城区南面,为冲积平原,因为在宋代末会城振兴路以南还是汪洋大海。虽然现在已看不到此地有“江”,但当时确有很宽阔的江河流经,这可从道光年间的旧地图中看到。后又经百多年的冲积,大江变窄了,现在仍有河道流经梅江村的土地,流出金牛头,入银洲湖。

今天在梅江已看不到梅树,连村里的老人也说未见。但历史上新会种梅似有不少,一些村乡因种有梅树而取“梅”字为名可以印证,比如双水镇有“梅冈”村;会城镇河北村有“小梅”自然村;睦洲镇有“梅冲”,后与大冲合并为“梅大冲”。沙堆镇更多,有“梅湾”村,原名“梅溪”;有“梅冲”村,原称梅湾冲;有“梅阁”村,原名“梅角”,在清代康熙地图中为海之角。以上地方原都在水边,也因遍植梅树而得名。据植物志介绍,梅是落叶小乔木,属蔷薇科,分布在我国和日本,广植于我国各地。因此,本地过去盛种梅树也就不奇怪。新会的梅树为青梅,梅花可供观赏,梅果味酸,可生食和浸渍。现在还有生产和食用陈皮梅、话梅、酸梅等新会凉果的传统,不过是从外处来料。梅在3000年前的《诗经》中已经出现,咏梅的文艺作品俯拾皆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梅喻为高洁、美丽,梅花可以说是中国花之代表,“梅”字也是人名、特别女性人名使用最多之一,用于地名,其寓意可想。

开村源流

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陈姓从长(能字下加三点,音泥,今属天马村)和天湖蓢(今罗坑镇天湖村)来梅江开村。现年87岁老人陈柏树先生家传为嘉庆十几年立村,始迁祖由长到会城七星地祭祖,路经梅树营,陪行风水先生认为此地风水好(现今也有风水师认为梅江是会城建阳宅最好的地方),因此选择在此发展。当时长陈氏(福祖支脉)与天湖蓢陈氏(法祖支脉)及姑表黄氏一齐来,买下名为“大蓢华”(邻为“大蓢笔”)的土地开村,天湖蓢来的住村东边,黄氏住村中间,长来的住村西边。后来黄氏迁出往西甲村发展。

早期建屋以青石为墙基,称“石脚屋”。现可看到村内保留开村最早的一间房屋,今西村6巷13号之二。还可看到村旧区的几百间房屋排列规整有致,非常壮观。有中心横巷,共118丈;有东大巷和西大巷,大巷3.8米,小巷1.8米,全部为青石巷道,3条石板并排。房屋统一开两门,东为大门,西为小门,后排屋要比前排屋高两“针”砖(二块砖),说这是前屋不会挡住后屋的风水。在旧村尾,植榕树一字排开。可见当时是经过严紧规划的。

立村后几十年,于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建帝王庙,以满足村民宗教信仰需要。庙内祀“四王”:上帝、侯王、文昌君、陈巧。其中陈巧(考)(1242—1369)是同宗的棠下镇石头村陈族二世祖,字仲义,号凤壑,道名景夷(彝),族中奉为“景彝大真君”,相传他于元代中期遁入庐山修道,传说骑鹤升仙,有128岁长寿。庙门联石刻:“帝泽无私坎德渊源著此阙;王灵丕振恩波浩荡普南邦。道光辛丑年仲秋谷旦。”庙于上世纪60年代改为第一生产队队址,拆去设施,后于1992年恢复。

梅树营为清代一条村乡。梅江在抗日战争前是一条独立乡,设有乡公所;战后隶属城南乡,梅江里的1—13巷为城南乡第六保,14—19巷为第七保,梅江里的其它地方为第八保。1951年土改初期为一区城南乡三村。1952年7月划分调整区乡,从城南分出为梅江乡,建立乡人民政府,属第十区。1957年7月至1958年9月并回城南乡,属环城区。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为梅江管理区,下设6个连。1959年12月至1983年9月称环城公社梅江大队,其中领导机构前10年为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65年分12个生产队;1969年4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月恢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10月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人民政府,改为梅江乡,有糖厂、南洋、西村、东村4个自然村。1987年2月改称村民委员会,1988年又改为梅江管理区。1999年5月8日再改为梅江村至今。

梅江陈姓

全村世居为陈族,其他姓氏人口极少。该陈族与棠下石头、崖门京梅、台山三八镇等很多本地陈姓有渊源关系,他们同出一始祖陈辉。辉号凤台,娶邝氏生谟、宣、英、恺4子,又娶侯氏生润、图、仁3子,族称“七子流芳”,并按大小排辈称“谟祖”、“宣祖”、“英祖”、“恺祖”(迁海宴汶村)、“润祖”、“图祖”、“仁祖”(迁清远)。梅江村陈姓中有谟、英、恺、润、图5个祖的后裔。最初开村的属“英祖”,是来自长村的“英祖”分支“福祖”的一支和天湖蓢的“英祖”分支“法祖”的一支。开村以后,又有其他地方的同宗——“谟祖”、“恺祖”、“润祖”、“图祖”的后裔陆续迁来,如百年前的清末有“谟祖”后裔从台山迁入,民国初年有“图祖”的后裔从大泽镇李苑村迁入,以及长村多次有人迁入。

长陈族源于崖门京梅村,该村“英祖”的第6代陈仲进分支到天马长;第22代的陈勷儒于清代嘉庆年间从长来梅江立村。

梅江开村后,由勷儒之子承恩、承惠开始,接“承大典,孙谋燕翼传芳永毓贤良……”的班派排字。“福祖”一支、师贤子孙的字派是:

“世德作求裕积衍承大典,孙谋燕翼传芳永毓贤良。

(以上2句沿袭长字派)

诚正修齐治平家声允树,博厚高明悠久祖泽长贻。”

(以上2句为陈伯陶撰)

此外,勷儒的兄弟景儒、暹儒有后代于清末迁来。

天湖蓢“法祖”的一支,由陈兰坡之子陈宗裔始迁梅江。该支又称“八家”,有八子中“一房留天湖蓢,半房在广州,六房半在梅江”的说法。据罗坑镇陈冲陈氏兰坡房家谱抄录,班派排字同天湖、山咀:

“先德开基永定尊崇大典,象贤缵绪用光启祐鸿猷。

统业相承俎豆千秋思祖泽,箕裘世继云礽万代振家声。”

“谟祖”一支班派排字:“藉风沃嘉秀,和敬发贤良,文明应显达,亦世永传扬。大德名兼寿,家邦兆远光,广男胜喜叙,育俊绍其昌”。有“贤”字班清末从台山海宴镇那逢村迁入梅江,后还有台山三鸽镇高头岭村、三八镇石龙平原村的陈氏迁入。据抄录高头岭村“那洞班派”排字为:

“圣文万世昌,应朝瑞国祥。

德业光前远,遵法永延长。

(以上陈白沙撰)

仁厚承恩泽,书香启俊良。

邦家常有耀,绩学自名扬。”

(以上陈伯陶撰)

民国初从大泽镇李苑村入梅江一支的“图祖”班派排字是:“卓树维敏,祖德扬芳,贤能继起,奕世其昌。家传礼义,华国文章,承先启后,名显朝堂。”当年有“能”字班的几户迁入,现发展为几十户,最快的是“昌”字辈。

梅江的其他姓氏过去有梁、谢、李、黄、吴等,人数很少,多数是建国前跟随嫁入梅江的姐妹而来,土改时获得土地定居。现又增加了赖、谭、钟、吕、胡、叶、何、赵、莫、王、欧、苏等姓。

乡亲联谊

旧时代靠宗族维系,以祠堂为象征。清代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补行庚子科”,村民陈始昌中举人,该村有了建祠堂的“资格”,筹建之事由始昌之弟陈照南负责。现村里仍保留有当年祠堂的石碑,碑文刻:

“光绪辛丑举行庚子

恩正并乡试中式第一百六十九名

举人陈始昌恭示”

还有另一块石碑是陈始昌的叔叔在此之前10年(1891)中副榜的勒石:

“同治辛卯科顺天乡试中式第二十三名副魁陈兆荣立。”

副榜是明清考试中的一种附加榜示,亦称备榜,即于录取正卷外另取若干名。梅江陈氏祠堂为二进,原有四面围墙,建国后为二队队址,今出租为葵业加工场。据老人回忆,有牌匾木刻“钦差……陈栋立”等字样,祠堂写“陈氏祖祠、白沙子书”,估计是复制了陈献章(白沙子)的手笔。该祠堂不同于一般的写法“××陈公祠”,因为它涉及多个陈族。

关于陈始昌有种种传说。有传说他到父亲在香港开的建材商行“怡德盛”当掌柜,光绪皇叔到港访问,港督要找会“行皇礼”的陈始昌当顾问,后皇叔知道此事,便起用他当中国驻秘鲁国大使;有传说他是候任大使,因病未到任;也有说他是花4万两白银捐举人的。他成了地方上重要人物,县官经过梅江也给予礼让。老人回忆,陈始昌在父亲陈奎大过世时,曾奔丧回家,从大埗头上船。他有祖屋在村大巷口,他的墓葬在会城“蛇麟坑”山。

梅江村现有旅居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印尼等地的华侨180多人,在港澳的乡亲200多人。陈始昌的第四代后人今在香港,2000年曾回乡探亲拜祖。乡人陈琇大于晚清在美国旧金山华人中很有名气,据说梁启超流亡海外游美时曾住在他家里,他的孙子陈炳驹在旧金山《世界日报》社任要职。乡人陈长份现为美国旧金山市唐人工会主席。

村委会重视联络海内外乡亲爱国爱乡的情谊,于1993年1月17日成立联谊会,每年都组织会员活动一次,畅叙乡谊,共商家乡发展大计。联谊会在捐资筑路、兴办企业、敬老爱幼、发展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1996年有乡亲将“梅江联谊会”5字拆字赋为诗:

“梅花盛香在于春,江貌改造是靠人,联创富裕文明村,谊情好感比海深,会集远近乡亲心。”

碉楼的见证

旧社会治安环境很差,四乡经常遭到盗贼打劫。梅江村处于平原,无山可作屏障,便利用水区特点,以村四周的“海”(大河)为天堑,并大种簕竹和打杉桩将整个村庄围住,簕竹墙有一丈多厚,生长最高的有十几米,密不透风,建国初农会曾用收缴的机枪试射也打不进。东、西、西北3个出入闸口靠船过渡,东边“门口涌”原为“东海”,西边“门口涌”原为“西海”。3 个出入口还分别建3座碉楼守护,村外也有2座碉楼守住三丫海口。现村口东、西2座尚存,它们是历史的见证——

据82岁老人陈关义先生讲述,民国十二年(1923)农历十一月初三,盗贼以“界口船”来村南面试探,至第三天又来了百多个贼人,带有10支“驳壳枪”,在村南闸口发起进攻。由村民组成的“护沙队”(沙田区的护卫队伍)抵贼,“沙仔”(护卫队员)鸣枪警告;队员陈苟用竹篙顶住贼船,使之不能驶入;绰号“崩耳称”的队员发“驳壳枪”抵挡;队员柏子不顾被枪打中流出肠子,阿冰不顾伤了脚部,与更韶、陈念(字雨谋)等队员一起英勇抗敌,使贼人卒之不能攻入。后来绿林人马捎来的信函,反映了当时的一些情况,也略见文采,据老人陈宜备先生回忆,全文为:

“得接来函,并脂粉一包,拜领之下,甚为感激。正所谓物微情重,留与有待。兄弟等久闻盛乡人马雄壮,枪支犀利,岂敢轻为尝试。内乡人陈旁、陈行,屡次顿请,勉强顺从,俯心自问,实为惭愧,祈勿戒怀。现大局未平,绿林满布,不劫于乡则劫于渡,不劫于渡则劫于途。惟望时时小心,后会有期。此致梅江众勇父老,署名不具。”

这场战斗以后,村里决定加强保卫,建东、西2座碉楼。本村华侨捐白银1000多元,还捐了叫“石仔灯”的探照灯。之后较长时间内未遇贼劫。

据老人陈志先生回忆,光复后治安再度紧张,盗贼每年最少有两次来洗劫,一次是柑果收成后,一次是端午时节,村里不得不加强自卫。由各耕户交谷折款,买来4挺轻机枪,并在村西北角新建碉楼1座,在村外的三丫海口容屋咀、沙脊咀新建碉楼2座,又与茶坑、天禄村联防。约在1946—1947年,贼人洗劫茶坑渡,押了成串绑着的“羊牯”从附近经过,梅江村护沙队开枪逼贼人逃去,人质得以解救。

建国后,社会治安良好,这些设置失去了防御功能,1953年因建校舍需要建筑材料,拆掉了西北角碉楼和村外2个碉楼。西边顺海口而上,砌单排花岗岩石板路通会城,后来在村“东边海”砌同样的石板路通会城。又于1957—1958年在村北面沿途锯下苦楝树,开辟通往城南、会城的公路,再修了东、西门桥,结束了村民进出、种田靠摆渡的历史。当年的簕竹墙阻碍了与外界来往,村民叠草垛堆需要地方,1958年“大炼钢铁”斩去用来搭工棚和作燃料。上世纪70年代又建了多条桥,以方便出入。自此,梅江完全结束了封闭的历史。

勇士溺日寇

日军侵华,使梅江村民不聊生,特别到民国32年(1943),蕉树头吃尽,连草也吃,有吃野花草吃死;当年簕竹开花,有吃“簕竹米”(籽)吃死;有耕仔被雇工因太饿而饱食致死;也有过饥至偷吃农作物而被枪打死。

梅江南面村口处在水路交通必经之道上,容易受到日寇骚扰。日寇路经土名“排坎”的地方,随意挥动军刀就将几棵坚硬的荔枝树砍出碗大的缺口,令村民胆寒。村民还目睹飞机在田野上低空盘旋。村里遭遇过另一次险情。一队日本兵马往天马方向经梅江西渡,湍急的河流冲翻了渡船,溺死了2个日本鬼子,他们就进村驻兵祠堂,举行祭奠和拆门板宿营,全村震惊了一夜。

村民对日寇恨之入骨,1944年晚稻抽穗扬花时节,日军在梅江村南面过渡,护沙队员陈绪进眼见父母饿死,痛不欲生,决心与敌人拼一死活。受日本兵溺死的启发,在撑叫“长龙船”的渡船到“新地咀”时,奋力将渡船摇摆弄翻。此处是三丫海汇流,其时潭深至两段竹篙都不到底,3名日寇沉入海中溺死,英雄则潜水脱身,后到香港谋生。村民恐惧日军报复而四处走避,后通过疏通关系才作罢,日本神社也于下一年来举行招魂仪式。

“贻谋事件”

光复后至建国前一段,梅江因地方富裕和封闭式的安全环境,四周有钱人来享乐,烟赌林立,嫖赌饮荡吹齐全,有“小澳门”、“小金山”之称。但封建矛盾非常尖锐,虽然都同一个“陈”字写,但在旧中国,人的劣根性的情况并不例外。有认贼作父勾引绿林打劫同乡,有恶霸持势欺凌弱势村民,有为富不仁者压迫穷苦乡亲。其中“贻谋事件”就折射出这种矛盾的尖锐程度。

据老人回忆,1947年夏天的一个晚上约9—10时,本村恶人文典、洪愿、洪寿、“大头席”等4人勾引绿林洗劫乡绅陈德(字贻谋,谋为英祖的第27代)一家,风不鸣,犬不吠,陈德全家大部分人被抓走,据说被押至长活埋,家中妇女惨遭毒手,小孩被抛入水缸,幸无水存活。陈德的弟弟雨谋后来在学校门口归途中也被枪杀。事件发生后村民表现出不同态度和看法,除表示同情外,那天天亮后也有不少村民庆贺,村里的酒卖个清光,有的还说卖掉旧衣也要买酒喝,有的说是陈德等人日常刻薄穷苦村民的报应——“高佬醒”因饥偷吃南瓜被枪打死;某村民因饿偷吃甘蔗被枪打至流血夺命,血染红了棉胎;某老人在其地头捉虾,被拔去胡子并加一刀勾魂;外来乞妇被引至横流渡推下水淹死;外乡一个小孩摸虾被罚钻入排水窦闸再也没出来;有下雨割葵叶超过3柄遮身的,用带刺葵柄重打至断为止。

建国后,政府派出工作队解决各种矛盾,成立人民政权。上述犯有血债的陈文典等4人于1951年被判死刑,另有多名惯匪于1952年初被枪毙。

往事如烟

建国以后,梅江村与全国一样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经历了土改、“大跃进”、“四清”、“文化大革命”等各次运动,也深受极左路线影响之苦。在改革开放以前,文化生活单调,长期物质匮乏,副食品、日用品需凭票定量供应,如布票每年每人“一丈三尺六”成了口头禅。

“右派遣返”。1957年全国“反右”,有2名在外地工作的梅江籍人士被诬为“右派”,遣返回乡。1973年村干部到省里上诉,并作出证明无历史问题,他们才得以恢复工作。

“吃大锅饭”。这是执行全国性的做法。梅江时为“高级社”,从1957年底至1959年4月止,办“公共食堂”7个,其中6个连队食堂各1个,“四类分子”食堂1个。开始时饭任吃,后限量,再往后只能吃“双蒸饭”、“三蒸饭”、“蕉蕾包”(以芭蕉蕾代粮食制成的包点)。

“大炼钢铁”。1958年全国性运动。梅江被抽调10多人参加当时环城公社在交椅山举办的统一行动,并斩光围村的簕竹作搭寮原料和燃料。

“文革”“破四旧”。1966年全国文化大革命,梅江村部分人积极响应,烧毁被认为是“四旧”的10多箱戏服和道具。梅江粤剧团在1953年成立,“文革”前经常到各乡镇演出古装粤剧,团员为业余性质,如白天活动则领工分,它的前身为建国前的研究社。烧戏服后剧团解散。

知青插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梅江村在60年代末有第一批广州知青插队,70年代初有第二、第三批会城知青插队。先后来插队知青20多人,12个生产队平均一点几个。村党支部关心他们,支委曾到广州逐户家访。70年代末全部按政策回城。

“割资本主义尾巴”。1976年时“四人帮”施行“极左”做法,农民限养三鸟15只。有困难户陈念祖儿子养一二百只鸭,被没收并受批判;村干部陈祝庆养17只鸭苗在门口旁,也被缴去并上台作检讨。

梅江洪圣馆的波折。1950年村民义务搭建了蔗壳寮,从蔡李佛拳的发源地、也是梅江先祖居住地的京梅村请来陈华灿师傅教习武术,其时有百人业余参加习武。几个月后由于“阶级斗争”形势问题,拆寮解散,转为分散活动。70年代末在三队队址会集,200多人参加。改革开放,政治昌明,梅江洪圣馆得以公开活动,继承和发扬民间传统武术,促进该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2000年起有了新馆址。此为民间组织,由村委会协调管理。

往事中,也有值得铭记的。在50年代初“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梅江村有陈树荫、陈宜顺、陈新林、陈顺祖等4人入朝,其中前3人由村里组织选送,其中陈树荫获得勋章很多。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村民陈启强、陈勤俭、陈启源、陈锡钦4人参战,其中陈启强荣获三等功。建国以来至2004年,梅江村累计有101人踊跃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保卫祖国贡献力量。

“育才园”

梅江村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建国前就有“梅江中心国民学校”,于民国10年(1921)开办,陈始昌的父亲陈泽光为第一任校长。建国后改为梅江小学,是一所村办全日制学校。1997年12月开始筹建新校舍第一期工程。村委会在会城镇府等上级支持下,通过联谊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共投资250万元(其中村民和海内外同胞捐款62万元),于2000年5月完成首期工程。新校园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2700多平方米,设有2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1个,篮球场、羽毛球场各2个,排球场、体能训练场、生物园各1个,还有多媒体电教室、电脑室、音乐舞蹈室、图书室、自然实验室、美术室、劳作室、体育室、卫生室、仪器室、档案室、软件制作室、体育器材室、会议室等,教学设备日臻完备,为办成校园美、校风好、质量高的农村小学提供了条件。2001年11月被评为新会市一级学校。目前有11个教学班,学生400多人。

村委会在新校园内划出地块建立一个“育才园”,凡祖籍梅江的读大学村民,在“育才园”植树一棵(当然也有本人一份^-^)。以后每年新考入大学的,由小学组织植树,并发给植树纪念卡。其寓意是鼓励子弟勤奋读书,使今日栽桃李,他年成栋梁,不忘故里情。

村里开展精神文明建设除重点抓教育外,搞其它设施建设也成效显著。1984年1月全村用上自来水,结束了食用河水的习惯。1992年建供水加压站,1994年再次改善了供水设施,3次水改共投入100万元。全村实行合作医疗,村民有基本医疗保障。计划生育工作做得好,2001年4月10日,印尼妇女作用部部长兼全国计划生育协调协委员会主任帕拉旺萨来访问;2002年又有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北京办事处执行助理张红漫一行18人来视察;之后全国18省市计生委主任会议来参观指导工作。

柑之乡

由于冲积平原土地肥沃,传统以种柑、蒲葵、甘蔗、香蕉为主,历史上一度种柑占70%之多,村民靠种植已生活富裕,建国初梅江村还是全县第一个使用电灯电话的村乡。60年代国家实行“以粮为纲”,以种粮食作物为主。改革开放后发展经济作物,从1981年开始大批种柑,以1985—1988年为种植最高年份,达1600亩。梅江素有“柑之乡”之称,驰名的“新会大红柑”以此地出产为代表,“梅树营大红柑”的标志一直闻名海内外,港澳有包装印“塞口大红柑”。“塞口”是该村的一条沙——“塞口沙”之名,抗战前为海滩,日寇进犯前一年村民锹围,改造成“塞口围”,由沙田变围田。这里水流湍急,种出的柑果有光泽,质量特别好,一直名气大。

梅江柑、“新会大红柑”品种属茶枝柑,树龄可达二三十年。种柑投入少,收益快,多为本地人经营,过去一般是第一年间种番薯,第二年间种瓜类和薯芋,第三年间种甘蔗,第四年间种南瓜,第四五年开始摘柑。现在种植水平提高,第二年就开始有柑收成。

新会柑皮比肉贵,制作的“新会陈皮”为“广陈皮”的正品,其中又以梅江柑制成的“新会陈皮”为最佳。据说每斤梅江产的陈皮现在美国售价为一级50美元,二级35美元,三级15美元。《广东植物志》载:“陈皮味微苦而辛,性温,有行气、健胃、燥湿、化痰、下气、止呕的功效,其药性及疗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写颇为详尽。”当地柑农说,3—8年的陈皮冲茶最好。

梅江凭藉土地的优势,出产的葵扇、甜橙、香蕉也有名气。原有葵田面积850亩,现存595亩,如途经新通车的新港公路,可望见蔚为壮观的连片葵林,像这样的大葵林在新会已少见。构成这个绿园的有“塞口围”和“水松排围”共130多亩葵树,以“水松排”长的为最高;“人民围仔”、“古老围”、“林屋围”等连片共200亩,其中“古老仔”围的葵树已近百年树龄。种葵投入大,收益慢,过去多是外来大富商来经营。目前村内有葵类加工厂,产品主要销往湖南、河南、福建、四川、贵州等地。

由于经济较为富裕,村内集市贸易兴旺。建国前农副产品在村东南边“市仔头”定期交易,场地约有二三百平方米,原近水边,今存遗址。现在的圩市规模较大,并且每天早晚摆卖,餐饮食肆全天经营。

黄金土地

2003年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5310亩(其中已征882亩),总人口4214人、1121户,劳动力2538人,人均耕地面积1.28亩。耕作条件优良,由于全为冲积层,土地十分肥沃,经历代辛勤耕作,由沙田区变为围田区。现有甜橙围、东柑围、杨桃围、李梓围、漠平围、林屋围、刘屋围、塞口围、浦鱼鼻、对面海、半边榄、大蓢滘、大三洲等众多土名,反映出沧海桑田变迁。原有“海”、“涌”、“沙”名称繁多,另有专篇介绍。1975年底当时的环城公社搞了“万亩大围”,开挖40米宽的南北向主排河,从城郊西河里,经城南、梅江、天马等村。梅江村的西边河(旧称“西海”)可直通出金牛头水闸,水利排灌系统非常好。这里是农业宝地。

改革开放后,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大办乡村企业,农村经济发展很快,农民收入逐年提高,2003年人均年纯收入3819元。建国后,梅江再没有贼劫的困扰,修桥筑路,改变了封闭式的交通状况。于1958年12月建成直通县城会城镇的地方公路,路基宽5.5米,路面4.5米,长3.3公里,属四级公路,称“会梅线”。1994年春节前又完成投资150万元的道路改造,铺设了水泥路面。1999年市区公共汽车交通线直到梅江,内外交往更加方便。新房越建越多,村貌越来越靓,1993年开始建设“梅苑新村”别墅群,后又崛起了“梅园新村”、“梅苑中村”,新规划建设的有“梅江农民公寓新村”,村内村外的富裕人家争相来这里安居。民营经济越办越兴旺,现有企业近50家,“梅江工业园”正进行招商引资。梅江成了近郊发展宝地。

近年会城城市建设向南延伸,城市化“逼近”梅江,2003年10月,贯穿梅江土地南北的新港公路(现名为启超大道,完工后可直达梁启超故居)和贯穿梅江土地东西的新泰公路同时开通,梅江村与大公路网相接了,新港公路二期工程又于2004年下半年征地。昔日原是河江水网,今天变为辽阔沃野,“路通财通”,不久的将来,这片传统的富饶之地将变为城市建设的“黄金宝地”。新会现在唯一一家五星级酒店凤凰城酒店就在村口。

相关分词: 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