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罗东川

罗东川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罗东川




个人简历


罗东川,1965年10月出生,二级高级法官、法学博士、国家法官学院教授。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知识产权方向)。1993年参加建立中国法院最早的知识产权审判庭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1995年任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副庭长,后任庭长,2000年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知识产权庭)副庭长。2003年12月任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2009年兼任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法学研究所所长。

2012年3月任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技法学会理事、中国版权协会理事。

著作论文


主编或者参与编写《知识产权名案评析》、《知识产权审判实务》、《知识产权审判指导与参考》、《专利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仲裁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物权法理解与适用》等多部著作,发表知识产权专业论文数十篇。

主编《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案例精选》、《知识产权名案评析〈一、二〉》等著作。

人物特写


1986年,从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的罗东川被分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出了校门,满腹书本知识,却无丝毫实际经验,罗东川作为一名书记员,开始了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的向法院前辈学习的过程。那时的一天,琐碎的事情他一包到底,抹桌子、打开水、拖地等等。任劳任怨的同时,他有自己的理由:从小事做起,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要用最认真严谨的态度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日后的审判工作时保持一贯的作风,毫不疏忽。那时的一天,他协助审判工作、做记录、开传票……他用足了脑子思考、分析在法庭上所看所闻,学校所学的知识如何在实践中被运用的,法官们又是如何断案的。在他心里,一条正义的河流渐渐清晰地呈现,法律是船,执法人员是舵手,将错与对、是与非两岸的躁动与骚乱平息。

1993年,罗东川被调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任审判组长。那时,他的一天还是千篇一律,重复而充满了沉默的认真。认真,对他来说,几乎是一种惯性。当然,还有始终如一的冷静。早上,他比上班时间八点半提前一个小时来到办公室,学习英语或者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在脑子里过一遍;白天,如果有重大的案件开庭,他就要去观看处理,如果没有或者处理完了便查看卷宗、分析案例、处理一切行政上的工作;中午,他到食堂打了饭后,一个人在办公室里边吃边看报纸,浏览各种政治经济法律讯息;晚上,吃完晚饭和家人散完步后,回到办公室,撰写一些案例评析报告。星期六、日,几乎没有例外地,他的身影还是出现在办公室里。他逐渐意识到:对与错的基础、是与非的依据并不是枯燥的教条,而是现实生活里鲜活、灵动的漩涡。特别是在知识产权的案件中,不存在刑事案件中的绝对真理原则,时代在发展,正如很多词语被淘汰更多的词语产生一样,知本时代的到来,中国经济发展日益融入国际社会,都要求执法者把握住新时代的精神脉络去区分正义与否。这也就要求执法者除了具备优秀扎实的法律底子外,更要拥有宽阔的知识面、广泛了解社会各界各行业的最新动态与把握国际知识产权界的最新发展状况。总之,要求执法者具备专家、学者的素质。

成就及荣誉


1994年,经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荣立个人二等功;

1998年,被国家科委和司法部授予“全国知识产权先进个人”称号;

1999年,被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人事部授予“全国法院模范”、被评为第二届“中国优秀青年卫士”、“全国青年法官标兵”;

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十大杰出青年”。

2000年荣获首届“全国十大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相关分词: 罗东川 罗东 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