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鹿流行性出血病

鹿流行性出血病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鹿流行性出血病


鹿流行性出血病(epizootic haemorrhagic disease of deer,EHD)是一种非接触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白尾鹿。其特征是体温升高,呈休克症状,粘膜和浆膜出血,于昏迷状态下死亡。牛、野牛、羊、鹿均可检测到抗体,但不表现临诊症状,有时能从这些动物中分离到病毒。



临诊症状


自然爆发的病例很少观察到临诊症状,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5-10天。感染后所呈现的临诊症状与鹿感染蓝舌病相似。其特点为突然发病,食欲消失,对人恐惧,有时流涎,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而困难。病鹿衰弱,最后昏迷。可视粘膜出血。眼结膜和口粘膜暗红或紫蓝,有“蓝舌”样。粪和尿带血,有时唾液也带血。体温呈复相升高,一次见于病初,另一次则在死前病毒血症的高潮期,常可达40.5-41.5℃。一般在出现症状后8-36h剧烈休克而死亡。

病原学


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属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该病毒对乙醚和去氧胆酸盐有抵抗力。在pH6.8-9.5稳定,pH4.0以下迅速灭活。不耐热,56℃4-5h灭活。在BHK21细胞培养物中,37℃下经4-5天,病毒液的TCID50下降1-3.5个滴度。1mol/L的MgCl2有提高病毒稳定性的作用。在-70℃、4℃和20℃稳定,可长期保存活力,在-20℃较快灭活,放置1个月后,病毒效价明显下降,但随后趋向稳定,病毒效价的下降变慢。

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可在鹿胎肾细胞中繁殖,使感染细胞变圆和成团块,也可在BHK21、Vero、Hela细胞内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和蚀斑。人工接种乳鼠脑内,可使乳鼠100%发病死亡,连续传4代后,对鹿的致病力明显降低,只产生隐性感染。对家兔、豚鼠、仓鼠和成年小鼠没有感染性。

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现有8个血清型。在补体结合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中,与蓝舌病病毒有交叉反应。

流行病学


鹿流行性出血病主要发生于鹿,潜伏期6-8天,鹿的易感性有差异。黑尾鹿、麋、羚羊体内曾分离到EHD病毒,这些动物人工感染后不发病,但可出现短暂的低滴度病毒血症,血清抗体阳性。有些种类的鹿特别是美国的白尾鹿很易感,将病毒材料给白尾鹿作肌肉或静脉内接种,可于5-6天内死亡。死亡率可达90%以上。在易感鹿中,不同年龄和性别都可感染发病。1岁以内的幼鹿和成年鹿的病死率最高,而1岁龄小鹿则很低,圈养鹿病死率高达62%,放养鹿则微不足道。鹿流行性出血病不能接触传染,库蠓可以带毒,并传播本病。

吸食含病毒血液能使库蠓发生感染,病毒能在库蠓体内大量增殖。感染EHDV白尾鹿的带毒期只有16天,绵羊和牛分别为28天和50天。

病理变化


死于本病的鹿具有广泛的出血病变,几乎没有一个组织器官没有出血斑点,最常见于肝、脾、肾、肺和消化道。浆膜囊内有液体贮积,腹膜水肿。严重出血是由于血液中凝血酶原的缺乏和血管壁的变性所致。

最急性病例肉眼可见的病变不多,急性者常见出血和水肿,也有部分慢性病例出现胃炎和蹄叶炎。

诊断


临诊诊断

白尾鹿出现上述特征性症状,处于库蠓活动季节,死后剖检见各组织和脏器中都有明显出血,浆膜囊内有液体贮积,腹膜水肿,可作出初步诊断。

病毒分离

在发热期,取病毒血液或脾脏组织作成10%的乳剂,接种健康白尾鹿,可使其在5-6天内发生典型的流行性出血病和死亡。也可将上述乳剂作离心沉淀处理,并根据需要加入适量抗菌素后接种组织培养的鹿胎肾细胞、BHK21、Vero、Hela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血清学检查

目前,用于检查鹿流行性出血病的血清学方法有琼脂免疫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荧光抗体技术、血清中和试验。最常用的是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和血清中和试验。

(1)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用生理盐水配成1%琼脂板待凝固后,打孔。中央孔加入EHD抗原,周围1,3,5孔加入阳性血清,2,4,6孔加入被检血清。置湿盒内在室温下作24-48h,判定结果。

(2)血清中和试验:取已灭活处理的血清,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上,用稀释液作一系列倍比稀释,使其稀释度分别为原血清的1:2,1:4,1:8,1:16,……,每孔含量为50微升,每个稀释度作4孔。每孔加入经测定毒价的EHD病毒液50微升。置于37℃温箱中1h。每孔加入100微升细胞悬液。37℃温箱培养,自培养48h开始观察,144h终判。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试验时必须设立阳性和阴性血清对照,血清毒性对照,病毒对照和正常细胞对照。

一般先用琼脂免疫扩散试验进行筛选,然后用血清中和试验定型。

防制


在检疫中,一旦发现本病,阳性动物作扑杀,销毁或退回处理;同群动物继续隔离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