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芦溪镇中

芦溪镇中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芦溪镇中




基本情况


学校地处芦溪县城田心阁十字路口以东120米处,占地面积40余亩,校园环境整洁优美,现有教职工110人,学生1300余人,是一所教书育人、学会求知做人的理想学府。

办学特色


近年来,芦溪镇中学紧紧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优化课程结构,落实教学常规,改革教学管理,立足校本,以研促教,逐步形成了具有芦溪镇中学特色的新课程改革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

(一)用教育科研破解观念转变难题

一是为书香校园营造氛围。在目前新课程背景下,读书是一种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走进新课程的途径。一个教师不读书,他不可能把握新课程的基本方向。一所学校不重视读书,甚至排斥读书,这个学校肯定没有希望。为此,我们向老师、学生推荐新课程方面的书籍,鼓励老师从自身出发找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并用读书所得的观点和方法,对新课程进行一些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教学研究,在不断积累、整理、反思中形成全新的教学观念,很好地为新课程服务。

二是为校本研修搭建平台。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如何开展、落实校本教研。近年来,学校根据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积极引导教师进行校本教研。一是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开拓教师教育事业。二是举办中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培养教师教学的“精品意识”。三是扎实搞好“听、评、说”活动,加强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四是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五是组织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鼓励教师参加非学历远程教育,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结构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切实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二)用教育科研破解教学管理难题

科学的管理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才能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为此,我们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入手,作好教和学两篇文章。

一是抓教师教的管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有一支深厚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必须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为此,在教学管理方面,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做文章:一是抓教师业务能力提高和继续教育。二是抓教师的理论教育,每月备课组组织两次以上的理论学习,学习新课程的精神,交流对新课改的看法,促进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三是抓教学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

二是抓学生学的管理。学生会不会学习、怎样学习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为了使教法和学法的研究更具广泛性,我们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教师参加学法指导的学习和研究活动,并鼓励学生探索积累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了适合芦溪镇中学学生实际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模式,丰富了教法和学法的内涵。

(三)用教育科研破解课堂教学难题

课堂教学无止境。应怎样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哪些教学方式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怎样实现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等,都成为了我校校本教研的课题,同时从以下两个方面凸现了“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一是以教研彰显课堂教学特色。为了给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个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平台,聚焦课堂教学,以科研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我们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大胆进行了课堂教学的研究,注重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问题学习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追求教师课堂教学的个性化,实现了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更新。

二是把教研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校本研修过程中,我们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实行集体备课制度、课前讨论制度,把教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末。具体来讲,主要做到了“四个关注”,即关注教师课前备课,关注课堂师生关系,关注学生学习和进步的变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破解教与学的瓶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用教育科研破解教学常规难题

学校的核心竟争力是教学质量,而教学常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校把教学常规的管理作为教育科研的一部分,以发现问题为起点,以研究问题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落实教学常规。 在教学环节方面,我们对教师提出了“六要”要求——备课要“实”,课堂要“活”,练习要“精”,指导要“细”,考试要“严”,分析要“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三主”作用,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突出重点难点、突出精讲巧练、突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三动”能力。同时,我们还建立“学校——年级组——科任教师”三级学生学习质量监控制度,落实“培优辅差”,把优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化纳入教学质量的考核内容,保证了教学活动有序、高质、高效地开展,整体提高质量。

(五)用教育科研破解教师评价难题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对教师工作的评价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质量,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完备的、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对激发教师创造潜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对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机制的改革进行了专题研究,初步形成了适合自身实际的评价体系,一是兼顾评价指标的全面性,既考核教师“德”“能”“勤”“绩”等显性指标,又在考核中设置了“是否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是否面向全体学生”等符合新课程改革思路的隐性指标;二是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三是强调完善教师“自我评价”评价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信任老师,从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克服以往教师评价中死板的教条主义。

主要成绩


近年来,由于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自2006年以来,我校学生有10多人次在省、市、县竞赛中获奖,中考成绩和七、八年能全县质量抽查多年名列前茅,应届毕业生升高中学校比例一直走在全县前列。08年获县中考状元,09年获全市中考状元。

相关分词: 芦溪 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