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龙鱼戏

龙鱼戏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龙鱼戏




概述


龙鱼戏一种流行于福建武夷山市五夫镇的民间戏种,来源于庆祝科举考中的龙鱼灯庆祝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民间文艺形式。

流传地区


五夫镇原名五夫里,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东南部。五夫的历史始于晋代中期,自古有“邹鲁渊源”之称,在这里有一种传承了近800年、独具人文魅力的古老民间戏种——龙鱼戏。

历史渊源


龙鱼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也称“鱼化龙”。它是民间流传的吉祥物,寓意学子只要一心向学,就可脱胎换骨,从一条普通的鱼变成天之骄子、人中龙凤。从宋代起,每逢士子中举和应试入贡时,五夫的乡民便用竹子编制龙鱼形,蒙上绢布,绘上色彩,制成龙鱼灯,另外还制有牙旗灯、水纹灯、龙门灯,配上锣鼓队、唢呐队、燃放队进行表演以庆祝士子中举登榜。现在,在五夫镇的古建筑中,还留存有不少“龙鱼”的图案。

文献记载


清乾隆五年,木匠王和全得祖先传授手艺,将龙鱼制编和引舞,并将此文戏相传于后世。文戏后来由他口述,江用中撰写,胡余奉绘画,编成五夫龙鱼戏要略。该书详细地记载了龙鱼戏的来历、制作方法、表演过程,现被收藏在五夫紫阳楼。

表演形式


龙鱼戏的表演过程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鲤鱼游莲塘,一群由大到小的红鲤,鱼贯而出,游入“莲塘”,领头最大的称为大鲤,谐音“大利”,隐喻大吉大利。群鲤在大鲤的带领下时而上下翻腾,时而左右划着弧线游弋,在众多装扮成莲花仙子的少女中穿梭,这是结合了当地主要盛产莲子,喻义连年有余。第二部分是鲤鱼跳龙门,喻文人才子十年寒窗苦读终于登科取仕、可立志修身治国平天下之意。

遗产保护


由于历史原因,五夫龙鱼戏这一民俗传统曾一度销声匿迹。二十一世纪初,在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对民间艺术的高度重视下,五夫文化站对这一民俗进行重新挖掘整理,并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

相关分词: 龙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