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刘书学

刘书学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刘书学


陕西省丹凤县月日乡保仓村位于丹凤县城东南11公里的丹江河畔、月日滩下游,四周流岭山峦环绕。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166户、1021人,过去是一个“花钱靠贷款,吃粮靠救济,水路都不畅”的穷山村,当时有句顺口溜:“进了保仓坪,户户都受穷,号称保仓不打粮,天天喝着稀米汤”。但自从有了位好领班,这个一贫如洗的“穷山村”开始屡创奇迹,率先成为小康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提起保仓村的变迁,保仓人便会异口同声地说:“这多亏了刘书记”。他就是为保仓村办砖厂、修大桥、移山改河、修路、修地、引水、盖学校,全身心办实事的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月日乡党委副书记、保仓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书学。

1974年,刘书学第一次当上保仓大队支部书记,但在任6年中,他并没干出多大名堂,就退出了“政治舞台”,一门心思发家致富。他通过办养猪场、面粉厂、塑料加工厂,很快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致富能人。但到1986年,刘书学第二次被群众推选为当家人。

当村干部,亲朋好友特别是家里人都坚决反对,尤其是其父亲第一个坚决反对,说:“书学你好糊涂啊,当村干部还做生意不,干那得罪人的事做啥?”刘书学经过一阵激烈的思想矛盾后,反驳父亲说:“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能光顾自己,一人富了不算富,让群众受穷受苦,太丢共产党的脸了,既然大伙信任咱,咱也不能给大伙丢脸。”他毅然挑起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重任。

说干就干,为了寻找符合保仓村实际的发展路子,刘书学借钱租车拉上全村党员干部到全省先进村--礼泉县袁家村参观学习。在认真分析村情的基础上,确立了“调整结构、工业立村、企业富村”的发展思路。从此,保仓群众在他的带领下,拉开了向贫困宣战的序幕,并为此苦干了二十年,保仓村也因此创造了奇迹。

办工厂调结构,增加群众经济收入

工业立村是发展的第一步。在各级党委、政府鼓励兴办乡镇企业的热潮中,1988年,刘书学根据当地有丰富粘土资源的条件,决定兴建机砖厂。深山沟里办企业,群众议论纷纷,有人说:“刘书学吃了豹子胆啦!”,有人说:“这是瞎折腾哩,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异想天开!”。他不为所动。建厂需要大量资金,刘书学背着干粮二下河南、三去山东,才打动了对方,赊回一套近10万元的设备。当第一批高质量的机砖出窑后,销路却不畅。他急红了眼,挎包一提,又出门了。顶着烈日跑遍了商洛同行的十几个厂家,分析建材市场行情。当捕捉到机瓦销量大、全商洛又无生产厂家的信息后,他便果断决定,上机瓦生产线,以砖保本,以瓦盈利。成套机瓦生产设备需20万元,他又背水一战,出高息从城区个体户中集资,购回一套机瓦生产设备。第一批机瓦刚生产出来,就雇了七辆汽车拉上产品到各县集镇说快板宣传,一个月跑下来,销路问题终于解决了,占领了丹凤、商州、山阳、洛南、商南等地市场。九十年代中期,国家实行墙体改革,提倡大力发展空心砖,面对新的机遇,刘书学又引进空心砖生产线。如今,月日砖瓦厂已成为商洛市规模最大、产品最全的砖瓦生产企业。平板瓦以“老牛上房都敢踏”的特优质量走红商洛七县(区);空心砖各项理化指标均超国家标准而成为商洛定点生产企业。砖瓦厂也因此连年被丹凤县人民政府评为先进企业,受到丹凤县监察局挂牌保护。目前,该砖厂已有固定资产1117万元,产值达156万元,创利税31万元。

随着砖瓦厂的扩大生产,保仓村经济逐步迈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村上已有总资产500多万元,2003年人均纯收入2450元,比1987年增长了10多倍。从1990年起,村干部工资全部由企业发给,5年来村上“三提留、五统筹”全部由砖厂承担,群众不出一分一文。2002年保仓与邻村寺河村合村后的1000多人,首先实现了税费村上统交。砖厂的建立,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砖瓦厂每年要用全村100多个劳力,每个劳力多者能挣上万元,少则也拿三四千元,光一年时间,砖厂就给工人发工资50万元,15年来累计发放工人工资600多万元,带动100多户贫困户走向了富裕。崔根上原来家境贫寒,1988年进砖厂后,由于吃苦能干,几年间就还清了成万元的外债。保仓的群众高兴地说:“不靠天,不靠祖先,靠的是刘书学这个好领班。”

实行产业结构调整是第二步。为了开辟群众增收的新路子,刘书学将目光瞄准了村里的3000亩荒山。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发动群众在山顶栽植油松林500亩,山腰发展山茱萸500亩,山脚发展优质苹果470亩、李桃各100亩,形成立体农业的新格局。同时,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大好机遇,将全村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栽植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高产高效经济林。三年来,全村共栽植优质矮化核桃2万株、山茱萸100亩、花椒100亩。他结合学习科技知识,还潜心研究摸索出阴坡栽山茱萸、阳坡栽花椒增产增收的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引水修路建桥改河,改善基本生存条件

保仓村世代缺水,吃水要到山下丹江河去挑。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1997年冬季,刘书学拖着刚刚做过手术的病体,同村组干部来到六里沟坡上实地勘测水路,决定利用六里沟河水资源,修坝拦河蓄水,修渠拉自来水,引水浇地。经过规划,修渠要经过好几处悬崖绝壁,群众反对说:“这是在做梦”。爆破没炸药,上劳没人来。他就抽出一部分砖瓦厂职工先上,并耐心做群众思想工作,要求党员干部先带头。没有钱买炸药,就用钢钎开路。为了给大家带头,他用麻绳把自己第一个吊在悬崖上,用钢钎抡锤打炮眼。在他的带动下,那里最危险,党员干部就到那里。全村200名男女劳力一个不少,奋战两个冬春,终于修通了1条长2000多米的引水渠道。许多村民回忆起当年那场面仍激动不已,说:“那场面就像电影《红旗渠》里的情景”。为了解决坡塬地的灌溉问题,村支部决定打井建站引水上山。但扬程几百米,管道九千米,钱从那儿来?刘书学首先说服老婆拿出了自己准备建房的3万元,又一边发动群众集资,一边到县农行申请贷款。当时,农行资金紧张,挤不出钱,他就坐在行长房里不走,行长实在没招了,就从兄弟行暂借了10万元给他放款。修抽水站又是一场硬仗,他和支部一班人带领党员日夜奋战在工地上,因过度劳累,他胃病复发,痛疼难忍,为了不影响工程,他一手捂着胃部,一个山头一个山头检查工程质量,终于昏倒在山头上。群众把他抬回家,醒来后,他又拄着棍子要上坡,老婆抱住他的腿不放,骂道:“你不要命了,娃还小呀!”他说:“拉水是咱几代人的愿望,工程正在紧要关头,我是总支书记我不带头谁带头。”说着硬掰开老婆的手,一瘸一拐地上山了。经过365个日日夜夜的奋战,保仓坪、刘河塬、余家河组三座抽水站终于建成,六里沟大型综合引水工程主支渠长达1万米。通水那天,乡亲们激动地抬出了包谷酒为他庆功。从此, 保仓人结束了下丹江河挑水的历史,家家户户吃上自来水,80%的粮田、果园都能灌溉。

保仓村交通困难。全村五个组有四个组住在山腰,只有一条茅草小路与外界相通。群众卖一头肥猪要雇四个壮劳力用门板抬到山下去,山高路陡,不知有多少头猪摔死在山涧。俗话说:“百业兴,路先通。”村组公路是摆在刘书学面前的又一件大事。刘书学在一次群众会上说:“脱皮掉肉,也要把村组公路修通。”1992年农历正月初五,保仓村修路的爆破声代替了家家户户迎新年的爆竹声。他从企业拿出10万元,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经过50天的奋战,5华里的村组公路终于修通了,世代肩扛背驮的保仓人,从此实现以车代步,结束了那种艰难跋涉的苦日子。同时,他多方争取投资149万元,砖厂投入100多万元,在丹江河及其支流上架起4座大桥,使两个乡5个村1000户3000多口人的过河难问题成为历史,并开通了保仓至县城的公交专线。

保仓村人多地少。不多的平地大部分被坟园所占,要修地就得迁坟,搬谁家的祖坟,就如同拆了谁家的房子一样让人痛恨几辈子。万事开头难,村干部跑东家走西家,没有人同意搬迁。“作为总支书记,咱不带头,谁带头”。刘书学跪在父母的坟前告慰二老的亡灵说:“爹呀、娘呀,你们都死在没粮吃的年月,今天,为了让全村人不挨饿,儿子又让二老的灵魂不得安稳,儿子不孝,可忠孝不能两全呀!”他挽起袖子,拿起镢头向坟上挖去。在他的带动下,党员干部纷纷带头刨平自己的祖坟,三天内40多座坟全部迁走。出动企业20多辆拖拉机,全村250多个劳力齐上阵。在工地上,为了把好质量关,他见一处工程质量不过关,一脚蹬垮了垒得不好的石炼,那人拿起镢头就要和他拼命,他站着不动说:“你打吧,打死我也要你返工!”经过一冬一春的奋战,104亩河滩地修成了,户均增加耕地0.7亩,基本解决了村民的吃饭问题。

基础设施条件的初步改善,使刘书学的步子迈的更大。从2002年起,保仓村一个又一个排山倒海的工程开始了。他克服重重困难,先后投资560万元,向龙王嘴里夺食,拿出当年大寨人的精神,投工十万个,移动土石66万多方,改河两处,修筑起六里沟、丹江河堤防护工程2500米,新修河滩地300多亩,把昔日的百亩沙滩变成良田。还把村上交通便利的30多亩平地规划为商业用地,发动群众以户办、联办等多种形式,筹办中小型商业,建设保仓工贸小区,实现农、工、贸一体化。

倡导文明风气,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刘书学认为,保仓村之所以屡创奇迹,主要得益于有一支团结战斗、善于为群众谋利益的党总支班子和一群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共产党人。身为党员,他时刻牢记党员意识,带头过组织生活,带头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党总支书记,他更不忘党要管党意识,投资建成全县一流的党员活动室,加强对全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定期集体学习。坚持按高标准发展党员,吸收德才兼备的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并开展了群众评议党员干部活动,凡群众不满意的党员干部坚决让其下台或劝其退党,提高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近年来,他还多次组织村上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致富能手到河南南街村、宝鸡东岭集团、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寻找差距,更新观念,回来后还组织党员、群众开展了“学先进、找差距”的讨论活动。他还坚持开展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制定了《村民学习教育制度》,订阅了《当代陕西》等10多份报刊,定期召开群众大会,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村上成立了5个科技致富小组,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在党员干部中开展“扶贫帮富”活动,既给贫困户送温暖,又给富裕户送政策、送规划,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为了让党员、干部及群众学习科技,走科技致富的路子,1993年,刘书学召集村干部研究决定后,由村上投资60多万元建起了一幢“专家科技楼”,长年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驻村讲课,指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和多种经营。现在,村上的90%党员、100%干部都是科技致富示范户。

再亏不能亏教师,再苦不能苦孩子。为了修建一所高标准的完全小学,刘书学从砖厂拿出40万元。在刘书学的倡议下,每年村上都要拿出2至3万元给学校增添教学设施,对优秀教师和三好学生进行奖励。保仓小学每年的考试成绩都名列山区同类小学前列。仅2002年,保仓村就一次考上8名大学生。

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去年春节前夕,刘书学还投资10多万元,修建了电视插转台和卫星地面接收站,架通了程控电话光缆线路,40多户群众装上了电话,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如今,保仓村村民能和县城人一样收看28套电视节目,能坐在家里和千里之外的朋友亲人通话了。在全村开展了讲科学、破迷信、评选“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七星级以上文明户达到10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62%,十星级文明户发展到30户。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计划生育率达100%。针对部分群众法制观念淡漠的问题,他以村农技校为阵地,经常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法律法规,并健全了村治保会、调委会等组织,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使全村群众遵纪守法蔚然成风,近10多年来未发生一例刑事案件。2002年该村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每当有人问起刘书学:“你这样没黑没明苦干到底图了啥?”“图了老百姓早日过上好日子,图了下一辈不再像我们这一代再遭罪”刘书学平静地说。在与贫穷搏击的过程中,刘书学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收获着广大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

相关分词: 刘书学 刘书 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