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凌云寺

凌云寺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凌云寺


1 四川省乐山市凌云寺

该词条为歧义词条。凌云寺在凌云山上,九峰环抱,寺宇辉煌。因为是大佛所在,所以又称大佛寺。凌云寺创建于唐初,开元初年(约713年)开凿佛像,寺宇又有扩建。据《方舆胜览》记载:“会昌前,峰各有寺”。但到会昌四、五年间,由于唐武宗李炎下令灭佛,凌云山庙宇只有凌云寺得以保存。此外在香港和凌源也有凌云寺。



^简介


凌云寺:凌云寺在凌云山上,九峰环抱,寺宇辉煌。因为是大佛所在,所以又称大佛寺。凌云寺创建于唐初,开元初年(约713年)开凿佛像,寺宇又有扩建。据《方舆胜览》记载:“会昌前,峰各有寺”。但到会昌四、五年间,由于唐武宗李炎下令灭佛,凌云山庙宇只有凌云寺得以保存。岑参《登嘉州凌云寺》一诗曾这样描写凌云寺:“寺出飞鸟外,青峰载朱楼。”不过,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凌云寺,早已不是唐代原貌。唐建凌云寺毁于元顺帝时战乱,明代进行了两次较大修复,明末又经兵祸,大部被毁。现存凌云寺是清康熙六年重新修建的,此后又经多次修葺,尤其是解放后不断维修,保存了现在的面貌。

^立碑记载


据寺门前所立的碑记以及《明史何真傅》等记载:洪武二九年(1396年),邓洪义因其弟被娄舅家所累,要戌辽东,邓洪义冒弟名代其远戌。几年后在流放途中行乞至江南,被陈氏家族收容为家塾教师,并与其养女黄氏成婚。三年后邓洪义病逝,黄氏带领其子邓销护丧归锦田。原居于锦田的邓洪义三位儿子亦善待黄氏。翌年,邓销早天,黄氏痛不欲生,为此,几兄弟在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为庶母筑建凌云静室,并设洪义木主在室内,以使黄氏于静室中安度晚年。

凌云寺在建成以后,间有兴替。清道光二年(1822年)涤麈法师重修静室,改名为“凌云寺”。至光绪元年(1875年)释圆光,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释净圆,曾先后任住持。之后,因后继乏人,寺门破落,归乡绅邓伯球管理,邓将之壁为休憩的埸所。1911年,妙参法师应黄慧清居士等之邀来港,游至观音山,见寺已荒凉,于是会同徒工众剪草斩荆,并劝邓伯球改奉佛教,使乡人捐出寺地。又募捐钱物,重修寺门,并于寺侧建禅堂大楼,凿莲花塘于山门前,围篱建墙,广袤十丈,可容百余众。至1924年春完工,并立碑记于寺前志事。

^史书记载


凌云寺被凌云九峰环抱,寺宇辉煌。凌云寺旧名报恩寺,因寺前有大佛所在,所以又叫大佛寺。相传始建于唐天宝年间,早于大佛的开凿,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凿佛像时,寺字又有扩建。据《方舆胜览》记载:“会昌前,峰各有寺”,可见会昌以前佞佛之风的盛行。但到会昌四、五年间,由于唐武宗李炎扬道抑佛,以僧尼耗蠢天下”为由,下令灭佛,凌云山寺庙仅凌云寺得以“工作精妙”而保存。

唐代著名诗人、嘉州刺史岑参曾作诗赞叹:“寺出飞鸟外,青峰载朱楼。”“如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天晴看峨眉,如在波上浮。”可见当年的巍峨宏大。凌云寺后废毁于元顺帝战乱,明代进行了两次较大修复,明末又经毁。现存凌云寺绝大部分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重新修建的。以后又经多次修葺,尤其是解放后不断维修,保存了现在面貌。殿门两侧分列着4座记事石碑,记载了历代重修的经历。

^建筑特点


凌云寺经观音径上行,可抵山门,过山门而进入围圃,即见“甘露门”。登石阶抵寺前的小广场,广场上有凉亭及宝炉。寺门上以石刻“凌云寺”三字,两边可见重修住持法师妙参老和尚的石刻门联“涌出西方千叶宝,远承南海一枝春”。内过寺门,迎面为韦驮像,再进为雄宝殿,宝殿高而雄伟,灯火璀璨,全身佛像光辉奇目,神态慈祥。宝殿两侧,有钟鼓高悬,据说此千斤大钟,响彻遐迩。寺的两侧面,分别为禅房、客房、齐堂、地藏殿、放生池等等。寺貌堂皇肃穆。现任住持慧皆法师,带领多位比丘尼修行于此。

寺前的广埸低处,是一座莲池,小桥流水风景甚佳。据慧皆法师介绍,二、三十年前,寺前树木尚未高参,在寺门可远眺元朗屯门的山水,时人称“小西湖”。现今犹可于树从掩映中,见远处景色,大有置身于人间仟境的空录感觉。据寺门前所立的碑记以及《明史——何真传》等的记载:洪武廿九年(1396)年,邓洪义因其弟被妻舅家所累,要遣戍辽东,邓洪义冒弟名代其远戍。几年後在放还途中行乞至江南,被陈氏家族收容为家塾教师,并与其养女黄氏成婚。三年後邓洪义病逝,黄氏带领其子邓鋗护丧归锦田。原居於锦田的邓洪义三位儿子亦善待黄氏。翌年,邓鋗逝世,黄氏痛不欲生,为此,几兄弟在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为庶母筑建凌云静室,并设洪义木主在室内,以使黄氏於静室中安渡晚年。

^主要组成


凌云寺是由天王殿、大雄殿、藏经楼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丹墙碧瓦,绿树掩映。天王殿前是参天古木楠树,殿外两侧分列着四座明清两代重修寺字的碑记。殿内正中塑像为弥勒坐像,皤腹欢颜,俗称“大肚罗汉”。两旁分列四大天王塑像,攒眉怒目,威武雄壮。天王殿后为韦驮殿,供奉木雕装金的护法神韦驮。穿过天王殿,为明代建筑大雄宝殿,是僧众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殿内正中端坐释迦牟尼三身像(今身、 应身、报身),造型优美,神态庄重。两旁分列十八罗汉,神形各异,栩栩如生。大雄宝殿背面是新塑的净瓶观音,两边分列文殊、普贤、地藏和大势至四菩萨像,是明代以前的作品。

寺内最后一重殿是藏经楼,原为寺内收藏佛教经卷的地方,于1930年新建。从它的结构和外形可以看到近代建筑风格,在寺字中别具一格却另有一番情趣。楼下新辟“海师堂”,塑有大佛建造者海通法师、章仇兼琼、韦皋的全身像,以此寄托后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是时适香港各地小型精舍、茅蓬等渐多,内地出家男女众到港参学或居留者不少,妙参法师住持的港岛中环士丹顿街延祥分院,经常客满。法师有感于香港未有十方从林之设,更默察港地女众信佛者比其它地方为多,于是发愿辨女众从林,化凌云寺为十方道埸。凌云寺重建落成,在妙参法师主持下,严守从林规制,不久更集众传戒,先后挂褡进林者不少,开香港传戒之先河。据资料载,凌云寺的丛林规制依镇江金山寺的律仪,除晨昏二课,并聚众于禅堂坐香谈禅,其余时间念佛静修,寺内经常开讲经教。至1932年,妙能法师的法徒智修、喜修两比丘尼更在寺旁另盖建筑物并成立戒堂,毅然接受宝华山的的戒法,建凌云寺为律寺,接着,更成立凌云佛学研究社,提倡佛学,兴育法才。如今年内的凌云寺,虽不再传戒及开讲经教,但仍偶有法会。寺中女众以清修为主。每逢假日,村族中人及信众都来拜佛上香,浏览此清幽胜境,足可涤洁心灵。

^参观向导


到凌云寺经观音径上行,可抵山门,过山门而进入围圃,即见“甘露门”。登石阶抵寺前的小广场,广场上有凉亭及宝炉。寺门上以石刻“凌云寺”三字,两边可见重修住持法师妙参老和尚的石刻门联“涌出西方千叶宝,远承南海一枝春”。内过寺门,迎面为韦驮像,再进为雄宝殿,宝殿高而雄伟,灯火璀璨,全身佛像光辉奇目,神态慈祥。宝殿两侧,有钟鼓高悬,据说此千斤大钟,响彻遐迩。寺的两侧面,分别为禅房、客房、齐堂、地藏殿、放生池等等。寺貌堂皇肃穆。现任住持慧皆法师,带领多位比丘尼修行于此。寺前的广埸低处,是一座莲池,小桥流水风景甚佳。据慧皆法师介绍,二、三十年前,寺前树木尚未高参,在寺门可远眺元朗屯门的山水,时人称“小西湖”。现今犹可于树从掩映中,见远处景色,大有置身于人间仟境的空录感觉。是时适香港各地小型精舍、茅蓬等渐多,内地出家男女众到港参学或居留者不少,妙参法师住持的港岛中环士丹顿街延祥分院,经常客满。法师有感于香港未有十方从林之设,更默察港地女众信佛者比其它地方为多,于是发愿辨女众从林,化凌云寺为十方道埸。

凌云寺重建落成,在妙参法师主持下,严守从林规制,不久更集众传戒,先后挂褡进林者不少,开香港传戒之先河。据资料载,凌云寺的丛林规制依镇江金山寺的律仪,除晨昏二课,并聚众于禅堂坐香谈禅,其余时间念佛静修,寺内经常开讲经教。至1932年,妙能法师的法徒智修、喜修两比丘尼更在寺旁另盖建筑物并成立戒堂,毅然接受宝华山的的戒法,建凌云寺为律寺,接着,更成立凌云佛学研究社,提倡佛学,兴育法才。如今年内的凌云寺,虽不再传戒及开讲经教,但仍偶有法会。寺中女众以清修为主。每逢假日,村族中人及信众都来拜佛上香,浏览此清幽胜境,足可涤洁心灵。

^四川名胜


过载酒亭,举目仰视,凌云寺寺门高踞,飞檐凌空,红墙碧瓦,巍峨壮观。寺门正中高悬巨大金匾,上集苏东坡书“凌云禅院”四字。两旁联文是“大江东去,佛法西来”。此联言简意赅,既使人有佛法庄严之感,又表明了凌云寺所踞地理位置,还巧妙地将“大佛”两字嵌于其中,显示了这座千年古刹的不凡气势。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凿佛像时,寺字又有扩建。据《方舆胜览》记载:“会昌前,峰各有寺”,可见会昌以前佞佛之风的盛行。但到会昌四、五年间,由于唐武宗李炎扬道抑佛,以僧尼耗蠢天下”为由,下令灭佛,凌云山寺庙仅凌云寺得以“工作精妙”而保存。岑参《登嘉州凌云寺》一诗曾这样描写凌云寺:“寺出飞鸟外,青峰载朱楼“不过,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寺,早已不是唐代原貌。唐建凌云寺,毁于元顺帝战乱,明代进行了两次较大修复,明末又经毁。现存凌云寺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重新修建的。以后又经多次修葺,尤其是解放后不断维修,保存了现在面貌。 凌云寺是由天王殿、大雄殿、藏经楼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丹墙碧瓦,绿树掩映。天王殿前是参天古木楠树,殿外两侧分列着四座明清两代重修寺字的碑记。殿内正中塑像为弥勒坐像,皤腹欢颜,俗称“大肚罗汉”。两旁分列四大天王塑像,攒眉怒目,威武雄壮。天王殿后为韦驮殿,供奉木雕装金的护法神韦驮。穿过天王殿,为明代建筑大雄宝殿,是僧众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殿内正中端坐释迦牟尼三身像(今身、应身、报身),造型优美,神态庄重。两旁分列十八罗汉,神形各异,栩栩如生。大雄宝殿背面是新塑的净瓶观音,两边分列文殊、普贤、地藏和大势至四菩萨像,是明代以前的作品。 寺内最后一重殿是藏经楼,原为寺内收藏佛教经卷的地方,于1930年新建。从它的结构和外形可以看到近代建筑风格,在寺字中别具一格却另有一番情趣。楼下新辟“海师堂”,塑有大佛建造者海通法师、章仇兼琼、韦皋的全身像,以此寄托后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目前,凌云寺已开辟成“乐山大佛陈列馆”,馆内陈列大量实物、文献、图片和模型,展示了乐山大佛九十年建造史和历代保护维修史,充分反映出乐山大佛不愧为世界艺术瑰宝。

^著名佛寺


凌云寺被凌云九峰环抱,寺宇辉煌。凌云寺旧名报恩寺,因寺前有大佛所在,所以又叫大佛寺。相传始建于唐天宝年间,早于大佛的开凿,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凿佛像时,寺字又有扩建。据《方舆胜览》记载:“会昌前,峰各有寺”,可见会昌以前佞佛之风的盛行。但到会昌四、五年间,由于唐武宗李炎扬道抑佛,以僧尼耗蠢天下”为由,令灭佛,凌云山寺庙仅凌云寺得以“工作精妙”而保存。唐代著名诗人、嘉州刺史岑参曾作诗赞叹:“寺出飞鸟外,青峰载朱楼。”“如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天晴看峨眉,如在波上浮。”可见当年的巍峨宏大。凌云寺后废毁于元顺帝战乱,明代进行了两次较大修复,明末又经毁。现存凌云寺绝大部分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重新修建的。以后又经多次修葺,尤其是解放后不断维修,保存了现在面貌。殿门两侧分列着4座记事石碑,记载了历代重修的经历。

凌云寺为蜀中著名佛寺,主体建筑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部分组成,各为一重四合院,布局严整,丹墙碧瓦,绿树掩映。大门匾额“凌云寺”为清末著名书法家赵熙先生所题,为此在民间还留下一段妙趣横生的佳话。天王殿前是参天古木楠树,盛夏季节,清荫宜人。殿外两侧分列着四座明清两代重修寺字的碑记。殿内正中塑像为弥勒坐像,皤腹欢颜,俗称“大肚罗汉”。两旁分列四大天王塑像,攒眉怒目,威武雄壮。天王殿后为韦驮殿,供奉木雕装金的护法神韦驮。穿过天王殿,为明代建筑大雄宝殿,是僧众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殿内正中端坐释迦牟尼三身像(今身、应身、报身),造型优美,神态庄重。两旁分列十八罗汉,神形各异,栩栩如生。大雄宝殿背面是新塑的净瓶观音,两边分列文殊、普贤、地藏和大势至四菩萨像,是明代以前的作品。其左殿的方丈室已被改建为楠楼宾馆,有兴趣到寺内一住的游客可以就近欣赏佛门景观。寺内最后一重殿是藏经楼,原为寺内收藏佛教经卷的地方,于1930年新建。从它的结构和外形可以看到近代建筑风格,在寺字中别具一格却另有一番情趣。楼下新辟“海师堂”,塑有大佛建造者海通法师、章仇兼琼、韦皋的全身像,以此寄托后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凌云大佛


位于四川大渡河与岷江交会处。附近有凌云山胜境,该山位于岷江东岸,又称九顶山,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山有九峰,皆清秀绝伦,唐代以前,各峰上皆有寺院,今仅存唐开元年中所建之凌云寺(又称大佛寺)。开元年间,高僧海通见水道迂回多险滩,江水暴涨,危及乐山,乃建议将矗立于大渡河与岷江两河流交会处之悬崖峭壁,就整座山雕刻成一尊巨大佛像。自唐玄宗开元元年(713)至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历时九十年方得完成。依山面江,头在山顶,足在山麓,俯视江水滔滔。巨佛之膝部以下形成倒凹字形,河水冲入凹处,水势受挫,回流而出后,即可缓和水流,并可避免氾滥成灾;佛像亦可壮人胆气,象征慈航普渡之精神。由是,大佛乃依凌云山崖石开凿而成,故称为凌云大佛;因位乐山县境,又称乐山大佛。佛顶与山齐,足踏大江,高七十一公尺,肩宽二十八公尺,目长三点三公尺,耳中深如山洞,头顶之宽广,可筵开八桌,为世界最大之石刻佛像,赤脚上可围坐百余人,俗谓‘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其高大雄伟,可以想见。

^暮访感言


《暮访凌云寺》

面对清风明月,我是凌云寺暮色中的一柱香

迷恋于短暂的灰烬

田野里高举的向日葵

让我听到了通向天堂的流水声

这金黄的内心,木鱼和僧众单调的光泽

在黑暗中窥视明亮

时间在穿透一切,欲念和麻木无法克制

放下满身尘埃,在寺前的一棵树下

疼痛远去,沧桑远去,人世远去

洞穴中的蝼蚁,青灯下的飞蛾

卑微的命运似曾相识

我双手合十,不对佛主,不对众生

汤汤河水呵!我无比虔诚地

面对四十多年来活着的勇气

^历代住持


第一代住持(1924-1930)纪修和尚

第四代住持(1972-1983)慧命和尚

第五代住持(1983-1990)圣一和尚

第六代住持(1990-1995)初慧和尚

第七代住持(现任)智慧和尚

2 香港新界锦田凌云寺


^简介


凌云寺是香港著名三大古刹之一。新界锦田观音山脚有一所建于明代的凌云寺,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为本港最老的古刹之一。凌云寺原名凌云静室,是明初锦田望族邓洪义的长子邓钦,马庶母黄氏奉佛净修局而建。所以寺内现时尚供奉邓洪义以及历代的长生禄位。

到凌云寺经观音径上行,可抵山门,过山门而进入围圃,即见“甘露门”。登石阶抵寺前的小广场,广场上有凉亭及宝炉。寺门上以石刻“凌云寺”三字,两边可见重修住持法师妙参老和尚的石刻门联“涌出西方千叶宝,远承南海一枝春”。

内过寺门,迎面为韦驮像,再进为雄宝殿,宝殿高而雄伟,灯火璀璨,全身佛像光辉奇目,神态慈祥。宝殿两侧,有钟鼓高悬,据说此千斤大钟,响彻遐迩。寺的两侧面,分别为禅房、客房、齐堂、地藏殿、放生池等等。寺貌堂皇肃穆。现任住持慧皆法师,带领多位比丘尼修行于此。

寺前的广埸低处,是一座莲池,小桥流水风景甚佳。据慧皆法师介绍,二、三十年前,寺前树木尚未高参,在寺门可远眺元朗屯门的山水,时人称“小西湖”。现今犹可于树从掩映中,见远处景色,大有置身于人间仟境的空录感觉。

据寺门前所立的碑记以及《明史何真傅》等记载:洪武二九年(1396年),邓洪义因其弟被娄舅家所累,要戌辽东,邓洪义冒弟名代其远戌。几年后在流放途中行乞至江南,被陈氏家族收容为家塾教师,并与其养女黄氏成婚。三年后邓洪义病逝,黄氏带领其子邓销护丧归锦田。原居于锦田的邓洪义三位儿子亦善待黄氏。翌年,邓销早天,黄氏痛不欲生,为此,几兄弟在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为庶母筑建凌云静室,并设洪义木主在室内,以使黄氏于静室中安度晚年。

^历史


凌云寺在建成以后,间有兴替。清道光二年(1822年)涤麈法师重修静室,改名为“凌云寺”。至光绪元年(1875年)释圆光,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释净圆,曾先后任住持。之后,因后继乏人,寺门破落,归乡绅邓伯球管理,邓将之壁为休憩的埸所。1911年,妙参法师应黄慧清居士等之邀来港,游至观音山,见寺已荒凉,于是会同徒工众剪草斩荆,并劝邓伯球改奉佛教,使乡人捐出寺地。又募捐钱物,重修寺门,并于寺侧建禅堂大楼,凿莲花塘于山门前,围篱建墙,广袤十丈,可容百余众。至1924年春完工,并立碑记于寺前志事。

是时适香港各地小型精舍、茅蓬等渐多,内地出家男女众到港参学或居留者不少,妙参法师住持的港岛中环士丹顿街延祥分院,经常客满。法师有感于香港未有十方从林之设,更默察港地女众信佛者比其它地方为多,于是发愿辨女众从林,化凌云寺为十方道埸。

凌云寺重建落成,在妙参法师主持下,严守从林规制,不久更集众传戒,先后挂褡进林者不少,开香港传戒之先河。据资料载,凌云寺的丛林规制依镇江金山寺的律仪,除晨昏二课,并聚众于禅堂坐香谈禅,其余时间念佛静修,寺内经常开讲经教。至1932年,妙能法师的法徒智修、喜修两比丘尼更在寺旁另盖建筑物并成立戒堂,毅然接受宝华山的的戒法,建凌云寺为律寺,接着,更成立凌云佛学研究社,提倡佛学,兴育法才。如今年内的凌云寺,虽不再传戒及开讲经教,但仍偶有法会。寺中女众以清修为主。每逢假日,村族中人及信众都来拜佛上香,浏览此清幽胜境,足可涤洁心灵。

^地址


地址:新界锦田观音山西北山脚下。

3 辽宁省凌源市凌云寺

凌云寺俗称关帝庙,位于凌源市府路东段。全寺占地面积4940平方米,坐北朝南。整体布局采用中轴对称式。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天王殿、大殿、后殿等主体建筑;东西两侧有钟楼、鼓楼、配房、经堂等建筑。山门单檐歇山式,面阔三间。天王殿面阔三间,硬山式顶,大殿建筑风格别致,建于筑起的石台基上,主体为歇山顶式,前为硬山卷棚式建筑,与其紧密相连,浑然一体。? 凌云寺除后殿供奉关羽外,其他配殿还供奉药王、火神和鲁班等。凌云寺在凌源市一带曾名蜚一时,成为远近有名的佛教寺院。今仅存有天王殿、大殿及东西配殿,及1749年(乾隆十四年)直隶试用知县广宁撰文的塔子沟关帝庙碑记一通。据碑文知,此寺建于1742年(清乾隆七年),1749年(乾隆十四年)竣工。?

1981年,凌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 浙江省温州市凌云寺

凌云寺又称山庵或山下庵,位于瓯海区五凤洋乡西北,始建于南宋,后几经重建,现存寺宇建于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

凌云寺是前后两进,左右两厢十六间的四合院式的屋宇。前进中间端坐满面笑容的弥陀佛,背后原是携手金锏肃立威严的韦陀佛。前后进和厢房之间是长方形天井,长十米,宽七米,全用青石板铺设。后进是大雄宝殿,建筑精美宏大高敞。正门对联是:“谈经留月夜,补社剪春云。”佛堂前原挂有古铜钟一口和六莲灯一盏,青方砖铺地,左右壁画仍然保存完好,佛堂内是贴金的三宝佛像。寺后左侧凿有泉井一眼,水味甘冽,终年不涸。

寺前山门之外,有一空坦。空坦周围原有古柳杉、松树、红花山茶,今多数被砍。由东西流的潺潺小溪经过坦前,溪水清彻见底,阵阵斑鱼戏游于中,别有一番情趣。小溪上架有两座石桥,是进入凌云寺的必经通道。

5 台湾观音山凌云寺


^位置


台北县五股乡观音村凌云路3段116号

^史料


日据时期台湾五大法派之一的凌云禅寺,位于台北县五股县观音山,其山形和建寺的年代,据《台北县文献丛辑》第二辑《台北名胜古迹志――凌云禅寺》载:“位五股乡观音山腹,海拔三百余公尺;上负悬崖,下临深谷,形势雄壮。乾隆四年,闽人来此建庙其地,曰凌云寺。因地处深谷尽处,又曰内岩寺,历代香火不绝。清代末叶,地方靡乱,时为宵小盘踞。刘铭传抚台,乃一火焚之,庙遂中辍。宣统元年春,三重埔信士宝海,台北富商刘金波,士绅林清敦等倡议重修乃起工于年之十二月,成于翌年十一月,庙貌巍峨,称台北之冠。”[1]

据《观音山凌云禅寺沿革暨开山祖师来历》载:“凌云禅寺雄居淡水河上,一峰耸峙万山罗列,宛如罗汉之礼观音,此地形殊胜因缘也。民前二十九年前,福建鼓山理明老禅师,以其薰修慧悟,蒙观音大士示梦游此胜地,指示建寺道场。明师飞锡来台后,即就梦境追忆中,实地觅景。为求慎重,寻历数载,冀获最适宜处,选作道场。其间计于有一清早,步至山之空旷,灵机欣遇,天际祥光,果见深山圆顶之高峰恍如梦境所示,如得至宝,经即约同戒宝海禅师,着手先搭茅蓬,寄迹苦修,此为本寺创基祖师所肇端殊胜因缘也。民前复有老和尚法讳印体、字上本下圆,系法参上人之高足、上觉下净和尚之恩师,时师徒二人应其法兄宝海老禅师之邀,共商正式创建道场,于是披荆集材设计,凭艰苦而经营兴工。几经寒暑,幸告初具规模,完成佛座宝殿,寺名凌云山观音寺。”[2]

综合以上记载,可得知:1739 年,先是福建人到这个被称为观音山的地方建起了寺庙,到清代末年,因寺为不法分子占领,被一把火焚烧,之后遂渐衰败。至1882 年(或1909年),福州鼓山涌泉寺理明法师、宝海法师在此搭棚基修,后兴建成寺。之后由受戒于福州鼓山的本圆法师、觉净法师再行兴建,终于初具规模。

^节日


驱车前往观音山,您一定不会错过著名于北台湾的凌云寺与凌云禅寺。前身名「凌云古刹」的凌云寺,俗称内岩(巖),建於清乾隆年间,主祀观世音菩萨,祭拜节日为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六月十九得道日及九月十九挂缨络日。後又於宣统元年在距凌云寺後方三百多步处另建一「凌云禅寺」,据民国十八年《宗教台帐》记载,凌云禅寺地坪数有9,629坪馀,规模之大可见一斑,其中又以于民国七十二举行开光典礼的具足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最具盛名。

凌云寺与凌云禅寺清灵庄严,不但吸引众多信徒,更是文人墨客感怀抒发的对象,大家可从连横等名人的诗作中发现这两座寺庙的描述。

^兴盛


凌云寺的崛起,与本圆法师成功持续举办大规模的传戒活动分不开的。以1923 年11 月12 月20日(旧历11 月13 日)起至27 日,凌云寺首传三坛大戒,前来受戒者有七百余人,其中受戒弟子中,比丘八十三位,比丘尼五十八位。

从《台北观音山凌云禅寺同戒录》(1923 年)所载的人员名单中可看出:

第一,担任戒师的法师大多出于福州鼓山涌泉寺法系:如本圆、圣恩、圆瑛、善慧、觉力、得圆、捷圆等法师均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受过戒,整个传戒活动的戒规和仪礼受祖庭涌泉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担任戒师的法师皆为一时之选,如有被当时誉为台湾“佛教三杰”的本圆、善慧、觉力法师,有来自祖国大陆的圣恩、圆瑛法师,圣恩法师精通佛门仪规,而圆瑛法师则是当时大陆赫赫有名的高僧。

第三,台湾佛教界主要法派都参与其中,如当时有名的“五大法派”之法云寺法派、灵泉寺法派、法云寺法派、开元寺法派等积极响应,其影响可见一斑。

此外,据《台北观音山凌云禅寺同戒录》(1923 年)中,可得知前来受戒者遍布全台湾各寺院,信徒们除了拜本圆法师为师外,也拜凌云寺中僧众如达净、志净、参圆、通净、常道、莲净等法师为师,显示凌云寺的其他法师也在尽力吸收信徒。[3]当时一些报刊对这次法会也做了报道,如《台湾日日新报》1923 年11 月21 日的《观音山将开戒坛》、12 月6 日的《观音山准备传戒》、12 月17 日的《凌云寺大佛事》、12 月24 日的《观音山朝奉会盛况空前》等,都对凌云寺的传戒做了多方面的报道,可见凌云寺在当时的台湾佛教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次大规模传戒后,本圆法师与凌云寺的声望达到了最高,两年后代表台湾佛教访问日本佛教联合会,并在1934 年游历南洋及印度佛教圣迹。[5]

观音山凌云寺的崛起,除了举办大规模的传戒活动外,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原因:

第一,坚持清修。

与当时一些寺庙或佛事活动与民俗习惯杂混、或只忙于应赶经忏不同,凌云寺坚持清修,寺中僧人以

精勤苦行著称,其道风更是远近闻名,正如日据时期曾到台湾的林子青(慧云法师)所言:凌云寺“以前

道风颇盛,那些不愿在台北龙山寺应赴经忏的僧众多到山上去静修。”[6] 当时出家于凌云寺的义妙、瀛

妙、彩妙、源净、观妙、达妙、空云、复妙等法师,都长期坚持清修。

第二,积极推展僧教育。

本圆法师曾于1917 年,代表临济宗妙心寺派,设镇南中学林于圆山临济寺内,后因经济问题,于1919 年关关闭,将学生合并入东和寺台湾佛教中学林。为提高台湾僧侣的素质,本圆法师还致力于推动南瀛佛教举办的讲习会,并亲自担任教师,其讲的时间、地点如:1921年7 月3 日至23 日,在台北佛教中学林演讲,学生23 人;1921 年11 月14 日至12 月4 日,在台南市三分子开元寺演讲,学生22 人;1922 年6 月26 日至7月15 日,在台中后垅子慎斋堂演讲,学生25 人;1922 年12 月7 日至20 日,在台北市东门曹洞宗台湾中学林演讲,学生21 人;1923 年10 月24 日起后三周,在新竹苗栗公馆庄大坑观音行修堂演讲,学生12 人;19212 年3 月14 日起后二周间,在台南开元寺演讲,学生38 人。

第三,与祖国大陆的佛教保持经常性的联系。

除了从祖庭福州鼓山涌泉寺礼请法师来台湾弘法外,凌云寺中的僧人还注意到祖国大陆参访,如1917 年5、6 月间,本圆法师曾与开元寺住持传芳法师、副寺监院成圆法师扩台北护国禅寺住持长谷慈圆等遍访祖国大陆的西湖灵隐寺、浙江普陀山等名山,并曾到普陀山拜访大陆名僧太虚法师,惜未遇,正如太虚法师在《东瀛采真录》中所记:“(民国六年)其寺(台南开元寺)监院郑成圆,春夏间尝(曾)与台北观音山凌云寺住职沈本圆,及临济宗台湾布教师兼镇南学林林长长谷慈圆,同普陀访余未遇。”

与日据时期其它四大法派相比,观音山凌云禅寺法派下的寺院最少,有代表性的如:宜兰吉祥寺、台北妙觉禅寺、台北昭明寺、台北圆觉寺、桃圆回龙寺、桃圆涌光寺、云林弥陀寺、云林龙善寺等。

相关分词: 凌云寺 凌云 云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