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临高县档案馆

临高县档案馆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临高县档案馆


临高县档案馆的前身是临高县机关档案室,于1957年建立。1958年11月,临高与澄迈并县,1959年初成立澄迈县档案馆,1961年5月分县,成立临高县档案馆(股级单位),配备人员2名。

"文化大革命"期间,临高县档案馆处于瘫痪状况,档案人员被解散,档案材料被烧毁,1976年,县档案馆仅保存档案580卷,已损失达80%。1968年至1980年,全县档案工作由县革委会办事组负责。

1980年6月成立临高县档案科,复设档案馆,均为正科级单位,实行科(馆)合署办公,两个招牌,一套人马,归口县委办管理。

1982年2月,改称为临高县档案局(馆),两个牌子,一套人员。

1986年6月,县档案局(馆)列为县政府系列,归口县政府办管理。

1989年,临高县档案局(馆)编制7人,实有8人。其中,馆员1名,助理馆员5人。

1991年,档案局(馆)实有人数6人,1993年仅有4人。

1995年11月,临高县机构改革,撤销临高县档案局,保留档案馆(加挂史志办牌子)。实有干部6人,其中馆员3人,助馆1人。

1997年6月,史志办分出党史研究室和县志办两个单位,县志办划归县档案馆管理。

2001年2月临高县又进行机构改革,恢复成立临高县档案局(挂县志办牌子),为正局事业单位,赋予档案行政职能,归县政府办管理,同时撤销临高县档案馆,实有干部6人,其中:档案局4人(馆员1人,助理馆员3人),县志办2人,(研究实习员2人)。

1985年秋,临高县档案局扩建为二层楼,总面积790平方米,设有档案库房、办公室、电脑与复印室、阅览室、工作室等。

一、档案的来源、进馆方式:

临高县档案局的档案主要来源于现行机关和撤销单位。现行机关档案包括中共临高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其工作部门和直属单位,各乡镇,部分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一九八五年前的永久、长期档案根据有关规定定期接收进馆。撤销单位档案,包括临时机构形成的档案,机构改革中部分撤销单位的档案按其实际情况及时进馆,有少量档案是临高、澄迈并县时有关临高档案的复印件。

二、档案总数量:

截止2002年底,已收藏78个全宗,共有档案6683卷,上架排列总长度134米,以件为保管单位档案457件,排架长度1.35米。除民国时期档案46卷外,其余6637卷,均为我县党政群系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其中文书档案5840卷,干部死亡档案155册,专门档案632卷,声像档案10盒等。

三、档案起止年度:

本馆馆藏档案最早年代是1945年,最晚年代是2002年。其中民国时期档案形成的年代是1945年至1950年,建国后档案的形成年代是1950年至2002年。

四、档案种类及整理简介:

1、档案种类

馆藏档案按其内容分为文书档案、专门档案、人物档案、科技档案、声像档案等五类。文书档案是各机关在执行其职能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永久、长期保存价值的档案,是馆藏档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档案是各有关单位在进行某种专门业务工作中形成的档案,它包括地名档案、人口、工业普查档案、干部处分档案、清房档案土地档案等,仅次于文书档案;人物档案主要是干部死亡档案;科技档案有2卷,内容主要是龙力糖厂基础建设有关土地的探测、技改等档案材料。

2、全宗设立

截止2001年馆藏档案有78个全宗;民国档案为一个全宗;中共临高县委(含县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垦办事处)、临高县政府(含政府办)各设一个全宗;各乡镇均为一个全宗;其它副科级以上单位分别设一个全宗。

3、档案分类

文书档案的分类主要按年度--问题、保管期限--年度;科技档案按有关规定进行分类;专门档案根据标准化、规范化要求进行整理,并按各专业规定进行分类。

4、全宗内档案排列

全宗内档案均按年度顺序排列。同年度的档案有两种排法:一种是按永久、长期次序排列;另一种是按永久、长期分别排列。

5、档案编排

档案包括全宗号、全引目录号、案卷号、卷内文件号、页号。

全宗号编排按档案形成时间先后、组织机构的系统采用大流水编写,即全宗号顺序为民国档案、党群系统、人大、政协机关、政府系统、计划系统、农口系统、工交系统、财贸系统、文教系统、

政法系统、各乡镇。

全引目录号以全宗为单位按年度顺序先永久后长期编一个流水号。

案卷号编排以全宗为单位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按年度顺序先永久、后长期编流水号;一种是永久卷、长期卷各编一个流水号。

件号、页号是以案卷为单位编排的。

五、档案内容及档案价值的简要分析:

1、民国档案

民国档案仅有46卷,档案很不完整,大部分是1945年后伪政权和国民党政府、宣传、组织、监察工作报告,干部训练,入党申请书、宣誓书,党证,党员、官兵、壮丁、县机关首长、乡自卫队名册等,对于了解我县旧政权情况有一些参考作用。

2、建国后档案

在1958年至1960年临高与澄迈并县这段时间的档案几乎都在澄迈县,临高极少。"文化大革命"期间,临高县的档案材料被烧毁严重,许多有利用价值的档案均无法查找。据统计,至1976年,档案馆仅保存档案580卷,临高县档案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逐步发展过程,特别是1980年贯彻执行了"恢复、整顿、总结、提高"方针以来,档案馆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档案不断增加,也比较完整,反映了本地区党政、群团、企事业单位,各乡镇在一定时期的发展面貌,是现代机关、公民在各项活动中查考利用的珍贵材料,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产。其主要内容有:

①会议类:关于历届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纪检会、团代会、妇代会、工代会等会议的材料。

②文秘综合类:关于各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报告、会议记录、统计报表、规章制度、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人事任免、表彰、处分、决定、规定、办法、请示、布告、通知等材料。

③政治运动类:关于"三反"、"五反"、"整党整风"、"反右"、"四清"、"文化大革命"、"路教"、"落实政策"、"清房"、"纠风"、"社教"、"三讲"等运动中形成的文字材料。

④专业工作类:关于宣传、组织、统战、财贸、工交、建设、农林水、气象、文教卫生、计生、政法、审计、纪检监察、武装、土地等项工作的指示、决定、决议、规定、批复、通知等文字材料。

六、档案利用

档案工作总的目的,是提供档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做好这项工作,本馆积极围绕我县各时期的各项中心工作做好档案利用跟踪服务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自建省以来,本馆接待档案利用者4600人次,提供利用档案9000卷次,资料900册次。主要是解决土地纠纷、征用土地、

落实政策、退休、编史修志、工作查考等工作服务,充分发挥了我县档案在政治、经济等各项工作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用。

———— 资 料 ————

一、资料来源和进馆方式:

本馆常年收集的各种资料,补充了馆藏资料的不足。各种资料的来源和进馆方式主要有:

1、接收。主要是接收现行各机关在进行日常工作活动中自编的文件汇编、统计数据汇编、专题资料和内部刊物等。

2、采购。主要是直接向书店、邮局、报社和其它机关订购的报纸、杂志、书籍,还从市场上购买公开出版的图书。

3、索取。为不断丰富馆藏,更能反映临高县的文化特色历史面貌,本馆积极与社会各界联系,发现材料,及时索取,从而接受捐赠了一些资料。

4、编写。本馆编写资料主要采取自编、合编和提供档案另人编写等方法,编写了一定数量的资料。

二、资料的总量和分类方法:

截止2002年,本馆资料总数达3632册,分为政治类、经济类、文史类、报刊类和档案业务知识类等五大类。其内容性质为:

1、政治类。有上级党政文件汇编、法规性文件汇编,临高县人代会、政协会议文件汇编等。

2、经济类。有工业普查、人口普查资料、国民经济统计、临高县热带亚热带农业资源勘察报告、临高县城镇、乡土地资源勘查报告等资料。

3、文史类。有《临高县革命烈士英名录》、《临高县概况》、《临高县志》、《临高县财经税收史料选编》、《临高县组织史资料》、《临高文史》、《广西、广东革命历史文件纪集》、《鸡肋集》、《王氏族谱》、《符氏族谱》、《康熙字典》以及有关经典著作、临高籍作者编写出版的有关散文、诗书等材料。

4、报刊类。有《人民日报》、《海南日报》、《临高报》以及有关杂志。

5、档案业务知识类。有《中国档案》、《档案研究》等有关档案专业知识的图书、杂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