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临北回族乡

临北回族乡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临北回族乡




村情概况


简介

临北回族乡隶属于安徽省 蚌埠市 五河县,是历史悠久文明古老的集镇,坐落在淮河北岸,是举世闻名的明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凤阳府濠梁城的一部分。

范围及人数

据相关网站资料显示该乡临北回族乡辖11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庄,总人口26603人,其中回民9082人,全乡总面积59.33平方公里,耕地51750亩。乡在编干部22名,其中回族干部6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少数民族干部占3名,是一个回汉杂居,共同发展的民族乡镇。

历史沿革

随着时间的流逝,古镇几经兴衰。抗日战争前,古镇曾发展为商店林立,商贾云集,商贸繁华的集镇,后因日本鬼子入侵,古镇遭到空前的毁灭。解放后,人民重建家园,1949年,仍属凤阳府称临北镇。

1952年,划归五河县管辖后,属三冲公社管理。1972年增划临北公社,社址选在现在的乡政府所在地,辖东元、临北、西元、官塘铺、宣滩、段庄、胡圩、尤巷、前坂、后坂十个行政村。

1992年春,撤区并乡,把原黄咀乡并入临北成立临北乡政府,辖东元、临北、西元、前坂、后坂、胡圩、段庄、尤巷、官卜、宣滩、黄咀、十里城、大庄口、二卜、地理所、石家、于家17个行政村,51750亩耕地。

1995年3月,省政府批准成立临北回族乡,当时全乡共有人口24665人,其中回民8423人,占34 .1%。1996年2月召开临北回族乡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2000年10月份实行“三并三改”,将辖区内的17个行政村合并为11个行政村,同时,按照回民比例成立临北、尤巷、官塘卜三个回民村。

行政区划

临北回族乡下辖村:

临北村 东园村 尤巷村 前坂村 后坂村 段庄村 于家村 十里城村委 黄咀村 大庄口村委 官塘卜村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全乡绝大部分是开阔平坦的冲积平原,只有极少量的低洼地,海拔14—19米之间,地势由西向东缓缓倾斜。

洼地主要分布在三冲湖、杨家河、澜江等地,洼地经长期泥沙淤积和人工改造,已形成耕地。河漫滩主要分布在临北缕堤以南的淮河北岸,随河流弯曲而变化,地表沉积多为亚砂土,如宣滩、西元、东元等村的河滩地。

土壤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该乡主壤主要有四类:沙土、两合土、棕壤、淤土。沙土主要分布在临北缕堤以南,两合土主要分布在淮北大堤和临北缕堤之间,棕壤主要分布于淮北大堤以北,淤土分布在三冲湖等低洼地。

气候

临北乡位于暖温带半湿润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冬夏两季长,春秋两季短为气候的主要特征。

地质

从宏观地质构造范围看,位于亚欧板块东缘与太平洋板块相挤压,再加上印度板块向北推移产生的剪切力,有向东滑动之势。在这个大的构造范围内,所产生的郯庐大断裂带的西侧,地壳运动较为频繁,历史上虽未有大的灾害性地震记录,但曾发生过几次有感地震。

临北为靠近淮河沿岸一带(即高程在16米以下),低洼河漫滩含水量丰富。浅层地下水蕴藏丰富,第四纪含水层在20—50米深发育普遍,表土层大部分为冲层沙壤土。浅层地下6—40米内,主要是全新绕组成的冲积土层,以浅水或微具压力的承压水为主。

水文

该乡多年平均降雨量896.3毫米,由于受冬夏季风影响和控制,降雨量四季分配不均。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多偏南风,雨量集中,强度大,常易造成洪涝灾害,秋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退,北方冷高压增强,气温降低,雨量减少。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季节分配不均。全年以七月份降水量最多,最高达到537.3毫米,以12月份降水量最少。最低时全月无降雨。

主要产业


临北回族乡共有耕地51750亩,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乡,农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种植业

该乡种植业以小麦为主,部分村仍是传统的一麦一豆或一麦一稻,该乡党委政府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围绕市场发展农业,在黄咀等村的万亩大田大力推广立体种植,即小麦—大豆豌——西瓜——玉米,在前、后坂村的千亩丰产方推广麦套棉。农民从立体种植中得到实惠,积极扩大间作套种面积,该乡发展立体种植2.2万亩,同时,主动适应市场,发展花生、大豌豆、油菜、棉花、西瓜等经济作物2万亩,推广优质杂交稻协优—63号,发展稻田养鱼。

养殖业

主要有羊、牛、猪、鸡、鸭、鹅,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养殖波尔山羊,小尾寒羊,西门他耳牛,夏洛克,三元杂交猪等。

相关分词: 临北 回族乡 回族 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