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林锦华

林锦华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林锦华


革命先烈

林锦华(1917-1940.9),东莞清溪磨坭圩土桥埔人。1917年出年于新加坡,1929年随母亲回乡。母亲是越南人,1932年在清溪鹿鸣学校读书,因反对校长而被开除。在广州禺山中学读书期间,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36年,他在广州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他辍学回到清溪,团结了一批进步青年,发起组织“清溪御侮救亡工作团”、“教师联合会”,发动师生和农村青年开展救亡工作,吸收了一批进步青年入党。翌年,任清溪中共党支部的第一任书记,后任清塘区区委委员。不久清溪成立了“东莞县民众抗日自卫团三十二大队”,他发动群众选举中共党员张松鹤为大队长,并把共产党员张曼青、张君之、谢乃坚等也派到这个组织中去,使这地区的抗日民众武装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后,他与张松鹤带了“三十二大队”和石马、塘沥两个大队汇合,到白花洞樟阁集合,组成抗日游击大队。1939年5月,为了沟通县委和地方的联系,他在清溪圩开了一间新生书店,作为党的秘密联络点。翌年初,新生书店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注意,组织决定把林锦华撤到宝安沙鱼涌,以教书为掩护,担任大鹏区委书记。由于长期艰苦工作林锦华肺病已相当严重,身体极度虚弱。同年秋的一天,日机轰炸沙鱼涌,他带领学生上山躲避,不幸失足坠崖牺牲,时年24岁。

他跟随父母在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度过了童年。父亲在1929年叫他随母亲回到故乡清溪。1932年,林锦华在鹿鸣学校读书,因反对校长,闹学潮被开除学籍。后到广州禺山中学读了几年书。他在广州期间,参加过各种革命活动。

林锦华是清溪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从1937年开始在清溪发展党的组织。先后培养吸收一批进步青年入党,成立党支部,林锦华为支部书记。1938年初,王作尧来到清溪与林锦华接上关系后,在中共东莞中心支部的领导下,清溪的抗日救亡工作搞得更加活跃。中共东莞中心县委成立后,林锦华任清塘区区委,他为了便以开展党的工作,把清溪分成南区、北区,北区由张松鹤、张曼青负责,南区由谢乃坚负责。

1938年端午节,日机轰炸清溪圩,炸弹落在林锦华家里,妻子受重伤,妹妹被炸死。当时林锦华正在东莞党训班学习,他顾不得回家看望妻子和安葬妹妹。六、七月间,中心县委派黄高阳来清溪开展武装斗争,住在林锦华家。当时清溪已成立“东莞民众抗日自卫团三二大队”,林锦华发动群众选举张松鹤当队长,他和张曼青、张君之、谢乃坚、杨培等都在大队部协助张松鹤开展工作,成为我党所掌握的一支民众武装。

日寇在大亚湾登陆后,群众纷纷逃向香港避难。林锦华是独子,母亲要他和妻女出国,他说服了母亲和妻子,让他们混在逃难的人群中去了香港,自己留在家乡坚持抗日斗争。

1938年11月,日寇逼近东莞,县委通知各乡的党员和武装小组集中白花洞。林锦华和张松鹤带领自卫大队与石马、塘沥两个大队一起到白花洞集结。后三个大队合编为惠东宝边区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二大队。党为了争取国民党153师913团同我们一起抗日,挑选一批骨干组成政工队,到913团的营、连去开展政治工作。林锦华被派到连里当政治指导员。完成任务后,林锦华受组织之命,仍回清溪负责清溪地区党的领导工作。

1939年,党的抗日武装在清溪苦草洞整训后,为了沟通县委和各地方的联系,林锦华受党的委托,于1939年5月在清溪圩开办了一间新生书店,作为党的秘密联络点,和杨谭永的永宏钟表店互相配合。县委的领导人王鲁明经常在书店楼上掩蔽。

1940年初,王作尧部队驻在乌石岩,国民党部队集结在清溪、塘厦一带,准备向我部队进攻。林锦华的新生书店也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这年春夏间,组织决定林锦华撤到宝安沙鱼涌,以教书为掩护,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任大鹏区区委书记。

1940年秋的一天,敌机轰炸沙鱼涌,当时林锦华肺病严重,身体虚弱。为了学生的安全,他带领学生上山躲避,不幸从山上失足坠崖牺牲,年仅24岁,烈士生前任中共宝安县大鹏区区委书记。

相关分词: 林锦华 林锦 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