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林化强

林化强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林化强


林化强(1963- ) 山东临沂人。他曾祖母出生在十九世纪的乡绅家庭中,自幼学习绣花、剪纸等,后经其外祖母、母亲把这门技艺传到他手中。他设计的剪纸图样有5个获得国家专利, 2003年第五届剪纸艺术节授予他 “新中国剪纸艺术家”称号,2005年铁道部中华铁路总工会授予他“火车头艺术家”称号。



剪纸才能


一手握剪刀,一手拿红纸,剪到纸落,小剪“咬”着红纸,一开一合,一旋一弯,再一挖,那剪刀在手里娴熟地转来扭去,留下了若断若连的线条和细如蚊足的毛刺,不一会儿,一幅“沂蒙红嫂”问世了。看林化强剪纸,着实是一种享受。2007年6月20日,记者在临沂一个小巷里见到了神情专注正在剪纸的林化强。

个人经历


44岁的沂蒙汉子林化强,6岁开始鼓捣起剪纸,一剪就是近四十载,没成想一剪就成个作品飘洋过海、形象连登中央、省、市电视台、大报小报的“星”级艺人。1963年,林化强出生于山东临沂市沂蒙山下一个剪纸世家。他的母亲和姥姥都是闻名四邻八乡的剪纸能手。受其影响,林化强自幼酷爱剪纸,从6岁起,这个沂蒙农家娃就在煤油灯底下,一剪一剪学起了剪纸。

那时,他的母亲的名气方圆几十里都晓得,也经常有乡邻拿来彩纸找母亲帮忙裁剪,姑娘们的鞋花、娃娃们的肚兜花、枕头上的枕顶花、炕围花、门帘花,红白喜事的摆设更是少不了。

林化强6岁那年的一天,正在剪纸的母亲被邻居喊出去,一旁的林化强见机偷偷拿起母亲放在桌上的半成品,“咔嚓”几剪下去,这一下可好,好好的剪纸弄了个“花”落“鸟”亡,气得母亲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

林化强打记事起就爱看母亲剪那些花花绿绿的花儿鸟儿,母亲坐在一边剪,他就趴在桌上瞪大了眼睛,好奇地看。时间长了,林化强忍不住也想学着剪。

之后,剪纸就成了林化强生活中不可或缺少的部分。“羊”剪纯熟后,他又开始剪龙凤。龙凤剪得差不多了,就剪花草。花草也惟妙惟肖了,他又剪各种小动物,之后又剪人物,直至剪字画。现在,林化强剪纸已经胸有成竹,随心所欲了。记者曾亲见他剪一兔子时,不加思考,拿起剪刀,只一分钟,一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就“跑”到了掌中。

林化强

林化强-剪纸艺海苦作舟,巧手剪出锦绣图

林化强这一剪就是近四十载,他在剪纸艺术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刻苦钻研、虚心好学,经常创作剪纸到深夜,艺术造诣不断提高。

林化强

随着年龄增长,林化强剪纸的风格愈加突显,朴拙热烈,祈福迎祥,表现的是民风民俗,描绘的是蒙山沂水,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同时又不拘泥于传统,令人耳目一新。

技术成就


林化强的作品既继承传统技法,又不断推陈出新,锐意创作现实作品。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有民间传说、戏剧人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他把沂蒙山的民俗风情用一把剪刀、一片红纸生动地剪出来。他的作品构图完整巧妙,讲究对称艺术,剪法运用自如,剪法纤细与质朴巧妙结合,线条流畅,图案精美,形似神似,令人惊叹。

主要作品


2005年12月13日,林化强在位于济南的山东省博物馆广场展示其创作的剪纸作品《清明上河图》,作品长18米,宽1米,人物生动形象,工艺精妙绝伦,令观看展览的市民一饱眼福。新华社、人民日报分别予以报道。林化强告诉记者,《清明上河图》是他花费了两年的时间、设计过20多种方案、从10多公斤纸里剪出来的;一名韩国商人慕名来临沂,欲出35万元购买,被他婉言谢绝了。

2003年元旦前夕,林化强精心创作了剪纸新作《三羊开泰》。作品以三羊开泰、五谷丰登为主要内容,象征着新年吉祥,寄托了沂蒙人民对新时代的美好祝福。作品在中央电视台展出。

一位在剪纸艺术方面颇有造诣,且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的老人无意中见到林化强的作品后,由衷赞叹:“其构图巧、剪法精、表现细致细腻,虽为憨厚的沂蒙汉之作,却具南方女性剪纸之灵性,实属难得!”

林化强右手因长期握剪刀,虽磨起了厚厚的老茧,但他的勤奋努力,也结出了累累硕果。他不但成了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剪纸大师、山东省杰出文化传承人、临沂市“十佳民间艺人”,而且他创作的《如意图》,在中国黑龙江第四届剪纸艺术节上获得银奖。

2001年,他的作品《松龄鹤寿》在人民大会堂展出,受到中央领导好评,被光明日报社收藏;2002年8月,在青岛国际啤酒节上,他的《仙境》荣获民俗风情金奖;2003年,他设计创作的《招财进宝》、《金玉满堂》等5幅作品获得了国家专利权,这是沂蒙剪纸首次获得专利保护。

林化强的作品姿态生动,色彩鲜明,构图巧妙,他的作品能充满活力,并臻於完美。在刀法上,达到玲珑秀美、情感逼真的境地,令海内外同行赞叹不已。近几年,林化强的作品有100多幅飘洋过海,被欧美、东南亚等国家的收藏爱好者收藏。

鲜花、荣誉那是闪烁在剪纸上的文字,是汗水和辛勤的足迹 ;是人类剪纸艺术的智慧 。

林化强

面对鲜花和荣誉,而林化强却说:“那是过去,但鲜花和荣誉会激励着我去完成最精彩的下一剪。”

在传统民间艺术中,剪纸可谓是最大众化的一种了,材料易得、成本低廉,用具也常见,一张红纸,一把剪刀,不太拙的姑娘都能比照着剪出个像模像样的大红喜字。

看林化强剪纸,那剪刀在手里飞快地转来扭去的娴熟,那若断若连的线条和细如蚊足的毛刺,着实让人感到一种凡人难以达到的绝妙技艺。

相关事件


被母亲打了一耳光

林化强从7岁开始剪纸。

林化强的剪纸技艺来自家传。林化强的母亲和姥姥都是四邻八乡有名的剪纸能手,他是这个剪纸世家的传人。

那时,母亲的名气方圆几十里都晓得,也经常有乡邻拿来彩纸找母亲帮忙裁剪,姑娘们的鞋花、娃娃们的肚兜花、枕头上的枕顶花、炕围花、门帘花,红白喜事的摆设更是少不了。

林化强打记事起就爱看母亲剪那些花花绿绿的花儿鸟儿,母亲坐在一边剪,他就趴在桌上好奇地看。时间长了,林化强忍不住也想学着剪。可母亲说这是姑娘家剪着玩的,又不能指望这个养家糊口,母亲不让他学。

林化强7岁那年的一天,正在剪纸的母亲被邻居喊出去办事了,一旁的林化强见机偷偷拿起母亲放在桌上的半成品,“咔嚓”几剪下去,这一下可好,好好的剪纸花落鸟亡,气得母亲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

今年已经43岁的林化强笑着告诉记者,那时家家都穷,彩纸相当缺,如果给人家剪坏了,就得自己再去花钱买纸,所以母亲才会生气打他。

虽然挨了打,但林化强还是不死心,仍然背着母亲偷偷地剪。上了小学后,林化强仍然“剪心”不改。母亲见他如此痴迷,也就放弃了过去的想法,开始教他如何折纸、下剪。

个人轶事


也能剪出花儿

林化强小时候彩纸紧缺,因此,废弃的烟盒、破布、树叶、在地上随手捡来的一块塑料皮等等,都成了林化强用来剪纸的材料。采访中,林化强忽然记起10岁的时候,自己曾用捡来的破自行车内带剪过好几幅花儿。他兴高采烈地从抽屉里找出了那几幅夹在旧书里的花儿,拿给记者看,时隔30多年,虽然已有些褪色,但花儿生动依然。

客厅的茶几和厨房的餐桌就是林化强在家的工作台,下了班,林化强就在上面鼓捣。宽0.8米、长20米,由12张大纸拼接而成的《清明上河图》,《五十六只仙鹤祝寿图》……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就是在这茶几和餐桌上剪出来的。

林化强说自己是“走到哪儿剪到哪儿”。高中毕业后,他参军去了哈尔滨,就在部队上利用业余时间剪纸。1991年,从部队转业到铁路部门,林化强当了一名汽车司机,他的车上,总有一卷纸、一把剪刀“随时待命”。2001年秋天,为了剪制大型“寿”字,他借送领导去泰安开会的间隙,在宾馆埋头剪了三天。

个人爱好


只爱剪纸

林化强对剪纸的痴迷感染了他身边的人。在他上班的临沂铁路车务段,办公室的同事都跟着他学会了剪纸。妻子卜晓燕、上高中的女儿林静怡,拿起剪刀,都能剪得惟妙惟肖。在2004年的第七届温州剪纸艺术博览会上,林化强、林化强的母亲、女儿同场参加比赛,母亲和女儿得了铜奖,林化强获得金奖。林化强不好打牌、不好看电视,除了上班,林化强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剪纸上。偶尔陪妻子出去逛街,林化强都要按小时规定好时间,让妻子哭笑不得。

人物评价


林化强说,剪纸看似简单易学,但剪一幅好的作品需要“精雕细琢”。一幅好的作品,首先是构图精巧,其次是内涵丰富,再是剪工到位。好的剪工主要体现在“毛刺”细小、均匀,无折断。

林化强的作品融入了较多的现实主义题材,沂蒙风光、齐鲁风采、福娃……这些我们身边的风景、事物都能在林化强的剪下栩栩如生。当记者惊讶于他的巧夺天工时,林化强只是笑着说:“我就是在用剪刀画画儿。”

相关分词: 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