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裂变——看得见的未来

裂变——看得见的未来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裂变——看得见的未来


本书从生物进化论、传播学、社会学、科学、经济学和哲学的角度,全方位预测了互联网将给人类未来的文化、科技和经济带来的深刻变革,极富前瞻性和预见性。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分析了促使这些变革产生的深层驱动力,发人深省。



图书信息


中文名:《裂变——看得见的未来》

作者:醒客 Thinker(陈世鸿)

ISBN:978-7-111-30773-0

页数:28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2010-6

内容简介


40年前,托夫勒的《未来的冲击》开创了未来学的先河;15年前,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描绘了人类数字化生活的美好蓝图。今天,醒客的《裂变——看得见的未来》将从社会、科技和经济的角度全面解读人类的未来!

人因沟通而存在,互联网正在颠覆人类的沟通方式。未来,人类存在的方式、意义和价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人类存在的终极形态是数字灵魂吗?上篇——“交流的彼岸”对这些问题给出了有意义的思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人性化,提升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品质。

为什么工业社会几百年来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流程化体系会在互联网时代凸显出瓦解之势?几千年来,人类的社群关系从农业文明的熟人社会发展到工业文明的契约型社会,在互联网时代,为何又体现出回归到熟人社会的趋势?社群关系存在的理想形态究竟是怎样的?中篇——“流程的终结”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阐述了秩序的重构为何是时空关系、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变革,指明了世界进步的方向。

为什么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华尔街的天才经济学家们会出现集体误判?因为传统经济规则存在的前提——价值分配方式和供需关系,在互联网时代正濒临失效,新的经济规则正在诞生,财富和价值将被重新定义,泛商业时代即将来临。下篇——“价值的支点”对这些观点进行了入微的分析,指出了世界平衡的新基点和以保障世界能够沿着稳定可持续的路线前进。

本书宏观上具有足够的广度和高度,微观上又十分通俗易懂。精心组织了大量说理性的故事,108位个性鲜明的人物贯穿其中,趣味性和可读性极强。

通过本书,我们一起读懂世界,看清未来。

作者简介


醒客(Thinker),本名陈世鸿,互联网战略顾问。曾供职于新浪网、中华网等门户网站,主管网络运营与产品研发。在网络社区传播、视频多媒体、电子商务以及手机无线领域有着资深的从业经验,是互联网领域重要的战略思考型实践者。同时,他还是科技财经专栏作家,互联网独立评论人。

[博客:醒客眼 Thinker''s Opinion]

本书语录


1. 所有进步都是对过去的决裂,只有变化是永远不变的!世界正走在“裂变”的路上,因决而裂,因变则通。

2. 裂变是交流演化的核心:从最初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到今天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交流的固定性被打破,在形成丰富性的同时,也带来了面对纷杂信息的焦躁,人们需要突破孤独释放更多的自由。

3. 裂变是时空演化的核心:信息化对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冲击,世界裂解得“破碎”了。数百年来工业界赖以存在的流程化方法,由于时空“破碎”而面临失效的危险。微观的变化也会反映在宏观的社会关系上,“重构”是时空关系、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全面的变革。

4. 裂变是价值演化的核心:生产与消费随着社会分工的到来而分离,随着稀缺性的消失价值难以在生产与消费的交换中实现平衡,价值本身也分裂成两个侧面:生产价值与消费价值,随着动力从生产价值转向消费价值,社会分工也向人性化回归。

5. 如果互联网仅仅作为工具存在,就太可惜了,生活在网络上,那才是互联网的真正价值。

6. 寂寞与生俱来,需要不停地向外彰显自己的存在,意识自私性是孤独的原因,人,一直在挣扎摆脱孤独寂寞的战斗中。

7. 人与机器通过网络融为一体,延伸着我们的存在和知觉,具有图灵意义的网络也在分享我们的存在,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

8. 邻居变得越来越陌生的背后,空间的连续性被打破,现实的空间正在被解耦(解构)工业化的基础是契约与流程化,空间解耦正在动摇工业化赖以存在的基础。

9. 信息虫洞,让中间环节消失或者变得透明,不管真实空间有多大的距离,服务者和消费者仅隔着一层薄膜。

10. 互联网正在重构工业社会以来奠定的时间与空间秩序,世界正走在熟悉到未知的关口上。

11. 人类正经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换,当空间、时间被解耦之后,伴随着碎片化,过程的优化逐渐被海量的精确交换取代。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正在从过程模式向交换模式转变,世界正在从过程器(Processor)转变成交换器(Switcher)。

12. 以物质占有为前提的价值(财富) 观念,越来越不适应新的时代。

13. 当富足供给遇到需求饱和,不恰当的金融手法推波助澜,灾难正在到来。

14. 用户服务的诞生,打破了传统商业从生产者向消费的单向流转的格局,未来服务将出现双向以及多向化,生产者、消费者的角色将会淡化。

15. 物质文明匮乏的时代,金钱或者说通货,“万能”地代表了对潜在稀缺的恐惧。

媒体评论


醒客作为互联网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对新闻门户模式以来的国内网络新现象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也对全球范围的互联网现象进行了解读,《裂变》从互联网走到了互联网之外,阐释了互联网对世界社会、科技和经济将产生的深刻影响。

——陈彤 新浪网执行副总裁/总编辑

“互联网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它正在完成从使用工具到生活方式的角色转变。它究竟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变革?它究竟将引领世界走向何方?《裂变》一书从人文、科技和经济三个方面给出了答案,书中大量的分析和预测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会变成现实。”

—— 曾明发 中国网民文化节组委会 执行主任/中国互联网大会组委会 副秘书长

未来不可知,互联网的未来更加不可知,中国互联网的未来极端不可知。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想象一下那个未来,并在想象中,愉悦着,美好着。

——keso 5Gme网创始人、著名IT博客作家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本书具有独特的视角和开放的思维,帮助读者变得更加明智。互联时代,一定要“先立足未来,现在才有意义”。“裂变”,让你“看得见未来”!

——唐彬 易宝支付CEO兼联合创始人

农业文明使人类结束了流浪式生存而进入定居社会;工业文明使人类征服自然从而创造出财富社会;信息文明的崛起将如何影响社会?本书带领我们预测人类社会因互联网的存在而在人文、科技、经济领域发生的三大变局,以文字解读世界,用进化的观点看清未来。

——潘海东 互动百科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

互联网时代,个人变得很渺小,却也可以很巨大。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从宏观角度看待自我价值,并借由互联网实现人人都有影响力,本书可以带给你一个全新的思考与观察角度。

——邹明 凤凰网副总裁

从宏观领域谈论互联网冲击的著作并不少见,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关注的出发点是我们每一个人,甚至微观到“字节”和“原子”层面。无论你是否已经感受到“裂变”带来的巨大颠覆性,但你的生活已经因此而改变。

——朱研 环球网执行副总裁

人类因为沟通而存在,文明因交流的方式不同而改变前进的航程。本书从沟通和传播的角度讲述了互联网对人类生活方式的颠覆和影响,媒体的形式、价值和地位将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重新洗牌。作为一个从事过广播与电视的媒体人,我们应该深思如何去承认并迎接这场即将到来的变革?本书会给我们带来崭新的价值视角!

——夏青 中央电视台记者/编导/主持人

想了解互联网带来的社会、文化、科技的变化究竟有多深刻,本书将是你的不二之选。市面上讲互联网未来趋势的书不少,但从哲学高度来讲的图书,这应该是第一本,需要细细品读。2010年我将《IT时代周刊》定位于精品年,我相信这本书也会成为2010年图书出版领域里的精品之作。

——曹健 《IT时代周刊》总编

这本书的一大特点是它是“跨界”思考的典范。作者在各个领域的知识积累成就了本书的丰富与生动,很多道理让人可以在轻松的故事之后深入理解。同时也诧异于作者到底“高龄”几何以有时间形成这样的多角度、多学科的积累和思考?

——康路 《商学院》杂志编辑部主任

我们离不开快餐文化的高效率,也需要沉静思考的深度,《裂变》是适合反复品读的人文、科技的文化慢餐。

—— 李峥嵘 《北京晚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类的交流更加快捷方便了。但是,人类有了互联网,孤独感却仍排解不去。这是为什么?互联网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的生存境况?类似问题,本书不但提了出来,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作者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有很高的哲学价值,可他不是哲学专业出身——这点很值得庆幸,因为换成哲学专业人士,是很可能意识不到这些问题的。要知道,在哲学领域,如果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即使无法解决它们,也算是立了一大功,因为有质量的哲学问题差不多都无法解决。

互联网来到中国已有很多年了,难得有一位像醒客这样有过专业经历的思考者,从哲学高度对互联网与人类生存状态的影响进行了反思,本书算是立了一功。在互联网行业多年的实务经验,让作者的思考有着更为扎实的事实支撑。书中的108个小故事通俗易懂,以小见大,避免了一般哲学论证的枯燥,的确是难能可贵。

——郑挺颖 《青年参考》

人物是世界的灵魂,通过本书的108个人物,读懂人文与科技的未来世界。

——薛芳 《人物周刊》

许多故事的背后,思考驱动着真相浮现,《裂变》通过108个故事,演绎思考的力量。

——曹飞跃 《Vista 看天下》

《裂变》是一本将产生深远影响的书,它将彻底改变人们对未来的看法。

——张静 《华商报》

相关分词: 裂变 看得见 看得 得见 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