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聊城市志

聊城市志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聊城市志


聊城修志始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知县韩子廉编纂《聊城县志》,分上、下二卷,凡7纲39目。清康熙二年(1663) ,知县何一杰重修《聊城县志》,嗣后聊城县志断修200余年。同治四年(1865) ,邑人叶锡麟依旧志纲目,私修《聊城县志》,留下志稿一部。光绪三十三年(1907),知县陈庆蕃推举靳维熙为总纂,以叶锡麟所撰手稿为基础,增改续补,于宣统二年(1910)雕板付梓。此间,署聊城县知事向植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首修《聊城县乡土志》,并刊行于世。民国23年(1934)年,县长孙桐峰聘请赵伯华为总纂,周荫泉、张缓渔、周雨亭、李琴轩为分纂,续修《聊城县志》,民国25年(1936)竣稿,因抗日战争爆发,志稿尽失。1940年伪县长周东华委托邓鼎三再修《聊城县志》 , 志稿下落不明。1959年,王惠民、杜光恒、何器之、葛渊修纂《聊城市志》,1961年志稿初就,手稿存于聊城市档案馆。

新编《聊城市志》始修于1983年,1996年底志稿草成,1997年10月出版。志书上限起于1840年,部分编章上溯至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85年。全志除序、概述、大事记、人物、附录外,设: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综述、农业、水利、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税金融、经济管理、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风俗宗教方言共22编。编下设章、节、目。

聊城位于山东省西部,是全国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商代末期,聊城为纣王庶兄受封之地。战国时期,介于“齐头燕尾”,为齐国军事重地。秦代始置聊城县,属东郡。隋唐以来,历代一直为州、府治所在地。1940年,抗日民主政府为纪念范筑先将军的抗日业绩,改称筑先县,1949年复称聊城县。1983年改聊城县为聊城市,为省直辖市。 聊城地处黄河冲积平原,面积1245平方千米,地貌低平宽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河流灌溉便利,水利资源较为丰富。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四季分明。土壤类型主要为潮土,肥力适中,适宜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蔬菜等农作物生长。 1985年,人口72.4万人,其中汉族占98%以上,其他有回族、满族、白族、蒙古族、彝族、壮族等14个少数民族。 聊城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址和文物古迹众多,被列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明代光岳楼、清代山陕会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宋代铁塔、金代文庙等。环绕旧城的东昌湖是由筑城时的护城河扩展而成, 面积4.2平方千米,风光秀丽,是中国北方城市中罕见的人工湖泊。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海源阁为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饮誉海内外。明清两代,京杭运河通航,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江南的大米、糖、茶、纸张、竹器、药材运入聊城,当地土特产品乌枣、槐米、黄花菜等运往各地,聊城成为鲁西地区最大的货物集散地。清乾隆、道光年间,秦晋、江浙等地商贾云集聊城,街巷商号店铺林立,南北过往船只络绎不绝,帆樯如林。聊城成为江北运河沿岸九大商埠之一,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康熙、乾隆出巡,数经聊城。清末运河梗塞断航,经济发展缓慢,聊城渐渐失去昔日之繁华。 聊城地处平原,历来以种植业为主。明初棉花种植得到推广,家庭手工纺织业有一定发展。明清两代,毛笔制作和木版印刷业较为兴盛,有笔庄和印书作坊多家,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清代中叶,一批食品、酿造、木器、五金、印染、硝皮等作坊涌现,手工业门类增多。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呈发展态势,创办了数家半机械化生产的纺织、 印刷、机械厂家。后由于灾荒和战乱,工厂店铺倒闭殆尽,经济濒于绝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农业总产值5914万元, 其中农业总产值5551万元、占93.9%,工业总产值363万元,仅占6.l%。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家加强“小三线”建设,一批沿海地区企业内迁聊城,壮大了工业实力。聊城是全国棉花生产基地之一。1984年棉花总产45715吨。当年农业总产值31216万元。1978年至198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3.1%, 达53907万元。 1985年, 国民生产总值为49282万元;社会总产值106906万元;国民收入43254万元,工农业总产值79154万元。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85年城镇职工人均收入959元,农民人均收入339元。居民消费品零售额大幅度提高,1985年达21593万元。1985年城乡居民储蓄额17073万元, 人均储蓄额540元。城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观。社会各项事业有很大发展。 交通邮电发展较快,有干线公路5条,总长度187千米。有邮电支局、所22处,干线邮路4条279千米,支线5条94千米;有线报路13条,无线报路10条,长话电路86条。邮政业务量倍增,通讯能力不断提高。 明清两代, 城内建书院6处,私塾学校遍及城乡,读书求学之风盛行。清末书院相继改为官立中学堂、小学堂。民国初年,聊城设山东省立聊城第三师范学校、山东省立聊城第二中学。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两校成为培养革命青年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1985年,聊城有高等院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15所,普通中学79所,小学754所,在校学生人数达114694人。 聊城人文荟萃,人才辈出。唐代文学家孙逖,明代重臣王汝训,清初状元、一代名相傅以渐,书法家邓钟岳,藏书家杨以增,民国史学家傅斯年等,均在全国有一定影响。 聊城扼南北要冲,旧时战事频仍。志书特设军事专章,记述历代重要战事。在人物部分中,特列革命烈士英名录,记载烈士籍贯及蒙难地点。设风俗宗教方言编,以较大篇幅记述了晚清及民国时期的风土民情,反映当时民众的道德风尚、宗教观念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关分词: 聊城 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