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练兵实纪

练兵实纪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练兵实纪


《练兵实纪》 是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撰写。此书正集9卷,附杂集6卷。它和《纪效新书》称为戚氏兵书姐妹篇。 九卷九篇共二百六十四条,具体篇目是:练伍法第一、练胆气第二、练耳目第三、练手足第四、练营阵第五(场操)、练后附杂集六卷六篇:储练通论(上下篇)、将官到任宝鉴、登坛口授(李超、胡守仁辑)、军器解、车步骑营阵解。书前还冠有“凡例”即“分给教习次第”共十五条,记述了将、卒各自应学习的内容、标准,教材发放办法,督促学习的措施等。营阵第六(行营)、练营阵第七(野营)、练营阵第八(战约)、练将第九。



简介


《练兵实纪》 是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撰写。此书正集9卷,附杂集6卷它和《纪效新书》称为戚氏兵书姐妹篇。 九卷九篇共二百六十四条,具体篇目是:练伍法第一、练胆气第二、练耳目第三、练手足第四、练营阵第五(场操)、练营阵第六(行营)、练营阵第七(野营)、练营阵第八(战约)、练将第九。后附杂集六卷六篇:储练通论(上下篇)、将官到任宝鉴、登坛口授(李超、胡守仁辑)、军器解、车步骑营阵解。书前还冠有“凡例”即“分给教习次第”共十五条,记述了将、卒各自应学习的内容、标准,教材发放办法,督促学习的措施等。

《练兵实纪》内容广泛,涉及兵员选拔、部伍编制、旗帜金鼓、武器装备、将帅修养、军礼军法、车步骑兵的编成保结及其同训练等建军、训练和作战的各个方面。正文一至四卷侧重单兵训练;五至八卷和“杂集”的《军器解》、《车步骑营阵解》讲营阵训练;正文第九卷和“杂集”中的《储练通论(上下篇)》、《将官到任宝鉴》和《登坛口授》等篇记述了将帅的选拔培养、应具备的条件等。

《练兵实纪》写于《纪效新书》之后,起笔于1568年,成橛?571年。它既注意吸收南方练兵的经验,又结合北方练兵的实际,其练兵思想在《纪效新书》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练兵实纪》,清代常州麟玉山房刊本刻成《练兵纪实》。《明史戚继光传》记作《练兵事实》,显系笔误。中华书局点校本据《明史艺文志》、《千顷堂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校为《练兵纪实》欠妥,因上述书目作《练兵实纪》,应校为《练兵实纪》为是。

《练兵实纪》是戚继光练兵中编写的各种教材和条规的汇编。《练兵实纪公移》说:“譬如遴选营阵行伍号令旌旗之色,金鼓之音,车营、车步骑合营、野营、行营、野战、战胜、教养、晓喻之类,一切未备者,本府逐渐拟定。教练已经二年,各路与入卫将士,虽以台工未及详举,而标兵六营,耳提面命,颇皆堪阅。今将先后给与将士教习过条约,通集成帙,计八卷,一卷大约数十条,又附以练将一卷,乃听将官自习,不系士伍程督,计共九卷。”这就是《练兵实纪》正文九卷的成书情况,但只言“教练已经二年”,未说明具体成书年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登坛口授》载:“时帷庚午夏六月,诸边新台,肇建过半,乃奉制府会同抚院奏,奉暂停以举练事。”庚午年即明隆庆四年(1570年),断为写成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据今人考证,戚继光练兵始于隆庆二年(1568年),其成书时间当在隆庆四年末或隆庆五年初。《杂集》六卷写成于隆庆年间至万历初年,收入《练兵实纪》当在万历年间。

《练兵实纪》现存版本主要有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刑玠刻本、明天启二年(1622年)刻本、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许乃钊刻本、清咸丰甲寅(1854年)光霁堂刻本、清光绪乙未(1895年)上海醉经楼石印本、四库全书本、学津讨源本、墨海金壶本、守山阁本、瓶花书屋本、京都琉璃厂刻活字本、抄本、多种铅印本等。抄本十卷,与刻本内容不同,子目为:骑兵、步兵、车兵、辎兵、合营、行营、下营、禁令、兵法、练艺、练器、训谕、条教、图解。抗战时期,八路军军政杂志社曾将该书第9卷《练将》和另一些关于练将的论述,辑录成《戚继光治兵语录》一书,在延安出版发行。近年来,发表的研究论著有王兆春《从〈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看戚继光对古代军事学的双手刀为短兵。以有力伶俐者二名,为贡献》(《空军政治学院学报(增刊)》1987年第3期)、邹经《〈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总说》(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4月出版)等。

练兵实纪》自隆庆年间问世后,传播很广。流传于世的《练兵实纪》,一种是由本集九卷、杂集六卷组成的十五卷本,一种是不包括杂集的九卷本。目前所见的最早的两种刻本,都刊行于万历年间:一是万历二十五年邢?刻行的十五卷本,现藏南京图书馆;一是具体刊行时间不明的万历年间九卷刻本,现藏北京图书馆和日本尊经阁文库。

《练兵实纪》版本与收藏情况表


┌———————————┬——┬—————————————┐

│版本 │卷数│收藏处(图书馆) │

├———————————┼——┼—————————————┤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 │南京 │

│邢?刻本 │ │ │

├———————————┼——┼—————————————┤

│明万历间刻本 │9 │北京图书馆、(日)尊经阁文库│

├———————————┼——┼—————————————┤

│明天启二年(1622年)刻本│15 │故宫博物院、南京 │

├———————————┼——┼—————————————┤

│明万历间钞本 │15 │(日)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

│明兵书四种本 │15 │北京图书馆 │

├———————————┼——┼—————————————┤

│明刊本 │9 │(日)尊经阁文库 │

├———————————┼——┼—————————————┤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敕│15 │故宫博物院、北京图书馆、辽│

│辑四库全书本 │ │宁、浙江 │

├———————————┼——┼—————————————┤

│清嘉庆间海虞张氏刊张海│15 │北京图书馆、复旦大学、天津│

│鹏辑墨海金壶本 │ │、南京、杭州大学、青海、黑│

│ │ │龙江、(日)京都大学人文科学│

│ │ │研究所 │

├———————————┼——┼—————————————┤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刻│15 │广东、山东 │

│本 │ │ │

├———————————┼——┼—————————————┤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15 │南京军事科学院 │

│刊本 │ │ │

├———————————┼——┼—————————————┤

│清道光十年(1830年)来鹿│15 │上海、四川、重庆、四川大学│

│堂刊福康安辑三书宝鉴三│ │、山西、山东、青岛 │

│种本刻本 │ │ │

└———————————┴——┴—————————————┘

┌————————————————————————————┐

│ │

├———————————┬——┬—————————————┤

│版本 │卷数│收藏处(图书馆) │

├———————————┼——┼—————————————┤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15 │北京图书馆、首都、北京大学│

│钱塘许氏刊许乃钊辑敏果│ │、清华大学、上海、中国科学│

│斋七种本 │ │院、北京师大、华东师大、福│

│ │ │建师大、天津、吉林大学、青│

│ │ │岛、山东大学、南京、苏州、│

│ │ │安徽、湖北、四川、重庆、四│

│ │ │川大学、云南、山东、军事科│

│ │ │学院、广东、江苏师院、河南│

│ │ │、(日)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

│ │ │所、(日)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

│ │ │究所 │

├———————————┼——┼—————————————┤

│清钱熙祚辑守山阁丛书本│15 │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上海│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 │、天津、辽宁、中国科学院、│

│金山钱氏据墨海金壶刊版│ │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吉林市│

│重编增刊本 │ │、吉林大学、甘肃、南京、河│

│ │ │南、江西、青岛、(日)东京大│

│ │ │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日)京都│

│ │ │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日)静│

│ │ │嘉堂文库 │

├———————————┼——┼—————————————┤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15 │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清华│

│刊童和豫辑瓶华书屋丛书│ │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中国│

│本 │ │科学院、福建师大、南京、湖│

│ │ │北、(日)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

│ │ │究所 │

├———————————┼——┼—————————————┤

│清咸丰四年(1854年)成都│15 │甘肃、军事科学院、安徽社会│

│光霁堂刊本 │ │科学院 │

├———————————┼——┼—————————————┤

│清咸丰五年(1855年)成都│15 │四川 │

│翻刻来鹿堂三书宝鉴三种│ │ │

│本 │ │ │

├———————————┼——┼—————————————┤

│清咸丰四年(1854年)重刊│15 │复旦大学、华东师大、(日)东│

│光霁堂藏本 │ │京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

├———————————┼——┼—————————————┤

│清光绪元年(1875年)京都│15 │上海、天津、四川大学、军事│

│宝林堂刊戚大将军练兵纪│ │科学院 │

│效合刻本 │ │ │

├———————————┼——┼—————————————┤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上│15 │北京图书馆、首都、北京大学│

│海鸿文书局据清钱氏守山│ │、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阁本影印本 │ │中国科学院、北京师大、华东│

│ │ │师大、上海辞书出版社、哈尔│

│ │ │滨、上海、复旦大学、天津、│

│ │ │辽宁大学、吉林大学、山东、│

│ │ │山东大学、南京、南京大学、│

│ │ │苏州、安徽、浙江、杭州大学│

│ │ │、福建、湖北、武汉、江西、│

│ │ │广东、四川、重庆、四川大学│

│ │ │、桂林、广西 │

├———————————┼——┼—————————————┤

│清钞本 │15 │军事科学院 │

├———————————┼——┼—————————————┤

│清京都琉璃厂活字本 │15 │北京师大、安徽社会科学院、│

│ │ │军事科学院、上海、河南 │

├———————————┼——┼—————————————┤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9 │广东、军事科学院、河南、安│

│上海醉经楼石印本 │ │徽社会科学院、山东 │

├———————————┼——┼—————————————┤

│清光绪中刊本 │15 │上海、开封、山东 │

├———————————┼——┼—————————————┤

│民国十年(1921年)上海博│15 │北京图书馆、首都、北京大学│

│古斋据清张氏墨海金壶本│ │、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影印本 │ │北京师大、华东师大、上海辞│

│ │ │书出版社、内蒙古、吉林市、│

│ │ │福建师大、福建、上海、复旦│

│ │ │大学、天津、辽宁、吉林大学│

│ │ │、甘肃、南京、南京大学、浙│

│ │ │江、杭州大学、河南、武汉大│

│ │ │学、江西、广东、四川、重庆│

│ │ │、四川大学、云南 │

└———————————┴——┴—————————————┘

┌————————————┬—┬—————————————┐

│民国十一年(1922年)上海 │15│北京图书馆、首都、北京大学│

│博古斋据清钱氏守山阁本 │ │、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北京│

│影印本 │ │师大、上海师院、福建师大、│

│ │ │复旦大学、天津、宁夏、辽宁│

│ │ │、甘肃、南京、南京大学、杭│

│ │ │州大学、武汉大学、江西、广│

│ │ │东、重庆、四川大学、云南 │

├————————————┼—┼—————————————┤

│民国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 │15│北京图书馆、清华大学、中央│

│(1935年-1937年)上海商务 │ │民族大学、上海、复旦大学、│

│印书馆排印辑丛书集成初 │ │北京师大、华东师大、上海师│

│编本 │ │院、上海辞书出版社、内蒙古│

│ │ │、吉林市、哈尔滨、福建师大│

│ │ │、天津、吉林大学、辽宁、甘│

│ │ │肃、山东大学、南京、南京大│

│ │ │学、浙江、福建、杭州大学、│

│ │ │湖北、武汉、武汉大学、江西│

│ │ │、四川、重庆、四川大学、云│

│ │ │南、桂林、广西、太原、山西│

│ │ │、(日)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

│ │ │所 │

└————————————┴—┴—————————————┘

原文节选


车兵

第一。车兵

预日备牌号桌次并刷腰牌册,俱与骑兵束伍同。是日选时,先拟千、把、百总、车正、队长,亦同骑兵例,但骑兵人数,无拘多寡,有大营小营,可以从权。此以车为定额,每营一百二十八乘,方足外围。庶马步入营,不疏不密。中军望竿车一乘,将台车一乘,鼓车二乘,座车一乘,大将军车四乘,子药什物车四乘,火箭车四乘,共一十六乘。除望竿车在营操壮观,出征不用,余俱从征。其编派行伍,若足一车之用,须用四大队,每队十二名,共四十八名。今因额定每营军不过三千,除杂流外,正得二千七百之数。

车人两为所局,势莫由我,姑以二十四名为一车,分奇正二队。先令该管百总,将车正、队长二人选到,俱令坐下,盖不坐不得齐肃也。凡选车正必须伶俐知事有主张者,队长必有胆者。于内,先唤第一车正,就将众军中取二十名前来,内选有力而稍伶俐者一人为舵工,又以有力伶俐者六名,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俱充佛狼机手。以一、三、五三名在左,管狼机一架,以二、四、六三名在右,管狼机一架。又以力弱伶俐者二名,为第七、第八,管火箭与舵工,车正共十名,此正兵队也。机手仍给有刃大棒各一杆,火箭手给钯一柄,便于放火箭也。又于二十名之内,仍选骑兵一队,将先选到队长给长杆枪一根,上用该色队旗,听队长自拣兵九名,内以年纪伶俐有力者四人为鸟铳手,各给长倭刀一把,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在军内放鸟铳,出车先放鸟铳,贼近用长刀。又选身中年少骨软者二人为藤牌手,为第五名、第六名,在车内放火箭,出车打石块,贼近用藤牌。又以有杀气者二人,充镋钯手,为第七名、第八名,在车放火箭,出车亦放火箭,贼近用镋钯。火兵为第九名,专管各队炊饭,共十名,此骑兵队也。

又有新制轻车,利于远出,经过险隘,有时用之。每营二百一十六辆,每面五十四辆,每乘车正一名,即队长也。舵工一名,即火兵也。第一、二、三、四、五、六名俱铳手,第七、八名俱钯箭手,第九、十名俱狼机手,为一队。凡选车正,必须伶俐知事有主张者。于内,先唤第一车正,就将众军中选有力伶俐者六名,为火器手,火器不拘鸟铳快枪,第九、十二名为狼机手,肯为人下者一名为火兵,车轻不用舵工,一车完即给方色如式认旗一面,车兵摆列图一张,令车正领在空所,照图摆成二队,车正、队长各领一队,如行伍图式坐定。一把总者俱完放出,其各车正将图用木牌粘悬车上备查,以凭管束,一将官下完足,示日于教场领车给器听演习,派宗城司哨明白。

第二。车旗鼓

每营旗牌二班,各三名,号铳手三名,门旗二名,金鼓旗二名,五方旗五名,五方号带五名,角旗四名,认旗二名,巡视旗八名,吹鼓手十六名,火药匠六名,木匠五名,铁匠五名,医生一名,家丁一名,医兽一名,家丁一名。

第三。车杂流

每一营将官下书记三名,家丁无定数,照骑兵例。军伴一十八名,军牢二十四名,伴当八名,养马三名,薪水二名,厨役二名。中军官下识字二名,军牢八名,军伴四名。每千总下识字二名,军牢八名,军伴四名。每一把总下识字一名,军牢四名,军伴四名。每一百总旗丁一名。

第四。车兵牌

轻车照大战车一同。但每辆只兵一队,以大战车二队,各分半用二轻车,即是一大战车也。

第五。车旗号

车兵不用盔甲。车正用盔甲,方旗长二尺。百总旗,长三尺。把总旗,长四尺。千总旗,上角阔三尺,长五尺,带长五尺。营将旗,上角阔四尺,长六尺,号带长七尺。

前营将官红旗,蓝边,黄带,凡旗上字与骑兵同。

左千总兰旗,红边,黄带。一司把总红旗,蓝边。二司把总蓝旗,蓝边。三司把总白旗,蓝边。四司把总黑旗,蓝边。以上缨头,俱用红色。

右千总白旗,红边,黄带。一司把总红旗,白边。二司把总蓝旗,白边。三司把总白旗,白边。四司把总黑旗,白边。以上缨头,俱用红色。百总与本司把总旗色同。车正旗色与百总同。

后营将官黑旗,白边,黄带。左千总蓝旗,黑边,黄带。一司把总红旗,蓝边。二司把总蓝旗,蓝边。三司把总白旗,蓝边。四司把总黑旗,蓝边。以上缨头俱用黑色。

右千总白旗,黑边,黄带。一司把总红旗,白边。二司把总蓝旗,白边。三司把总白旗,白边。四司把总黑旗,白边。以上缨头俱用黑色。百总与本司把旗色同。车正旗色与百总同。

左营将官蓝旗,黑边,黄带。左千总蓝旗,蓝边,黄带。一司把总红旗,蓝边。二司把总蓝旗,蓝边。三司把总白旗,蓝边。四司把总黑旗,蓝边。以上缨头俱用蓝色。

右千总白旗,蓝边,黄带。一司把总红旗,白边。三司把总蓝旗,白边。三司把总白旗,白边。四司把总黑旗,白边。以上缨头俱用蓝色。百总与本司把总旗色同。车正旗色与百总同。

右营将官白旗,黄边,黄带。左千总蓝旗,白边,黄带。一司把总红旗,蓝边。二司把总蓝旗,蓝边。三司把总白旗,蓝边。四司把总黑旗,蓝边。以上缨头俱用白色。百总与本司把总旗色同。车正旗色与百总同。

右千总白旗,白边,黄带。一司把总黄旗,白边。二司把总蓝旗,白边。三司把总白旗,白边。四司把总黑旗,白边。以上缨头俱用白色。百总与本司把总旗色同。车正旗色与百总同。

中营将官黄旗,红边,黄带。左千总蓝旗,黄边,黄带。一司把总红旗,蓝边。二司把总蓝旗,蓝边。三司把总白旗,蓝边。四司把总黑旗,蓝边。以上缨头俱用黄色。

右千总白旗,黄边,黄带。一司把总红旗,白边。二司把总蓝旗,白边。三司把总白旗,白边。四司把总黑旗,白边。以上缨头俱用黄色。百总与本司把总旗色同。车正旗色与百总同。

相关分词: 练兵 实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