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利津镇

利津镇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利津镇


利津镇位于山东省东北部,渤海西南岸,黄河近口段左侧。地跨东经11807′~11854′,北纬3722′~3812′。东依黄河,东北濒临渤海,东与垦利县、东营区为邻,南与博兴县隔河相望,西与滨州市滨城区、沾化县接壤,北与河口区相交。县境呈西南至东北向狭长带状,南北长102.5公里,东西宽8.5~25公里,总面积1665.6平方公里。

中文名称:利津镇

别名:凤凰城

行政区类别:山东省东北部

所属地区:中国华北

政府驻地:利津镇

面积:1665.6平方公里

人口:40568人

方言:山东话

气候条件: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黄河口日出



乡镇概况


利津镇位于县境南部,县城驻地。2006年底,辖89个自然村,87个村民委员会,有13257户,40568人,其中女20847人,非农业人口2034人,人口自然增增长率为2‰。

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12.6亿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增长20%,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92亿元、4.39亿元和4.2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36%、51.9%和4.9%。工业总产值17.55亿元,利税1.65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037万元;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07公顷,总产13960吨;瓜菜610公顷,总产37805吨;棉花3480公顷,总产4350吨;种植业产值14676万元。年末片林面积126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5.8%:林果总产3500吨,林业产值300万元。大牲畜年末存栏9765头,猪存栏18766头,羊存栏50410只,家禽存栏947763只,全年畜牧业产值12496万元。水产品总产量9902吨,渔业总产值5207万元。有水库17座,总蓄水能力380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51704千瓦,农村用电量达782万千瓦时。乡镇企业总产值26.8亿元,利税2.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85.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50元,比上年增加750元。有中学3处,有小学9处,幼儿园17处,在校学生465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有卫生院1处,医务人员62人,床位30张,有乡村卫生室(所)18处,乡村医生58人,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4部。有54个村达到小康水平。

别称由来


利津城古称凤凰城。关于凤凰城名称的由来,有多种民间传说。据有关资料记载,利津古城北靠高家村,南接官庄村,西拥侯王村,东依滔滔黄河;城内以大隅首为中心,东西南北辐射四条大街,分别命名为进贤街、太平街、慕义街、永安街;环城青砖高墙峻挺,城墙上建有四门,分列东西南北,东曰观澜门、西曰朝京门、南曰迎薰门、北曰镇海门。其东、南、西三门各有一条官道向外延伸,而西门的官道却是一分为三向远方延伸而去。

因利津古城的整体轮廓恰似一只凤凰,头朝东、尾向西,西出城门的三股道,犹如凤凰尾巴上的三根长翎。所以,旧时利津城又称凤凰城。古有贤人曾说:利津城是头枕天河水,脚踏进京路,两翼有高官,尾后有王侯,占尽了风水。境内古人留下的“李神仙洞”,更增添了利津城的神秘色彩。

名人


利津镇历代名人辈出,明清时期李登仙(俗称李神仙)家族兴旺一时,先后出过李振声、李广生、李愉、李嘉言、李华、李文桂、李佐贤等七代乡贤,李佐贤因在古钱币方面的研究成果蜚声中外,其《古泉汇》被中外古钱币专家视为经典。近代,以影片《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咱们的退伍兵》农村三部曲闻名影坛的著名电影导演赵焕章,山东快书杨派创始人杨立德等都是利津镇人。

杨立德

(1923~1994),利津县城西南街(今杨家胡同)人,生于山东快书世家。父亲杨逢山、叔父杨逢歧皆是山东快书艺人。他出生前后父母相继去世。4岁时随叔父学艺并得到于传滨、邱永春等前辈艺人的传授。5岁时叔去世,6岁就由婶带其撂地摊说书,挣钱糊口。12岁随快书艺人流浪说书。1939年底,到济南说书,渐有名气,绰号“杨小麻子”。

杨立德表演质朴、豪放、刚柔相济、平中出奇。他演唱垛字句时气势宏伟、口若悬河;赶板、夺字颇具功夫。他叙述故事情节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在惯口运用上十、八句联唱一气呵成,抑扬顿挫给人以美感,板槽极稳、板式变化灵活。他演唱讲究分寸,语言、动作、表情点到为止,不温不

火,含蓄而有余味。他讲究唱快书要有弹性。一要口齿清晰;二要有口劲,象出膛的子弹那样;三要美感、柔和、动听,强调轻松幽默。

为提高技艺,适应新环境,1941年与高元钧研究,改快书表演中的“脏口”(语言粗俗)为“清口”(语言文雅),使快书格调更为高雅诱人。

1943~1944年,杨立德先后到江苏、河南及山东省内一些城市演出。1945年在青岛2个电台定时演播快书,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艺人。1948年加入胶东文协所属的“友谊社”。后历任山东歌舞团曲艺队队长、济南曲艺队队长、济南曲艺团副团长,山东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顾问。曾到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和青海等地演出。1953年两次赴朝鲜战场进行慰问演出,1957年,参加山东省首届曲艺汇演获一等奖。为部队和地方培养了大批快书演员,得意弟子有赵连甲、金双城和侯金杰等。

杨立德的山东快书艺术在全国曲艺界有很高声誉,与高元钧并称为“高派”“杨派”。擅说《武松传》,曾创作山东快书新段子《郝怀友》《取枪记》等,并与张军合著《怎样表演山东快书》一书。

人口民族


据总户数为89614户,总人口达到294613人,其中女性146436人。当年统计出生2627人,人口出生率为8.9‰,出生婴儿性别比107;死亡1922人,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长率2.4‰;迁入2888人,迁出2470人。常住人口涉及22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96%。少数民族21个,共132人,占总人口的0.04%,其中回族23人,满族15人,土家族18人,苗族22人,维吾尔族8人,壮族7人,蒙古族5人,白族5人,彝族3人,土族3人,锡伯族3人,布依族、哈尼族、傣族、朝鲜族、侗族、畲族、纳西族、鄂温克族、拉祜族、黎族各2人。

行政区划


利津境域皆黄河冲积平原地。成陆最早的今县城驻地及其南部与西部地带,在战国时期经济文化已较发达。成陆较晚的北境和东境地带,是西汉以后逐渐形成的退海之地。元代到明代县城正北至海为60公里,东北至海60公里。全景东西宽30公里,南北长75公里。四至为:东临乐安、西接滨州、南与蒲台县接壤,西北与沾化县毗邻,正北至海。清光绪九年(1883年),全境东西宽30公里,南北长85公里。四至为:东到乐安县界20公里,西至滨州界10公里,南至蒲台县界5公里,西北至沾化县界15公里,正北到海80公里。民国9年(1920年),全境东西宽30公里,南北长97.5公里,总民及4725平方公里。其四至:东临广饶县,西接滨县,南临蒲台县,东南临博兴县,西北接沾化县,正北至海85公里。民国33年(1944年)利津全境解放后,利津域地缩小,全境东西宽30公里,南北长60公里,总面积1026平方公里。其四至:正东与东南隔黄河与垦利、广饶、博兴县相望,西临滨县,西北与沾化县接壤,东北临大海。

历史沿革


利津镇历史悠久。早在周秦时代县境西南部是古陆地,属齐国。汉代属千乘郡漯沃县、蓼城县地。东汉后黄河前来域地入海,随着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域地不断向渤海湾扩延。隋代建永利镇,属蒲台县。唐宋属渤海县永利镇。金代明昌三年十二月(公元1193年1月)升镇为县,因邑有东津码头,故称为“利津”,属山东东路滨州刺史郡。元明时属山东济南府滨州。清代、民国时期属山东武定府。1941年建立抗日革命政权,1944年8月18日,解放全县。新中国建立后属惠民专署。1958年11月,沾化、利津并县称沾化县,属淄博专署。1961年恢复建制,仍属惠民专署。1983年10月15日成立东营市划为市辖县,同时原罗家公社的4个自然村和原六合公社划归新建的河口区。2010年,撤销利津镇,设立利津街道、凤凰城街道。

自然资源


土地

土地资源广阔,可利用土地190多万亩,耕地面积80多万亩,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40多万亩,近百万亩土地有待于开发利用。

淡水

黄河水是利津县主要水源,历年平均入境流量423.1亿立方米。黄河水质良好,氢离子浓度在8~8.3PH值之间,总硬度在3~6度之间,矿化度小于1克/升。2006年黄河供水3.4亿立方米。

矿产

境内有石油、盐、贝壳等矿物资源。利津地下油气资源富积,境内已打油气井3300多口,是胜利油田的主产区之一。

生物

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活着丹顶鹤、白天鹅等珍禽,生长着苇、蒲、茅、柽柳、黄蓿菜等野生植物和枸杞、茵陈、益母草、车前子、白蒺藜、羊角透骨草等中药材200多种,与黄河口日出、夕照、黄河入海等自然景观一起,形成了新、野、奇的旅游特色。

浅海

县境海岸线长59公里,潮间带38万亩,滩涂宽阔。由于地处黄河入海口,海水中有机质多,卤水资源丰富,鱼、虾、蟹、贝类资源丰富,素有“百鱼之乡”、“黄金海岸”和“东方对虾故乡”之美称。

风土人情


1、农业

利津向有“四旁”(田旁、村旁、路旁、宅旁)植树的传统。多是种柳、榆、杨、槐。院内一般是种葡萄、杏、枣、石榴等。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为美化城镇引进不少新树种。农村开始大量种植苹果、冬枣。路两旁、河两旁成为每年植树的重点。尤其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植树、护树、爱树意识增强。20世纪80年代,集体饲养的大牲畜分配到户,养鸡、养鸭、养猪户猛增。很多养鸡户发展为养鸡场,进行规范科学饲养。饲养品种也呈多样化,如蛋鸡、肉食鸡、瘦肉型猪、波尔山羊、德国长毛兔、肉鸽等。2、渔业

境内渔业生产历史久远。旧时都是用木帆船捕鱼。20世纪80年代后,机动船逐年增多。木帆船多在近海、海沟、河汊捕捞,机动船可到深海作业。每年元宵节后,渔船下水,燃放鞭炮,敲锣打鼓,家人到港相送。立冬收船、挂网,冬闲修补船只、网具。除了海水捕捞外,养虾场、养鱼场建设逐年发展,捕捞与养殖相结合已成为渔业生产的新形式。渔民在水上作业生产、生活禁忌颇多,尤忌“穃-”字,帆船称“风船”,不说“穃-过来”,说“转”、“调”、“划”过去;所用器皿忌扣放;晒鞋面不晒鞋底;饭筷不横放在碗上。此俗仍存。

3、家庭手工业

20世纪80年代起,传统手工业如柳编、蝄-编、草编、轧油、做粉条、豆腐、木瓦工、打绳、织粗布、织网、磨剪刀、修鞋、其他维修及风味小吃制作,逐步恢复起来,多为兼业。90年代后,缝纫业有所发展,一些手工业逐步向机电化发展。打铁、打磨、染布及小商品制作等行业逐步消亡。

生活习俗


饮食

主食1986年以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多数家庭由过去的吃粗粮为主改为以吃面粉、大米为主。小米、杂面、玉米、绿豆、白豆、红小豆、红薯等杂粮成为中老年改善生活换口味的辅助品。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着人们的饮食习惯。城乡居民一日三餐,本着早饭吃好,中午吃饱,晚餐吃少的诊-则安排生活。20世纪90年代后,多数居民家庭早餐以馒头、小菜、粥或面条为主,中餐以炒熟菜、吃馒头、米饭为主,晚餐是稀饭、馒头、炒菜或小菜。

喝茶

1986年前后,农村和城镇喜喝花茶。农村有少数老人习惯喝早茶,俗称“卯时茶”。90年代后,城里人喜喝绿茶的人渐多。2000年后,各种保健茶如菊花茶、枸杞茶之类进入市场,但仍以花茶为主,绿茶次之。

服饰

服装1986年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衣着不再是过去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了。80年代中期大都着国防服、中山服、列宁服等制服,唯农村的老人们仍穿自做对襟衣褂,宽裆免折裤。80年代末,城乡女性服装逐步向突出女性特点转化。男性青年开始着西服、茄克服。进入90年代,茄克、运动服、西服、T恤衫、休闲服、裙装、休闲旗袍、风衣、牛仔服以及各类皮制服装开始在男女青年中流行。2000年后,城乡居民着装更加花样穃-新,服装色彩鲜艳,红、黄、蓝、绿、咖啡色、灰色、白色、青色的都有,而且每年还流行新花色,特别是青年男女着装越来越新潮。

通讯

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在城乡普及。电话拜年、短信拜年成为时尚。在城镇,计算机网络发展较快,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网上发布信息、网上投资、网上营销、网上炒股日趋活跃,传统的电报、书信等通讯方式受到冷落。

经商习俗


传统的商业,有坐商和行商。坐商设店铺挂招牌,坐门等客,行商多是小商小贩,有的走街串巷四处叫卖,有的赶集。20世纪80年代后,有些农民边务农边经商,有的已弃农经商,在城镇租赁房屋开商店。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私营经济大发展,各类批发店、连锁店和超市逐年增多。商家门前都有醒目的广告牌,还有形式多样的霓虹灯广告,有的配备音响,既播广告又放音乐。活跃在乡村的小商贩,把叫卖声制成录音随时播放,用以吸引顾客。

礼仪习俗


婚姻

男女婚姻仍以提亲为主要方式,即使是男女双方恋爱多年,也要在定婚时找介绍人(俗称媒人)到双方家庭说开。进入90年代后,城乡青年自由恋爱增多,初为自找介绍人告知双方父母,后男女双方确定关系后,分别到双方家庭“认门”,得到双方父母首肯后即正式定婚。也有少数通过婚姻介绍所牵线的。定亲定婚有两种方式。一是女方家长及近亲与媒人同到男家。男方备酒宴款待,同时给未婚儿媳备好“三金”(金戒指、金耳坠、金项链)和礼钱。当“儿媳”为男女老人们敬酒时,男方及近亲们要给未婚儿媳红包。女方也在未婚婿施礼时,将备好的红包给未来的女婿。二是男方去女家,由女方招待(会亲家),男方带去彩礼。送日子(送柬)男女双方到民政部门领取结婚证后,按照双方协商的时间,由男方带彩礼向女方送结婚的日子,与女方亲家商谈嫁娶议程及送亲方式等事项。俗称“送日子”。一般是两亲家直接交流,也有介绍人同去的。娶亲20世纪80年代,农村娶亲先是骑自行车,或坐马车,后是用拖拉机、农用车,插彩旗、打锣鼓。有的在结婚前一天晚上找来民间艺人吹吹打打,搭台唱戏演节目(俗称“响门”)。90年代后,改用高音喇叭播放戏曲和喜乐。2000年后,多用小轿车,一般6-8辆,也有10-15辆的。新郎西装革履,新娘罩婚纱,清晨4点去婚纱美容店做头。新娘由娘家人陪送到男方,上下车放鞭炮、奏鼓乐。车到男方后,由婚礼司仪主持结婚典礼。城镇居民多在宾馆酒店举行婚礼。农村大部沿续旧俗,新郎新娘拜天地、拜二老、入洞房,男方大摆筵席招待贺喜的亲朋好友。17年里,政府倡导移风易俗,利用“五一”、“七一”、“十一”等节日组织集体婚礼。有的青年男女选择旅游结婚,既节俭又时尚,但为数极少。

丧葬

20世纪80年代,传统丧葬习俗中的不少旧礼仪在农村又流行起来。老人死后,由长子或晚辈面向西南“叫魂”、“指路”。然后将死者置于冷床上,供食品、上香、点长明灯、搭灵棚。主持丧事的族长或村干部委派人向死者的亲友报丧。一般是第一天亲朋好友、邻里百居去吊丧,第二天入殓、火化,第三天发丧(排三)。有些地方在老人死去的第一、第二天晚上到村头告庙,俗称“赦老”,意为送老人平安西去。推行火化后,村上死了人,到火化场火葬,骨灰盒入村“纪念堂”或埋入墓地。干部职工死亡,一般是单位协助死者家属在火化场为死者举行追悼会。追悼会结束后,生前好友向遗体告别。死者若是女性,必须有娘家人在场,特别是农村,娘家人非常重视死者的装殓。在农村,旧习俗较重,出殡的那天,由执事人(俗称“白帽子”)带领去墓地,死者长子手捧骨灰盒,披麻戴孝走在最前头,后边按年龄辈份尾随缓行,依次举行“门祭”、“路祭”、“出庄祭”,设供桌、摆腊台、祭品、叩首拜祭,为死者送行。90年代后殡葬改革,各村有红白理事会操持丧事,孝子只戴黑色孝章,系白腰绳。亲戚朋友吊唁者吃顿便饭。到墓地后,死者的外甥先将骨灰盒安放在坑穴内,再将食罐子摆到骨灰盒前。墓穴一般用砖砌,水泥抹缝。也有的预制一个小水泥棺材,将骨灰放进水泥棺材中。棺上再覆盖名旌。此时,晚辈先捧土撒于棺上,意在亲埋,然后乡邻再推土成坟。第三日,儿女们填土圆坟,烧纸祭悼。到七日再去上一次坟,至“七七”为止。葬毕孝子们上门致谢,2000年后改为发谢贴。政府倡导移风易俗,多数村建立公墓,有的村建立纪念堂存放骨灰盒。农村时兴为去世者立石碑作纪念。

祭祖

20世纪80年代农村祭祖以“扫墓”为主。清明节扫墓最为普遍,除祭祀外,还要为坟墓添土、压坟头纸。也有少数户在家中祭祖。七月十五日(称鬼节)、“十月一”、春节是集中祭祖上坟的日子。“七月十五日”、“十月一”多是上坟拜祭,春节祭祖多是在家中设供桌,挂“家堂轴子”,上供品,燃香烛,除夕祭拜,初二送先人归。此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度绝迹,80年代后再度出现。

寿诞

为老人祝寿是传统习俗。1986年前后,一般是给60岁以上的老人做寿。寿日这天,儿女、亲友带上礼品为老人祝寿。礼物必备面条,谓之“寿面”,其余是老人喜爱食品。家中置办丰盛酒宴,全家老小给老人敬酒,祝老人长寿。90年代后,此俗日盛,祝寿大蛋糕是必备寿品,另有各种营养品。城镇不少户在酒店设宴祝寿。有的子女还到电视台为老人点歌。有的全家陪伴老人照“全家福”像。农村中也有为老人包一场电影以示庆祝的。

节令习俗


清明节

又称“寒食节”,是日扫墓祭祖,并为祖坟添土。机关干部职工、学校师生去烈士陵园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青少年踏青、放风筝、打秋千、拧柳哨、春游等。

端午节

也称“五月端阳”,相传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家家户户吃糯米红枣粽子。小孩子用五彩线系在手腕上,名曰“配五丝”,此俗仍存。六月六境内有“六月六看谷秀”的农谚。此日,晾箱柜、晒衣被、晒书,据说这天晒东西不霉变、不生虫。七月十五实则过十四,七月十四至十五日,上坟祭祖,悼念亡故亲人。仲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为仲秋节。是除春节外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讲究合家团圆。节前人们带上月饼、酒、水果及鱼虾等水产品看望亲友。节日晚上,设桌案摆上月饼、水果、酒菜举行家宴,共同赏月。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20世纪80年代末政府将此日定为老人节。此日机关单位组织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职工、老军人、老模范,一些家庭给老人购买礼品,祝老人健康长寿。“十月一”农历十月初一,人们多于此日上坟祭祖。

腊八节

此日,各户大都用米、豆、枣、莲子、花生米煮粥,称“腊八粥”,农村用黍米糗糕,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另有用醋腌腊八蒜的习俗。辞灶古历腊月二十三日为辞灶日,又称过小年。这天,外出者尽力赶回家,忌“辞”在外面,新媳妇必须在这天回到婆家,有“媳妇大的天,不敢在娘家过腊月二十三”的谚语。过去有供灶王爷的习俗,今已少见。

除夕

腊月最后的一天,在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此日游子全归,全家团圆过大年。农家贴春联、贴门神灶户爷、放鞭炮烟花。农村有置办供品,祭天地诸神和祖先的旧习。20世纪90年代后,大都是举行家宴、饮酒贺岁、吃团圆饭、燃放鞭炮、烟花,看中央人民电视台的“春节文艺晚会”。年除夕忌说不吉利的话。

相关分词: 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