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历史的狼性征服

历史的狼性征服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历史的狼性征服


《历史的狼性征服—大唐开国的政治真相》一书对中国古代帝王权术,政治权谋,以及社会治理着墨较多,且对初唐历史政治研究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该书出版发行后,《新华网读书频道》、《洛阳晚报读书栏目》、《潮州日报学海泛舟栏目》、《汕头都市报书香栏目》近百家家新闻媒体都对该书进行过重点推荐。



编辑推荐


如果你想增益自己的社会人生智慧,便去选择一些历史名著来读,在阅读中洞悉昔日英雄豪杰乃至社会大众的活动轨迹,观览他们的盛衰成败。这样可以增长自己知人论事,经世济事的能力。

————顾颉刚

书名:《历史的狼性征服——大唐开国的政治真相》

作者:胡万宝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胡万宝,男,汉族,1990年5月出生于四川省大竹县,90后新锐历史作家,青年杂文家。笔名巴蜀三杰,别号“蜀中卧龙”。

著有长篇谴责小说《匹子》,佛经评论著作《金刚经今解》

历史评论著作《历史的狼性征服——大唐开国的政治真相》等

杂文《猴子躺在乳房上反虎》,《走!钓老板的鱼去》等等针砭时弊的文章。

2011年5月因作品《西昌学院赋》被评为“中国十大青年辞赋家”。

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

内容简介


《历史的狼性征服——大唐开国的政治真相》为胡万宝撰写的历史专著,谈及历史、文化、政治。这本书写的是隋末唐初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一个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风云人物在作者笔下鲜活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李渊太原起义、玄武门李世民夺嫡,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几个迷案背后的真相在作者深刻的笔触下娓娓道来。作者以深厚的历史学功力和思想见地,往往一针见血命中问题之要害,幽默阅读中使人如醍醐灌顶,在幽默与痛感之间,催人省思,给人启示。

《历史的狼性征服——大唐开国的政治真相》展现了一位90后在校大学生对历史、社会政治和人性的认识。

出版信息


《历史的狼性征服——大唐开国的政治真相》

著 者 :胡万宝

编 辑 :段宏亮

出 版: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书号: ISBN:9787560537870/D11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221972号

版本: 第1版

装帧: 平装

开本: 开本700mm×1000mm1/16

印张:12

字数:200千字

页码: 184页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大学生、城市白领、学者

图书品牌:数字时代

定价:25.00元

名言摘抄


<1>衡量一个年轻人是否有前途,首先看其志向,如果一个人自小胸无大志,长大后一定甘于下流。

<2>封建王朝大规模地进行各种建设,最高兴的当然莫过于各级官吏。因为,往上可以克扣下拨的建设资金,往下可以趁机偕农民的油。

<3>民虽愚,但并非没有理性计算成本的时候,在他们有限的认识当中,蚁民们觉得忍无可忍的时候,干脆就放弃了最后的理性。

<4>“知识分子”能够左右舆论对一件事或者一个人的评价,能否安定农民,首先要控制读书人。“得民”,首先在于控制人类当中的精英。

<5>人性中的虚荣永远是人类最大的敌人。

<6>成功者与庸常之辈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看待事情的高度。平庸之人习惯仰视,成功者习惯平视。

<7>好人不让人识透,识透不值半文钱。

<8>骗一个人是骗子,骗一百个人仍然是骗子,如果能将成千上万的人都骗了,那么你就不再仅仅是一个骗子了。你就是一个政治家

<9>这个世界,其实虚伪多于真实。

<10>做人不能将后路堵死,如果那样自己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11>生活没有可怜,只有永远的利益。

<12>百姓是什么?是战争来时充当权力斗争的炮灰,是饿殍满地,妻离子散埋藏于地底的陈年枯骨。

<13>弱肉强食,其实是生活规则下的潜规则。

<14>人与自然相比之下,人永远是渺小的,在自然面前,人只能屈服自然,或者做做有限的改良运动,人并不能胜天,只能顺天。任何伟大的人,在自然面前永远只能低下他在人群里时常高昂的头颅,因为生老病死,谁也躲不过。

<15>感情投资比任何东西都实用,对方可能为你死,也能为你哭。

<16>“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可以用于历史,也可用于个人。

<17>朋友是什么?朋友是肉,当其中一个骨瘦如柴时,这时的朋友就不是朋友。所以,以利相交的朋友多是互相利用的关系。

<18>舆论,当它面对一群没有文化无知的农民时,可以暂时消除他们内心的恐惧。控制什么都不如控制思想。

<19>间谍在一千年前就已经有人使用了,我们的老祖宗比我们聪明得多。历史的智慧就在于此,我们其实只是一个翻版,只是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骨子里仍然是那只两脚行走的大猩猩,吃饭,睡觉,交配……。

<20>一个社会贫穷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人心的涣散没有精神支柱。这样的社会一旦被外来的小股洪水冲刷一番,定然崩溃。

<21>古往今来,还没有一个胸无大志者,能有所成就。如果李世民在求学的时候,也和其他官僚子弟一样,每天只知道泡美眉,那么毕业时他会的,也只是泡美眉。

<22>清除异己,发动运动是消灭政治对手最好的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和资源。

<23>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24>薛仁果还是太年轻,没有弄懂如何做领导的问题。要整人,就要把对手整得无还手之力,最好整死,如果没有把握,还是忍一忍,就当没事发生一样。

<25>乱世没有规则可讲,谁拳头大,谁就占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就能活得舒服一点。

<26>利益是好,但这种美好往往是不能一个人能够独享的。

<27>封建官僚绝大多数奉行的是千里做官只为财。

<28>在封建社会中整治贪污腐败历来都是是消灭对手最好的方法,一来师出有名,二来还可以顺便教育一下干部队伍,进行“反腐倡廉。”第三还能提升打击者在民众中的威望。

<29>古往今来杀贪官永远是百姓最愿意看见的事。

<30>精于算计是封建社会做官的人最基本的素质之一

<31>几百年后,有权评论他的并不是那些目无长物的市井小民,更多的,是那批躲在书房的文人学者,几百年后,李世民知道自己会成为他们笔下春秋的焦点人物,而杀兄灭弟将会成为史家们审判自己的污证之一。

<32>李世民更知道世界上有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世俗中的奋斗都以“成者王侯败者寇”的结局为依据,满篇是非都由胜利者来书写,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结局。

唯有学人能够留名千古,因为市井小民逐功利,在他们短浅的眼光中,又有谁能真正分清天下是非,更多的,是学人在论英雄。

历史是学者书写,他们拥有话语权,故乃真正名垂青史!

<33>面对权利这道打不开的铁门,李渊茫然的站在门外,他不知道后面的结局,但他已经料想到了铁门里的情况:铁门里,所有的东西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面对这样的变化,李渊知道自己已经无能为力。

<34>平平淡淡的日子虽然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但这样的生活才是一个人真正想要的生活:没有欲望上的折磨,生活就平添了一分幽淡,少一分官场上的算计,生活就多了一分宁静,远离困扰自己的烦劳,就永远不会庸人自扰。

图书目录


第一章:造反总是有理的

第二章:长安城是奋斗目标

第三章:李薛集团的争斗

第四章:被算计的薛仁果

第五章:大家都不是好鸟

第六章:内讧引起的变化

第七章:虎落平原被熊欺

第八章:员工与老板的博弈

第九章:王世充独撑大厦产生的联想

第十章:投机也是一门学问

第十一章:失败者没有好下场

第十二章:李渊的“引蛇出洞”

第十三章:刘黑闼成了一条蛇

第十四章:亲情的诱惑比不过权利的欲望

第十五章:兄弟相残

第一章节选


引子 隋朝的教育

公元588年,取代北周自立的隋文帝杨坚,派儿子杨广领军五十一万大举进攻陈朝,用武力结束了中国南北分裂的局面。江山坐稳以后,杨坚开始将精力转移到自己家产的管理当中。

和所有辛辛苦苦打下一番事业的父母一样,隋文帝梦想着自己亲手打下的江山能够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对他而言,他只能趁着自己身子骨还硬朗的时候,将家里的柴跺垒得越来越高,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子孙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隋文帝并不是秦始皇那样只管垒柴的父亲,他的特别之处,在于他能够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作为个人财富,留给下一代。

总结经验教训时,隋文帝发现:一个人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和未来,首先必须掌握知识文化。根据前辈们的经验教训,隋文帝认识到,社会如果是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掌握知识文化的知识分子就好比其中的发动机,这些人如果没有控制在自己手中,将是对自己最大的威胁。怎么将这些人控制在自己手中,杨坚犯难了。

隋文帝什么都可以不放在眼里,对于知识份子他不得不认真对待。

不用他们,社会不会向前行进,更谈不上发展,如果用得不好,他们则会起逆反作用。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隋文帝苦思冥想了很久,后来,隋文帝终于想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他发明了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能够起到保持社会公平和稳定的作用,这是其一,更重要的,隋文帝是看中了科举考试所起到的愚民作用。因为科举考试能够最大限度地限制读书人的思想,当一个读书人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后,隋文帝知道,他们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此外,科举考试的实行,将国家选拔人才的权力集中到了隋文帝自己手中,相比以前靠人脉推荐做官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严重打击了隋朝的豪族勋贵,加强了中央集权。所以,在隋文帝看来,科举考试在当时是选拔人才最好的办法。

隋朝政府那时还没有开办大学的慨念,但仍可以将全国的学校分为三大类,国子学,太学,庶学。

这三类学校毕业后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人,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毕业生,但在看似公平的竞争下,其实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看完下面的学校介绍,也许我们能够明白其中的一些秘密。

一 国子学(受教育者为三品以上官员子弟);

二 太学 (受教育者为七品以上官员子弟);

三 庶学 (受教育者为八品以下官员以及平民子弟)

在隋朝,文言文从阅读上限制了农民和小市民的子女获取知识文化,而隋朝开办的学校,从上面可以看出,家里没有权力或者金钱,很多时候,更多的人只能望门兴叹。

一 关于知识分子的问题

古时候读书人:“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连孔孟这样的贤哲之辈也必须依靠权势这张皮,没有这张皮,自己连一个挂靠的地方也没有。

太原郡(山西省太原市)晋阳宫(隋朝皇帝临时行宫)宫监(接待办主任)绮氏人(山西临绮县)裴寂,没事时一人躲在书房看书,看到孔孟这些贤哲之辈的遭遇不免独自感叹,历史只是换了一张皮,读书人还是读书人,可悲可悲。

裴寂有一个好朋友,晋阳县县令武功人(陕西省武功县南)刘文静,他们曾经都是李渊的幕僚,后来被李渊派到各地做官,因为这个原因两人很熟。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刘文静也曾当过一段时间的古惑仔,后来结识了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青年学生,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慢慢变得优秀起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这个道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家长老师的教育,人性中的戾气会逐渐减少,而戾气减少的程度则取决于受教育的环境,人性应该本恶,封建统治者不提倡人性本恶,因为样做可以达到粉饰太平,稳定社会,巩固统治的作用。

此后的刘文静在学校的表现一下子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兴趣开始从喝酒看戏泡美眉转移到学习上。

中举后,裴寂给李渊做了几年幕僚写了几年无关痛痒的文章,被安排到太原郡(山西省太原市)晋阳宫负责接待工作。在别人眼中这是高升前锻炼的场所,工作在这里,一来可以打通自己的人际关系,因为这里往来的都是能决定官员升迁的高人,便于跑官,二来这样的工作也告诉周围人,我跟的人就是李渊(太原留守),封号唐国公,别人也会看着李渊的面子给予照顾。

但裴寂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份工作,他认为宫监就是一个管衣管饭的,但因为是李渊的安排,心中的不满一直不好发作。

刘文静和裴寂吃皇粮的方法不同,刘文静父亲是隋朝镖骑将军(军区首长),在征战中以身殉职,被隋朝追赠为上司仪同三司(国家革命英烈)他通过九品中正制进入公差行列。

裴寂寒门子弟少时父母早亡,跟随大哥长大,当年参加科举考试,没有经费,独自一人走路到隋朝首都洛阳(陕西省西安市),

裴寂虽然成绩好也只能上庶学,但裴寂很聪明,在学校读书期间,他就认识到了一个问题。

自己除了功课好之外,更应该表现好,所以一有空闲,便积极的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活动,渐渐地在学校里崭露头角。

学习好,表现好,学校里面这样的学生老师们最欣赏,有各种机会便不遗余力地推荐给他。

在老师眼中看来,庶学这类三流学校,如果能培养出一个九品县令,那也是老师们值得骄傲的事。老师们的帮助推荐,自己平时的认真学习,毕业当年裴寂便顺利地考中了进士,当上公差吃上了皇粮。

今天裴寂突然想起知识分子的事,便找来刘文静,两人登上城楼,望着远处的群山,不免发出万千感慨。

裴寂出身寒微,对自己现在的身份仍然有些不满足,他时常抱怨自己的老爸怎么就不是一个官。

刘文静的想法却与他相反,他情愿去做一个地方官。

在城楼上,两人聊起来,曾经的记忆当然是他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一聊便谈到了曾经寒窗苦读的日子,回想过去,展望今朝,两人根据自己多年的生活经验谈到了应该怎样去品人,特别是年轻人。

刘文静认为,衡量一个年轻人是否有前途,首先看其志向,如果一个人胸无大志,长大后一定甘于下流。

听完刘文静的观点,裴寂笑了,但仔细想想连连点头称赞,裴寂自己也总结起来,他认为有以下四条。

第一,志向,有志向,就不会甘于下流,自觉奋发向上;

第二,见识,见识来源于认真的学习,学习能够增长人的见识,有见识的人就知道学无止境,不会稍有收获就沾沾自喜;

第三,情商,情商很重要,为人处事,人际关系是否良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谋事的成败;

第四,毅力,有毅力就没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

二 其实并不想这样

封建王朝大规模的进行各种建设,最高兴的当然莫过于各级官吏。因为,上可以克扣下拨的建设资金,下可以趁机偕农民的油,所以,进行建设在各级封建官僚的眼中是一件好事。

而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这却是一种难言的痛苦。民虽愚,但并非没有理性计算成本的时候,在他们有限的认识当中,蚁民们觉得忍无可忍的时候,干脆就放弃了最后的理性。

从公元611年的春天开始,隋朝各个城市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见农民举着“起义”的大旗从各地走来。

隋朝立国的时候,国家认真实行笼络知识分子的各种制度,起义的农民因为没有知识份子的指挥,朝廷随便设下几堵围墙,便轻松的让愤怒熄了火。

制度永远是与人性做着博弈。隋朝建国不久,国家笼络知识分子的各种制度因为各种原因开始慢慢失去作用,这便让很多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被迫流落民间,他们一旦与不满现实的劳苦大众结合起来,后果相当严重。

平日里没有多大威胁的农民起义,因为有了知识份子的指挥,开始在隋朝各个城市发动混乱,从公元611年的夏天开始,隋朝政府对局势的控制能力由开始的主动出击变为被动接受。

公元613年,隋炀帝举全国之力远征高句丽(朝鲜),礼部尚书(国务院内政部长)杨玄感利用国内矛盾,举兵叛乱。这场由高干子弟发动的叛乱,刘文静很不幸卷了进去,被关进了监狱。

对于造反这样的事,刘文静有着自己清醒的头脑,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能参加。而脑子简单的年轻人则不一样,刘文静的女婿参加了,还在里面成了一个骨干,因为此事刘文静郎当入狱。

狱中的刘文静,恨死自己这位名叫李密的女婿了,每天不好好读书,热心政治。

李密这个人大家在脑海中一定要加深一下印像,关于他的事后面还有很多。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女婿犯下的错误,刘文静不会丢掉头上的乌纱帽,自己阅人无数,女儿的婚姻大事却这样糊涂,在狱中的刘文静时常抱怨。

谋反这等株连九族的事,如果没有过硬的关系,刘文静知道自己出不了监狱这道铁门。九品县令,官俸很少,没有钱上下打点,刘元静只能静静等着,等着时间慢慢耗去,隋炀帝大发慈悲放了自己。

这样一等,就等了一年,没有得到宣判的刘文静,心里开始不平衡。刘文静知道这样等下去的结果只能是坐一辈子牢,想到这些,他有些灰心,与其这样,当初还不如和女婿一起反了,因为横竖都是死。

没有钱打点上下关系的刘文静,在牢里一晃就到了公元617年,这一年他被转移到了太原郡(山西省太原市)李渊管辖的监狱。听说这件事后,刘文静长舒了一口气,阴霾许久的心情渐渐开朗起来。他知道,到了太原就是到了自己地老家,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好处理了。

对于刘文静这样的人,隋炀帝并没有一棒子打死的想法,培养人才不容易,这样的人留着还有用。更何况刘文静没有参加杨玄感的叛乱,隋炀帝下令将刘文静这样的人遣回原籍,背后隐藏的信息是宣布这批人即将平反。

回到太原后,自由又重新回到了刘文静身边,但这种新鲜感并未让刘文静高兴多久,看着自己寒窗十年奋斗的功名一下子没有了,刘文静心里多少有一点不满和愤怒。为了生活,刘文静不得不投靠李渊,在他幕府中做一个幕僚糊口。

幕僚与县令,成就感不言而喻。幕僚是李渊为了笼络刘文静这样的读书人开办的慈善机构,而对于刘文静这种宁做鸡头,不为牛后的人而言,这样的结果心里多多少少有点失落和压抑。

在李渊家中,刘文静发现了一个年轻人,就是裴寂曾经向他推荐的李世民,从李世民的谈吐中,刘文静觉得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窥测人是一种本领,在官场混迹多年的刘文静这一点还是有所锻炼的,在和李世民的交往中,他发现李世民和自己女婿李密是同一类人,有理想有抱负。

只不过李世民的身上有一种东西自己的女婿没有——务实的精神,相比之下,李密就是一个梦想着一夜之间功成名就的人。

看着李世民,刘文静做官的渴望又重新燃了起来,头上顶着乌纱帽时,刘文静不会想着造反的事,现在没有了乌纱帽,刘文静总想着一定要干点事出来。

如果在太平盛世,李世民也和当时许多高干子弟一样,沿着主辈当官的规律一直走下去:考举人,顺利通过进士考试,如果不行,通过父亲的人脉得到一官半职,讨几房媳妇平平淡淡过完一生。如果没有隋末的农民起义,李世民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就是在深藏于图书馆发黄的历史书上多留下几行字:李世民太原郡某某将军,生于多少年,死于多少年。

三问责制问反了李渊

扛着一把斧头就想在地上敲出一块金来,然后拿着换来的银子买房娶妻,隋朝末年动荡的局势让很多年轻人跃跃欲试。李世民却没有这样功利的想法,作为太原郡(陕西省太原市)太守(市长)的儿子,他没有必要这样干,自己等上几年就是一个县令,生活上衣食无忧也不用操心,如何在这场动荡的局势中出人头地才是他最关心的事情。

平日里,李世民的时间除去用于学习外,主要精力是花在结交当地的文人名士上。这样,一能增长自己的见识;二来文人的笔,名士的嘴是最好的宣传渠道,可以往自己脸上贴金,通过与他们交往,能够迅速提升自己在舆论界的知名度。所以结交文人名士是一件有益无害的好事。

直接促使李世民思想变化的是后面发生的一件事,因为这件事,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劝说父亲起义,因为在生存和死亡之间,李世民认为活着永远比死去好。

太原郡北边紧邻着广阔的大草原,东突厥(翰海沙漠郡)生活在这个地方。汉人自己忙于内讧,突厥人认识到这是偕油的最佳时机,而作为隋朝北大门的马邑郡(山西省朔州市),便成了突厥人攻击的第一个目标。

公元616年8月,东突厥进攻马邑郡,马邑郡太守王仁恭与太原副留守高君雅抵抗失败。

自己人关着门打,摔坏的东西即使坏掉也永远觉得是在自己手上,不足痛惜,这是中国人先进的认识之一,因为流在地上的血并没有注入临近的日本海,而是永远固定在了中国的土地上。突厥人跑来偕油就不同,这是肥水流了外人田,即使没有什么损失也会痛惜一番。没有打赢突厥的李渊此时就像股市上的股票,波动一番落了下去,从以前只赢不赔的蓝筹股变成了一支垃圾股,持有股票的最高老板隋炀帝当然心里不乐意,追究责任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李世民思想的变化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以前刘文静劝说他起义,他不同意有多方面的原因,现在的情形让李世民下定决心一定要起兵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却不那么认为,造反在他看来不行,自己即使死了也要留一个“忠臣”名声,李渊很看重名誉。

虽然名誉并不能拿来当饭吃,但李渊知道,在必要的时候,名誉能够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他太了解中国的文化了,几千年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社会,道德的力量往往比法律更有效。

此外作为一个厌倦打仗的读书人,能够过几天安心日子是他最渴求的,对于李世民的想法,李渊坚定的拒绝了。

听说太原战败的的事情,李渊身边刘文静这样的人坐不住了。因

为他们升官的希望会随着李渊价值的变小而泡汤。在李渊还没有被隋炀帝问责之前,劝说李渊起义是自己以后增值最好的办法。

刘文静裴寂及其亲信们加入到李世民劝说的阵营中,在舆论上给李渊造成很大的压力。

究竟反还是不反,李渊艰难地做着选择。反了,如果没有成功,自己经营一世的形象就会付之东流,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反贼,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不反,就只有死路一条。

宫殿中的隋炀帝也在思考李渊这件事。杀了李渊, 大隋王朝的大门就没有人看守了,不杀,又不能教育官员队伍,隋炀帝思来想去始终找不到一个满意的解决办法。

守门这件事李渊一直把它当作自己的救命稻草,他认为隋炀帝不会杀他。

隋炀帝迟迟不肯给出答复,李渊猜想一定是因为自己能够防御北方突厥人进攻的原因。

李世民却不这样认为,现在不追究,是因为李渊还有利用价值,秋后算账是隋炀帝常用的伎俩,在造反的问题上,李世民坚持自己的观点。

李渊是保守派,李世民便让裴寂和刘文静劝说父亲。如果能得到李渊肯定的的答复,李世民这些年轻的激进派便有足够的时间做起义准备。

问责制的存在,成了隋炀帝和李渊之间的导火索,李渊后来无奈地顺从了李世民的意见,造反的事情这时确定了下来。李渊仔细想想,认为他们说得很有道理,兔死狗烹。但在他内心深处,李渊更为害怕的隋炀帝以后的秋后算账。

此外,隋朝这台国家机器的运转,因为农民起义已经气数已尽,这也是让李渊做出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渊决定依照儿子的意见,起义造反。

相关分词: 历史 的狼 狼性 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