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礼宜乐和的文化理想

礼宜乐和的文化理想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礼宜乐和的文化理想




图书信息


出版社: 巴蜀书社; 第1版 (2002年1月1日)

丛书名: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由香港圆玄学院资助出版

平装: 29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7806593985

条形码: 9787806593981

尺寸: 20 x 13.8 x 1.4 cm

重量: 322 g

作者简介


金尚理,河南光山人,出生于1966年2月。199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儒家礼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礼乐文化及其现代影响的开拓性的专著。全书论述了礼乐文化在先秦时期的发展情况,分析了礼乐文化表现在现代视角下的几个基本特点。

媒体评论


金尚理博士在复旦攻博期间对中国古代礼乐文化作了别开生面的探索,他深切把握第一手资料,冷静思考,厚积薄发,多有创获。他还闲来弹奏古筝,加深体悟“礼宜乐和”的意境。金尚理的这部博士论文的出版,对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研究是有开拓性意义的。

礼学本是经学的一个主要内容,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时代,儒家的经学著作都是那些通过读书而入仕者的必读之书,由于这样的原因,礼学所描述的社会人生理想与历代读书人心目中对社会与人生的关怀就有了密切的关系。根据经书的记载,礼学的内容相当广泛,它被认为是儒家学者对“三代”文化精华的全面提炼。对于历史上的那些读书人来说,提到三代之治,他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礼乐;而提到礼乐,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人类文化的理想形态。尽管自秦汉以后,中国的社会制度与社会结构逐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封疆建国作为周代礼乐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逐步隐退,但礼乐文化作为士人的理想却一直盘桓在那些负有教化使命者的心中,它对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绵延所产生的影响不容低估,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所谓文化的积淀也是从那里开始的。

金尚理博士对中国礼乐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精详的论析,脉络清析而多有创建。他论述了礼在先秦发展的三个阶段:作为宗教的阶段,作为群体组成方式的阶段,作为个人内外修行的阶段。在此发展过程中,它不是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蜕变,而是在不断积累中向纵深扩展。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至晚周时期已基本完成,且礼的理论形态也经过自晚周至秦汉儒家的制作与处理,并把它视为不易之论归之于经书当中,而对历代读书人产生影响。所以礼的三个发展阶段所含有的内容也因此而成为礼在后来延续过程中所一直具有的三项基本内容。唐宋以后,儒学思想虽然在形态上有所变化,礼学有衰微之势,但礼本身却一直存在于实践领域中,尤其是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家庭宗教仍然寄托着大多数人对终极的关怀,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只不过因为哲学问题焦点的转移,从而使得诸如家庭宗教之类的问题在思想家的意识层面上没能占有太多的空间而已。

本书还指出,古代中国的音乐在春秋之前已与宗教、政治密切相关,自春秋时期开始,儒家在继承周代礼乐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上巩固乐与礼之间的这种联系,一方面,让声音之乐与个人生活实践中的内在充实感合而为一,即所谓“乐(Yue)者乐(le)也”;另一方面,让乐成为礼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运用音乐给人带来的谐调与愉悦来净化人们的道德意识、巩固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中国特色的音乐理论和以此为基础而确立的礼乐文化由此得到定型。

本书还从礼学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而绵长,礼乐制度是其源头与基本构架。在礼学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生态度与人生价值、社会组织方式、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方面都表现出其独有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贯穿了三千年来的中国历史,即使在今天仍然余韵绵绵,不可忽视。

这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礼乐文化及其现代影响的开拓性的专著,也是一篇功力深厚、创建迭出的优秀博士论文,我高兴地推荐给广大读者。并希望金尚理博士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就。

潘富恩

序于复旦大学

2002年8月20日

目录


弁 言

第一章 礼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本于事神致福以涵养诚信:礼的起源

第二节 作为精神纽带以治平天下:礼的延伸

第三节 习行自曲礼人以顺正人情:礼的归依

第二章 乐与儒家的礼乐理想

第一节 先秦音乐简述

第二节 儒家的礼乐理想

第三章 礼乐理想之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 祖先崇拜的家庭宗教——人生的基本关怀

第二节 养生丧死无憾——人生的基本态度

第三节 严上下、别亲疏——群体的组成方式

第四节 失礼则人刑——礼法制度与法制体系

第五节 同财、公财、通财——受名分制约的财产关系

附 录:

一、封建宗法丧服

二、丧葬祭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