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老子指归译注

老子指归译注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老子指归译注


作 者: [汉]严遵

I S B N: 7100041562

页 数: 453

开 本: 大32开

封面形式: 简装本

出 版 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04-12-1

内容简介

《老子指归》是汉代学者对道家经典《老子》的诠释,旨在阐发《老子》的宗旨,并创立了自己由无生有的宇宙演化论、以无为本的本体论和万物自生化的思想体系,《译注》作者广泛吸收《指归》问世以来的各种不同版本及后人对《指归》及道家思想的研究成果,对《指归》译加注释,并译成白话文。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记载:“蜀有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才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无不通,依老子、庄周之旨,著书十余万言。”严君平著作,《汉书艺文志》未著录,但从《王贡两龚鲍传》所记看来,班固是肯定严君平有著作的。《隋书经籍志》著录《老子指归》十一卷,严遵注。新旧《唐书》皆有著录。今存《道藏》本残缺不全,而唐代《老子》注解中引《指归》之句,颇有在《道藏》本以外的,足证唐代和宋初之时,犹有完本。

《四库全书总目》怀疑此书是伪作,然就书中内容来看,指斥秦楚,颂扬神汉,表现了一定的时代特点;书中解说《老子》又多引《周易》语句,与严君平“以卜筮为业”的情况亦相符合。从这些内证看,肯定此书是严君平著作,确是有比较充分的理由的。

此书思想的特点是提出一独具特色的天地起源论,宣称:“天地所由,物类所以,道为之元,德为之始,神明为宗,太和为祖。道有深微,德有厚薄,神有清浊,和有高下。清者为天,浊者为地。”道是最根本的,由道而有德,由德而有神明,由神明而有太和,然后分为天地。而道、德、神明、太和又是从无到有的四个阶段。

这种学说在中国古代哲学著作中还是比较独特的,其基本观点是《老子》“有生于无”的发挥,是《淮南子》天地起源论的改造,可以说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对于魏晋玄学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无论如何,《老子指归》是中国道家的一部重要著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清初以来,许多学者以此书为伪书,所以不予重视。近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中,亦没有论及此书的。实则此书思想确有特点,是值得研究的。王德有同志对于此书进行了整理,据《道藏》本、《津逮秘书》本、《怡兰堂丛书》本,作了细致的校勘,并从唐宋若干《老子》注解中辑录了此书的佚文。这是一项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是近年整理古籍的一个新成果。王德有同志以此书稿征求我的意见,我看了很高兴,略赘数语,藉以说明《老子指归》的学术价值。

本书目录

自序

原文校点说明

《老子指归》译注

君平说二经目

老子指归卷之一

上德不德篇

得一篇

上士闻道篇

老子指归卷之二

道生一篇

至柔篇

名身孰亲篇

大成若缺篇

天下有道篇

不出户篇

老子指归卷之三

为学日益篇

圣人无常心篇

出生入死篇

道生篇

天下有始篇

行于大道篇

善建篇

老子指归卷之四

含德之厚篇

知者不言篇

以正治国篇

方而不割篇

治大国篇

大国篇

老子指归卷之五

万物之奥篇

为无为篇

其安易持篇

善为道者篇

江海篇

天下谓我篇

老子指归卷之六

用兵篇

言甚易知篇

知不知篇

民不畏威篇

勇敢篇

民不畏死篇

老子指归卷之七

人之饥篇

生也柔弱篇

天之道篇

柔弱于水篇

小国寡民篇

信言不美篇

老子指归辑佚

道可道篇

天下皆知篇

不尚贤篇

道冲篇

天地不仁篇

谷神不死篇

天长地久篇

上善若水篇

持而盈之篇

载营魄抱一篇

三十辐篇

五色篇

宠辱若惊篇

视之不见篇

古之善为士篇

致虚极篇

太上篇

绝学篇

曲则全篇

希言自然篇

企者不立篇

有物混成篇

重为轻根篇

知其雄篇

取天下篇

佳兵篇

知人者智篇

执大象篇

将欲歙篇

附录一 生平事迹

汉扬雄问明(节录)

汉班固王贡两龚鲍传(节录)

晋李轨渊骞注(节录)

晋陈寿秦宓传(节录)

晋皇甫谧严遵

晋常璩蜀郡士女(节录)

晋葛洪登涉(节录)

附录二 书目著录

附录三 序跋提要

宋陆游跋老子道德古文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节录)

明刘凤严君平道德指归序

明沈士龙题道德指归

明胡震亨题道德指归

清钱曾读书敏求记(节录)

清全祖望读道德指归

清四库全书总目(节录)

唐鸿学指归跋

蒙文通严君平道德指归论佚文序

王利器道藏本道德真经指归提要(节录)

相关分词: 老子 指归 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