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老庙镇

老庙镇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老庙镇


老庙镇为一地名,在我国安徽省、陕西省渭南市以及陕西省延安市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



一、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老庙镇


老庙镇(英语简称:LAOMIAOZHEN ,汉语拼音:lǎo miào zhèn) 。

老庙镇位于阜阳城东29.公里处,苏乌河岸边,东南与新乌江镇接壤,西南与枣庄镇相邻,西北与插花镇接连,北部与利辛县交界。省道阜展路穿境而过,阜胡路、阜乌路、庙口路交汇于此,交通便利。辖区内东西宽13公里,南北长11公里,总面积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4160亩。现辖9个村、居委会,275个村民组,9236户,4.2万人。

老庙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相传清初,这里有座关帝庙,后又在庙东2公里处,建一座观音庙。因此关帝庙得名“老庙”。

老庙镇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面高程为27.4米,地种多为黄土、黑土、黄黑土,气候适宜,年平均气温为15.3摄氏度,无霜期214天,降水量896毫米左右。老庙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建有万亩商品粮基地。由于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对农、林、牧、渔业的开发,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老庙镇新一届党委、政府平均年龄36.2岁,在镇党委书记刘晓刚,镇长高文冲的带领下,充满朝气、充满活力。

2007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及镇人大的依法监督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抢抓机遇,超前谋划,开拓进取,顽强拼搏,较好地完成了镇第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01万元,同比增长13.97 %;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262万元,增长15.3%;上报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749万元,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2075元,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1.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镇中心位于东经11452′~11630′,北纬3224′~3355′之间

老庙镇位于安徽省阜阳城东北30公里处,北与利辛县胡集镇相邻。东与利辛板集镇接壤。南、西分别与新乌江镇、枣庄镇为邻。

2.基本概括

全镇总人口39580人,8930户,下辖18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275个村民组,146个自然庄。土地总面积5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4160亩。省道阜展路穿境而过,阜胡路、阜乌路、庙口路交汇于此,交通便利。

3.农业方面

粮食生产喜获丰收,总产达160万吨,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小麦高产攻关田突破4000亩,受到区政府表彰。畜牧业“两区一化”建设稳步实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步伐加快,扶植出“董飞”养鸡厂、“胡杰”大型养猪厂两座市级规模“示范养殖小区”。2006冬-2007春禽流感防疫率达99.8%,牲畜防疫率达96%,有力地推动了我镇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劳务经济稳步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1.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7亿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镇9个中心村,27个居民点建设规划编制完成,“村村通”工程步伐加快,新增“村村通”工程22.6公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机装备水平稳步提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展开。

4.经济概况

2007年,按照着眼长远,整体推进的思路,老庙镇集镇规模业已形成“四纵(南北走向)、五横(东西走向)”的格局。四纵即庙胡路、幸福路、新村路、小康路:五横即胜利路街、人民路街、立新路街、平安路街、庙板路街,以此兴商,繁荣三产。目前老庙镇集镇规模是以前的两倍,颍东东部农村商贸中心镇的地位基本形成。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2003年全镇开挖、疏通沟渠14.8千米,完成土方24.6万方,新增灌溉面积1万多亩。农业种植结构得到优化,粮经比达6.5:3.5。优质品种得到不断推广,万亩商品粮基地已开工建设,2003年粮食总产量达16566吨,预计今年将同比增长30%,全镇新增农业机械100多台,全面实现了机械化种植。畜牧业健康发展,不断加大猪、牛、羊改良品种的推广力度,利用世行贷款投入59万元,建起了郭湖、程楼黄牛改良示范基地。全年黄牛出栏3310头。生猪出栏18300头;羊出栏17860只,肉类产量205吨。畜牧业收入已占农民收入的相当大的比重。

5.基础建设

计划生育工作,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提高了管理水平,“村为主”的管理格局基本形成,协会换届、行风评议均扎实有效开展,奖扶政策广泛宣传并落实到户,人口出生率控制在 ‰以内。2007年度顺利地通过省、市计生检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预计在全区计划生育工作综合评比中,可以实现年初制定的“保二争一”的目标。乡所村室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九个村(居)都已建成了高标准的村级计生服务室。一所投资70多万元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中心计生服务所也将投入使用。

科教兴镇战略稳步实施。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几年来,全镇争取危改工程项目、水毁工程项目(1所中学,12所小学)共计投入资金256.3万元。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中考成绩连续9年位居全区乡镇中学榜首。

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医疗卫生条件日趋改善,一座投资200万元的中心卫生院病房大楼项目已通过省发改委立项批准,资金筹集、图纸设计等前期工作已全部准备到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面铺开,受益群众近3.8万人,参合率达80 %,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6.社会发展

在招商引资中镇党委、政府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实行“六不限”即一、不限投资行业,一、二、三产业均可;二、不限投资规模,投资多少都欢迎;三、不限投资方式,出技术、独资、合资、合作都可以;四、不限投资对象,外商、内商一视同仁;五、不限招商途径;六、不限招商方式,实行筑巢引凤相结合,坐地招商和走出去招商相结合,政策上给予鼓励,条件上给予优惠。目前王付集吕秀英综合养殖厂已初具规模;夏新明工贸公司已注册成立,全年实现招商引资115万元,企业产值2251万元,利税223万元。

一年来,该镇充分利用板集煤矿、口孜东矿毗邻老庙的有利时机,抢抓机遇,成功实现招商引资近3949万元, “东方林电子和服装厂”、雅韵蔬菜有限公司等一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现已陆续建成,为该镇的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平安老庙”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入, 2007年投入3万多元,安装摄像头4部,利用高科技手段有效地预防了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由于创建活动扎实有效,2007年,该镇被区综治委命名的平安村(居)达到8个,平安校园23个。平安家庭100户,并顺利通过市综治委平安乡镇的验收。

二、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老庙镇


基本简介

老庙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唐时为长乐驿,明代为长乐镇。后因显圣庙香火鼎盛,绵延千载,而得名老庙。该镇距富平县城42公里,北依万斛山,东南与蒲城接壤,距蒲城县城22公里,属富平的边际口子镇。镇域面积41平方公里,人口3.5万,辖12村8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5.2万亩。境内有由老、老峪县级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地势呈北高南低属山前洪积扇,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地形为北部山前台地,中南部为平川,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是苹果的优生区。镇内集市繁荣,商业网点密布,形成颇具规模的专业市场5个,个体摊位1230多个、门店 493个,基础设施建设已形成四纵两横的水泥街道,邮电、通讯、有线电视、电信各类技术服务部门齐全的服务体系已形成。集市贸易十分红火,日交易额达50余万元,属渭北最大农村集贸市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老庙老鼓1993年在沈阳国际艺术节获一等奖,并作为老庙的传统文化经常出门演出。2001年被授予“花炮之乡”, 2003年度老庙党委被中共渭南市委评为“五个好乡镇”党委。该镇依托地理资源优势,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目前已形成花炮、建材、果牧和劳务输出四大支柱产业。

历史名人

[明]杨爵(公元一四九三年至一五四九年)字伯修,号斛山,今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人。生于明孝宗弘治六年,卒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年五十七岁。以学行有名。嘉靖八年(公元一五二九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以母老乞归。服阕,起故职。时年岁频旱,帝日夕建斋醮,经年不朝;爵上疏极谏,立下诏狱,历五年得释。抵家甫十日,又被逮系狱,三年始还。卒,谥忠介。爵所作诗文,多直抒胸襟。有杨忠介集十三卷,周易辨录四卷,并传于世。他与海瑞为同期铮臣,时有“北杨南海”之称。清康熙皇帝为杨爵题赠:“杨忠介公明代事,关西夫子清世称”。

三、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老庙镇


简介

老庙镇地处洛川县中部塬区,北依县城,西与杨舒化工园区毗邻,304省道与秦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信息畅通,地理位置优越。全镇辖26个村委会,56个村民小组,3027户,12794人。总面积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1万亩,其中果园面积2.95万亩,挂果面积2.7万亩。

经济发展

老庙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认真实施“果畜增收,街镇带动,项目支撑,基础突破,富民强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突出发展主题,加快发展步伐,狠抓苹果主导产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全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2008年全镇农业经济总收入达9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56元,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以内。2009年,该镇以实现经济腾飞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全面加快和谐老庙建设,正在为把该镇建设成为经济强镇、文化大镇而努力奋斗。

相关分词: 老庙镇 老庙 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