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琅琊溪

琅琊溪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琅琊溪


《琅琊溪》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知滁州时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流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作品名称:琅琊溪

创作年代:北宋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欧阳修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琅琊溪》

【创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欧阳修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琅琊溪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作品注释


①琅琊溪:在今安徽滁州琅琊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作品简析


这首《琅琊溪》诗是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的作品。此诗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的语文试题中。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公元1045年(北宋庆历五年),欧阳修来到滁州,对琅琊山上的佳丽景点,非常欣赏并有品评,写下了组诗《琅琊山六题》,题咏六处胜景:归云洞、庶子泉、琅琊溪、石屏路、班春亭、惠觉方丈。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琅琊山最早在唐代被开发,即“凿石引泉,酬其流以为溪。”这条溪被命名为“琅琊溪”,可谓是“自有此山,便有此泉,不浚不刊,几万斯年”(唐独孤及《琅琊溪述》)。琅琊山历史上亦有“溪山”之称。此诗开头两句描绘了琅琊溪冬去春来,雪融水涨的画面,并状写了游人们为欣赏这美丽的山水而渡溪过桥的情景,反映了琅琊溪景色之美以及作者对此美景的喜爱。结尾两句从溪水飘流落花来写溪流之源头,因见有山中落花从水上流出,源头当在山中无疑,有暗示美景更在深山幽境之意。这两句实写山花随流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以实喻虚,充分引发了读者的想象。

作者简介


欧阳修

(1007—1072)宋代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幼贫而好学。公元1030年(天圣八年)进士及第。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合,退居颖州。谥文忠。提倡古文,奖掖后进,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散文富阴柔之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学韩愈、李白,古体高秀,近体妍雅。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相关分词: 琅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