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琅琊王陵

琅琊王陵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琅琊王陵


琅琊王陵坐落于临沂市区水田路与琅琊王路交会处,琅琊王陵为琅琊王夫妇的合葬墓,1997年发崛,整体为青砖结构仿庭式建筑布局,距今约1700多年。



简介


在临沂市区水田路与琅琊王路交会处坐落着一座青砖古墓,墙头荒草随风飘摇。一圈红墙将古墓围了个严严实实,最南边红墙上刻着“琅琊王陵遗址”几个大字。这里就是琅琊王陵,东汉时琅琊王夫妇的陵墓。

临沂市政府部门出于保护考虑,对琅琊王陵实施了封闭式保护,现在人们只能隔着高高的红墙窥见到里面的青砖墓墙。然而,就算青砖墓墙也并不是它的本来面目,是1997年,后人修筑起来的。

此前的千百年来,琅琊王陵都是以一座大土丘的面目示人。古墓原为一座大土丘,上面长满了胳膊粗细的小槐树,多少年也不见长,经常有小孩在上面玩耍。

墓室结构


该墓为砖石结构,拱顶发券式地面建筑形式的大型东汉墓葬,系东汉时期少有的大型地面建筑式汉代墓葬。

环顾古墓,建筑所用青砖分:条砖、券砖。青砖大小相仿,但稍有差别,里外三层券砖一层小于一层,个别券砖上有当时人为的手印痕。

墓室各室券砖层数不一,主室3层,前室2层,耳室1层。中室为木结构平顶式。室内大都为条砖垒砖砌。三层地砖,往上砌砖墙,较统一的砖砌法是“一丁二辅”,在第四行丁砖往上再按各类室另加高矮,“耳室除外”,后主室是在第四行丁砖上走国行铺砖后砌券砖。

西墙外壁和东耳室外壁均使用石块垒砌和东耳室外壁均使用石块垒砌,最大石块长达164厘米,高210厘米的两主室外壁使用的石块最多,高达8层。

在对墓底做探铲钻探实验时,发现墓底是“自上而下,二横一纵三层铺地砖,铺砖下石灰约3厘米,再下约3厘米深则为木炭,最底层是原生态土”。

出土文物


2件龟骨,31个青铜铆钉,14个青铜小铺首,8个盖弓帽(3个残),4个马衔镳(1个完整3个残),5个车軎辖(4个完整) ,1件鎏金长方形铜件,3件长圆铜件,1个小铜弩件(锈蚀严重),铜饰件一宗,3片小金箔片,1片云母片,1件小金丝,2件象牙残片,1把铁环首小刀,小铜饰件,五铢钱一宗,残陶器一宗(陶缸,耳杯,盘,瓦当等),1件马骨,1件玉蝉,若干金铜丝玉衣片。

传闻


在临沂市区水田路与琅琊王路交会处,有一座古墓,古墓主人被当地人传闻为隋末唐初英雄“罗成”,当地还流传一段关于“罗成墓”的故事:

罗成是唐王李世民的一员爱将,善使回马枪,为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传说中,罗成31岁那年,被陷泥河陷住了坐骑白龙马,而被敌人乱箭射死。罗成死后,就埋在了陷泥河边。座落于临沂市区水田路与琅琊王路交会处的古墓就是传说中的罗成墓。

考证


1997年,因为琅琊王路(当时叫临西七路)修路,临沂市的文物部门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经文物专家考证,东汉晚期琅琊王夫妇的合葬墓,距今约1700多年。里面还曾出土了金缕玉衣、铜玉衣等一些国家级珍贵文物。但墓主人究竟是谁,至今尚无定论。

更有考古价值的是,在全省这种地上王侯夫妇合葬墓极为少见,其地上砖结构仿庭式建筑布局方式也是临沂所特有的,是琅琊国留下的为数不多的文化古迹之一。

保护


1999年,临沂市文物部门和王陵附近居委曾共同筹资对墓体进行了一期修复,修筑了墓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琅琊王陵墓体。

临沂市政府为进一步对琅琊王陵的开发保护工作,目前已初步拟定方案,将尽快进行二期工程建设,对琅琊王陵实施原址保护,四周向外扩建,建设一处琅琊王陵遗址博物馆。

相关分词: 琅琊 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