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蓝山县

蓝山县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蓝山县


蓝山,素有“湘南门户”美誉,区位优势明显,北上长沙420公里,南下广州320公里,省道322、216、314线交汇相通。东与郴州临武县、南与广东连州市 江华县、西与宁远县,北与郴州嘉禾县接壤。

中文名称:蓝山

行政区类别:永州市辖县

所属地区:永州市

地理位置:中国中南部

面积:1806平方千米

人口:35万(2009年)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湘M



基本概况


蓝山隶属永州市,位于湖南南部边陲,南与广东省连州市接壤,春秋战国时属楚,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南平县于此;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境内“山岭重叠,荟蔚苍翠,浮空如蓝”而更名蓝山,沿袭至今。全县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辖6个镇9个乡(其中6个瑶族乡)5个国有农林茶场,总人口35万。

蓝山地处九嶷山东麓,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山、丘、岗、平区相互交错,以山地为主,是典型的山区县,全县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258座,最高峰三峰石海拔1825米。南部山岭连绵,山区盛产松、杉和楠竹,并有水杉、银杏、黄杉、楠木、斑竹、方竹、龙竹等38种珍稀植物,林间山溪有娃娃鱼、猕猴、猴面鹰、香獐、麂子等珍稀动物60余种。中北部耕地宽广,土地肥沃,是全县粮食、油茶、茶叶、烤烟等农作物的主要产地。位于三峰石南部的板塘自然保护区是九嶷山斑竹的区。矿藏有铁、猛、铅、锌、铀、硅石、花岗石等24种,花岗石石体面积占全县总面积三分之一左右,猛铁矿床规模巨大,储量达1.5亿吨以上,已列入国家重点开采计划。境内溪河纵横,水流湍急,是水电开发的理想之地。

蓝山境当楚尾粤头,素有“湘南门户”美誉,区位优势明显,北上长沙420公里,南下广州320公里,省道322、216、314线交汇相通,永连公路穿越南北,即将动工过境的太澳(太原——澳门)高速公路更为该县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改革开放以来,该县充分发挥地域优势,致力经济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全省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的一颗耀眼明珠,“蓝山石材”风靡大江南北,“蓝山运输大军”奔驰辽阔神州,“蓝山竹木”享誉沿海各地,“蓝山黄花梨”、“蓝山奈李”进入千家万户,“蓝山烤烟”被争先订购,“蓝山小水电开发”成为股份制电站建设的榜样。近几年来,随着“泛珠三角产业转移”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蓝山以边贸开发区为平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劳务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成为湖南承接广东沿海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香港丽宏毛织、台湾承阳针织、香港润丰电子、香港南大木业等企业纷纷落户蓝山,更为该县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催化剂,以毛织加工贸易为主的“三来一补”外向型加工企业发展到350余家,拥有各类织机3万台(套),用工3万人,“湘南毛织城”的雏形已基本形成,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蓝山的经济社会发展逐步驶入快车道,推动着蓝山向小康的目标坚实迈进。

历史沿革


蓝山是舜帝南巡过化之地,以其踪迹命名者有舜水、舜源峰、舜岩、舜庙、舜嶷乡、望嶷亭等,并留下舜帝及其二妃的诸多传说。南朝骈文作家江淹、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等历代名人,均在此留下过往足迹和诗赋文章。该县还是红军长征途经之地,红军标语保存依旧,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刘伯承等在此指挥红军战斗的事迹广泛传颂。境内山水翠蓝,风光独特,其中峭塔凌云、舜水环带、嶷山远障、富阳平畴、古城烟树、东江夕晖、皇英故祠、夔龙古庙等古八景令人流连;今日之高峡平湖、俊水飞虹、东门朝霞、毛江秋色、牛塘口高架桥、尚屏铁索桥、舜瑶民俗村、南风坳风景区令人神往;南平城楼、总市旧城址、宁溪所城、塔下古寺、传芳峻塔、万年古桥、戴星三拱石桥、大麻水楼、龁道县治旧址等古遗址、古建筑风貌犹存;三分石、通心岩、姑婆岩、舜岩、南天石柱、地宝坪群岩 、滴水龙飞瀑景致迷人,美不胜收;更有瑶寨吊脚楼、长鼓舞、瑶家八音、坐歌堂、欢庆盘王节等民俗风情,增添了诸多美景,令人目不暇接。复制搜索

自然地理


概况

蓝山县位于南岭山脉中段北侧,地处东经11154′~11227′,北纬2501′~2537′之间。 南北长67千米,东西宽55千米。

蓝山县地处“楚尾粤头”,南岭山脉中段,东、西、南三面环山,东北低。全县山、丘、岗、平地交错,山岭重峦叠嶂。

蓝山县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37座,与宁远县交界的蓝山峰(界岭),海拔1825.7米,高度为群峰之冠。

蓝山峰

位于蓝山县国家森林公园北部的蓝山峰(原名界岭)为园区最高峰,处于香炉石正西方,金鸡岭与畚箕窝中间,海拔达1825.7米,也是蓝山县境内第一高峰。蓝山县原名为“南平县”,因站在“蓝山峰”这座最高峰,真切地感受到“山岭重叠、荟蔚苍萃、浮空如蓝……”的壮观美景,于是“南平县”在唐代玄宗天宝元年,也就是公元742年改名为“蓝山县”。确实,登临此山,极目远眺,一望无际,起伏山峰,连绵千里,林海茫茫,绿波翻滚,真让人心旷神怡、豪情满怀。难怪来蓝山的先民们,千里爬涉来到这里后再也不忍离去,留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一代又一代。

三分石

位于紫良瑶族乡西南方,又名三峰石,处于宁远、蓝山两县间,东邻打乱碗,南近香炉石,西界畚箕窝,北接枫木铺。海拔1822米,为县内第二高山。山峰的东西北面石壁竖起,好似镜面,十分险要,《徐霞客游记》称“石分三歧”,故名。

香炉石

位于蓝山西南方紫良瑶族乡境内,又名仙炉山,绵延于宁远,蓝山两县间,西接畚箕窝,北连三分石,南接八仙下棋,金鸡岭诸峰,海拔1781米。山名来历有二:一说因山顶形似香炉得名;一说因此地系祭舜焚香之地得名。

人形岭

位于所城镇境内南部,东邻广东省连州市。东北至西南走向,主峰海拔1199.4米,远望山峰,宛如人立,故名。

南风坳

位于蓝山县所城镇境内南端,蓝山与广东省连州市交界处,永连公路旁,主峰海拔1026米。盛夏炎暑,南风轻拂,因名南风坳。

石榴花岭

位于蓝山县中部塔峰镇境内,岭上有“皇英故祠”,祠前一石,光滑似镜。旧志载:舜帝南巡时,二妃经宿榴峰,有石如镜,名梳妆石。主峰海拔898米。《大清一统志》:“石榴花峰在蓝山县南,五峰攒簇如花蕊。”故得名。

葫芦岭

位于蓝山县东南部浆洞瑶族乡境内。西北连西峰岭、东边岭,南邻广东省连州市。主峰海拔1380米。岭形似葫芦,故名。

仙娘岭

位于蓝山县东南部浆洞瑶族乡境内。东北至西南走向。主峰海拔949.9米。相传一尼姑上岭建庵修道成仙因名。

百叠岭

位于蓝山县毛俊镇境内北部,北与土市乡交界的五雷击鼓山。东西走向,主峰海拔815米。《大清一统志》:“百叠山在蓝山县东偏北十五公里处,峰峦重叠,绵亘广远”得名。

金鸡岭

位于蓝山县紫良瑶族乡境内的西面,西北面连接宁远,东临八仙下棋,主峰海拔1679米。据附近老百姓反映山上有一种野鸡呈金黄色,经常活动于该山上而得名。

团园山

位于蓝山县所城镇境内的西北面,西与宁远县交界,海拔1612米。团园村位于山的下面,而得名。

南岭山

古名蓝岭、蓝山、晋屏山。位于蓝山、嘉禾两县交界的土市乡境内,海拔860米。“蓝岭在平阳,跨蓝山县界,故曰蓝岭”。《读史方舆纪要》:“蓝岭,即蓝山也”。清乾隆《桂阳州志》:“蓝山即今南岭山”。

三角山

位于蓝山县城西南面12公里处,与蓝山县城遥望相见,海拔1304米。因山上的三个最高主峰,形成相对角度而得名。

将军岭

位于蓝山县西南面的荆竹瑶族境内,海拔1464米。山峰陡立雄伟似将军而得名。

青山排顶

位于蓝山荆竹瑶族乡境内的西面,与江华瑶族自治县交界,海拔1587米。山虽高,但主山顶上各种树木常年生长茂盛而得名。

天鹅寨岭

位于蓝山县东南面浆洞瑶族乡境内,海拔1226米。以岭下面的天鹅寨村得名。

老人山

位于蓝山县南面大桥瑶族乡境内,海拔1302米。

猪屎坳

位于蓝山县南面大桥瑶族乡境内,东边连老人山,海拔1376米。以前野猪经常过往此地,在坳上留有猪屎,故称。

东边岭

位于蓝山县浆洞瑶族乡的南面,南连广东省连州市,海拔1164米。因位于与广东省交界的东边而得名。

刀金塘

位于蓝山县浆洞瑶族乡的东南角,与广东省连州市、郴州市临武县交界处,海拔1267.4米。

石角冲顶

位于浆洞瑶族乡东南部的小洞村境内,海拔1162米。该岭冲历来山蛙(蓝山人称石角)较多而得名。

水文


概况

蓝山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供利用和开发。据初步勘查,铁、锰矿石蕴藏量1.6亿吨。活立木蓄量达183万立米。境内河流总长度850公里,流域面积522平方公里,径河流量18.6亿立方米。水资源可供利用7.1万千瓦,现已创办水力发电站45处,总装机容量4万千瓦,兴建中、小型水库33座,骨干山塘(容量5万立方米以上)18口,山平塘1168处,小河坝1663处,蓄引提水量达1.09亿立方米,发展淡水养鱼、食品及饮料工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明显的优势。

河流

舜水

又名岿水。系湘江支流一舂陵水的主要源头。发源于所城镇人形山麓。由南向北,流经所城、塔峰、毛俊三个乡镇,在毛俊镇井湾村的两河口与俊水汇合流入钟水。沿途有横江水、罗家洞水、沙坪水、紫良源水、高良源水、仙姑岩水、团园水、上洞水、锡坑水、排田水、都漯庙水、流沙河水、英溪水、朦溪水等注入。全长53 公里,流域面积486平方公里。传为舜帝南巡沿河经过之地,因名“舜水”。

俊水

又名毛俊水。系舂陵水源头之一。发源于都庞岭,银盖窝岭、刀金塘大山、临武县西山山麓,由南向北,流经浆洞瑶族乡到毛俊镇井湾村的两河口汇合舜水入钟水,沿途有块塘水、苦竹冲水、鲁田水、东河水、漕溪水、李子河水、军田水、华阴水等注入。全长37公里,流域面积314平方公里。因支流鲁田河、李子口河、军田河汇集于毛俊得名“俊水”。

中河

系潇水源水之一,发源于香炉石、八仙下棋西南山麓,向南流经紫良瑶族乡、荆竹瑶族乡,入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注入沱江河,沿途汇纳友爱、桂源、小目口、三亩田等溪河。全长37公里,流域面积91平方公里。因位于同流向的凌江和琛水的中间而得名。

凌江

系潇水源头之一。发源于宁远、蓝山、江华交界的黄龙山南麓。流经紫良瑶族乡、荆竹瑶族乡,入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注入沱江河。沿途汇纳有板塘水、大湾河、凌江仔河等。全长36公里,流域面积140平方公里,以河水中下游旁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凌江村和蓝山县凌江仔自然村得名。

琛水

系潇水主要源头之一,发源于野狗山南麓。流经紫良瑶族乡、大桥瑶族乡,入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注入沱江河。沿途有大溪源水、沙子岭水、黄河源水、呈里源水、白桂源水、石王头水、电堂冲水、田流水等汇纳。全长37公里,流域面积93平方公里。以大桥瑶族乡原来的简称得名。

钟水 又名舂陵水,系湘江支流。由舜水、俊水汇合而成,到郴州市嘉禾县称钟水。起源于毛俊镇井湾村江口,流经毛俊镇、太平圩乡、土市乡,入经嘉禾、桂阳、常宁注入湘江。沿途汇纳有涵江水、水源宅水、塔溪水、薛家水、涩源水、蓝溪水、詹溪水、月溪水、梅溪水等,全长27.5公里。随嘉禾称。

朦溪河

系舜水一大支流。朦溪河有两源,一源发源于楠市上下村;一源发源于竹管寺镇源桐村,流经竹管寺镇、塔峰镇至雷家岭注入舜水。沿途有五指、冷口源、龙冲庙、白跃洞、廖芙蓉、隔河、老婆洞诸溪水汇入。全长26.6公里。因众多的溪流汇集形成而得名。

田心河

又名华阴水。系俊水主要支流。发源于郴州市临武县的华阴山,流经新圩、毛俊两镇至大汉口村西北面注入舜水。沿途有毛江水、上源洞水汇入,全长22公里。以河流经过的主要所在地取名。

臭水

又名鲁田水,系俊水主要支流。发源于葫芦岭北麓,流经浆洞瑶族乡,至枫木山村注入俊水,沿途有车线坪水和小洞水汇入,全长21.5公里。

浆洞河

又名漕溪水。系俊水主要支流。发源于浆洞瑶族乡西峰岭北麓,流经浆洞瑶族乡、毛俊镇至漕溪河村注入俊水。沿途有石家冲水注入,全长26.5公里。因发源所在地的主要河流而取名。

军田河

系俊水主要支流。发源于浆洞水杉林村的石板头、炭龙岭,流经浆洞瑶族乡、毛俊镇至俊溪村西南面注入俊水,沿途有鹿溪水、漕洞水汇入。全长12.5公里。因水源集中流向军田而得名。

大坝口河

又名高良源水。系舜水主要支流。发源于香炉石东麓,流经紫良瑶族乡、所城镇,注入舜水,全长14公里。因河水集中在大坝口附近而得名。

新村河

发源于楠市镇盘石村的鸟仔岭。钟水主要支流,流经楠市镇、土市乡至新村注入钟水,全长18公里。以下流入水口地名取名。

排田河

系舜水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塔峰镇与浆洞瑶族乡交界处的箭岭,流经塔峰镇注入舜水,全长16公里。以河水经过的主要地段取名。

新圩河

发源于临武县万水乡。流经新圩镇、太平圩乡至小佳田村附近的滴水龙注入钟水,全长15公里。以主要流经地取名。

大源河

发源于汇源瑶族乡与所城镇交界的团圆山北部,向北流经汇源瑶族乡全境至湘源村的成家源出宁远县的湾井镇注入双牌水,全长16公里,以源水集中在大源而得名。

水库

甘竹山水库

位于新圩镇竹山村,属舂陵水系。库容465万立方米,可灌溉3个乡镇面积1千公顷。1956年10月动工,1957年4月竣工,工程含一座大坝(高17米),五座副坝、引水渠一条、灌溉渠道干渠三条,支渠14条。兼有灌溉、养殖等功能。以所在地取名。

蓝嘉水库

位于新圩镇株木水、上清水两村与嘉禾县上边洞村的交界之间,距甘竹山水库1.2公里,属舂陵水系。库容420万立方米,可灌溉面积666公顷。1955年 11月动工,1956年4月建成,有灌溉干渠两条,支渠七条。兼有灌溉、养殖等功能。因水库是由蓝山、嘉禾两县共同兴建,特命名“蓝嘉水库”。

白鸤洞水库

位于竹管寺镇界头村,属舂陵水系。水库库容325万立方米,可灌溉面积800公顷。1959年10月动工兴建,1960年冬竣工。工程含一座大坝(高16米),两座副坝,灌溉干渠三条,支渠24条。兼有灌溉、发电、养殖等功能。以当地自然地取名。

上下村水库

位于楠市镇上下村,属舂陵水系。水库库容225万立方米,可灌溉面积330公顷。1971年11月动工,1972年2月建成。有灌溉渠道三条,兼有灌溉、养殖等功能。因水库所在地取名。

历史沿革


唐天宝初以县城“踞万山间”,“四时苍碧如蓝”,遂改名为蓝山。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南平县,为蓝山建县之始,隶属桂阳郡。县治在今蓝山县塔峰镇古城(城腹村),一说为土桥圩(今蓝山县土市镇)。隋大业三年(607年),南平并入临武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南平县。天宝元年,改南平县为蓝山县,因境内“山岭重叠,荟蔚苍萃,浮空如蓝”而得名。

南宋绍平年间(1228~1233年),迁县城于今治。

1959年,蓝山县与嘉禾县合并为蓝嘉县。

1961年7月复置蓝山县。

1962年12月,蓝山县划归零陵专区管辖。现属永州市管辖。

2000年,蓝山县辖6个镇、9个乡。总人口332937人。

2001年,蓝山县辖6镇、9乡,370村(居)委会,总人口35.11万。

2004年,蓝山县辖6个镇、3个乡、6个民族乡。

复制搜索

经济概况


概况

2011年,全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58.8亿元、增长13.8%,增幅位居全市第二;规模工业增加值17.4亿元、增长2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50元、增长14.0%;农民人均纯收入7282元、增长18.6%,增幅排全市第一。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去年同期的20.6:38.6:40.8调整为21.3:39.9:38.8,二产业占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财税金融成效显著,全县财政总收入达3.35亿元、增长34.3%,是历年来增幅最大、增长最快的一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16.8亿元,增长25.3%,增幅排全市第一。

2004年,蓝山县生产总值完成16.36亿元,同比增长11.9%,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创1997年以来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13亿元,增长9.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12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6.11亿元,增长9.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5506元,人均增加928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31.4:31.3:37.3。2008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达到3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8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2.93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15.11亿元,增长13.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1560元,增长15.2%。财政总收入1.62亿元,增长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4亿元,增长3%。

就业再就业形势继续好转。2004年末蓝山县就业劳动力18.14万人,增加1.02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57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6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改善。通过开展创建“平安蓝山”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维护了社会稳定。食品药品质量监督和安全生产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税费改革成效显著,农民负担明显减轻。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缺乏长效机制;工业发展仍受电力瓶颈制约;第三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农业

农业生产呈良好发展态势。2004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6亿元,增长9.7%。2004年以来,在中央1号文件和一系列扶持农业产业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下,蓝山县粮食产量继续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12.80万吨,增加1.28万吨,增长11.0%;烟叶、蔬菜产量稳定增长。畜牧业增长加快,完成增加值21991万元,增长13.3%,出栏生猪47.1万头,增长6.6%;出栏牛2.94万头,增长20.5%;出栏羊1.82万头,增长25.8%;肉类总产量38141万吨,增长7.0%;水产品产量2043吨,增长9.3%。

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县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为43.6:9.8:42.9:1.9:1.8。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88万亩,比上年增加1.38万亩,增长4.4%;其中优值稻种植面积5.31万亩,增长21.5%,占水稻面积的比重为31.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9万亩,增加0.5万亩,增长9.2%,其中烤烟面积4.29万亩,增长2.5%。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2760处,土石方7.8万立方米,投入资金830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21.97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0348万吨,增长3.8%,农村用电量2271万度,增长19.6%。

农村扶贫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共安排建整扶贫村24个,其中贫困村7个,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86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26万元,全县农村解决温饱或越过低收入线的新增1100人。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4年,蓝山县全部工业增加值38924万元,比上年增长16.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8亿元,增长58.9%。“三来一补”毛织企业增加值1.15亿元,占整个工业增加值的29.5%。

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上升。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9.1%,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5%,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767万元。

建筑业发展较快。蓝山县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2316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5家,完成产值8984万元,增长12.5%,实现利润200万元,增长115.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68万平方米,增长29.8%。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增长。2004年,蓝山县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投资结构得以优化,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6.03亿元,增长速度21.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8亿元,增长31.5%。按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6634万元,增长41.2%;更新改造完成4787万元,增长77.2%;其它投资完成180万元。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县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在建项目12个,完成投资2.06亿元,同比增长21%。市政广场完成3200万元,完成75%上;蓝嘉公路路基基本拉通;县城亮化美化绿化基本竣工。

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2004年蓝山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县及县以上零售额2.68亿元,增长29.5%,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2.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0221万元,增长13.8%;餐饮业2886万元,增长34.9%;其它行业423万元,增长28.1%。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6158万元,增长25%。

对外经济贸易

对外贸易取得新突破。2004年蓝山县进出口总额为1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3倍。出口总额为1000万美元,增长33倍。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2004年新签订合同项目29个,其中外资12个,内资17个。合同利用外资1.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实际引进内资5.6亿元,增长202.7%。

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邮电业继续发展。完成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15778万元,增长10.2%,全县公路货物周转量70101万吨公里,增长13.5%;公路旅客周转量45354万人公里,增长13.3%。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492万元,增长20.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2.8万户,增加0.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8万户,增加0.7万户,新发展小灵通用户5000户。

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4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0018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同口径比较增长19.0%,增幅比上年提高6.9个百分点,其中地方一般预算7456万元,增长17.1%,财政支出18452万元,增长21.3%,其中基本建设、科技、支农三项支出分别增长500%、18.4%、45.9%。

金融机构存贷款保持合理增长。200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6839万元,比年初增加19296万元,增长17.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9082万元,比年初增加15907万元,增长17.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1753万元,比年初增加7929万元,增长18.1%,在金融调控力度加大的背景下,确保了重点信贷投入。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3029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50万元,增长50.4%;人寿险保险收入2379万元,各项赔款支出462万元,增长9.7%。

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4年,拥有学校276所,职业中专1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53766人,职业中专795人,小学在校学生2859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2%,初中毕业升学率36%。

文化事业平稳发展。拥有乡镇文化站13个,文化管1所,文物管理所1所,图书馆1所,文化娱乐开发中心1所。文物藏品二级2件,三级22件,图书馆藏书2.26万册,新华书店出售各类出版物133.16万册,增加9.18万册,全县报刊期发20.87万份。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全县拥有电视台1座,差转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5%。有线电视用户9867户,增加455户,投入236万元对有线电视进行改造。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1个,其中医院29个,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院各一所,各村都有医疗点,卫生技术人员682人。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2004年7月省级跆拳道比赛中获得铜牌1枚,市级比赛中获得2金1银,团体总分第3名,8月份全市田径赛中获得5金2银6铜。全省男子跳高获第4名。

环境保护

蓝山县地表水质量保持Ⅱ类水质以上,大气环境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对2家违法建设项目给予严厉的处罚,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2起。

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4年,蓝山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01元,比上年增加499元,增长21.6%,其中工资性收入978元,增加189元;家庭经营收入1670元,增加278元;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153元,增加4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2元,增长22.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38元,增加264元,恩格尔系数52.3%,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81台,电话机47.1台,移动电话38.5台,摩托车31.4辆,人均住房面积38.07平方米,增加7.9平方米。

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40元,比上年增加674元,增长12.6%,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0451万元,增长7.9%,在岗职工人平工资8738元,增长8.6%。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252人,增长28.4%;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4051人,增长13%,参加失业保险7879人,增长26.8%,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3055万元,城镇居民最底生活保障金277.8万元。

茶场介绍


蓝山黄毛岭茶场位于湖南南部边陲,南与广东省连州市接壤,春秋战国时属楚,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南平县于此;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境内“山岭重叠,荟蔚苍翠,浮空如蓝”而更名蓝山,沿袭至今。全县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辖6个镇9个乡(其中6个瑶族乡)5个国有农林茶场,总人口35万。

行政区划


Lanshan Xian

0746 (电话区号)

431127 (身份证前6位代码)

425800 ( 邮政编码)

县人民政府驻塔峰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蓝山县辖6个镇、3个乡、6个民族乡

塔峰镇

辖:辅仁、南门、三蓝、舜峰、龙泉、南平6个社区居委会;东村、塔峰、西南、西外、东北、新民、果木、三里、和平、两江、东侧、社门、古城、城腹、洪田、五里、牛承、龙泉、山湾、竹源、东汇、糯江、花果、西埠头、早禾、源头、高阳、中洞、福正、保干、岭脚、半洞、富阳、排田、箭岭、水口、曙光37个村委会。

竹管寺镇

辖:新街、老街2个居委会;竹市、五坊塘、成家、塘复、上丰头、李子荣、杨美洞、上堂庵、背子冲、排楼脚、桃源坝、廖伏荣、荷叶塘、岩口、

毛俊镇

辖:东路、西路2个居委会;龙江、俊溪、沙溪、井头、栗江、洋田、西岭头、寺湾、朱家、毛塘、秧田、鹊峰、槽源、清溪、上洞、卢溪、栗树脚、邓家围、山溪、火市、排下、岩丘、大汉口、井湾、西林、杨梅、苗昌岭、社下、昌头坪、湖海、六甲、七甲、八甲、牛栏塘、马山下、小江洞、牛路脚、雷家岭、百叠岭、西海、归龙、礼河、禾家田、云峰、羊尾、沙坪、小累、杨家洞、刘家寨、朝溪、罗家51个村委会。

楠市镇

辖:镇东、镇西2个居委会;楠市、下洞、朱家、石坪头、梁家、曾德和、黄均德、文顺、砠下、元家冲、上下、白竹塘、肖家岭、大元井、大元里、兰后、甘溪、塘背、石泉、环莲、田心、芹菜、盘石、正市、朋佳、熊家、福兴、上源、希政、子荣、子塘、居委32个村委会。

所城镇

辖:所城、大麻2个居委会;山田、廖家庄、黄泥铺、东山、所城、高良头、枧下、良村、长铺、万年、青布、幼江、团园、岩口洞、峡源、大河边、上洞、军屯、上尾菜、三合、联云、林布、东路、坪源、半山、下洞26个村委会。

新圩镇

辖:新圩镇居委会;龙家坊、新圩、下清涵、竹山、上清水、楼下、神溪、上清涵、上田家、双何、岸山、滨溪、关溪、砠里、朱木水、水尾、老屋里、尧仁、彭家、李家、唐家、水源、江溪洞、邹家、山下、杨家坊、田心、石虎、板屋、厚冲、水冲、田心铺、南汪、同乐、大塘、毛江、上源、下源、小富岭、东联、五都、傅家、麦田、可富、牛形45个村委会。

汇源瑶族乡

辖:源峰、荆竹、湘兰、大源、湘源5个村委会。

犁头瑶族乡

辖:犁头、山背、毛利坪、新屋地4个村委会。

浆洞瑶族乡

辖:上浆洞、下浆洞、水杉林、史家、茶山、大坪头、小洞、枫木山、甲背岭9个村委会。

紫良瑶族乡

辖:高源、坪源、桐村、联村、竹林5个村委会。

大桥瑶族乡

辖:沙子岭、源兴、小目口、堡城、乔市、呈源、舜水、桂源、兰江、大冲10个村委会。

荆竹瑶族乡

辖:友爱、十里、新寨、荆竹、沙落、大坦、蒲林、石壁8个村委会。

祠堂圩乡

辖:大兴、洞庭、龙田、岩头坪、潘星、宅头、大基、砠背、祠市、邓岩、东毛山、大和、立木、大井头、水头、坪石、淌头、山口、石坝、背山、桃源、吴家塘、兰屏、新铺、东塘、小水、桐木、肖家山、虎溪、黄土岭、崩山31个村委会。

土市乡

辖:三广、道福、廷岗、郑家、六村、高家、洪观、均田、贺家、坦头、李德惠(解革开放60年来这村积极遵循县政府的政策现在这村平均每户都有个大学生)、泉塘、塔黄、塔溪、大方、西江、神山、上陈、汪田、涩源、岐山、土市、上泉洞、红石、洞头、古院、爻山、社背、锡楼、新村、马袅、四村、下陈、埠头、蒋家、车冲、东车、新安、八五39个村委会。

太平圩乡

辖:太平、薛家、立木爻、虎形、楼溪、詹家坊、小佳田、永桥、钟家坊、沿山、坪山、桐木林、下岐、大洞、梅溪、上奎、里田、观洞、渣湾、石磳20个村委会。

蓝山荆竹林场

蓝山浆洞林场

蓝山南岭林场

辖:粟岐岭、坪石头村委会。

蓝山原种场

蓝山黄毛岭茶场

文化旅游


蓝山位于南岭山脉腹地的九嶷山东麓,壮丽的山河,秀美的风光,构成了蓝山“奇山、异水、幽洞、深峡、流泉、飞瀑”的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①塔下寺风景区,千年古刹的深厚文化令人陶醉,传芳塔赏景登高望远,观浪亭观水怦然心动,“蓝山古八景”列队悠悠入眼来,令人目不暇接;②舜帝南巡踪迹游览区,从县城溯舜水而上,沿途可欣赏滴水龙瀑布、万年古石桥、舜庙、舜岩、天华寺、宁溪所城、望嶷亭等名胜古迹,最后登临香炉石、三分石绝顶,领略“万山朝九嶷”的绝妙奇观;③瑶族民俗风情游览区,以舜瑶民俗村为中心,既可荡舟高峡平湖寻幽觅胜,亦可领略古老瑶族服饰、刺绣、长鼓舞、坐歌堂、还盘王愿、度戒、烧尸巫术的神秘文化;④南风坳避暑休闲风景区,站在这座海拔1200米的“湘粤第一雄关”上,山岭逶迤横亘,秀峰破云擎天,“天然氧吧”令人心旷神怡,高塘坪、板塘两座高山“天湖”更向人展现出“山蓝、水蓝、天更蓝”的迷人风光;⑤通心岩地下溶洞探险游览区,在这座神奇的地下龙宫里,神态逼真的“观音坐莲”、“黄石瀑布”、“玉兔欢歌”、“母子情深”、“石猴偷桃”、“自由女神”、“雪山飞瀑”、“神龟探首”、“神雕倚柱”等奇妙景观令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⑥红色之旅——红军长征过蓝山,留下了标语、手雷勋章、货币、马灯等战争年代的诸多遗物、墓葬、遗址及美妙故事,令人回味无穷,力量倍增;⑦千年古村——太平石磳游览区,可领略自然与人文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景。此外,还有历史悠久的虎溪古民居群落、饱经沧桑的凉亭风雨桥、千奇百怪的石柱秀峰、悬空而建的瑶家吊脚楼、板塘自然保护区的神奇斑竹、红军长征过境时留下的标语口号等等纷纷点缀其间,构成了绝妙的人文山水画图。一座集旅游、休闲、避暑、探险于一体的“粤港澳后花园”镶嵌在湘南最边陲,期待您的光临。

蓝山特产


蓝山粑粑油茶

粑粑油茶是蓝山特有的传统名点,以辣、香、甜、脆、味美著名。粑粑系用本地产的优质糯米制做,油炸成鸽蛋大小,每碗盛十至十二个,配以炒熟的花生米、黄豆、冻米等,面上稍撒点葱花,然后泡进滚开的油茶姜汤(汤中放有生姜、少许红糖和茶叶)中,既香气四溢,又辣甜松脆,十分可口。油茶落肚,发汗驱寒,能促进血液循环,有益于健身防病。

蓝山人喝油茶,几百年来已相沿成习,节日喜庆,招待宾客,人们都要制作油茶。民间还传说,春节早上吃了油茶,一年之中可以驱瘴消灾,大吉大利。

“牛屎酒”

“牛屎酒”是蓝山县(属于永州市)的一大特产,应该说是蓝山一绝,除蓝山县之外,至今还没有看到过其他地方有此种酒。“牛屎酒”其名不雅,陌生人听了怪不是滋味的,于是也有人喜欢管它叫“黑糊酒”。

关于“牛屎酒”,当地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一男子好酒,几乎变卖了家里的所有财产,每天在外饮酒,深夜方归。一天,他的老婆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便把他闩在门外。外面下着瓢泼大雨,他只好抱着酒壶去牛圈避雨。第二天清理牛圈时,便清理出了一壶“牛屎酒”。原来,他的老婆看见他不争气,一脚把他的酒壶踩进了牛粪堆里,以解心头之恨,谁知这一脚竟踩出了绝世佳酿。

“牛屎酒”看上去黑糊糊的,别看它其貌不扬,但酒液特别浓,掉在桌上不会流走,凝成一小团。它的味道也很醇厚甘美,沁人心脾,饮后觉得余味无穷。

“牛屎酒”的制作十分考究:首先选用当地优质糯米为原料,用特制的大木桶蒸熟以后,掺和酵母,用缸盛起来,半月后倒入甘甜可口的井水,并配以多种名贵药材酿造;待酒酿好后,把酒倒入口子较窄的陶瓷缸里,用干净布封住缸口,盖上盖子,再用水泥或石灰涂上,以防漏气;然后,在牛圈中牛粪较多的地方挖一个洞,置缸于洞中,用牛粪垒好。经过半年或者更长时间以后,把酒取出来,酒液已变成像牛粪一样的颜色——深褐色。一般来说,放置的时间越长,酒液越稠,味道也越芬芳、越绵甜。“牛屎酒”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舒筋活血、醒脑提神、消寒去湿等药用价值。当地人还用这种酒擦在发烧的病人身上,以帮助病人退烧。

外地人喝过蓝山“牛屎酒”后,便对它有了依依不舍之情,于是,一些人回家纷纷仿效起来,但都没成功。据说,这与蓝山独特的地理条件有关。蓝山县与广东和湖南郴州交界,多山区,地形起伏不定,冬暖夏凉,再加上在米质和水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才成就了这绝佳美酿。

蓝山“黑糊酒”俗称牛屎酒,极具本地特色。1995年,黑糊酒在全国食品饮料展销会上荣获金奖。据《蓝山县志》记载,该产品具有2500多年的生产历史,是历代皇帝的贡酒,酒从壶嘴流出,呈粘性的丝线状,盛在杯中光泽翠绿、芳香扑鼻,入喉滋润,清凉甘甜,醇美无比,堪称“蓝山茅台”。所用原料和工艺均源于蓝山新圩等乡村,属绿色食品,目前产品供不应求。

由于制作不便,再加上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因此,这种酒显得极其珍贵。在蓝山,也只有家里来了贵客,才会拿出这种酒来款待。

蓝山大白苦瓜

蓝山大白苦瓜是采用蓝山县本地品种鳝鱼苦瓜作父本、鲤鱼婆苦瓜作母本进行有性杂交,再从杂交后代连续8年进行定向择优选育而成的高科技良种,良种推广已达20多年。目前除台湾外,畅销全国所有省市,包括西藏、新疆和黑龙江(大棚蔬菜)等边远省区,推广范围之广达到了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

“蓝山大白苦瓜”是目前我国瓜条最长、外观最白、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苦瓜之王”,一般单个重1.5公斤,最大的重达4公斤,亩平产苦瓜籽20-25公斤,每公斤400多元,亩平创收4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可观。2002年蓝山全县种植“蓝山大白苦瓜”面积达2600亩,主要分布在总市、毛俊、火市等乡镇,订单生产面积达1200亩。其中毛俊镇耕地面积1043.5亩,种植苦瓜450亩,采取与县蔬菜办、蔬菜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实行公司+农户管理模式,全部实现订单生产。2001年仅繁育苦瓜良种一项,全镇增加农业产值180万元。

金柑

金柑我国的传统名果之一,在华南数省和长江流域均有分布。湖南省蓝山县栽培金柑已有140多年的历史,面积达2000多亩,为湖南省重要的金柑生产基地。

蓝山金柑,又名蓝山金弹,为大果型良种,具有四大突出优点:果实佳,用途广,耐贮运,销路好,树形矮小,分枝密集;便于管理,适于密植;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受冻后恢复生长结果快,经济损失小,因而久负盛名。金柑果实。有特殊芳香,营养丰富,既可生食,又宜加工成金钱桔饼、金钱花或金钱罐头等;食之有顺气润肺、化痰止咳、促进消化、强壮身体之功。对治疗气管炎和哮喘病有良好效果,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复制搜索

复制搜索

相关分词: 蓝山县 蓝山 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