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魁星点斗图

魁星点斗图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魁星点斗图


概述:该图为阆中人清代陕甘总督马德昭作品,图中人形暗含“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字,一只脚踩“螯”字,一只脚踢“斗”字,所以全称“ 魁星点斗”。左下落款“西蜀马德昭”。原件2,均为石刻,一存于西安碑林,一存于阆中张飞庙。现具有考古价值,存于国家博物管。

作品名称:魁星点斗图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阆马德昭

作品性质:石刻美术

作品体积:高114厘米,宽60厘米



作品性质


石刻美术

魁星点斗


作者介绍

四川阆中人,生卒年不详,号自明。咸丰初年调处江南军务,在湖南湖北及江南一带立功,荐升直隶大名总镇。这时回人与捻军张总愚欲联合叛乱,朝廷因此改授德昭总兵陕安,以镇慑秦中,随即再补甘肃固原提督。但西安士绅挽留,以保护省城。德昭留兵数月,回人终不得逞。德昭战守兼擅,以游击之师,或解豫皖急危,或扼守潼关要道,或防护蒲水饷区,以一军固中原腹地,一时之间,称其为大河南北之“长城”。同治七年(1868),马德昭协助李鸿章征讨捻军,出谋划策,终至成功。此后他驻防潼关数年,军事平定,告老还乡,终老于家。潼关之民思其保境之功,为之立祠奉祀。

作品详细介绍


其美术作品

《魁星点斗刻石》,陈列在西安碑林第四室西侧第三排南数第二的位置。此刻石为圆首方座形,高114厘米,宽60厘米,刻于清穆宗载淳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马德昭以儒家修养为准则,“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字巧妙的构建成魁星的形象,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图无不使人叫绝,这也是西安碑林中令人瞩目的名碑刻之一,左手托砚,右手执笔,一脚翘起托一“斗”字,一脚立“鳌”字上。取魁星点斗独点鳌头之意,形象生动,拼字巧妙。古人文字游戏之作的名品!

“魁”的含义


在科举考试中,取得高第即称作“魁”,就是出于“魁”与“奎”的同音,并有“首”之意的缘故。如明朝时,科举要实行“五经取士”。所谓“五经”,就是《诗》、《书》、《礼》、《易》、《春秋》,为儒家崇奉的五部经书。每经所考取的头一名称之为“经魁”。“魁”即有“首”、“第一”之意。在乡试中,每科的前五名必须分别是其中一经的“经魁”,故又称“五经魁”或“五经魁首”。此外,科举考试中,进士第一名称状元,也称作“魁甲”;乡试中,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也称作“魁解”,均有“第一”之涵义。

魁星的地位


由于魁星掌主文运,所以与文昌神一样,深受读书人的崇拜。过去,几乎每个城镇都有魁星楼、魁星阁。因“魁”又有“鬼”抢“斗”之意,故魁星又被形象化——一副张牙舞爪的形象。传说他那支笔专门用来点取科举士子的名字,一旦点中,文运、官运就会与之俱来,所以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将其视若神明。唐宋时,皇宫正殿的台阶正中石板上,雕有龙和鳌(大龟)的图像。如果考中进士,就要进入皇宫,站在正殿下恭迎皇榜。按规定,考中头一名进士的(状元)才有资格站在鳌头之上,故有“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誉。宋代人同秘在《癸辛杂识》中就有当时考中状元,朝廷“送镀金魁星杯柈(盘)一副”的记载。明朝人陆深在《俨山外集》中也描述了士生们在座右贴魁星图和考场出售魁星像的热闹场面。这些皆表明士生们都希望“魁星点斗,金榜题名”。

相关分词: 魁星 点斗 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