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跨语言的书写:翻译文学文本的异性结构

跨语言的书写:翻译文学文本的异性结构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跨语言的书写:翻译文学文本的异性结构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3月1日)

平装: 32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0698425, 7500698429

条形码: 9787500698425

商品尺寸: 21 x 14.6 x 2 cm

商品重量: 440 g

内容简介


《跨语言的书写:翻译文学文本的"异"性结构》在对文学翻译历史作全面考察的基础上,从新的研究视角——文学翻译相对于“翻译标准”的“非同一性”切入,运用叙事学、文体学、比较诗学、接受美学、文化传播学等学科方法对翻译文学文本的“异”性结构——“译者”形象、“译者视点”、“译者话语”等进行系统考察,探究其文化一文学动因、总体表征和价值效应,揭示出翻译标准的“历史模式”之于文学翻译过程的功能和意义,其次,对建诸“集合话语言的翻译文学文本的结构特质展开分析,并对作为“第二性文本”的翻译文学文本之于总体文学体系的建构价值给予评定,以此认定文学翻译及其文本作为特定形式的“文学事实”的功能和意义。

《跨语言的书写:翻译文学文本的"异"性结构》对翻译文学文本“异”性结构所进行的历史分析标示出翻译研究范式的另一维度:区别于传统翻译研究对“理想模型”的探究和拟定,《跨语言的书写:翻译文学文本的"异"性结构》以文学翻译作为特定的“文学事实”为前设建构翻译研究的本体理论,从而使得传统翻译论域的诸多争论得到合理的阐释。与此同时,《跨语言的书写:翻译文学文本的"异"性结构》将文学翻译研究纳入文学理论论域,对“第二性”翻译文学系统之于总体文学体系的建构价值给予论述,以此对文学文本研究作出相应的补证。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译者”:翻译文学文本的“异”性形象

第一节 “译者”与“翻译家”:概念界定及其意义

1.1 “译者”概念与“翻译家”概念的界定

1.2 “译者”概念界定对于译语文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翻译家”翻译理念与“译者”形象的生成

2.1 “翻译家”:译语文本的价值目标和翻译理念

2.2 翻译理念翻译策略翻译方法“译者”形象

第三节“译者”形象:译语文本结构特质的总体表征

3.1 文学文本“作者”系统与“译者”形象

3.2 “异”性“译者”形象:译语文本结构特质的总体表征

【个例分析】B.A.茹科夫斯基:翻译“创作性”选择与“译者”形象

第二章 “译者视点’!:翻译文学文本“异”性构成的动因

第一节 “译者视点”与原语文本“视点原型”的概念界定

1.1文学文本的“视点”概念及其实质

1.2“译者视点”与原语文本“视点原型”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译者视点”:原语文本“视点原型”的历史性变体

2.1 翻译标准(规范):原语文本“视点原型”的同一性诉求

2.2“译者视点”:原语文本“视点原型”的历史性变体

第三节“译者视点”:译语文本“异”性构成的动因

3.1 文学文本“视点”功能:“文本世界”图式的裁定

3.2“译者视点”:译语文本“异”性构成的动因

第三章 “译者话语”I:译语文化一政治价值指向的介入

第一节 形象的“译语化”:译语文化元素对原语文本的改写

1.1 翻译历史:原语文本形象的“译语化”策略及其功能

1.2 译语文化元素对原语文本“文化形象”的改写

第二节 主题的“工具性适用”:译语文本作为“政治书写”的特定空间

2.1 翻译历史:“工具理性”的规导与翻译事实

2.2 译语文本作为译语文学“政治书写”的特定空间

第三节“译者话语”I与原语文本社会一认知价值的变异

3.1 文学的社会一认知价值:原语文本价值值变的向度

3.2 “译者话语”I与原语文本社会一认知价值的变异

【个例分析1】译语“文化习语”和“文化概念”与原语文本“文化形象”的重构

【个例分析2】严复的《天演论译例言》:翻译标准(规范)作为“译者话语”的规导

【个例分析3】从“MepTBbIeⅡ严H”到“死魂灵”:“译者话语”作为政

……

第四章 “译者话语”II:原语文学文本诗学构成的改编

第五章 “异”性结构价值给定:翻译文学文本结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