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

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




图书信息


作 者: 朱巧云 著 丛 书 名: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丛书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72018 出版时间:2008-11-01 版 次:1页 数:321 装 帧:平装 开 本:32开 所属分类:图书 > 文学 > 文学评论与研究

内容简介


《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共八章的内容,可以分成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即《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的第一章,介绍了叶嘉莹的经历、著述、诗学理想,并由学术界研究叶嘉莹的现状引出《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的研究视角、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论述结构。

第二部分即《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的第二、三两章,探讨了叶嘉莹的诗学理论。第二章阐述了叶嘉莹中西比较诗学理论;第三章对叶嘉莹中西融合、自成体系的“兴发感动”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两章的论述旨在凸显叶嘉莹在诗学理论建构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了叶嘉莹以西方理论解读、观照中国古典诗词和文论的批评实践,这部分又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分析了叶嘉莹对词的美学特质及其成因问题的论述,从本体研究的角度显示叶嘉莹词学研究的意义;二是对叶嘉莹以西方理论解读中国诗词的几个案例进行了剖析;三是就叶嘉莹以西方理论阐发张惠言、王国维词学研究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讨论。

这一部分的研究,既是对前文叶嘉莹比较诗学理论的呼应.也是一种检验,同时也彰显叶嘉莹在阐发研究中的贡献。以上是《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第四、五、六章的内容。

第四部分即《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的第七章,追溯了叶嘉莹中西融合的诗学理论和批评特色的渊源。

第五部分即《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最后一章,对叶嘉莹的批评特色、方法进行了,总结,从跨文化的视角考察了叶嘉莹“兴发感动”说的创新之处以及她在词学研究和比较文学方面的贡献。

查看全部>>

作者简介


朱巧云,女,1971年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文学博士。现执教于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中文系。主要从事海外华人诗学的研究,教授《文学概论》、《艺术概论》等课程。在《文艺理论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甘肃社会科学》、《暨南学报》、《宁夏社会科学》、美国《中外论坛》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

查看全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走近迦陵

第一节 自我放逐与诗意人生:叶嘉莹的经历和著述

第二节 “混沌之思”与启示意义:叶嘉莹的诗学理想与诗学研究价值

第三节 多重视角与拓展空间:研究现状及本书的选题依据

第四节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本书结构

第二章 对话诗学:叶嘉莹比较诗学理论

第一节 主要观点及诗学动因

一 异域之光,堪借照焉

二 “求同存异”、“择其需要而取之”、“中西融合”

三 “喧宾不可以夺主”

第二节 理论价值

一 有助于建立新文学批评体系

二 对中国文学、文论走向世界有积极的启示和理论意义

三 对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第三章 中西融合、自成体系:“兴发感动”说

第一节 “兴发感动”:创作缘起与动力

一 “兴发感动”的缘起

二 创作的基本动力

第二节 “兴发感动”之作用:诗歌本质与传承

一 诗歌的本质

二 伦理价值

三 感发生命,生生不已

四 “兴发感动之作用”提出的缘由

第三节 “能感之”、“能写之”

一 “能感之”与“能写之”的要素及其关系

二 赋比兴及其与西方理论的比较

三 批评的两种标准

第四章 历史和美学的批评:词的审美特质及其成因

第一节 词审美特质的追问

一 四类词之演进与词的审美特质

二 感性诗评的理性总结

三 词本体论的完善与词史的重构

第二节 女性主义的视角:词审美特质成因的分析

一 词的女性叙写

二 阐发研究的例证与词学研究的理论意识

第五章 古典诗词的阐发研究

第一节 客观、纯美论温词

二 安恬静穆的客观美

二 纯粹无意的形式美

三 解惑与误读

第二节 馨香不泯梦窗词

一 时空交错

二 感性修辞

三 正解与错释

第三节 诗歌阐发的其他例证

一 解读《古诗十九首》

二 李商隐研究的两种角度

第六章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词论家研究

第一节 常州词派新检讨

一 梳理传统与平行研究

二 庐山之外看庐山

三 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 王国维文学批评透视

一 王国维美学观念之影响研究

二 《(红楼梦)评论》之评论

三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分辨

四 “写境”、“造境”与“理想”、“写实”之分析

五 王国维“能出”、“能入”之说和西方游戏说之关系

六 王国维评词方式的西方观照

七 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评略

第七章 叶嘉莹中西融合的诗学研究渊源

第一节 心仪冥契王国维

一 叶嘉莹的“王国维情结”

二 王国维学术观点的启发

三 王国维批评方法的影响

第二节 受业师法顾羡季

一 师生情缘

二 顾随讲解方式的熏陶

第三节 漂洋过海时域异

一 台湾“现代风”潮流之影响

二 西方理论的直接影响

三 异域中的“根生”情怀

第八章 迦陵批评特色及诗学贡献

第一节 批评特色

一 “混沌之路”的探索

二 批评方法的多元化

三 主诚和认真

第二节 诗学贡献

一 对话中的超越:“兴发感动”说的创新意义

二 词学贡献

三 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笔者发表的相关论文

试论叶嘉莹中西比较诗学理论

故园千里隔休戚总相关

中国大陆叶嘉莹研究述评

附录二 叶嘉莹著述年表

一 论文

二 著作

附录三 中国大陆研究叶嘉莹论文目录

后记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