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克里瓦克级护卫舰

克里瓦克级护卫舰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克里瓦克级护卫舰


前苏联第一级现代化护卫舰,它为前苏联今后研制新型护卫舰——“不惧”级打下了基础。“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大体可以分为3个型号,Ⅰ型建于1969~1981年,共建造20艘;Ⅱ型建于1976~1981年,共有11艘;Ⅲ型建于1984~1993年,共9艘。



基本参数


满载排水量:3650t。

标准排水量:3100t。

舰总长:123.5m。

舰宽:14.3m。

吃水:5m。

航速:32kn。

续航力:4600nmile/20kn,1600nmile/30kn。

人员编制:194人(其中18名军官)。

动力装置:COGAG。2台燃气轮机,功率40.8MW;2台燃气轮机,功率10MW,双轴。

舰载武器


导弹:2座四联装“明星”(ZVEZDA)SS-N-25(KH35“天王星”)舰对舰导弹发射装置,现代化改装后的“克里瓦克”Ⅰ级舰装有这种导弹。该级其他舰可使用该种导弹,但未装。

2座双联装SA-N-4“壁虎”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克里瓦克”Ⅲ级上1座),半主动雷达寻的,射程15km,飞行速度2.5Ma,战斗部重50kg,射高9.1~3048m,40枚导弹(“克里瓦克”Ⅲ装有20枚)。

1座四联装彩虹设计局(RADUGA)SS-N-14“石英”反潜导弹发射装置(“克里瓦克”Ⅲ上没有),指令制导,射程55km,飞行速度0.95Ma,战斗部为5kt当量的核弹头或40型鱼雷或E53-72型鱼雷。若换装舰对舰导弹,其射程为35km,战斗部重500kg。舰炮:2座双联装76mm/60舰炮(“克里瓦克”Ⅰ),仰角80,射速90发/min,射程15km,弹重6.8kg。

2座100mm/59舰炮(“克里瓦克”Ⅱ)(“克里瓦克”Ⅲ只有1座),仰角85,射速60发/min,射程15km,弹重16kg。

2座6管30mm/65舰炮(“克里瓦克”Ⅲ),射速3000发/min,射程2km。鱼雷:2座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反潜深弹:2座RBU6000型12管回转式反潜深弹发射装置(改进型“克里瓦克”Ⅰ级上没有),射程6000m,弹重31kg。水雷:能装20枚。

对抗措施:4座PK16或10座PK10型箔条诱饵发射装置。

电子设备


拖曳式鱼雷诱饵。2部“罩钟”、2部“座钟”电子战设备。“半杯”激光警戒设备(有些舰上有)。雷达:对空搜索――“头网”C三坐标雷达,E波段,探测距离128km,或“顶板”雷达(改进型“克里瓦克”I级和“克里瓦克”Ⅲ舰)。

对海搜索――“顿河”或“棕榈叶”或“顿河”2或“旋转槽”雷达,I波段。“球果皮”雷达,I波段(“克里瓦克”Ⅲ)。

火控――2部“眼窝”雷达(“克里瓦克”Ⅲ上没有),F波段(用于SS-N-14)。2部“气枪群”雷达(“克里瓦克”Ⅲ上只有1部),F/H/I波段(用于SA-N-4)。“枭声”雷达(“克里瓦克Ⅰ”),G波段。“鸢声”雷达(“克里瓦克”Ⅱ和“克里瓦克”Ⅲ),H/I/K波段。“低音帐篷”雷达(“克里瓦克”Ⅲ),H/I波段。“剃刀板”雷达(用于SS-N-25)。

敌我识别――“高杆”B。“盐罐”(“克里瓦克”Ⅲ)。声呐:“公牛鼻”舰壳声呐,主动搜索和攻击,中频。“牝马尾”或“遮掩”(某些改装后的“克里瓦克”Ⅰ级舰)变深声呐,主动搜索,中频。直升机:1架卡-25“激素”或卡-27“蜗牛”直升机(“克里瓦克”Ⅲ)。

改装


“克里瓦克”I级舰于1969~1981年间在加里宁格勒、列宁格勒和刻赤建造。“克里瓦克”Ⅱ级舰于1976~1981年间在加里宁格勒建造。“克里瓦克”III级舰于1984~1990年间在刻赤建造。型号名称开始为大型反潜舰,1977~1978年改为护卫舰。有8艘“克里瓦克”Ⅲ级舰属于乌克兰。3艘“克里瓦克”I级舰已经进行了改装,用SS-N-25四联装发射装置取代了舰桥前部的反潜深弹发射装置。其他舰还没有一艘被报道装上了这种导弹以及相应的火控雷达。在有些舰上用“顶板”雷达取代了“头网”雷达,而且还装上了更现代化的变深声呐。可装SS-N-25导弹发射装置的舰艇是“莱格克”、“莱图切”和“热情”号。该计划已经终止。“克里瓦克”Ⅱ级舰上舰炮的位置比其他“克里瓦克”级舰上的舰炮更高而且更往后。

“克里瓦克”Ⅲ级舰是为前克格勃建造的,但现在归海军指挥。它的任务相当于美国的海岸警卫队,因为在苏联时期,克格勃除了情报工作,还同时担负国家边境的守卫任务,是“边防部队”。“克里瓦克”Ⅲ级舰拆掉了SS-N-14导弹发射装置和1座SA-N-4导弹发射装置,装上了机库和飞行甲板。“克里瓦克”I和“克里瓦克”Ⅱ级舰目前正在拆解,但有两艘1995年已报道退役的舰,在1996年又重新启用。

服役列表


北海舰队有:“奋激”、“炎热”、“莱格克”和“淘气”号。黑海舰队有:“拉德内”和“求知”号。波罗的海舰队有:“友谊”和“高傲”号。太平洋舰队有:“理智”、“莱图切”、“警戒”和所有的“克里瓦克”Ⅲ级舰。

相关事件


“ 警戒“号叛逃

1975年11月8日晚,苏联海军发生了严重的紧急事故:波罗的海舰队“警戒”号大型反潜舰(或称驱逐舰)未经司令部允许,擅自启锚,离开拉脱维亚首都里加附近的达乌加维河湾驻泊地,向连接里加湾和波罗的海的伊尔宾斯基海峡方向驶去。

从该舰上成功逃出的一名军官游回里加海军基地汇报了情况,原来是“警戒”号大型反潜舰上发生了暴乱,负责政治工作的副舰长维克多萨布林海军少校,指挥一伙同谋,逮捕了舰长,制服了军官,武装夺取战舰,准备叛逃至瑞典。波罗的海舰队护卫舰、导弹舰、海军航空兵及部署在波罗的海地区的空军前线轰炸航空兵,紧急出动,从空中和海上两路拦截、追杀叛逃的军舰。

在真枪实弹面前,刚刚清醒过来的水兵们释放了舰长和其他军官,并在舰长的带领下冲进指挥舱,将维克多萨布林击伤,成功夺回军舰的控制权。一场让红海军颜面尽失的闹剧到此结束。

正是因为此次事件,“克里瓦克”级也有“大型反潜舰”被降级为了“警戒舰”(红海军舰种划分十分复杂,按北约标准相当于由驱逐舰降级为了护卫舰)。

“忘我”的撞击

1988年2月12日,美国海军第六舰队9000NE级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约克城”号和8000级的“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卡伦”号以享有“海上无害通过权”为由,抵近黑海舰队塞瓦斯托波尔基地以南7海里的海域侦察苏军情况。以检查苏军的反应能力。

苏联海军迅速作出反应,派舰跟踪并警告美军舰艇已经进入苏联领海范围,要求两舰立即驶出,但两舰仍以依照国际规则拥有无害通过权为由对苏联海军的警告未予理睬。苏联海军不甘示弱,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做出了撞击美军舰艇、迫其离开、维护苏联领海主权的决定。苏军舰艇发出“我舰奉命撞击你舰”的信号,在美舰无反应的情况下对其主动进行撞击。

执行这项命令的是隶属于黑海舰队的两艘护卫舰,分别是3000吨级的“克里瓦克”I型“忘我”号(舷号811)和1000吨级“米尔卡”级SKR一6号(舷号824)。面对吨位数倍于己的美军舰艇,两艘苏联护卫舰丝毫没有犹豫,坚决执行了命令。

最终,“忘我”号执行了对“约克城”号的撞击,而sKR一6号则撞向了“卡伦”号,造成美国“约克城”号巡洋舰艉部和艉部的“捕鲸叉”导弹发射架受到损伤,原苏联“米尔卡”级护卫舰舰艏水线以上则被撞出一个大窟窿。 使美舰在无限惊恐中撤出了苏联领海。此次撞击事件发生在冷战即将结束的80代末期,当时在国际上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冷战结束后,一些观察家还将此次事件称为“冷战的最后一次事件”。

其他信息


该级护卫舰在红海军内部被称为1135型“海燕”级。并有1135.2、1135.3、1135M、1135.1、1135.6型(即出口印度的”塔尔瓦尔”级)等改进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