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军事凯恩斯主义

军事凯恩斯主义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军事凯恩斯主义


军事凯恩斯主义

Military Keynesianism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经济周期无可避免,政府有责任进行干预。在经济萧条时期,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创造就业机会,把钱塞给消费者,以增加消费支出,防止经济持续萎缩和可能随之出现的社会动荡。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应削减支出,重建国库。在宏观经济学领域,这一思想是带有革命性的,后人将政府用干预手段对抗经济周期的做法,称为“凯恩斯主义”。而“军事凯恩斯主义”,则是由波兰经济学家卡莱茨基(1899~1970年)于1943年提出的。

卡莱茨基是最早研究经济周期和商业循环问题的经济学家之一。二战期间,卡莱茨基流亡英国,先后在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任教。卡莱茨基当时用“军事凯恩斯主义”这个新词,来解释纳粹德国在克服“大萧条”和实现“充分就业”方面所取得的成功。他认为,希特勒重新武装德国,目的是为了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而不是出于什么经济原因。但是,希特勒的政策是由政府支持武器生产,因而得到了德国工业家们的认可和支持。卡莱茨基认为,从理论上说,政府在军火生产方面的支出加强了制造业,增加了工人收入,对普通消费者支出也产生了“倍增效应”,这些都符合“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原则。与此同时,常备军的扩大,使得军队成为“最后的雇主”,可吸收大量缺乏生产技能的年轻人,从而解决了就业问题。此外,政府和企业为研发新的武器系统,必须增加科研经费,建设新的基础设施,并产生新的技术。

多年来,“军事凯恩斯主义”这个词已很少有人使用,几乎被彻底遗忘,但近来这个词又复活了。有经济学家指出,美国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依赖“军事凯恩斯主义”,即通过政府对军队和武器的支出,来促进经济增长。美国所发明的许多新技术,如喷气式发动机、核能、芯片及互联网等,最初也的确都是军事项目,可说是“军事凯恩斯主义”的正面成果。但“军事凯恩斯主义”所促成的经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是虚假的,因为美国生产了大量对社会无用的产品,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军事凯恩斯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一大威胁,它使美国在海外没完没了地进行战争。然而,美国目前的政治体系,已经无力扭转这种局面。美国军事工业过于强大,以至于无论在任何时期,总能得到政治家们的足够支持。

美日韩“三角同盟”也可说是一种“军事凯恩斯主义”。东亚地区局势紧张,对美国有利。美国可以继续在日韩比较安稳地驻军,日韩也必须向美国支付更多的驻军费。此外,整个东亚地区财力相对充裕,相关各方有能力出资购买美国的武器。一句话,在美国,“军事凯恩斯主义”一直存在,且一直在发展,而复活的仅仅是“军事凯恩斯主义”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