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卷轴制度

卷轴制度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卷轴制度


初期的纸写书的形式,完全是模仿帛书的。纸被大量应用后,从抄写到制卷,逐渐改进、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卷轴制度。所以,这个时期在书史上又称为卷轴时代。

1、抄写格式和卷轴的制作。

(1)古代的纸张有一定规格。晋代的纸高二十三至二十四厘米,长二十六至二十七厘米;唐代的纸高二十五至二十六厘米或二十六至二十七厘米,长四十至四十三厘米或四十四至五十一厘米;五代时期的纸,大小规模不等。敦煌书卷实物和宋代苏易简《纸谱》所记,大致与上述相符合。

(2)抄写时,第一张纸起首空二行,先写书名,另起一行写正文。每抄完一书,在末尾另起一行再写书名、字数、抄写人姓名、抄写时间、抄写目的、用纸数字,甚至连校书人、审阅人、制卷人姓名也一一附记。敦煌保存的经卷,提供了上述的实证。内容长的书,一张纸容纳不下,再用第二张继续抄写。纸的一面写满后,反过来在背面继续写。据向达《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的统计,在近五百卷的卷子中,有一百八十多卷是两面书写的。如:一百一十九行的《春秋后语释文》的纸背面另抄写一百八十二行的历书;一百零五行的一卷《切韵》的纸背后继续接抄《切韵》。

(3)一部用多张纸写完的书,按顺序接成一张长纸。长纸可先写后接,也可先接后写。用张纸和卷的长度视内容多少而定,短卷有两三张纸,长卷有十几张纸、几十张不等。写完书的长纸,从左向右卷成一纸卷。

(4)为保护纸卷不折皱和损毁,在最后一纸上粘接一根木条,称作轴,可以手执轴,向前舒卷。轴的长度超过纸的宽度,纸卷好后,两头露出轴头。一般用竹木作轴,考究者用各种贵重质料做露在外边的轴头,如象牙、琉璃、玳瑁、紫檀等。

(5)为保护书的内容不受污损,在第一张纸前加粘一空白纸,考究者可用绢、绫等丝织品,称作褾、包头或玉池。

(6)加褾之后,再系上带,将卷子捆扎起来。

(7)为便于书卷的保存,每五卷或十卷用帙包裹起来,或盛之以囊。帙也称书衣,一般用布、帛来做,考究者用更高级的质料做帙。

(8)卷轴的存放方法是在书架上平放,把轴的一端向外,取阅时抽出,归还时插入。为区别书的内容和取阅方便,在轴的一端系上书签,标明书名和卷次。考究者用象牙等珍贵质料做书签。

2、纸张的修染加工

古代写书用纸,多经过染色。这样做可能有求美观的一面,但主要还是为使纸不受虫蛀,防止腐朽。早在汉代,宫中就有被称作“赫踬”的纸,孟康注说它为“染了红色的薄小纸”。三世纪后,普遍用黄纸染纸。晋荀勖整理的汲冢竹书就用黄纸抄清。东晋桓玄下令用黄纸代简。据记载,古代染纸用的是一种叫黄蘖的植物,用黄蘖法浸染纸叫“入潢”或“潢染”。二世纪末叶,刘熙在《释名》中就已把“潢”解释为“染纸”。黄蘖汁色黄,有防虫蛀的特效。以此汁染过的纸略呈黄色。五世纪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有“入潢”一节,专门叙述了以黄蘖染纸的方法:将黄蘖浸入水中,得新鲜汁液,再将泡过的黄蘖捣碎煮开,倒入布袋,挤出汁液。经过三次捣煮,将捣煮的汁液与新鲜的汁液混合在一起,成黄色液体,用以染纸,可以防虫蛀。敦煌石室保存的唐代经卷,多数是经过潢染后而呈黄色的。这种经过入潢处理的纸卷,保存了一千多年以后,尽管有破损,但纸张完好,无虫蛀现象。宋代的书籍用纸经过入潢处理的减少,但某些卷轴形式的藏经,其用纸仍采用上术方法浸染。随着造纸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直接在制纸原料中增加防腐剂、防虫剂了。如宋代以后就出现过在造纸原料中添加红汞来制作防蠹纸的做法。

纸书长卷的制作,需经粘接。古人在粘接书卷的方法上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据文献记载,粘接纸是“用古楮树汁、飞面、白芨末三物调合如糊,以之粘接纸接缝”,可“永不脱解”。白芨是一种植物药材,块茎含粘液质和淀粉等,可做糊剂,用它调和的粘糊料,不但能使纸接缝牢固,大概也可以对纸起到保护作用,使之不易腐朽。

3、分类

卷轴制度书籍,包括帛书和纸卷书两种形式。

帛书与后来的纸卷,质软而薄,卷的时候就需要有一个轴,粘连在卷子的末端,以此为中心,从左向右卷。而竹木的简册,质硬且厚,最末一根简就起着轴的作用,所以无须另用轴。这也是卷轴形制书籍之所以不包括简册的原因之一。卷轴制书籍所用的轴,要比卷子的宽幅稍长,卷起之后两头在外。

纸卷的质地远不如缣帛柔韧结实,所以也更需要保护。于是,在帛书卷轴上已开始采取的一些保护措施,到了纸卷时代,便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纸卷的卷头,除了自身留有的空白“赘简”外,往往要加一块“包首”(后称“包头”),来保护书卷。包首或者用坚固的硬纸,或者仿效帛书,用绢帛之类的丝织品,中间系上一根带子,用来捆扎卷子,叫“带”。为避免与他书混淆,并保护卷子不受磨擦损伤,还要用“书衣”包裹,叫作“帙”。架上的卷轴如果很多,为便于寻找,就在轴头上挂一个小牌子,上写书名和卷次,叫“签”。这样带、帙、签连同卷、轴,就构成了卷轴形制书籍的各个组成部分,这种卷轴形式一直沿用到唐代末年,才演化为折叠形制,如经折装、旋风装,并进而发展为散页装订,导致了书籍形制上的一次革命。

相关分词: 卷轴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