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净业寺

净业寺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净业寺


1 陕西省长安县净业寺

我国有两座比较著名的净业寺,分布是陕西净业寺和广东净业寺。陕西净业寺位于陕西省长安县终南山北麓之凤凰山(亦称“后庵山“)上,距西安市约35公里,是国务院确定的142座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的阳西大垌山净业寺是佛教名刹,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玉佛城”,是广东省佛教胜地之一,有着悠久的佛教文化历史。



^简介


长安净业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北麓之凤凰山(亦称“后庵山”)上,距西安市区约35公里,是国务院确定的142座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凤凰山山形如凤,地脉龙绵,山势奇古高峻,林壑幽深。净业寺踞处山腰,坐北朝南,东对青华山,西临沣峪河,南面阔朗,可眺观音,九鼎诸峰,是净心清修的道场。

^发展历史


净业寺始建于隋末,唐初为高僧道宣修行弘律的道场,因而成为佛教律宗的发祥地。道宣(596-667年),俗姓钱,丹徒(今江苏丹徒)人。自幼聪慧,9岁能作赋,15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先后依止智顗、智首律师钻研律学,曾在大禅定寺听智首律师讲《四分律》四十遍,历时十年。而后,道宣律师四方参学,“居无常师,追千里如咫尺;唯法是务,跨关河入一苇;周游晋魏,批阅累于初闻;顾步江淮,缘枸彰于遒听。随以立年,产寻铅墨,律仪博要,行事谋猷,图传显于时心,钞疏开于有识;或注或解,引用寄于前经,时抑时扬,专门在于成务。”武德七年(624年),道宣结庐终南,始居白泉寺、丰德寺,后得护法菩萨“彼清官村,故净业寺,地当宝势,道可习成。”之示,遂移居净业寺。此后四十余年,道宣律师除两次出山,被礼请参加玄奘法师在长安弘福寺、西明寺组织的译场外,其余时间均在净业寺潜心禅定,研究律学。他曾因严持戒律、精修般舟三昧而感人天送供,天神护法。道宣律师以大乘教释《四分律》,广弘律学一脉,他的著述中有关《四分律》疏、钞极多,其中《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删繁随机羯磨疏》、《四分律含注式戒本疏》被称为“南山三大部”,再加上《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四分比丘尼钞》等著作,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唐乾封二年(667年),他在终南山清宫精舍创立戒坛,依其所制得传戒、受戒仪规为诸州沙门二十余人传授具足戒。所着《关中创立戒坛图经》成为后世戒坛之模范。道宣律师生平“三衣皆伫,一食为菽,行则仗策,座不倚床”,其道行盛名远播西域,唐开元三大士之一金刚智法师亦幕名来长安亲近道宣律师。玄奘、窥基、圆测法师、牛头祖师及孙思邈等与道宣律师交往的故事颇多。唐高宗乾封二年(667年)十月三日圆寂,葬于坛谷石室。唐高宗诏令天下寺院奉供道宣律师画像,并令名匠韩伯通为其塑像。唐穆宗曾下赞曰:“代有完人,为如来使。龙鬼归降,天神奉侍。声飞五天,辞惊万里。金乌西沉,佛日东举。稽首皈依,肇律宗主。”后人因其长期居住终南山,尊称他所弘的《四分律》为“南山宗”,亦尊称他为“南山律祖”。

道宣律师门下有受法传教弟子千人,著名的有大慈、文纲和文刚的弟子道岸、道宗等,后由道宗的再传弟子鉴真将律学传到日本,成为日本律宗祖师。

唐时净业寺因道宣弘扬律宗而达极盛,后渐衰落。居寺内所存明朝《道宣律师略传》及清朝钟鼓楼碑记载:明正统二年(1437年),净业寺住持云秀募集资金,重修殿堂。明天顺四年(1460年)住持本泉筹集修葺寺院,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因地震塔倾,到隆庆年间(1567年)才加以修复,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寺僧又重修道宣律师塔。嘉庆十八年(1813年),重修殿宇。道光年间(约1832年),寺况稍盛,寺产田地颇丰,在东山谷修建茅蓬68间,供僧人禅修。1921年到1949年,闽僧智海任住持。“文革”后,寺院颓废,一蹶不振。十一届三中全会落实宗教政策后,政府拨款加以维修,由少林寺僧人永空发心住山,住持道场,四方筹资,重修山路、天王殿、大雄宝典、祖师殿、禅堂、客堂、僧寮,增建五观堂、厨房等,使这座千年古寺焕然一新。

^规划建设


净业寺已完成了寺庙的整体规划、土地征用、围墙建筑、河岸护坡、观音山的堆积和山门殿建设。净业寺设计古朴典雅,规模宏伟,气势辉煌,既具有苏南园林风格,又体现了佛教文化底蕴,施工建设起点高,从已建成的雏形看,不断受到有识之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为贯彻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姜堰形象”的目标,尽快把净业寺建成集宗教活动、旅游活动和社区文化交流活动于一体的城市新景观,从中长期发展和全局的角度,提以下规划:

一、构筑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沟通人流、物流。一是打通殷唐路,铺设西姜黄河大桥。向南沿伸在建中的东环路,将东环路与殷唐路连接起来。二是建筑人民医院东侧老通扬河大桥,贯通振兴中路和励才路。三是调整城区公交线路,把净业寺作为城市公交线上的新站点。

二、构建功能齐全的庙会广场。建议市政府统一规划庙会广场,由工商、税务、公安、姜堰镇共同分步实施,逐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功能齐全的管理、服务、指挥中心,搞好贸易交换,促进人气旺盛,繁荣姜堰经济。

三、市政府积极协调各方支持净业寺的建设。一是政策上给予扶持。净业寺建设能为姜堰经济建设带来效益,是得人心、暖人心的工程,也应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建议政府帮助解决土地征用费用110万元。二是协调服务要到位。昔日的姜堰有33座寺庙,房屋若干,历经五十多年的沧桑巨变,现在全部被拆迁改造得面目全非。按照党的宗教政策,政府应该协调,逐一退还给宗教界。1990年政府协调的庙宇资产481800元归还佛教协会,目前尚有301800元未兑现,建议市政府协调,一次性将余款拨给佛教协会,促进净业寺的建设。三是吸纳资金要支持。自古以来,建庙靠群众化缘、靠各方支持。政府要掏一点。今年政府在城区建设上计划总投资3.5亿元,能否从中抽出一点支持净业寺建设。周边县市建庙宇由政府掏钱的做法可以借鉴。单位支持一点。净业寺的建设刚刚起步,寺内的基础设施、水、电、交通道路、河滨绿化等,还都是空白。请求市政府协调建设、电力等有关部门帮助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各方化缘一点。

^佛教发祥地


净业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偏西33公里终南山沣峪口内。入峪2公里,东侧的厚案山悬壁欲坠,挺拔高矗。寺院就建在海拔762米的山凹处。立足寺前,展望终南苍山云海,风景特别秀丽。是我国佛教律宗的发祥地。

净业寺创建于唐贞观初。为佛教律宗始祖道宣的道场。 《长安古刹提要》载;“律宗之净业寺,犹相宗之慈恩寺也。因道宣住终南山,又称为南山宗,今寺为各丛林之冠。”这里为樊川的南沿,因之被列为樊川八大名寺之一道宣律师(公元596年—667年)唐初名僧,律宗的创始人。他学识渊博,曾参加玄奘的译场。他用佛教大乘教义对小乘教的“四分律”加以融会贯通。著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含注戒本疏》等。律宗成为唐代佛教的一大宗派。唐杨州律僧鉴真(公元688年—763年)于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东渡日本传法,于奈良东大寺设坛传戒,又创建唐招提寺,成为日本宗律初祖。这样,净业寺也就成为佛教律宗的发祥地。

^诗词欣赏


积雪的庭院暗飞出玉笛的声音

散进的春风

飘满在律宗祖庭

腊梅花香

在瑞雪里淀放

翠竹绿松

呼唤春的风景

??

净业寺

佛日东举

梵呗声声

宁静的思索

飘荡着和煦春风

??

心香缭绕

阳雀啼鸣

浮云的遐想

在天空中禅定

??

净业寺

千年古刹

天下名蓝

踏雪途归

一路思索

林壑深幽处

心融绝谷佳境

^佛教文化


净业寺创建于唐初,是佛教律宗道宣广传律藏佛法的道场。律,就是戒律。对佛教来说,戒律是修炼之首规;从典籍上说,戒律是经、律、论《三藏》之一;从教义上说,戒律则是戒、定、慧“三学”之首。按照佛教的说法,《经》是佛“说”的;律是佛“制”的。罗汉、菩萨可以造《论》,但不能“说经”,也不能“制律”。所谓“金科玉律,惟佛能制”,这当然是一种神话。南北朝之后,出现不少律学名家,道宣便是最著名的一个,道宣由于晚年住终南山,因此在律部方面,命名为“南山宗”。

道宣生于公元596年, 《宋高僧传》(卷一四)说他:“姓钱氏,丹徒人,一云长城人,十六岁落发,便隶日严道场,隋大业中,从智首律师受戒。武德中,依首习律。……有处士孙思邈,尝隐终南山,与宣相接,结林下之交……及西明寺初就,诏宣充上座。三藏奘师至此,诏与翻译……”

关于道宣律师传说很多。相传他先在仙掌谷内结庵修行,经神人指点,掘地涌泉,乃建白泉寺。山中猛兽对他俯首贴耳,相伴随行。后又选择了“地当宝势”的沣峪口,建立了沣德寺。他讲经时,有毒龙化成美女诱惑听众,被他擒锁于井中,最后,他又建立了净业寺,有天女送奇花异果,神人时常下降与之说法。这些动人的传说,给道宣律师添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道宣死于唐高宗李治乾封二年(667),终年72岁。他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是一位著名的佛教史传学家,又是一个十足的僧侣主义者。作为佛教的史传学家他撰写了几部有相当历史价值的佛教史传著作:《广弘明集》30卷、《续高僧传》30卷、《集古今佛道论衡》四卷、《大唐内典录》10卷。在前三部书里,收集相当丰富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不仅对于研究中国佛教史相当重要,而且,对于研究我国初唐以前中古时期的思想、文化史来说,也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旅游贴士


西安市南沣峪口内,有中巴车到达丰裕口,至净业寺山下需再步行或驱车。需登山至寺中。

2 广东省阳西县净业寺


^简介


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的阳西大垌山净业寺是佛教名刹,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玉佛城”。慕名来访的名人墨客、达官显贵不胜其数。留下名联:"三载游人重访柳,万花绕砌不妨禅"。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中国国画大师关山月分别为大垌山净业寺题辞题字。距阳西县城向西直线距离4公里,有一处著名的名胜风景区,这里古木森森、幽池曲涧、松声贯耳、山明水秀,他就是远近驰名的大垌禅林,素有“粤西第二禅林”之称。一处风水,一方宝地。山谷之中有寺,名净业寺,是广东省佛教胜地之一,有着悠久的佛教文化历史。

^历史


史载净业寺创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距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名刹原名大垌庵,后改名大垌寺,为罗浮梵宇的分支。历代名僧倍出,香火鼎盛,名人墨客、达官显贵来访不断,留迹无数。

康熙十六年(1677)大规模重修时,改名为净业寺,发展为前殿、大殿、大雄宝殿三进深园林式院落,两边为耳房,殿与殿之间曲廊相接,殿中间置井、假山。整座建筑巍峨挺拔,气势雄伟。

乾隆五十六年(1791)和道光二年(1822)又经二次重修,成为岭南高凉名刹。开山祖师为“一定”和“即慧”二祖师。

清嘉庆年间(1796-1820),高州知府戴锡伦辞官回家(注:“高州”者“高凉”地也,即“高州”为原“高凉郡”改制后的制称,州治中心位于今阳江市江城区一带。),途经大垌山,为大垌山风光景色所迷,遂剃发为僧,盾迹空门,为净业寺第三代祖师,成就佛界一段佳话。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至此亦流连忘返,险些走上戴太府之路,有他的诗为证:山色悲情入佛前,东山背后北山连,四周古木重重锁,焚地重关霞洞天。

民国25年(1936),阳江县县长李伯振更是大规模整治,在大垌山开辟公路,建造林场,引进大批名贵花木,山顶修筑亭台,铺设石道,将大垌山建为阳江县第一风景区。佛教界除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外,亦贡献于社会。如四十年代,划300石租给奋兴中学校董会,作为寺庙对教育事业的资助等。解放后,由于左倾影响,视净业寺为封建迷信,佛像屡遭毁坏。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所有被毁一空,莲湖填平为稻田。

1988年阳西县建县后,大垌山被批准为县辖旅游区,才得以部分重建,寺庙的主体于1990年完成。

2000年,五台山方丈妙空法师遣弟子遍访全国名山,欲建玉佛城,阳西县政府获息后,即派领导同志多次前往潮阳崃山镇吉祥堂,联系要求前赴阳西大垌山净业寺选址建造玉佛城,并聘请释妙空法师为寺院住持。法师用尽毕生积蓄,打造数量达两万多尊缅甸玉佛捐赠寺院,其中拥有亚洲最大的玉卧佛,体长7米,高2.5米,重达27吨.为一整块玉石精雕而成,实属世界罕见,更为大垌山风景区锦上添花。

2003年大垌禅林赁着悠久的佛教文化,浑厚的人文历史,以及绝无仅有的万尊玉佛和无以伦比的风光景色被评为阳江市十大景点之一,从此载入史册。

^扩建


规划扩建后的净业寺将座西南向北,依山傍水、庄严古朴、气势磅礴,主轴线上布置有牌坊、金水桥、九壁、天王殿、大雄宝殿、卧佛殿、藏经阁、观佛塔等,两侧布置有钟鼓楼、功德堂、地藏殿、三圣殿、天尊殿、地下精舍、斋堂、客堂、碑亭等建筑,并以功德长廊围成庭院寺庙,五百罗汉殿和千手观音殿(紫竹院)分别期间,实乃玉佛城也。 为弘扬佛法,继传灯火,服务社群,经省宗教局批准扩建古寺,安置玉佛,金塑佛像,在县政府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全部建好玉佛城,落成开光。

修寺供佛,万世庇荫,时值古刹扩建之机,因缘难逢,际遇难求,诚祈社会各介人士,诸方檀越,共襄义举,交结善缘、随缘布施,广种福田,则古刹重光指日可待。愿喜拾乐施者同证菩提、福寿安康!

3 江西省安远县净业寺

江西省安远县西云山净业寺始建於宋崇宁二年(西元一一○三年),元元贞三年(西元一二九五年)重修,元末遭兵火毁,自明天顺三年(西元一四六○年)重建。相传此寺原供奉的是一尊俗名叫黄玉可的大和尚肉身菩萨。由於历史原因,肉身菩萨未能保存下来,但目前寺内殿堂主座上仍安放著黄玉可的木雕金身。几百年来,净业寺几兴几毁,但香火不断,钟鼓常鸣。

黄玉可肉身供奉西云山净业寺,在民间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据当地老辈讲,黄玉可从小不吃荤腥,喜欢跟母亲去寺庙进香拜佛,二十岁时到离家不远的版石金刚崬佛堂封斋修行。因他聪明过人,悟性超群,深得师徒们的喜爱。有一天他母亲得了重病,玉可急著赶回去看望,半路上遇见一老翁,老翁天南海北问个不停,玉可惦念母亲,回家心切,听不耐烦,大发怒言。老翁闻之便说∶「黄玉可,黄玉可,看你心中还有火,本想捧你上仙天,如今只好留在人间成正果。」黄玉可八十岁去逝前一个月果真不吃不喝,似眠非眠,涅盘静坐,修为金身正果,被徒弟安放在水缸中。由於车头、版石信民非常崇拜玉可,都想供奉其肉身,因此在车头、版石信民中引发了一场抢夺黄玉可和尚肉身的纷争。正当争论不休时,忽有一老翁飘然而至,建议众人将肉身连同水缸放入河中,水缸飘向何方,肉身就归何方供奉。车头在河的上游,版石在河的下游,当时尽管车头信民不太情愿,但又提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好勉强同意。说来也奇,水缸在河中飘转了几圈後,竟然逆流而上,最後飘至现在的龙竹村西云山脚下,当地信民便在西云山开坛奠基,修寺建庙,将玉可和尚的肉身供奉起来。

西云山净业寺历史悠久,自宋建迄今,已有八百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净业寺尽管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但寺内至今还保存著一批珍贵文物。如清光绪年间铸造的八百斤重大钟、经阡、八仙过海帐、腊烛柱;明宣德年间的香炉。另外还有明、清年代游览此寺的名人、文人所赠赐的楹联、诗词等。「净化人间三千载,业在正果万古存」一联是明朝进士秦和所赠。「一寺高耸万山中,远近高低各不同,只因寺中存正果,半山松竹撼西风」。「山高水远万木葱,前後左右围高峰;寺前香火照三界,醒眼一望前锋浓。」二诗是清朝进士廖惟贞所赠。

西云山净业寺山清水秀,景色迷人,雕梁画柱,建筑古朴,不但古人为之倾倒,今人也为之赞叹,有诗为证∶「山颠西云群峦围,正位净业堂中魁;仙台砼坪花映艳,巧嵌餐寝九云堆,翠绿环抱陡峭处,浓荫柏枝鸟忘归;日照银流无处尽,夜眺九龙灯闪辉。」「宋建金堂西云山,玉可佛祖此立坛;年光岁月多奇变,如今高扬佛风帆。今非昔比西云山,建筑规模倍当年;遐迩传颂新占誉,信众游人忙前瞻。景色幽雅西云山,山巅葱茏鸟语繁,仙台花艳游人醉,阳光映起金光闪。」

西云山净业寺在「文革」中同样遭受了浩劫。殿堂被拆除,经书被焚烧,金身被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後,随著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当地信众在黄荣圣、黄光来、黄添财、黄先章、欧阳财福、叶财招、唐柏金等人的发起组织下,自筹资金,对净业寺进行了维修。一九九五年,经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批准,依法登记开放。登记後的净业寺,香客如云,香火日盛,建立了完善的管理组织,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近几年,在广大信民和当地党政的支援下,管理小组对寺庙进行扩建和装修,并完善了各项生活设施,不但用上了自来水,点上了电灯,而且安装了有线电视和程式控制电话,使古老的庙堂呈现出现代化的气息。

目前,净业寺有殿堂、念佛堂、藏经楼、阅览室、接待室、招待所、厨房、餐厅等房屋五十馀间,占地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千四百四十二平方米。另外,还将寺庙周围的一千多亩山地种上了毛竹和各种经济林,在创办绿色企业、实现以庙养庙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4 江苏省姜堰市净业寺


^简介


净业寺最初的名字叫弥勒教院,坐落在姜堰镇北大街,据《崇祯泰州志》记载,东晋义熙年间改建为净业禅寺。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僧化诚同时主持净业寺和岱岳寺,一南一北,因此,当时的百姓才把岱岳寺称为南天寺,净业寺称为北天寺,一直流传至今。

^历史


净业寺是一处佛教寺庙,寺庙坐北朝南,前后四进,分别为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观音殿,按佛教寺庙的规矩,供奉诸佛。这天,听说新恢复的净业寺佛像将要举行佛教的开光仪式,我们带着一份虔诚来到了这里,当我门刚走进寺院时,便能感受到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一种朴实的地方风情。

昔日的净业寺占地二十余亩,建有殿楼、厢房、僧寮、花园,常年香火旺盛,梵音嘹亮,十方信徒和文人雅士常来此参拜。据说,明代,兵部主事、抗倭名将、散文家、翰林院编修唐顺之也病逝于净土寺内,后人曾于寺中创建荆川学社,以示纪念;民国时期,净业寺主持润禅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委员,在他八十寿辰时,江苏省原省长韩国钧还送给他一块“佛心寿相“的匾额。

相传,姜堰人每逢农历三月二十八号,有到庙会上寄名和请东岳菩萨出坛,抬着满街迎会的习俗,因东岳庙远在天目山,距城里较远,群众不方便走路,同时,又怕东岳菩萨受雨淋,于是,清乾隆四年,由僧旭朝发起,将东岳庙移建在净业寺的东侧土地上,作为净业寺的东庙,两家为一家,净业寺管传法、东岳庙管迎会。

后来,迎会的这天,净土寺提前一天为东岳帝添寿,请戏班子在戏楼里唱戏谢神;迎会当天,菩萨出坛,街头巷尾人山人海,江湖艺人、郎中以及各种商贩抢先占领净业寺附近的有利位置,摆摊设点、或走街串巷吆喝着做生意,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菩萨的庙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商品交易会,这个传统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相关分词: 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