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近世赣语

近世赣语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近世赣语


近世赣语(Late Middle Gan),是指赣语在元、明这一时期的古语。学术界对此阶段的赣语进行了大量的构拟研究工作。

丁邦新(1987)利用明末豫章新建(今南昌市新建县)人张位所著的《问奇集》,研究明代时的赣语音韵。根据他的研究,当时的新建话是区分n、l的,如张位批评当时西蜀一带“怒为路,弩为鲁”,而如今的新建方言的泥、来母在洪音前则相混。

田业政通过对江西四位诗人1129首古体诗的系联以考察元代江西赣语的一些特点。如大量文人诗作歌麻相押,这是赣语以及大多数南方汉语的共同特征。其他还有鱼模部押入支微部、支微部与灰咍部相押、萧豪与尤侯通叶,现今都还是赣语比较显著的语音特点。

古屋昭弘(1992)则利用明末宜春人张自烈的《正字通》所注反切,考察十七世纪赣语的语音特点,其结论如下:

全浊声母不论平仄都与次清声母合并;

臻梗(曾)深三摄合并,山咸两摄合并;

五个声调,平分阴阳,上去入不分阴阳。

这些都与现今的部分赣语方言完全一致,如萍乡、上栗等地。其第一点可以覆盖整个赣语区。

但据颜森(1996)对江西境内的64个赣语方言所作调查,11点咸深两摄仍保留闭口韵尾-m。另有31点去声分阴阳,31点入声分阴阳。由此可以看出赣语方言之间的差异早在明朝就已经存在。

古屋昭弘通过系联法,考定《正字通》有二十四声类,其中第8类为“力卢”类,“来自中古来母”;第9类为“尼乃”类,“来自中古泥娘俩母”。可见当时的宜春话是泥来不混性方言。而现代宜春话也已演变为泥来母在洪音前相混得半混性方言。从以上事实可见,赣语中泥来母在洪音前相混的变化应该是明末以后才发生的。

古屋昭弘查证出《正字通》反切系统见组有“古居”、“苦渠”、“鱼吾”三类,“古居”类即见母,“鱼吾”类即疑母,“苦渠”类为次清溪母与全浊群母合流所形成的类,这仍然是现代赣语的重要特点。上面三个声类都不同其他声类交涉,各类都包括一二三四各等字,可见当时的宜春话见组字还没有腭化。现代宜春话见组三四等字已经腭化,与知三和章组混同。从《正字通》反映的情况以及现代赣语仍有部分方言尚未腭化来看,赣语的腭化应不会早于十七世纪。

相关分词: 近世 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