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226 页码

出版日:2008年

ISBN:7300091660/9787300091662

条码:9787300091662

版次: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中文:中文

丛书名:花时间——7

--------------------------------------------------------------------------------

内容简介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珠穆朗玛峰探险亲历记。

乔恩克拉考尔作为资深专栏作家和登山家,受《户外》杂志的派遣,为考察珠峰商业化问题参加新西兰著名领队罗布霍尔的商业登山队。乔恩自身没能抗拒登顶珠峰这个“男人和男孩们”的梦想,拒绝了杂志社让他只到大本营的设想,决定尝试登顶。但是这次登顶却让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登顶的五位队友中,四人消逝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中。等到大本营的时候,四支探险队中共有九人死亡,另有三人在月底相继去世。

珠峰究竟是不是有了向导、夏尔巴人和65,000美元就能征服的?这部珠峰历险记会将读者引领向无穷的思索。

新版的《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是在1999年英文原版的基础上精心翻译的,更加完善了第一版的中文表达方式,更具有中国文字的表现力,在某些专业表述上也得到了一些专家的指导,特别是一些多年从事登山探险的专家指导。

在那些伴随人成长异想天开的梦想中,攀登珠峰便是其中之一。我敢保证,珠峰梦绝非我独有。它是世界的最高点,难以逾越,是许多男孩儿和男人们追求、向往的目标。

——托马斯霍恩宾

--------------------------------------------------------------------------------

作者简介


乔恩克拉考尔 (Jon Krakauer)

美国畅销书作家、《户外》杂志专栏作家,登山家,以户外和登山报道著称。亲历珠穆朗玛峰山难后,他在《户外》杂志发表的分析报道(后来扩展为本书)获“美国国家杂志奖”。

“我没有认识到攀登对我灵魂的操纵,抑或是她赋予我原本毫无目的的生活意义”。

--------------------------------------------------------------------------------

编辑推荐


 万科董事会主席、“登山企业家”王石,用时最短完成“全球9大极点探险”的金飞豹联袂作序推荐

 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52周,英文版销量过百万,超越《登山圣经》

 荣膺《时代》周刊 “年度图书”、《纽约时报》书评“年度最佳图书”

 荣获1997年美国国家书评奖、1998年普利策奖非小说类奖项

 全球驴友、山友心目中的必读书,探险类著作中的经典

1996年,珠峰打了一个小小的喷嚏,就使得那一天有8人遇难,是珠峰登山史上遇难人数最多的一天。而那一年共有15人死于同一登山季,也是遇难人数最多的一年。这起著名的山难,被《户外》杂志的特约记者乔恩克拉考尔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了本书。

1997年,本书在美国出版后,不仅风靡美国,而且相继被翻译成24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插播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花絮:1988年,英国登山家乔辛普森写了一本名为《触及巅峰》的书,讲述了他在秘鲁安第斯山脉的生死历险。10年之后,随着本书引起的轰动,《触及巅峰》开始热销,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停留了14周。

本书热销及至掀起登山阅读旋风是有其理由的:——符合好莱坞大片的所有元素:

 登山——时尚、另类而别具魅力的运动;

 珠峰——地球最高点,世人瞩目;

 商业——向导公司帮助普通人实现珠峰梦;

 生死——有人在山上等死,但却无能为力;

 媒体——作者冷静而直率的分析,让人感到严酷而苛刻;

 八卦——社会名流的参加,把登山同世俗社会做了一个八卦接口。

更何况,这是一起真实存在而又扑朔迷离的山难。不同当事人对事件细节的描述各不相同,包括技术上的失误、关门时间的把握等,为这起山难蒙上了诸多神秘、争论的色彩。从人类的力量限制,到幸存者的愧疚纠葛,作者出色的叙事天赋让每名读者屏住呼吸,听他剖析戏剧化经历中的自负、责任、理智、欲望与英雄主义,随着他欢笑、惊叹、反思,随着他为罹难的队友悲伤。

你可以把它当成小说看,有经历、有故事,有生死、有悲情,有英雄、有梦想;也可以把它当成珠峰登山史看,有常知、有技术,有震撼、有唏嘘。不管你是怀有珠峰梦、志在七大峰的同道中人,还是内心渴求激情、艳羡世界巅峰的追梦者,抑或只是追求曲折的情节、刺激的阅读体验的读者,本书绝不该错过。

--------------------------------------------------------------------------------

专业书评


新版的《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是在英文原版的基础上精心翻译的,更加完善了第一版的中文表达方式,更具有中国文字的表现力,在某些专业表述上也得到了一些专家的指导,特别是一些多年从事登山探险的专家指导。对于我来说,我更喜欢新版《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金飞豹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永远是探险类著作中的经典……这样一部极其罕见地兼具优美和力量的著作将流芳百世。 ——国际知名户外登山摄影师盖伦.罗威尔,《华尔街日报》

一部认真调查和精心构造的叙事作品。与书中的探险历程不同,他的故事如一气呵成,文思泉涌。作者最重大的成就莫过于用文字召唤起致命的暴风雪,并透彻而细致地重现了它。

——《纽约时报》

既引人入胜又耸人听闻的登山记述……出自一位思想深邃的优秀作家之手。 ——《时代》周刊

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是最好的登山类书籍。 —— 《华盛顿邮报》

不同凡响。 ——《新闻周刊》

对珠穆朗玛峰,经过千辛万苦登顶的克拉考尔只用了短短的一句话——“没有更高的去处了”。……克拉考尔的书好就好在,他没有歌颂,也没有批判,而是直入骨髓的记录,而且像美国电影的节奏一样快。 ——国内网友评论

--------------------------------------------------------------------------------

目录


第一章 珠峰峰顶 1996年5月10日 海拔8 848米

第二章 印度 台拉登 1852年 海拔680米

第三章 越过北印度 1996年3月29日 海拔9 140米

第四章 帕克丁 1996年3月31日 海拔2 650米

第五章 罗布杰 1996年4月8日 海拔4 940米

第六章 珠峰大本营 1996年4月12日 海拔5 360米

第七章 1号营地 1996年4月13日 海拔5 940米

第八章 1号营地 1996年4月16日 海拔5 940米

第九章 2号营地 1996年4月28日 海拔6 490米

第十章 洛子壁 1996年4月29日 海拔7 130米

第十一章 珠峰大本营 1996年5月6日 海拔5 360米

第十二章 3号营地 1996年5月9日 海拔7 320米

第十三章 东南山脊 1996年5月10日 海拔8 410米

第十四章 珠峰峰顶 1996年5月10日下午1∶12海拔8 848米

第十五章 珠峰峰顶 1996年5月10日下午1∶25海拔8 848米

第十六章 南坳 1996年5月11日早晨6∶00海拔7 920米

第十七章 珠峰峰顶 1996年5月10日下午3∶40海拔8 848米

第十八章 东北山脊 1996年5月10日 海拔8 700米

第十九章 南坳 1996年5月11日早上7∶30海拔7 920米

第二十章 日内瓦横岭 1996年5月12日早上9∶45海拔7 890米

第二十一章 珠峰大本营1996年5月13日 海拔5 360米

跋 西雅图 1996年11月29日 海拔80米

附 言

后 记

1996年春季珠峰攀登者名单

译者后记

……

--------------------------------------------------------------------------------

文摘


费希尔队中的记者布罗米特每日通过电话给“户外在线” 提供报道。但她不是顾客,因此未被允许攀登大本营以上的地方。而费希尔队里的另一名网络记者计划随队登临山顶,并一路为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互动媒体做每日新闻报道。她的名字叫桑迪希尔皮特曼。她在珠峰上的行为无人能望其项背,而且招来的流言蜚语也是无人能及的。

皮特曼是一位附庸风雅的百万富翁登山者,这是她第三次尝试攀登珠峰了。这一年她无比坚定地要登上峰顶以完成她令人瞩目的七大峰攀登计划。

1993年皮特曼参加了一支由向导带领的探险队,试图从南坳和西南山脊登顶。当她带着9岁的儿子博和保姆出现在大本营时,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皮特曼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她只到达海拔7 310米的地方就返回了。

1994年皮特曼重返珠峰,这一次她筹集了25万美元的赞助,以确保支付北美最出色的登山家们与之同行:布里希尔斯(他当时与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电视台签约,为其拍摄这次登山活动)、史蒂夫斯温森、巴里布兰查德和亚历克斯洛。洛——这位颇具争议的世界优秀的登山多面手被高薪聘为皮特曼的私人向导。这四个男人事先在珠峰西藏一侧最困难、最危险的东壁上固定好登山绳。凭借洛的大力帮助,皮特曼沿着固定绳攀登到海拔6 710米的地方,但在到达峰顶前又一次被迫放弃。这一次是由于状态不稳定且危险的积雪使得整支队伍偃旗息鼓。

在前往大本营的路上我在戈勒谢普峰偶然遇见皮特曼,我们之前从未谋面,虽然我对她耳闻已久。1992年,《男人》杂志(Men’s Journal)派我同詹恩温纳(Jann Wenner)一道撰写一篇有关驾驶哈雷-戴维森摩托车从纽约到旧金山的报道。詹恩温纳是《滚石》杂志(Rolling Stone)、《男人》杂志和《我们》杂志(Us)等刊物的出版商,他极具传奇色彩又非常富有。在他的几位有钱的朋友中就包括罗卡希尔(Rocky Hill)、皮特曼的兄弟和她的丈夫MTV的共同创始人鲍勃皮特曼(Bob Pittman)。

詹恩借给我的是一辆震耳欲聋、外壳镀着铬、黄色的大摩托车。整个旅程令人毛骨悚然,不过我的有钱的同伴们倒也十分友好。而我与他们毫无共同之处,并且始终无法忘记自己是詹恩雇来的帮手。鲍勃、詹恩和罗卡在餐桌上大谈特谈他们各自拥有的私人飞机(詹恩向我推荐“湾流IV”是目前市场上理想的私人飞机),讨论他们在乡间的产业,还谈到皮特曼(她当时碰巧在攀登麦金利峰)。“嘿,”当鲍勃得知我也是一名登山者时建议说:“你和桑迪应该聚在一起共同攀登

……

相关分词: 进入 空气 稀薄 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