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金溪湖特大桥

金溪湖特大桥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金溪湖特大桥




简介


金溪湖特大桥横穿位于进贤县三里乡的金溪湖。全长9178.5米,采用连续T梁+连续箱梁的结构形式,其中主桥最大跨径70米,是德昌高速公路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我省目前最长的公路桥梁。也是我省目前一次性投资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桥梁。

金溪湖特大桥是中国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投资、自行建造的,工程创6项世界或国内之最,可以抵抗12级以上台风。节能环保型风光一体化发电系统在德昌高速公路金溪湖特大桥上应用。这是我省首次在高速公路上应用该系统,既能保证夜间桥面行车安全,又能有效降低路灯运营时的能耗。

工程难点


1.工程规模大、湖上工程量大

金溪湖特大桥之所以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不在于桥梁本身的施工难度有多大,而在于该桥施工条件、周边环境上。一是周边可利用的施工场地有限, 1032根桩基、2952片梁板预制任务要在2年内全部完成,且要为路面施工预留时间,时间特别紧,压力特别大;二是没有其他现成的施工便道。桥梁横跨金溪湖湿地,汛期无法行船,枯水期无法行车,钢筋砂石等材料运输十分困难;三是有效工期非常紧。施工期间,突遇2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灾害和持续高温天气。特别是2009年12月至2010年7月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江西出现了罕见的“烂冬”和漫长的梅雨气候以及长达40多天持续35℃以上的高温天气,现场有效施工时间不到70%。加上突发的洪水冲毁了大量机械设备,造成大量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施工进度。

2.制定总体设计方案难度很大

为确保金溪湖特大桥能在工期内顺利完成,项目办采取了多项措施,争取了施工管理上的主动。一是提前启动钢便桥建设,为主桥施工赢得了更多时间;二是采用多项新技术,提高施工效率;三是规范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减少不合格工程对进度的影响;四是强化管理措施,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和调度,确保计划的完成;五是营造了良好的路地关系,施工期间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廉政建设“零”投诉的目标。 金溪湖特大桥的贯通,为德昌高速公路全面掀起路面施工创造了条件。下一步,德昌项目将在前期路基、桥梁规范化施工的基础上,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的要求,继续在破解路面施工难题上下功夫,提高路面施工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标准化管理水平。

3.建设目标要求高施工组织与运行管理难度大

大桥工程规模宏大,备受世人瞩目。建设之初,南昌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大桥工程要按照“三个一流目标”的标准来实施。面对复杂的建设环境,充满挑战的工程,组织和管理好大桥工程是摆在指挥部面前的巨大挑战。因工程施工作业点多、战线长,存在同步作业、交叉作业工序,施工组织难度大,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及资金控制难度大。台风、大风、大潮、巨浪、急流、暴雨、大雾及雷电等气象水文条件,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工程控制与运行管理措施是工程管理上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高科技应用


科技含量之高首先体现在施工工艺上。我们坚持尊重科学,依靠专家,广泛开展技术咨询和交流活动。根据专家意见提出了施工决定设计,采取预制化、工厂化、大型化、变海上施工为陆上施工的施工方案,突破了长期来设计决定施工的理念。预制吊装的最大构件为长70米、宽16米、高4.0米、重2180吨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最长的构件为长度84米、直径1.6米的超长钢管桩,这种构件可称得上是举世无双。为了减轻氯离子对大桥钢材和混凝土的腐蚀,保证大桥100年的寿命,设计者专门研制了一整套防治腐蚀的有效方案等等。这些可见大桥工程的科技含量之高。

金溪湖特大桥将是一座"数字化大桥"。科研单位将利用硬件及接口技术、网络及数据库技术、图像图形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数学、有限元技术、力学等多学科,建立一套大桥设计、建设及养管的科学评价体系,整座大桥将设置中央监视系统,平均每1公里就有1对监视器。这样,不仅大桥可进行科学合理的维护管理,而且大桥"身体"的健康状况也在实时掌握中。目前,本项目已向交通部申报17项大桥工程关键性科研立项项目,在国内桥梁界也是少见的。

工程创新


1.金溪湖特大桥总体设计

大桥全长10公里,建设条件十分恶劣,为保证海上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必须将设计与施工综合考虑。经过国内外多次调研和专家咨询,制定了施工决定设计的总体原则,尽量减少作业时间,变湖上施工为陆上施工,采用工厂化、大型化、机械化的设计和施工原则。

2、大直径超长钢管桩设计、制造、防腐和施工成套技术

大桥钢管桩基础具有桩长、大直径、数量巨大的特点。桩长达89米,桩径为1.5米和1.6米,总计5474根。通过近一年多钢管桩基础施工,进度快,质量好,证明这一选择是正确的。

其创新点是:超长整桩预制;内外螺旋焊接;三层熔融环氧粉末涂装;埋弧自动焊工艺;大直径不等壁厚焊接;牺牲阳极阴极保护。

3、大吨位70米预应力箱梁整体预制和强潮海域海上运输、架设技术

其创新点是:对海工耐久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研究;70米箱梁局部结构分析;真空辅助压浆技术;研制了大跨度、高平整度桥面施工振动桥设备;首次采用了早期张拉工艺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行设计制造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2400吨液压悬挂轮轨式70米箱梁纵移台车。

4、大吨位50米预应力箱梁整体预制和梁上运输架设技术

其创新点是:结合施工方案对大吨位整孔箱梁的关键结构进行优化;海工耐久性混凝土性能研究与实践;预应力管道真空压浆试验与实践;箱梁梁上运梁和架桥机架设的综合技术。

5、湖上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

其创新点是:建立可靠的钢筋腐蚀电学参数和输出光功率变化判据;研制混凝土结构寿命的动态预报软件;制定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长期原体观测系统设计方案,并配合工程进度实施。这项技术将填补国内空白。

6、长桥全天候运行测量控制关健技术研究

其创新点是:连续运行GPS参考站,在大桥的成功应用及在实践中形成的规程和细则,弥补了中国大桥这方面的空白;目前的规范没有适应几十公里长度大桥投影坐标系建立的相应标准,根据大桥的特殊性加以了解决,为制定相应规范提供参考;创造性地提出过渡曲面拟合法,使海中GPS拟合高程的精度达到三等水准的精度;用测距三角高程法配合GPS拟合高程法进行连续多跨高程贯通测量,

创造出一种快速高程贯通测量的方法;大桥在国内首次采用GIS技术研制成基于B/S模式的大型桥梁测绘资料管理系统。

7、大桥河工模型与桥墩局部冲刷研究

2002年8月,通过专家组鉴定,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实体模型中涌潮的模拟方法和试验技术以及分布式浑水生潮系统和沙量随潮变化的加沙系统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4年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8、灾害天气对长桥行车安全的影响研究及对策

主要创新点是:确定车辆安全行驶风速标准;面向所有灾害天气类型进行研究;提出大桥的行车安全保障措施;基于气象监测系统、预报系统与道路管理系统多方面系统研究;制定不同灾害天气条件下道路交通控制标准;开发低造价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设备;开发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信息发布的计算机软件。目前,已取得系列中间成果,其中报告推荐的风障方案即将付诸实施。

9、长桥建设信息化管理技术

其创新点是:对整体桥梁部位进行的结构分解,形成22949个结构构件,并将采集数据的625张表与其相关联,提供一个完整的数据结构化检索方式;集成统一工程通讯及网络的组建,极大降低了基础网络建设成本;实现长距离的多点无线视频图像传输及回送。

系统已完成软件开发并投入运行一年多,在工程实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以上科技创新已有5项通过交通部和交通厅的鉴定,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国内同类桥梁的建设提供借鉴。

10、新型桥梁伸缩装置技术

采用了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LB多项变位桥梁伸缩装置。

其创新特点是:LB单元式多向变位桥梁伸缩装置针对传统模数式及梳形伸缩装置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在悬索桥、斜拉桥桥梁的纵、横、扭转等多向变位功能上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与实践,本着“安全、舒适、经济、耐用、方便”的宗旨,成功研制的新一代桥梁伸缩装置,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拓展阅读


经过短短3个月的紧张施工,投资6675万元、全长6050米的金溪湖钢便桥正式建成。作为德昌高速公路金溪湖特大桥的施工栈桥,金溪湖钢便桥是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史上投资最大、长度最长的便桥,而在主体工程未开工前就建成,也是我省的首创。

德昌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杭州至瑞丽和上海至昆明高速公路之间的横向地方加密高速公路,于今年3月启动征地拆迁工作,7月16日正式开工建设。金溪湖特大桥全长9178.5米,将为目前我省最长的桥梁,也是德昌高速公路关键的控制性工程。由于大桥所处地区为鄱阳湖滨湖地带,地质条件复杂,水位高差较大,洪水季节不能行船,枯水季节湖内积满淤泥,无法修筑施工便道,传统施工方法无法进行,施工难度为我省高速公路桥梁史上前所未有。

经过国内知名专家的“会诊”及省有关部门批准,德昌高速采取了搭建钢便桥的施工方案,在距离主桥1米左右位置建设一座全桥贯通式汽车便桥,为主桥提供施工平台。为了给主桥及德昌项目的顺利推进争取时间,建设者决定先行施工,在主体工程开工前建成钢便桥。今年4月,金溪湖钢便桥正式开工建设。

据悉,金溪湖特大桥主桥建成后,钢便桥也将完成使命,正式拆除。

建设意义


鄱阳湖位于中国改革开放最具活力的环鄱阳湖地区。建设金溪湖特大桥,对于整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重大的战略意义。

(1)直接促进南昌经济社会的发展

带动周边地区等地的发展,并对全省、乃至鄱阳湖地区的整体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工程建设将使这些地区的发展如虎添翼,为区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腾飞注入新的活力,为全省整体综合实力的提高发挥更大作用。大桥工程尚未全面开工,在对新区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首期开发已呈现轰轰烈烈场面,投资商已在这里纷纷落户。

(2)主动接轨南昌扩大开放

推动鄱阳湖地区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升上饶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南昌作为华中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是中国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在新世纪新阶段,上饶要建设现代化的国际内陆城市,实现经济的大发展、大跨跃。就必须接轨大南昌,融入鄱阳湖,走向国际化。大桥的建设,将大大缩短与南昌之间的时空距离,使上饶市可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以更优越的区位地理优势,融入国际大都市经济圈。这对于辐射上饶市广大腹地,优化提升产业结构,改善投资和发展环境,吸引外资,提高上饶市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深远的积极作用。大桥工程建设,将为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吸引和利用外资,创造更为优越的条件。

(3)有利于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

大桥建设将进一步密切城市的联系,从而将这一区域提升为以南昌为龙头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都市群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大桥建设对周边县市的城市化发展也将产生深远影响,慈溪、海盐等地瞄准这一千载难缝的战略机遇,已有科学的规划设想,大力吸引人口、产业的集聚,促进新区新城的崛起。

(4)突破了鄱阳湖的瓶颈

优化了国道主干线的路网布局,改变了上饶交通状况,有利于实施环鄱阳湖区域发展战略网,大大提升了上饶这一极具发展潜力的经济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大桥建设也有利于支持南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有利于缓解梨温高速公路交通的压力。

(5)既省钱又省时

大桥通车后,截止2010年5月1日,累计通过车辆达1900万辆,平均每天2.3万辆,按一车过桥费最低80元/车,已收入15亿之多。作为司机,原来从南昌到德兴,全程250公里,每公里8毛油费需要120元左右,过路费65元,总185元,耗时2.5小时。通车后,只有80公里,油费64元,过路费80元,总144元,1个半小时不到,节约41元,节省1小时多。

大桥的建设有利于主动接轨南昌,扩大开放,推动鄱阳湖地区合作与交流,提高江西省特别是景德镇市和上饶市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完善鄱阳湖区域公路网布局及国道主干线,缓解沪、杭、甬高速公路流量的压力,从而变成交通枢纽,实施环鄱阳湖区域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江、浙、沪、赣、皖旅游发展的需要。

相关分词: 溪湖 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