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金融业反思与复兴

金融业反思与复兴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金融业反思与复兴


本书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宏观形势为背景,以全球金融业的危机与复兴为主线,客观分析了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长期和短期原因,深入探讨了危机对实体经济的伤害以及各国为此而推出的各种救助措施和方案。同时,作者还对于如何确认危机进展的阶段以及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新格局,提出了自己的分析方法和展望。



图书信息


书名: 金融业反思与复兴

作者:熊平安,秦月星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4月1日)

平装:211页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定价: 29.80元

ISBN:9787115204783

条形码:9787115204783

内容简介


为什么全球经济在新世纪开端的一片繁荣之中,却爆发了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为什么危机会首先爆发在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美国?为什么各国的救助和刺激政策频出,而危机却仍然在不断深入发展?在这场危机中,我们现在究竟身处何处,有会走向何方?认真反思这些问题,将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第一步。

本书通过对2007年开始2008年全面形成的,近几十年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回顾,分析了危机的源起、爆发的过程以及各国在危机应对时的交锋与协作,对于后危机时代的全球金融业的形势做了展望和预期,同时也指出了中国经济以及中国金融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本书适合金融危机研究人员以及所有对经济问题和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感兴趣的读者和金融业从业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熊平安,上海商学院副教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对经济管理、金融危机应对有深入研究,曾在《党政研究》、《财政研究》、《银行家》、《新财经》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秦月星,经济学博士,曾在上海某金融机构工作三年多,运用金融理论对国内金融行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进行深入调研。现任国家财政部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并曾直接参与财政部国际司工作,多次参加并参与二十国集团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亚太经合组织财长会、东盟加中日韩财长会等会议的政策文件起草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和跟踪全球经济不平衡、主权财富基金、次贷危机等国际财经热点问题。其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学、国际财经合作,已在《世界经济与政治》、《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研究》等权威和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

前言


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之际,在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地带——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这令许多人始料未及。

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关于危机的根源大家见仁见智。我们认为,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是利率快速提高而导致的房价下跌,但金融危机的根源则是全球信用软约束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固有缺陷。国际储备货币(以美元为主)的超额发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金融管制的放松,导致全球范围的流动性过剩,大量资本流入美国,不仅为美国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提供融资,而且还压低了资金成本、助长了投机,造成虚拟资本严重背离实体经济基本面,市场无法结清。此外,金融监管缺位、国际信用评级不公正也都难辞其咎。

在信心缺失、流动性匮乏的影响下,次贷危机从局部金融市场向整个金融市场蔓延。自2007年8月爆发危机以来,国际金融机构几乎都遭受了较大损失,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特别是2008年9月,美国四大投资银行(不算年初被贱卖的贝尔斯登)全军覆没引发华尔街金融海啸,次贷危机全面升级为信用危机。据标准普尔公司统计,2008年全球股市市值蒸发17万亿美元,其中美股市值蒸发7.3万亿美元。次贷危机还通过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等途径冲击着实体经济,造成美国、日本、欧元区经济步入衰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出现大幅度下滑。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8年11月份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仅为1.4%,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收缩1.1%(美国、日本、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5%、-0.9%、-1.2%),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为4.1%。金融危机还可能造成社会危机,使许多人失去工作、失去家园。2008年,美国有400万人失去住房,260万人失去工作,其中,2008年12月份美国失业率高达7.2%,是199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针对不断恶化的金融危机,各国都采取了应对措施,从传统的注入流动性、降低基准利率、减税,到非常规的改变股票市场交易规则、政府接管金融机构。更重要的是,国际社会首次联手应对危机,主要工业国家联手注资、同时降息,甚至与主要发展中国家一起首次举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毋庸置疑,上述措施在短期内对缓解危机发挥了作用。然而,引发危机的创新金融产品的复杂性、美国救助措施的滞后性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无所作为,导致危机救助的最佳时机被一再错失。“救市如救火”,但美国政府对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决策却花去近两个月的时间,而此间因信心丧失、投资者抛售股票,两公司股价已跌得所剩无几,导致所有持有“两房”股票的公司资产迅速恶化,这直接引爆了2008年9月份的华尔街金融海啸。面对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的困境,美国政府置若罔闻,任其倒闭,这是引起全球信任危机、信用枯竭的重要因素。

次贷危机的影响是系统性、全方位的。危机造成了全球性信贷紧缩、美元汇率跌宕起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短短几个月,国际油价经历“过山车”,从最高点每桶147美元跌入30多美元,世界经济也由2008年上半年的通货膨胀担忧转变为如今的通货紧缩担忧。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形成共振,对中小经济体(如冰岛、韩国)造成巨大冲击。

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之大也是出乎意料的。早先出现的“脱钩论”以世界经济多元化为前提,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能够躲过此次危机之劫,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并将引领世界经济运行在稳定增长的轨道上。然而,从根本上看,世界经济尚未实现多元化,美国、欧盟、日本仍处于三足鼎立状态,这三个区域的经济收缩必然会影响全球有效需求。毫无疑问,在发达国家减少消费需求的情况下,以出口导向为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无异于遭受了“灭顶之灾”——出口减少、外贸企业倒闭、经济下滑、工人失业,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这一切。针对这一情况,我国政府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了包括4万亿投资在内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方案,旨在通过大力兴建国内基础设施,特别是与民生工程相关的基础设施,刺激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在确保经济较快平稳增长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客观地说,尽管危机对我国造成较大影响,但从全球范围看,中国仍然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中国有巨额外汇储备,有广大的国内市场,有大量、多层次的人才,中国有理由、有信心克服危机的影响,实现经济较快平稳增长。

金融危机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更多的是发展机遇。危机期间,国际社会迫切需要中国提供救助,这为中国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同时,在危机救助过程中,中国金融资本可打破过去美欧等地区的投资保护主义的枷锁,按商业性原则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实现长期经济利益最大化。此外,危机带来的思考是多方面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如何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等问题再一次成为焦点,迫切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积极部署。短期看,我们应充分挖掘国内有效需求,深化税制改革,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富民强国奠定基础。长期来看,中国最终要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与“狼”共舞,因此当前应促进金融创新、大力发展金融,并通过金融渠道来配置国内、国际资源。同时,我国的金融机构应积极参与国际财经合作,努力谋取我们的话语权,为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做充足的准备。若如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不遥远。

金融危机仍在蔓延,未来发展趋势值得继续关注。因水平有限、时间匆促,文中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许多专家的指导,在此一并感谢。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从非理性繁荣到金融危机

第一节 为什么是美国

次贷危机的导火索

次贷危机的根源

金融监管缺位难辞其咎

信用评级机构普遭质疑

第二节 为什么不是中国

强健的经济增长是基础

金融改革和发展是保障

第三节 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对比

东南亚金融危机是无硝烟的金融战争

次贷危机与东南亚金融危机比较分析

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

第二章 从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

第一节 次贷危机拉开世界经济调整的序幕

美元汇率触底反弹

国际商品价格经历过山车

发达经济体步入衰退

发展中经济体被动遭受风险转嫁

第二节 金融危机首先会影响哪些行业

金融危机对美国各行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国各行业的影响

第三节 金融危机中谁主沉浮

“黄金降落伞”下的金融精英

金融危机冲击着弱势群体

中国金融从业者能否成为金融危机的弄潮儿

第三章 全球救市总动员

第一节 国内层面救助措施不拘一格

中央银行的救助措施

财政部门的救助措施

其他救助措施

第二节 国际层面政策协调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西方国家的联合行动

二十国集团金融市场与世界经济峰会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第三节 中国的应对措施

2008年的喜与悲

中国的应对措施

中国有多少贸易投资可以重来

第四节 危机应对措施初步分析

流动性瞬间逆转始料未及

美国政府危机施救缓慢的副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应对措施效果分析

第四章 最糟糕的阶段在哪里

第一节 是谁蒙住我们的双眼

金融危机的必然性

金融危机的隐蔽性

次贷危机何去何从

第二节 蹚过危机“这条河”

谁在危机中哭泣

中国难以忍受之痛

中国可以承受之重

第五章 后危机时代的重塑之路

第一节 交锋:向左还是向右

金融业是否继续开放

人民币汇率是升还是贬

政府和市场:谁说了算

第二节 富民强国之举

继续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节 伟大复兴之路

金融强国的战略部署

参与国际经济治理

参考文献

致谢

相关分词: 金融业 金融 融业 反思 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