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金马镇

金马镇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金马镇


1 四川成都市温江区金马镇


^基本概况


该镇位于温江区西部,金马河东岸,截至2008年底,金马镇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942亩;人口18143人,其中农业人口15035人,场镇居民3108人。共辖7个社区,1个行政村。该镇傍岷江支流金马河而得名。受金马河水的养育,金马人民善良、纯朴、勤劳。经过世代辛勤劳作,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具备现代化气息的城镇。

^自然条件


全镇地势平坦,无山无丘,岷江支流金马河穿越而过。林木覆盖率达31.6%,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5.7℃,年平均降雨量942.5毫米,全年无霜期281天。

^经济状况


2008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21567万元,镇级财政收入5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216元。

^资源开发


金马河流域在金马镇内长达8公里,拥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河滩地资源。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在金马镇建立了占地3.5平方公里的金马旅游区,逐步引进、建成了可容纳四万观众的跑马场、国际射击俱乐部、各类风情别墅等项目,成为四川省五大旅游开发区之一。1999年5月成功开发出金泉一井,据专家测试井内温泉可供开采利用100年以上,被誉为成都平原“第一泉”。金马温泉属“锶”热温泉,含有十多种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的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睡眠、食欲、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2001年成功引进由四川天昊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修建占地面积230亩的五星级大酒店——鱼凫国都温泉花园大酒店,呈现代欧陆风情,尽现雍容华贵。

^区位交通


随着温江经济发展战略向东、向南的转移,以及温江至成都的快速通道——光华大道的开通,金马镇的区位优势日益突出,镇政府驻地距温江城区仅3公里,距成都光华大道仅4公里,从金马到成都只需18分钟的车程;距成都国际航空港仅22公里;距318国道3公里。紧邻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区,园区内主道——蓉台大道、八线路穿越此镇,升达木业,隆兴企业等在此落户。

2 四川简阳市金马镇

该镇为简阳市辖镇。1935年置金马乡,1958年改宏兴公社,1962年更名金马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府23公里。面积24平方公里,人口1.8万。通公路。辖金马、桤木、玉泉、海棠、方井、全胜、红坝、翻身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甘薯,兼产棉花、油菜籽,特产柑橘。养殖生猪、蚕。

3 吉林舒兰市金马镇


^地理位置


金马镇位于舒兰市的东北部,距舒兰市53公里,西与平安镇,南与七里乡接壤,东、北与黑龙江省五常市向阳镇接壤。位于北纬4443´——4439´东经12778´——12734´,幅员面积147.99平方公里。 1910年4月(清宣统二年)设金马乡,1915年——1961年归平安镇管辖,1961年4月成立金马公社,1983年11月改为金马乡,乡政府驻地金马镇,1996年10月撤乡设镇。

^行政划分


金马镇辖11个行政村,34个自然屯,总人口18027人,其中农业人口16794人,朝鲜族人口2262人。可耕地面积2800公顷,大部分位于拉林河川内(10个村)和石头河流域(4个村)。属于山区和半山区。境内有拉林河、石头河流过。主要山峰有狼洞山,海拔362米;七顶子山,海拔376米,大青嘴子山,海拔406米。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600——650毫米,年积温2700C无霜期130天左右。

流经镇域内的拉林河清澈干冽,无污染,川内土地平整肥沃,主要水利枢纽橡胶坝4座,水利设备齐备,是舒兰市优质大米的主要产区之一。盛产水稻、玉米、大豆、林果、蔬菜、瓜果、活鱼等农副产品;是中草药、牧业、化工基地。金马牧业、北五味子示范园、白鹅养殖、老河湾米业、等在省内外享有美誉。

镇政府设在金马村,(金马街内)地处金马镇的地理中心,是金马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物资集散中心,交通十分便利。

辖金马、团结、新胜、永发、新农、友谊、万宝、长胜、五一、黎明、永兴、万福、天德、吉兴、朝阳、新华、新立1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制砖、编织、油坊等厂。农业主产稻谷、玉米。

挟拉林河之灵秀,举大青嘴山之旖旎, 是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水上观光漂流,体验乡土文化生活的旅游胜地

4 云南泸西县金马镇

金马镇位于泸西县境西北部,东接白水镇,西与旧城、三河镇接壤,北与曲靖市师宗县相连,南接中枢镇、午街铺镇,距县城12公里,地处东经10331′41″——10331′26″、北纬2427′18.6″——2427′36.6″之间,国土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委员会、26个自然村、29个村民小组,85个合作社。还有舒兰市金马镇。



^基本概况


该镇位于泸西县境西北部,东接白水镇,西与旧城镇接壤,北与曲靖市师宗县相连,南接中枢镇、午街铺镇;国土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东西最大横距10.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0公里;全镇辖爵册、新安、山口、太平、新坝、雨龙、石缸冲7个村民委员会,26个自然村,29个村民小组,85个合作社。2008年末,全镇耕地总面积45965亩,总户数12689户,总人口51213人,其中,农业人口49903人,占总人口的97.4%。境内居住着回、彝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3%。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26人。

金马镇地处东经10331′41″——10331′26″、北纬2427′18.6″——2427′36.6″之间,东接白水镇,西与旧城、三河镇接壤,北与曲靖市师宗县相连,南接中枢镇、午街铺镇,距县城12公里。 地形以丘陵、坝子为主,地势较为平坦,最高海拔1975.4米,最低海拔1790米。年平均气温14.6℃,最冷月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雨量1101.27毫米。2002年,全镇耕地面积38953.6亩,其中水田17107亩,旱地21846.6亩;总人口49289人,其中农业人口43868人,占89%,非农业人口占11%;少数民族人口1698人,占4%,主要有回、彝等少数民族。2002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878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643.4万元,粮食总产1655.1万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1309元,农民人均有粮368千克。

^自然环境


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丘陵、坝子为主,较为平坦,境内最高海拔1975.4米,最低海拔1791米,是全县最大的万亩坝子;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6℃,全年无霜期达238天,年日照量1962.9小时,年均降雨量1101.3毫米;人力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农村劳动力31157人,金马的石匠和商贩在县内较为有名;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板桥河水库主干渠、金马河横贯镇境,境内地表有水库8个、小坝塘11个,年蓄水500余万立方米,地下水面积达71.3平方公里。

^区位交通


该镇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豆泸公路、陆泸公路、石泸二级公路和白金公路、金碧公路、太山公路、太所公路交叉贯穿全境,形成了“三纵四横”的交通网络。2008年,全镇实现100%行政村、99%自然村进村道路和村间道路水泥路硬化。

^经济状况


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6541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2428元,比上年增长16.5%;地方财政收入1501.2万元,比上年增长26.4%;地方财政支出3147万元,比上年增长57.3%;全镇工业总产值3692万元,比上年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6948万元,比上年增长47.6%。全镇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达24046万元,同比增长48.49%;各项贷款余额达23554万元,同比增长37.8%。

(一)改革开放以前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前,金马是泸西县最大的乡镇,是泸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镇,三大产业发展规模及发展水平均居全县前茅,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都相对处于领先的地位。

(二)经济发展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金马历届党委、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大飞跃,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大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大进步。

(三)经济结构现状

1、农业。农业是金马镇的基础产业,种植业以烤烟、水稻、小麦等为主,是泸西县优质烟主产地之一;养殖业以猪、牛为主,肉牛冻精改良及肉牛养殖在省内有一定名气。蔬菜、优质米等项目发展迅速;养殖业异军突起,目前已建立起10个仔猪养殖示范村、1个肉牛冻改中心和1个肉牛养殖基地,有年调运生猪2万头以上的营销大户4户。

2、工业。金马镇是泸西县总体规划的工业园区,现有企业21家,有硅铁合金、锰铁合金等产品,质优价廉,远销海南、广东等省。

3、第三产业。辖区内各种服务设施齐全,商业门店鳞次栉比。

(四)社会发展主要成就 金马镇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上,加大硬件设施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育队伍管理,提高办学质量,顺利通过了“普九”、“普实”验收,全镇有中学1所,职中1所,完全小学13所,在校学生达8892人,有教职工450人;文化上,各种文艺创作及农村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农村文化生活活跃;卫生上,金马中心卫生院已经建设成为泸西最大的乡镇卫生院;“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已在全镇农村推行,社会稳定,治安良好。通过狠抓精神文明建设,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在金马农村蔚然成风。

^资源优势


1、土地资源。现有耕地38953.6亩,坝区面积占73%,丘陵面积占18%,山区面积占9%,是全县最大的万亩坝子。 2、气候资源。年平均气温14.6℃,全年无霜期238天,年日照数1962.9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3、人力资源:金马是人口大镇,人力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农村劳动力28737人,素质不高,金马石匠和商贩在县内较为有名。

4、水利资源:地表水有水库8件,小坝塘11件,年蓄水502.7万立方米;地下水面积71.32平方公里,厚10米,水利资源十分丰富。

^基础设施


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化程度已达80%,田间沟渠纵横,能够满足各种农作物种植需要。 2、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镇内有一座35千伏的变电站,电力供应充足,电压稳定。

3、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石泸二级公路、豆泸公路、陆泸公路贯穿全镇,是红河州进出滇东地区的必经之路,距南昆铁路召夸站仅30千米,交通、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全镇各村委会都已修通水泥路,村民小组道路硬化率达86%,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村村通程控电话,移动通讯覆盖率达99%。

4、市场建设。现有农贸集市6个,其中爵册集市是全县除县城外最大的集市。有大牲畜专业市场4个,商家众多,市场繁荣。

5、中心集镇建设。2003年,在爵册集镇基础上,以建设红河州一流小城镇为目标,高标准建设规模大、功能全、品位高的中心集镇,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

截至2008年,全镇共投资4779.39万元,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3件。其中:土地整理项目1件,投资2896万元;金马灌区干支渠防渗工程1件,投资560万元;烟区水利工程9件,投资1043.39万元;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2件,投资280万元。13件工程均已在年内竣工并投入使用,共衬砌“三面光”沟渠26条67.41千米,新建水池20个,铺设管网11千米,农田坡改梯6103亩,改善灌溉面积28350.6亩,建成3000亩早实核桃基地和300亩水果基地各一个。

截至2008年,投资760万元,规划占地15亩的金水建筑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主体工程已完工;投资18.1万元,完善集镇新区三角地小市场道路和建材市场内排水系统。位于集镇中心占地66.85亩,规划户数115户的农村居民小区进行基础工程建设;全长3000米的环乡公路已初步完成挡墙支砌等基础工程。加大“两小”出让力度,拍卖小宗地92宗10.98亩,共收取土地出让金457.16万元,单宗土地出让最高价达1783.44元/平方米。

截至2008年,全镇通过群众自筹和争取上级补助,投资100多万元硬化村间道路3条3.6公里;在土地整理项目、烟水工程项目中修村间、田间道路25条41.5公里,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创新建设


泸西县金马镇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通过“五个创新”,全力打造“休闲之都”、“商贾之地”、“田园之所”、“和谐之邦”,提升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加强和改善党委、政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是落实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任务的组织保证。一是从制度上确保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分管领导直接抓,而且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经常召开党委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听取汇报、专题研究,把主要精力放在新农村建设上,体现在工作效果、资金投入和干部配备上。二是在第三届村“两委”选举中广开人才脱颖而出的渠道。镇党委、政府除严把选举程序外,通过取消流动票箱,设立投票站,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举环境,鼓励优秀人才积极参选,严格按照合法程序,选举产生了村民委员会主任7人,其中3人连选连任,副主任7人,其中5人连选连任,5个村民委员会实现了“一肩挑”,“一肩挑”的比例达71%。三是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把热爱新农村建设工作、基层经验丰富、工作大胆创新的站所干部选调到村担任总支书记;把安心新农村建设工作、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新农村指导员推选为所驻村总支书记,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四是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宣传,增强他们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创新领导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驾驭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如石缸冲村的新庄科、大核桃两个村民小组于今年4月经县委组织部批准,正式建立党支部,全村委会做到了每个村民小组都建有党支部,从而形成了总支负总责、支部牵头、群众积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格局,创建了一个让“群众长期得实惠、干部经常受教育”的基层党建新机制。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把坚持党的领导、村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村有机统一起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建立健全党组织和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全面推行村务公开,无论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补换、发、林权改革,还是烤烟合同、农村低保,只要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及时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和改革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机制,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效。强化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开展“平安乡镇”创建活动为载体,抓基层、打基础,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基层调解网络。对矛盾纠纷、群体性事件等不稳定因素,早排查、早发现、早解决,确保安定稳定。

投资60万元建设了占地3000平方米的休闲文化广场,让基层群众分享经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加快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和完善,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和服务,开展就业指导、信息咨询、职业介绍等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集中力量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等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利益。 大力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了林产品协会、小米辣协会、肉牛养殖协会,形成了实用信息、市场营销、科技示范、资金、服务五大服务联动网络。高质量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如该镇山口村在第三届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通过组织候选人向村民代表发表演说、回答村民提问这一形式,推行目标承诺制和践诺保证制,不仅有效解决了换届中存在的选前乱承诺、乱许愿和选后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维护了选举秩序,而且创新了新一届村民委员会领导班子诚信建设的思路,促使村干部进行深入思考,理清工作思路,明确任期重点,知道任期内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采取什么措施,真正做到干有方向、有目标,让干部始终有压力、有动力,积极开展好各项工作。

^城镇建设


泸西县金马镇增强交通意识,投入了2000多万元,完成了214公里水泥路的铺筑,使29个自然村有27个村的进村道路建成了水泥硬路,交通的便捷,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的经济发展,为村民出行提供了便利。

金马镇地处泸西县西北部,以坝区和丘陵为主,有较好的水资源,对农作物生长较有利。该镇主要种植大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和烤烟,同时也发展了畜牧业。这个镇的29个自然村,居住着汉、彝、回三个民族近5万人,自然条件优越。但在2003年以前,29个自然村的通村公路都是泥土路,晴通雨阻,交通十分不便。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较快发展,为尽快改变农村的交通面貌,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泸西县政府于2002年底出台了支持全县各乡镇村村修筑水泥路的政策,金马镇在全县10个乡镇中率先行动,向29个村发出修水泥路的号召。镇党委和政府积极做好百姓的工作,大力宣传“大路大富、好路快富”的道理,并在金马镇山口村率先进行试点,帮助这个村很快修通了水泥路后,使其它村的村民亲眼目睹了修水泥路的益处,以点带面,在全镇掀起了修水泥路的高潮。

修筑乡村道路,最困难的是资金缺乏,为了解决这一困难,金马镇采取了“三个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即“县里补助一点,镇里补助一点,村民投工投劳凑一点”,充分调动了各村的修路积极性,全镇29个自然村中的27个村修成了水泥路214公里,实现全镇100%的自然村通水泥路的目标。

交通的便捷,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的较快发展,镇里办起了铁合金厂、铸造厂、冷库等10多个私营企业,不少村民出行都骑上了摩托车,全镇增加机动车200多辆。2004年镇财政收入775万元,人年均收入1499元,比公路修通前的2002年分别增长了12%和13%,在全县名列前茅。

^发展思路及建设项目


发展思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围绕把金马镇建设成为畜牧业基地、蔬菜基地、泸西县工业园区和农村商品流通中心的目标,优化农业、发展工业、壮大第三产业,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面推进金马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主要建设项目:

(一)泸西县金马镇农牧业交易中心,计划投资2500万元;

(二)泸西县金马中心集镇,计划投资5000万元;

(三)组建泸西县金马蔬菜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200万元;

(四)建设5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计划投资500万元;

(五)建设万头肉牛改良基地(即一个中心,两个改良点),计划投资500万元;

(六)建设万头肉牛、万头优质仔猪养殖基地,计划投资500万元;

(七)建设万亩牧草种植基地,计划投资500万元;

(八)完善、提高乡村道路等级,计划投资5000万元;

(九)建设自来水处理厂,计划投资700万元;

(十)金马坝万亩园田化建设,计划投资1500万元。

^文化教育


2008年全镇共有中小学24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职业初级中学1所,村委会完小7所,村完小6所,村小6所,单师校点3个。初中教学班43 个,在校生 2307人,初中毛入学率105.73 %;小学教学班 155个,在校生 5761人,入学率 99.96 %;学前(幼儿)教学班 37个,在园(班)1290 人,入园率50.98 %。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 0.05 %,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 1.34 %。

相关分词: 金马镇 金马 马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