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界首扁担戏

界首扁担戏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界首扁担戏


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边陲,淮北平原的西部边缘,地处东径11515’一11532’,北纬33O’— 3330’。东与太和县相邻,东南与阜阳市接壤,南与临泉县隔泉河相望,西连河南省沈邱县,北依河南省郸城县,境内有颍河、泉河两条主要河流。 界首历史悠久。早在二三万年前就有人类劳作生息在这片土地上,夏商时属豫州,战国时归楚,秦代入陈郡,陈胜部属苍头军在此聚义;东汉王莽、刘秀逐鹿中原,在此留下“王莽赶刘秀”的千古史话;南宋名将刘琦大败金兀术,在此划沟为界,史称“界沟驿”;元末红巾军领袖刘福通反元起义,在此揭杆。抗日战争期间,作为大后方的界首,商贾云集,名噪一时,被誉为“小上海”。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复市。

界首市扁担戏俗称“小挑子”,又名猴头人子,一台戏,独腿戏。其流行区域主要在界首市芦村镇小徐村,小徐村位于芦村镇东北部,东与太和县接壤,北依河南郸城县,是一个偏远乡村,交通不便,群众生活穷困,为了生计,村民学会了一些耍猴,说唱艺术。大约在清末,由利辛县艺人葛三传入界首,历史约一百多年。小徐村朱惠贤(第一代传人)通过对扁担戏不断地摸索和创作,逐渐形成了界首扁担戏独特魅力。演出剧目有《王小二卖豆腐》、《王二打虎》、《西游记》、《王小二上山打柴》等。

如今,在界首市城乡提起朱允德和他表演的扁担戏,几乎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朱允德,男,1951年生,安徽省界首市芦村镇小徐行政村朱庄村人,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杰出民间艺人。

小徐村位于界首市芦村镇东北部,东与太和县接壤,北依河南郸城县,是一个偏远乡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村民们祖祖辈辈都有靠杂耍、说唱等曲艺维持生计的习俗,界首扁担戏艺人朱允德就出生在这里。从记事起,朱允德就开始接触这些民间文化艺术,耳濡目染。那时,小徐村家家户户都有外出卖艺的艺人,每家孩子都从小开始学艺。朱允德的伯父朱守未是远近闻名的扁担戏艺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伯父发现他对扁担戏特别痴迷,于是就经常带着他走村串户进行演出,闲暇时就手把手地教朱允德扁担戏的表演技艺,传授他演出经验和技巧,朱允德学习得也很投入。为了练习口技,朱允德常常跑到野外,一练就是半天,直到模仿的声音惟妙惟肖;为了练习手上的功夫,他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直到手指发麻起泡。从10岁到15岁,正是一个孩子最为天真纯朴、贪玩好动的年龄。但在这5年时间里,朱允德一直坚持学习,从未松懈,很快掌握了扁担戏表演技艺。

朱允德不仅对表演技艺进行了改进和创新,而且还利用闲暇时间进行曲目创作。他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及戏曲为题材,以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积极向上、乐于助人为内容,融入扁担戏轻便、灵活的表演形式,使百姓喜闻乐见,深受教育。他自编自演的传统曲目有《王小二卖豆腐》、《武松打虎》、《香莲告状》、《马囫囵换亲》等;现代曲目有《捉特务》、《小两口离婚》等。

1980年,朱允德加入界首县曲艺队。带着创新后的扁担戏表演艺术,朱允德从这一年起,开始在安徽、山东、河北、河南、湖北等省进行演出,所到之处观众都是人山人海。朱允德记得第一次在山东一庙会上演出,他的出色表演吸引了上千观众,引起了轰动。山东电视台、安徽日报等媒体都进行了采访和报道。从此,朱允德和他的扁担戏,到处享有盛誉。

1990年至今,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朱允德没有再外出卖艺,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界首扁担戏的热爱,期间创作曲目不断,每年的农闲时节,他都会表演扁担戏给乡邻乡亲娱乐,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1989年,朱允德由于扁担戏技艺精湛,受邀参加“界首市建国40周年暨复市”大型文艺汇演活动,并获得表演优秀奖。

2008年以来,朱允德先后参加了安徽省群众文化艺术节、安徽省首届民俗文化艺术节、阜阳市双艺节、界首市节庆晚会等演出活动上百场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2010年12月,朱允德被列为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一根小扁担,人生大舞台”。而今,朱允德仍然坚持为大众表演扁担戏,用观众的欢声笑语去诠释他的艺术人生。

相关分词: 界首 扁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