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教育大革命

教育大革命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教育大革命


50年代末的"教育大革命"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动因.

这场改革有"左"的色彩,提出"以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来普及高等教育"的目标不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但当时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许多改革措施是基本正确的,并且取得了不少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不仅对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积极意义,而且对当今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教育大革命”的发生与开展

“教育大革命”的发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与时代背景。

(一)对各类人才的强烈需求

建国以来,经过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有较大发展,而且要继续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这必然要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而当时我国的教育还相当薄弱,对于人才的需求十分强烈。

(二)“大跃进”政策的推动

1957年,我国提前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党和全国人民深受鼓舞,并激发了迅速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的信念。但是,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对中国的经济建设情况认识不足,就出现了骄傲自满、急于求成的倾向,因此夸大了主观努力的作用。在经济建设上,1956年曾出现急躁冒进倾向,周恩来于1956年11月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的《关于一九五七年度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的控制数字报告》中,曾经提出1957年的计划应该在保证重点的前提下,在某些方面作适当压缩,调整各经济部门的比例关系,以适应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1957年1月,陈云针对1956年的冒进现象指出:建设规模的大小还须与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但这些思想在1958年1月召开的南宁会议上遭到了严厉批评,从而使一些主张实事求是的人受到压制,促进了急于求成的思想的发展。3月在成都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又多次更加严厉地批判主张反冒进的人。会后,各省市都提高了经济指标,加快了建设速度。1958年党的八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的推行,破坏了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进一步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为“教育大革命”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政策氛围。

(三)“教育大革命”的提出

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示》突出强调了“两条路线之间的斗争”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右倾思想和教条主义思想”,提出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应当成为中等以上学校“普遍和经常的方法”,提出“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每个学生必须依照规定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在教育事业发展中,提出从大区到省、地、县都要建立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要求在15年左右时间内普及高等教育。

(四)“教育大革命”的主要内容

“教育大革命”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教学改革,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开展勤工俭学。

相关分词: 教育 大革命 大革 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