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基本简介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南矶湿地)位于鄱阳湖主湖区南部,为赣江北支、中支和南支汇入鄱阳湖开放水域冲积形成的赣江三角洲最前沿地带,自然保护区内有南山、矶山两个小岛,合称南矶山。保护区于1997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归属南昌市管理,后经过5年科考和3年申报,于2008年1月由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更名为“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管理机构是隶属于南昌市林业局的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区以赣江入湖口湿地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

保护区规模


该保护区总面积333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7500公顷,缓冲区面积5500公顷,实验区面积10300公顷。行政上隶属南昌市新建县南矶乡,距南昌市城区约60公里。保护区东至太子河入东湖口、西至赣江中支下游,北至三山脚,南至矶山以南凤尾湖,东西宽21.6公里,南北宽27.7公里,范围基本与南矶乡行政边界一致。保护区是江西省面积最大的、唯一的河口类型国家级保护区,紧邻省会南昌。地理坐标在东经11610′—11625′,北纬2851′—2908′之间。东界以10个拐点的连线为界,拐点的坐标分别为(11618′57″E,2906′52″N);南界沿余干县县界向西南至拐点(11617′50″E,2851′59″N);西界以(11617′50″E,2851′59″N)为起点,沿南昌县县界向北至大车荒,再经16个拐点至北界起点(11609′51″E,2906′11″N),拐点的坐标分别为(11616′10″E,2856′16″N);北界以9个拐点的连线为界,拐点的坐标分别为(11610′22″E,2907′8″N)。

资源概述


该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区内有植物115科304属443种,有各类动物660种。其中浮游动物62属111种;底栖动物8科62种;水生昆虫11目40科168 种;两栖动物1目5科11种;爬行动物3目10科23种;哺乳动物7目12科22种;鱼类6目14科43属58 种(其中江湖洄游型鱼类占40%);由于该保护区地处赣江、鄱阳湖和长江的关键节点,保护区具有良好的通江性,不仅是鲤、鲫等经济鱼类的重要产卵和育肥场所,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草、鲢、鳙、鳗鲡、刀鲚、凤尾鱼等洄游型鱼类的主要洄游通道甚至最后的避难所,对于鄱阳湖、赣江和长江渔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区处在东亚-澳大利亚水鸟迁飞线路之中,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地和中继站,在候鸟保护上具有国际意义。2003年至2004年共记录到鸟类205种,其中水鸟89种。将近全鄱阳湖地区历史纪录的70%,其中16种水鸟种群数量超过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东方白鹳有1200只,约占全球总数的40%;白鹤1017只,约占全球总数的30%。其中属国家Ⅰ级保护鸟类4种,分别是东方白鹳、黑鹳、白头鹤、白鹤;国家Ⅱ级保护鸟类24种,如灰鹤、小天鹅、白琵鹭、花田鸡等;猛禽15种。高峰时期候鸟栖息量高达20余万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