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江西共大(现江西农大)。1958年创办,1980年改制,它存在的20多年 间,曾创下开办108所分校的纪录,有20多万毕业生。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南昌县分校


1958年6月,中共江西省委根据毛主席关于“半工半读”的教育思想,并在省长邵式平等同志的积极提议下,作出了创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决定。共大以抗大为榜样,以垦殖场为基础,先上马后备鞍,很快筹办起来了。至1958年8月1日,共大总校和向塘、井冈山、大茅山、油山、黄岗山、云山、南城、高安等30所分校同时举行了开学典礼,有学生11000多人。

共大办学密切结合江西实际,除总校设在南昌市的郊区外,多数分校办在山区,少数在平地。省委为加强对共大的领导,由省委书记刘俊秀同志亲自兼任总校校长,副省长汪东兴同志兼任总校党委书记。以后由张宇晴同志兼任党委书记,黎超同志任校长。实行省、专、县分级办学,即省办总校,以办大专、本科为主;省属和专属分校办中专,个别专业办大专;县属分校办初技,个别专业办中专。形成了全省高、中、初多层次的农业教育网。至1961年,共大有总校一所,分校100多所,学生有5万人之多。

共大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办学,提出“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的办校方针。学校根据所设专业办起了农场、林场、牧场以及各种为农业服务的工厂,作为基地,提出并逐步建立起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新体制。为适应这种新体制,经过几年实践,实行了系、场(厂)合一,把专业对口的生产基地与系(专业)合并起来,统一组织,统一领导,统一实施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计划,编制教学生产配当。进而实行教学班、生产队、教研组合一。按照专业性质和不同年级恰当规定“工”与“读”的比例,把“工”与“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专业课为发展生产力服务,基础课为专业课报务。

在教学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本省农村、山区社会主义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置专业,开设课程,确立教学内容和科研项目。总校和分校一般设有农学、林学、畜牧兽医、园林、农机、农村财会、农业经济等专业,按照农、林、牧生产的工种和工序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强调在教学内容改革上坚持三个面向:面向农业、面向生产、面向基层。在教材编写中贯彻“少而精”,强调科学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在组织基础理论教学时,还充分利用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具有与所学专业内容一致的、比较丰富的实践知识这一有利条件,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实行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专业教学与专业生产、校内教学与参加校外生产实习相结合。在生产劳动的安排上坚持“三个为主”:一是生产以农、林、牧生产为主,二是劳动以学生劳动为主,三是学生劳动以专业劳动为主。学生结合专业参加生产劳动,进行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进行推广、示范新技术和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同时创造财富,力争自给,逐步实现“不要国家一分钱”(指学生生活费自给)。至1974年,共大有分校108所,有农田3000多公顷,山林24000多公顷。农、林、牧场及农机等工厂350多个,生产粮食18000万公斤,收入经费4亿余元。

共大坚持“学什么,做什么,研究什么”的原则,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至1980年,已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的有化学杀雄杂交水稻、南方系列水田耙等;获得省科学大会奖的有《混合土农药705、707》,《灵芝研究》,《耕牛血吸虫病诊断》,等等;获得省科技成果奖的有红壤旱地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及其规律的研究、江西柑桔品种资源调查等。此外,还有一部分因当时还没有开展评奖,未申报,但在生产实践中已被广泛应用、推广的科研成果。

共大要求教师、干部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半工半读”,做到能文能武,教书育人。在教师中提倡“一专多能”,在干部中提倡“能上能下”。

学校根据半工半读的办学特点,组织动员全校的教职工积极主动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参加劳动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坚持四个教育:一是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二是革命传统教育,三是学农爱农扎根农村教育,四是劳动和艰苦奋斗教育。至1976年,共大总校和分校共培养学生18万余名,其中大专、本科毕业生1万余人。这一大批毕业生多数已成为全省农业战线上的骨干。

共大实行多种形式办学,在招生中除招收高、初中毕业生外,还注意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入学。他们的文化程度偏低,按学校规定先进预科班学习,待补习达到一定程度,经考试后再进入专业学习。学生毕业后除少数由国家统一分配外,绝大多数实行“社来社去”,回到农村基层。总校及省属分校还举办农业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培训班,对他们进行有选择的理论教学和推广、示范新技术的训练,也是“社来社去”。

共大自创办以来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热情支持。1961年7月30日,即共大建校3周年前夕,毛主席亲笔写下了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一封信,表示完全赞成共大的事业。毛主席在信中指出:“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分钱,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1959年,周总理在庐山开会时亲自为江西共大题写校牌;1961年,周总理亲临庐山分校视察,并在南昌接见总校的师生代表,与他们亲切交谈。1963年,周总理召集中央“七个部一个办公室”的负责同志亲自听取共大有关负责人的汇报,解决共大在办学中的困难,并亲自批准共大的发展计划。1962年,1966年,朱德委员长先后两次视察总校和分校,在大茅山分校还亲临教室与同学们一起听课,并3次为共大题词。国家主席刘少奇在几次讲话中肯定共大是半工半读的一个典型,是一个样板。总书记邓小平在有关讲话中赞扬共大。王震、肖克、陆定一、杨秀峰等领导曾先后到共大总校或分校视察。

共大在“文革”中遭到严重冲击。总校接受了从城市下放的几所普通中学,学校秩序被打乱,学生被集体下放到农场劳动,学业中断。1969年9月,江西农学院与共大总校合并。从1970年开始,共大总校先后招收了7届工农学员,共2500人。

1978年,共大总校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大学。同年,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1980年5月,办学体制又作了调整,采用全国农林院校统一的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开始实行全日制办学。同时解除总校对分校的业务领导关系,总校改名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设置的系科与专业主要是农学系、植保系、园艺系、林学系、畜牧兽医系、农业工程系、农业经济系等,还有基础课部、马列部、函授部(成人教育)和培训中心。学生达3000余人。经国务院批准,江西共大总校从1979年起在农学、林学、牧医3个系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成为江西省第一批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聚集一批著名的教授、学者,他们治学严谨,崇尚教育,提掖晚辈,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0年11月20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被誉为我国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典范。办学20余年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上取得了重大的成绩,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附一:江西共大的历史与今天


江西共大,全称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遵循毛泽东教育思想创办的半工半读的新型学校,是上世纪我国教育战线涌现出的新生事物。于1958年创办,1980年改制(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历时22年,曾创下开办108所分校的纪录,为国家培养了22万余名相当于初技毕业至大专毕业程度不等的建设人才,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它还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并摸索了一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经验,成为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典范,在我国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江西,共大是一代人集体记忆的凝结。

共大诞生

“江西共大非常了不起,是贫苦孩子的学校。它招收农村孩子上学,普及了农村教育,为国家减少大批资金投入,而且培养出的人能文能武。共大教学生科学种田,有错吗?”对于共大存在的种种议论,现年66岁的江西农业大学老教授柳志慎有些激动。

18岁上共大的他很多人生经历都与共大有关,对于共大,柳志慎有自己对共大的理解。“我们不能和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比,他们是一种办学体制,我们是另一种办学体制,性质不同,培养的方式也不一样,但有一条,共大是为社会服务的。”他认为共大离开不开当时的国情和历史环境,对于共大的评价也应该放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看。

柳志慎所说的特定国情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共大这种专门为农村培养人才的学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除了特殊的国情,政治因素也不可忽略。

1957年,干部上山下乡热潮涌动,全国各地建起了垦殖场。以江西为例,仅在1957年冬天,江西省委就动员和派遣了5万干部上山下乡,开发山区,建设山区。柳志慎说:“如果没有垦殖场的基础,共大很难办起来。”在当时,江西一些垦殖场针对农民文化低、掌握技术困难的情况,还办起了技校。

1958年5月,从中央下放江西担任副省长兼农垦厅厅长的汪东兴在北京参加会议时看望毛主席,汇报了江西各地垦殖场兴办农林技术学校的情况。对农村和农民情有独钟的毛主席很感兴趣,作出了“你回去与邵式平省长商量办些学校,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好不好?”的指示。

回到江西,汪东兴与曾留学苏联的邵式平商量时谈到那所邓小平、蒋经国等两党精英同学过的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邵省长说,“我看江西也可以办劳动大学。”于是1958年6月9日,中共江西省委、省人委做出了《关于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的决定》:“为培养共产主义……又红又专的大批人才,普及科学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建设繁荣幸福的共产主义新山区……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总校和分校。”不久后定名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58年8月1日,在南昌市郊梅岭的共大总校、在全省遍地开花的30所共大分校,同时宣告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正式成立;时任江西省副省长兼共大总校党委书记汪东兴主持开学典礼,省委书记兼共大总校校长刘俊秀作了《为一座新型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诞生而欢呼》的报告,第二天的《江西日报》发表了《祝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开学》的社论,当时报道共大总校、分校共有学生1.1万名,其中工农及其子女占92.7%,被誉为遵循毛泽东教育思想创办的新型大学。

尽管共大分校的诞生被认为是58年大跃进的产物,“一哄而起”的共大分校难免会陷入教学质量低劣的误区,但因共大而蓬勃发展起来的林场、农场却是不争的事实。据1959年1月底不完全统计,共大全省各校办农场有66个、林场40个、工厂243个,学校经营的耕地面积4.275万亩,半年总收入427万余元。

1961年,共大创办三周年时,毛主席亲自提笔,给共大写了一封贺信,就是著名的《七三○指示》。毛主席在信中说:“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文钱,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这样的学校确实是很好的。”

共大学什么

在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下,1961年后,共大俨然己成了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在其影响越来越大时,省外一些学生也纷纷走进共大。柳志慎就是在1961年从上海来的高中生,据他讲,那年代从上海来的初高中生就有数干人,除了上海,山东、江苏、安徽等地的学生也纷纷前来。“祖国需要,我们就去哪里”,柳志慎说,他们那时多半有些理想主义。来江西后他们安营在广大农村,其中有很多人都被安排到共大分校,“也有一些人吃不了苦跑回去了。”

从1958年到1961年,共大的办学模式和招生制度开始慢慢转变,共大总校那时己开始在全国实行统一招生,也就是高中文化程度的学生可进入共大总校学习。其它各分校则视实际情况招生,并实现“分级办学”的原则,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学生一般会安排在地方分校。

曾经在共大庐山分校担任农学系的老师陈盛铎认为共大教学经验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材施教、分班教学,“学生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分班很重要。”据陈盛铎介绍,共大除了招收一定文化程度的适龄青年,没有任何知识文化的文盲也可以进入共大分校学习,“文盲一般进入共大分校的预科班,在学校两年的基础知识后才可以到共大的具体专业。”

共大开设的专业主要分为农、林、畜牧兽医、工业、农机、会计等专业。由于实行半工半读的制度,几年时间里,总校和各个分校开垦出了大批的农场和林场,为学校提供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基地,也使学校有了办学经费的来源,同时还为学生自给自足的生产打下基础。据陈盛铎介绍,共大除了总校,分校中如庐山分校、云山分校的实验和教学设备在当时也算全国一流。

柳志慎作为上海重点高中的毕业生,进入了共大总校学习农业畜牧业专业。柳志慎记得自己读书时,除了学费免收,学校每月还会发给他们一些零用钱,他回忆:“共大实行的半工半读的机制,但这并不意味着上半天课做半天事,课程和劳动会有相应的安排,比如说双抢季节劳动实践会多一点,农闲时理论基础课则会多一点。”

在江西农大的校史馆里,至今都保存了一张“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课程配当表”。

由于共大分校的增长速度迅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据了解,共大总校的教师水平在大专以上,其它分校的教师则有些差参不齐,有的只上过初高中。陈盛铎说,因为师资不足,一些分校还把共大学生送到总校培训。

而共大总校也根据需要培养农村老师。柳志慎说,共大的教学是紧紧围绕为农民和农村服务的,“农村学校的老师缺少时,共大就办起了为农村培养老师的专业。”共大的学制是大专,一般读完三年后学生即可毕业。

从最早开始,共大的办学思想就是为农村建设出力,因此有“哪里来哪里去”、“社来社去”的口号。在全省上百所的共大中,除了共大总校和少数几所分校包分配外,其它分校毕业生都回到农村,这为当时落后地区的农村输送了大批的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了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陈盛铎说共大毕业生里也有不少人成为农村基层干部、供销社主任。事实上,江西各地方的农业部、林业部等部门的负责人大多都是从共大毕业。陈盛铎所在的庐山区,六、七十年代当地大部分会计都是从共大庐山分校毕业,“当然也有些学生不好学,回到农村后一直当农民。”

在共大总校,一些共大毕业生毕业后可以留校任教或分配到地方分校。柳志慎就是其一,他曾在农村走访,他说:“共大培养的学生都是顶呱呱的,特别适应农村,也特别受农民兄弟欢迎。”

1964年,江西共大的分校达到历史最高峰,各地开办的分校达到108所,在高等教育低落的情况下,那一年共大在校生人数有5万之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家领导人对共大的办学模式也给予各种关注,朱德还亲自把自己的侄子朱俊书送到共大总校学习。8月1日,国家主席刘少奇热情肯定了共大半工半读的好形式。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共大也是一所阶级特色鲜明的大学,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进入共大。据陈盛铎介绍,进入共大必须要有地方政府或公社出具的介绍信,那些出身不好的同学“政审”过不了关则被拒之于门外。但事情也不是那么绝对,陈盛铎说当时他就教过一些“出身不好””的学生,而且他们更用功,他说:“只要有介绍信,共大都会接收,不管是哪类的学生。”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学教师纷纷被打倒,一些教授住进了牛棚,全国各地学校搞大串联,共大总校也一样。据柳志慎说,共大各分校学生因为要保证地不能荒,所以有些人坚守了岗位,“保证粮食供应这在当时不简单。”

据农大校史馆提供的资料显示,从1958年到1980年,共大毕业的学生有21万余人,其中总校毕业生为10563人,分校为202966人。

共大与《决裂》

说到共大,不得不提起一部著名的电影,那就是《决裂》。70年代这部电影曾风靡全国,很多人也是通过这部电影认识了共大。

汤普森?波德维尔所著的《世界电影史》对这部电影作了重点推介,并这样介绍:《决裂》是一部关于一所农业大学的极具戏剧性的影片,它极好地图解了毛泽东的思想。或许从影片制作时起,《决裂》就蒙上了一层意识形态的面纱。这部影片在粉碎“四人帮”后因“斗走资派”的戏而被定为“阴谋电影”和“毒草”。

这部电影在拍摄时,柳志慎正担任共大总校教务处的老师,他被派去协助拍摄该片。如果用现在的话说,柳志慎就是“电影顾问”,对于这部电影的拍摄经历,他更加清楚。

据介绍,《决裂》剧本是由江西共大总校的干部胡春潮和江西省文化局干部周杰创作,他们根据共大的创办过程和办学方向,用电影文学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抗大”式农业大学。

1973年,该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投拍,并且还是一个政治任务,从对选角的重视也可略见一斑。影片的主角都是那个时代的“当红明星”,有着“满身劳动人民气质”的著名影星郭振清和靠《战火中的青春》一举成名的王苏娅分别担任男女一号,还有那个“在课堂上,不讲江西水牛,只讲非洲斑马和马尾巴功能”的教务主任孙子清,由葛优的父亲葛存壮饰演。

“他们三个人在江西拍这部戏时,所到之处都是人山人海,”柳志慎介绍,这部电影的拍摄地点先后设在南城共大分校和莲花共大分校,摄影棚就是共大的校舍和农场。“附近的村民都跑来看,派出所还出动了一卡车的人到现场维持秩序。”

电影在江西拍了半年,但内容大多是共大分校的,柳志慎提议影片应该加入一些总校的元素,于是导演在后期补拍了共大总校科学实验、现场教学等片场。

柳志慎认为这部电影前半部分能够很好地反映了共大办学的方法和精神,也是共大的事实,但是电影到北京后被当时“四人帮的爪牙”作了“内页处理”,于是就有了后来政治意味颇浓的戏份。柳志慎回忆说当时共大党委还给电影提了十条意见,但这些都没有采纳,说到这里,柳志慎有些遗憾。

1975年,电影上映,得到了全国观众的响应,片中插曲“满山的翠竹青又青,满山的杉树根连根,新型的大学办的好,它和工农心连心”在观众中迅速传唱,还有葛存壮那段关于“马尾巴功能”的戏剧性表演也广为流传。

后人这样评价《决裂》和“决裂”的时代:在那个“再批走资派”的1975年,电影强调突出“办学方法”之争的戏剧矛盾,结果使《决裂》披上非常浓厚的政治斗争色彩,就连片名“决裂”的火药味也十足。粉碎四人帮后,《决裂》被打成阴谋电影,导演李文化也遭到停职检查,直到他拍摄的电影《泪痕》获奖才算为自己洗过罪名。

2005年,郭振清去世。尽管当年的政治恩怨早已淡去,但仍有媒体说:好人一个,可惜错演了一部电影。媒体所指的就是郭振清主演的《决裂》。事实上,不为人所知的是,郭振清生前曾公开宣称,《决裂》是他表演的高峰,演龙国正这个角色是经过生活体验,采访过很多大学生变质的实例的。郭振清对《决裂》做过这样评述:“我一生两部戏看得很重,一是《平原游击队》,二是《决裂》。用今天的眼光看待历史,影片表现的过去那一段是扭曲了,但是,像共大这样的办学精神是永恒的,共大这样的农业学校,为广大农民子弟学习文化知识提供了条件,是十分实际的,这样的学校,今后还应该办下去。”

世间还有一所共大

江西共大也许并未如郭振清所愿,风风火火的共大事业到1980年后就基本销声匿迹了。

官方的资料这样介绍:文革结束后,江西共大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发展也很快,并引起国内外更广泛的关注。1978年江西共大还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随着我国国情的变化和教育事业迅速发展,1980年11月,经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批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原各个分校根据各地具体情况相继更名,有的取消或归并其它学校。比如,共大时期较好的两所分校云山分校和庐山分校分别变成了今天的江西垦殖学校和九江师专。

尽管共大已经不存在,但当时它的办学思想和理念以及在办学过程所体现的不畏艰难的探索精神,还是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从1963年起,江西共大就被外交部列为对外参观点。从1968年至1980年的统计,就有86个国家和地区的549批外国朋友共7496人到共大学校访问考察。其中,美国学者苏珊佩由曾多次来我国考察教育,调查了我国大陆十几所大学,在共大逗留的时间最长。1980年10月30日在共大南城分校考察时,他在座谈会上恳切地称赞说:“共大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认为共大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富有创造性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世界上不少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对中国江西半工半读的经验,也都比较欣赏,觉得很有参考价值。我参加过两次国际教育会议都亲耳听到了关于这一方面的讨论。”此后,他与另一位澳大利亚学者约翰柯莱威利合作,投人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共大进行进一步研究,并有专著出版,流传于世界。

一位教育专家说:江西共大是一块独特人文历史价值的校牌,可谓意义非凡,对于校牌的丢失,他用了“无不愚蠢”四个字评价。

目前,江西还有世上唯一一所沿用“共大”名字的学校,这就是婺源鄣公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这所坚持了50年的共大分校,也是当初最早成立的30所共大分校之一。此前,该校一直位于婺源的鄣公山,2005年,它由鄣公山搬迁到婺源县城,并把当地的师范专修学校和卫校合并。鄣公山共大现任校长的林春说,“自1980年共大总校改名后,我们没有接到任何行政命令说不办或者不能用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这个校名。”至于为何很多分校都改名了,林春把原因归结于“多半是他们觉得共大这个名字土”。

目前,鄣公山共大办学方向依然面向农村,招收比较贫困的农民子弟子女入学,向农民普及文化科学。但鄣公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办学模式已等同于职业中专,它学制为三年,主要分为农学、机电、电子电器、电焊等专业,也实行半工半读的办学机制,某种意义上说,它保留了共大的一些“印记”。

今年七月,有300多人从鄣公山共大毕业,目前学校还有900多人在读,对于婺源这个县城而言,这类的职教规模在当地已经算是很大。林春说,这些学生主要来自婺源农村及周边县,“有些农民工觉得外面不好混,也到这里学点技术”。

对于鄣公山共大办学遇到的困难,林春说:“我觉得我们共大的困难不能说是鄣公山共大特有的困难,应该是全国所有职业教育学校都存在的困难。”

几年前,鄣公山共大对招生还会设置了一定的门槛,但现在已把门槛完全取消了,“不管多少分,我们都一律录取,这也是为了给他们一个生存的技能,就算是文盲也要吃饭啊。”说到这时,林春有些感慨。目睹不少农村孩子失学所面临的困难,林春把目前鄣公山共大所实行的教育称为“吃饭教育”。

现在鄣公山共大的学费是每年1500元,这对学校的教学经费显然是杯水车薪。“850元的学费再加650元的住宿费,相对其它民办职业教育学校也是比较低的。”而近几年,国家实行职业教育补助,婺源鄣公山共大的学生现在每年也可以获得1500元的国家职业教育补助。林春说,“这样算起来,我们实行半工半读,不要老百姓一分钱。”

林春在鄣公山共大担任校长已经8年,他认为鄣公山共大的生存已不容乐观。据他说,这所隶属政府的“大学”,目前只能靠财政拨款生存,根本谈不上任何其它职教所谓的“盈利”。

“老师的工资由政府全额承担,但是这些老师大多是基础课的老师,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林春说:“毕竟我们把学生招进来,总要学点东西,不能什么都不让他们学到啊。”他认为学校更应该重视技能培训这块,而现在政府重视的只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

共大的遗产

从鄣公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现实来看,这所唯一的共大已经失去了当年共大的意义,尽管它在努力继续共大的遗产,如免费入学、面向农村等,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前行的步伐越来越难。

实际上,早在1980年,共大的改制与消失已经是历史必然。除了政治环境变化的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80年代中国已经逐步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道路迈进,意识形态的转变更加剧这一步伐。

共大,这所在农业大国时代建立并为农村输送人才的学校显然已经不符合工业化现代化的需求,它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加上全国恢复高考后,耽搁了十几年的大学教育步入正轨,大学开始扮演农转非、鲤鱼跃龙门的跳板。共大,无论是有多么深厚的基础和辉煌往事,再也无法对于广大农村学生产生吸引力。

今年,时值共大创办50周年,网络有不少对共大的怀念和讨论的声音。50年前,共大创办时,毛主席说了一句公道话“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好不好?”这算是国家领导人对我国教育所怀有的一种朴素感情。

面对今天的教育现状,我们或许会有些沉重,正是因为大学教育产业化、学费飙升、大学生就业难等现实让人想起这所寄托国人“朴素感情”的大学。

有学者撰文称共大是中国教育的乌托邦,并把共大教育升华为“教育公平”的典范,当然,这也并不符合逻辑和共大的实情。

在反右和文革期间,共大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上的,很多出身右派的学生、黑五类学生被拒之共大门外。单从这点看,共大就具有强烈的阶级色彩,“让贫困农村孩子上学”的口号不能掩饰它的阶级色彩。

北京的江西籍自由撰稿人何季民说:共大的教育公平,是特殊时期的政策,是不正确的;但是,教育公平,永远是全社会应当追求的,让穷人能读上书,从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何季民曾对共大写过一篇文章《教育公平说共大》,里面他这样写道:毛主席那句“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好不好?”的公道话,却还让我们追求并思考共产主义这个人类最原始而又终极的理想,“教育公平”几乎是历代中国人的梦寐,如今要实现“教育公平”,不但在农村还要在城里,这一架理想的天平,应当怎样地倾斜昵?

除此之外,作为一所特殊时代特殊国情下的大学,共大还是有着其它意义。至少在文革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几乎中断的情况下,共大仍然走出了十几万的毕业生,为农村建设输送了大批的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另外,半工半读、注重实践、免费入学等等对今天的大学教育仍然具有启示意义。有人曾这样说:共大过去的经验和现在大学的做法,两者是否可以合二为一加以考虑,取其良者,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教育发展思路来呢?

对于共大,身为江西人的何季民先生最后这样说:共大是一份历史文化遗产,应当有所保存。江西在全国没有太多有影响的遗产,共大却是一个,正反两方面无论何时都可以做出好文章,扔掉“共大”的牌子,确实是非常愚蠢的!

附二:毛泽东、周恩来等与江西共大


陈家鹦 周立军

江西共大,是遵循毛泽东教育思想创办的半工半读学校,是上世纪我国教育战线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它自1958年创办,至1980年改制,历时22年,为国家培养了22万余名相当于初技毕业至大专毕业的建设人才,摸索了一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经验,成为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典范,在我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在共大创建3周年之际,毛泽东曾欣喜地写信祝贺:“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

“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好不好?”

1958年3月,汪东兴根据毛主席的指示,离开了北京中央警卫团下放到江西省,担任副省长兼农垦厅厅长,主要负责全省的农垦工作。同年5月,汪东兴回北京参加全国农垦工作会议。会议期间,汪东兴去看望了毛主席,向主席汇报说,江西总的情况不错,特别是农业生产情况,自1957年12月开始,全省各地办垦殖场,对有组织地集中力量大办农业起到很大推动作用,有的垦殖场还针对农民文化低,掌握技术有困难的情况,办了技术学校,凡这样做的地方,农业生产形势更好些。

毛主席听到办农林技术学校,很感兴趣地说:“这个办法好,三十几年前我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搞农民运动调查,许许多多的农民不识字,要说的说不清,想写的写不出,不学点文化,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困难。你回去与邵式平省长商量办些学校,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好不好?”

毛主席的谈话对汪东兴很有启发。他于1958年6月初回到江西,即向邵武平省长谈了一个想法:可否考虑在江西办一种农业方面的学校,免费招收适龄农民入学,学校的费用靠学员自己劳动创造,省里先给一小部分启动资金。我们从教育入手,促进江西农业的发展。邵省长听了汪东兴的想法和建议很高兴,当即表态:“你这个想法很好,应该考虑。”他还由此联想到苏联的东方劳动大学,说,“我看江西也可以办劳动大学,这对发展我们江西的经济有好处。”于是,省委决定,由刘俊秀、汪东兴负责带领一些干部到部分垦殖场走访,广泛征求意见,结果垦殖场的职工群众热情很高,大都赞成在全省创办劳动大学。

1958年6月9日,中共江西省委、省人委,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和邵式平、刘俊秀、汪东兴的倡议,为了加快对西革命老根据地的开发和建设,为了满足全省人民群众、特别是较贫困的工农及其子女迫切要求提高文化素质的愿望,做出了《关于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的决定》。该决定指出:“为培养共产主义的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工业等方面的又红又专的大批人才,普及科学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建设繁荣幸福的共产主义新山区,特决定以原江西南昌林校和各综合垦殖场为基础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总校和分校。”当日在全省各地公布了招生简章。接着在全省各地设立了招生处、招生点。不久,又将校名定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同年8月1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正式成立。当天,在设于南昌市郊的西山梅岭共大总校以及井冈山、大茅山、武功山等30所分校同时举行了开学典礼。共大总校的开学典礼由副省长兼共大总校党委书记汪东兴主持,省委书记兼共大总校校长刘俊秀作了题为《为一座新型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诞生而欢呼》的报告。邵式平则参加了井冈山分校的开学典礼。第二天《江西日报》发表了题为《祝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开学》的社论。当时总。分校共有学生1.1万名,工农及其于女占92.7%。一所“半工半读”的新型大学在江西这块老根据地诞生了。

“看来你们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得很有起色,很有希望,要坚持办下去” 共大总校及各分校,按照山区和各垦殖场的特点,分别设立农、林、畜牧兽医、工业等若干科系。共大的开办经费,除了江西省政府按每个学员30元开办费和70元基建费拨付外,其他一切经费全靠学校学员自力更生,以劳动创收解决。据1959年1月底不完全统计,共大全省各校兴办农场66个、林场40个、畜牧场71个、工厂243个,学校经营的耕地面积4.275万亩,林地面积14.2万亩,半年来总收入427万余元,初步建立起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基地,为解决办学经费和学生生产自给打下了基础。学生也不断增加,除江西本省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湖南、湖北、河南、四川、广东、广西等18个省、市、自治区。

1959年8月,毛主席在庐山主持召开中共八届八中全会。方志纯和汪东兴去看望毛主席。谈话中毛主席主动问起,“劳动大学现在办得怎么样?”汪东兴将共大开办近一年的情况,从艰苦的建校劳动,到利用荒山林地、水塘水库等积极兴办学校自己的农(林)场、畜牧场、鱼苗场,以及以各类加工作业为主的工厂;从学校编教材,学员分班级学文化、学科技、学生产技能,到安排邵武平等省委领导来给学校师生作思想政治报告;从学校所取得的成绩和面貌变化,到社会各界对共大的反映,等等,都作了详细汇报。并告诉主席共大分校由开办初的30所已发展至77所,学生已达4.6万余人。汇报中,方志纯也不时插话补充。

毛主席一边吸烟,一边仔细认真地听着,直到汪东兴的汇报停顿下来,仍很有兴致地说:“你接着讲,接着讲,能不能总结一下你们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特点?”汪东兴稍加思索,便归纳了邵式平省长、刘俊秀书记在共大作报告所讲到的相关内容,谈了广大工农群众能接受高等教育、学生半工半读能自己创造条件学习、能多快好省地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等特点及优越性。毛主席听完汇报说:“看来你们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得很有起色,很有希望,要坚持办下去。”

在这次庐山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也听取了邵武平省长关于创办共大的情况汇报,并题写了“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校名。朱德委员长在这年夏季参观了“共大成就展览”后,欣然为庆贺共大创建一周年题写了赞词,并为共大井冈山分校的校刊题写了“井冈熔炉”。

不久,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的一次大型农业展览会上,江西共大的各项成果,包括各类农产品和许多革新创造都被放在第一展台。这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不少地方的同志都到江西共大来参观、学习取经。

1960年5月,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授予共大总校及大茅山等分校为“百面红旗”先进单位。这时,毛主席的老朋友、美国进步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也对共大这所新型学校产生了浓厚兴趣,来到共大云山分校考察、采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到大茅山分校拍摄了纪录片《大茅山的春天》。

“这是一件大事,我写几个字去祝贺他们。”

1960年9月,汪东兴奉命调离江西回北京工作,但他仍与江西共大保持密切联系。1961年7月,因中央在庐山召开工作会议,汪东兴随毛主席回到江西。受共大及江西省委委托,汪东兴于7月29日下午,在谈完其他工作后便抓住时机和毛主席谈起江西共大的情况。这次,汪东兴主要向毛主席汇报了共大学校的管理,学生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学生既学文化又学专业技术,采用了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方法,等等。毛主席听到共大发展这么快,并且逐步完善,十分高兴。他说:“办得好啊!看来,我三十年前想办的事,终于在你们江四实现了。办教育这是一个事业,一件大事。搞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文化,不讲科学,不培养人才是不行的。”汪东兴见毛主席兴致很高,连忙说:“今年8月是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建校3周年,请主席写几个字鼓励鼓励,好不好?”毛主席很爽快地说:“这是一件大事,我写几个字去祝贺他们。” 7月30日早晨,毛主席的警卫员张仙朋打电话给汪东兴说,今天凌晨主席结束了一夜的办公刚躺下,又起来,说,睡不着,还有一件事没办完。接着就吩咐张仙朋准备纸和墨,主席坐在桌前,沉思了一会,然后就一口气写下了许多字。主席写好后就吩咐打电话,说,“请汪东兴来先看看,然后我还要再看看。”汪东兴迫不及待地来到主席住处,兴冲冲地拿起主席写的“字”一看,原来是给共大的一封500余字的信。信中说:“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文钱,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在校的青年居多,也有一部分中青年干部。我希望不但在江西有这样的学校,各省也应有这样的学校。各省应派有能力有见识的负责同志到江西来考察,吸取经验,回去试办。初时学生宜少,逐渐增多,至江西这样有五万人之多。”

就是后来被大家称为毛主席《七三O指示》的信件。汪东兴十分激动地看完后,仍放回毛主席的案头。下午主席起床后,又看了看他写的信,后传话让汪东兴来到自己住处。毛主席对汪东兴说;“我又想了一下,这封信还是暂时不要公开发表的好,一旦公开发表,全国各地都要派人去江四参观、学习、取经,江西要管吃、管住、管招待,这样一来影响生产,影响教学,大大加重了江西负担,好事变成坏事哩!你告诉江西共大的同志们,就说我向他们表示祝贺。你看怎么样?”接着又吩咐,“这封信请你送给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们传阅。”汪东兴马上打电话给正在庐山参加会议的邵武平,告诉他毛主席已写了亲笔信祝贺共大。邵式平得知情况立即就来到汪东兴那里,将信的全文抄去,向江西共大的同志们报喜。

庐山会议刚结束,周恩来总理就来到共大庐山分校考察。9月18日,周总理在南昌市江西宾馆接见共大学校的领导及师生代表,将毛主席给共大写指示信的喜讯告诉了大家,还与大家合影留念。

“这样的学校可以多办一点。”

后来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委员长曾多次来到共大视察,也给予热情的赞扬鼓励和积极支持。1962年3月朱德偕夫人康克清先后到几所共大分校视察工作。在视察大茅山分校时,朱德还信步走进了正在上课的教室听课。下课时,他与讲课老师热烈握手,亲切地对学生们说,要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又红又专的人才。

1963年10月初,周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主持召开八个部(农垦部、教育部、中宣部、林业部、农业部、财政部、水产部、水电部)有关负责人会议。会议开始,周总理宣读了毛主席1961年给共大的《七三O指示》信。他边读边解释,深入阐述毛泽东教育思想,与大家共同正确理解指示信的内容。随后,周总理就共大呈交的书面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指示在座的各部领导支持解决,并请农垦部江一真副部长负责召集各部讨论议定。遵照周总理的指示,这次会议形成了一个《关于解决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一些问题的纪要》,作为正式文件下发。不久,周总理又亲自批准了江西共大的发展计划。

1964年8月1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中央各部和北京市党员干部会议上作报告,讲述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及两种劳动制度时,热情地肯定了共大半耕半读是好形式。同年,刘少奇多次在讲话中肯定和赞扬共大所取得的成就。

1965年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了《中央转发毛泽东同志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信和江西关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情况报告》,将毛主席三年多以前写的信向全党全国公开,并要求“各级领导部门认真学习研究”。

1965年5月,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时,听取了江西省委负责人关于共大办学情况的汇报,心里很高兴,并打算去附近的拿山分校看看。后因没空,他派随行的张平化和刘俊秀代表他去共大拿山分校,把毛主席的问候和关怀带给了拿山分校的全体师生。他俩回来后向主席详细地汇报了情况,毛主席高兴地说:“这样的学校可以多办一点。”。

1975年2月3日,毛主席在视察湖南后,其专列从长沙到达江西。在接见江西省有关负责人时,又关切地问到共大学校的情况,并勉励要将学校进一步办好。

1976年10月“文革”结束后,江西共大在新的历史时期仍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发展也很快,并引起国内外更广泛的关注。1978年2月17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

随着我国国情的变化和教育事业迅速发展,1980年11月,经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此后,原各个分校根据各地具体情况相继更名,有的就取消或归并到其他学校了。现在仅存的就是江西婺源的鄣公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该校办学方向依然面向农村,招收比较贫困的农民子女人学,向农民普及文化科学。2003年该校获得国家教育部的办学资金支持。江西共大,作为一种办学形式现已不再。但是,共大创办的巨大成就,及其独特的思想、理念,以及贯穿在整个办学中所体现的不畏艰难的探索精神,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

附三:借鉴共大经验,深化农村职教


2006年6月22日 九三学社中央信息中心

九三学社江西省委主委、江西省科学院副院长李华栋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之一在于培育造就成千上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然而,培育新型农民绝对离不开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当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却出现萎靡滑坡现象,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落后、职教体制的缺陷、教师力量薄弱、办学目标不明确、专业设置不妥、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经费投入不足等等,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状况和态势不尽如人意。从作为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先驱——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办学历史及其经验看,对当今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所存在问题的解决,将提供有益的启示。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以下简称共大)自1958年11月创办至1980年11月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止,22年来共培养毕业生22万多人,其中“社来社去”的约15万多人。他们是一代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技术的新型农村劳动者,为江西省的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共大办学最主要的经验是“学以致用”“社来社去”

1、面向农业、面向基层设置专业,实行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共大按照农村、山区和各垦殖场不同的生产特点和需要设置系科。专业设置既根据国民经济计划和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又坚持从实际出发,与生产基地情况相适应,与师资力量相适应,以保证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的统一。

江西共大在教学改革中提出了“学什么,做什么,做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建立了与专业对口的生产基地,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对口的生产劳动,组织师生开展科学试验和技术推广,把教学、生产与科学试验(推广)结合起来。学生既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学到了丰富的实践知识共大提出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以现场教学为主,把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2、独自招生,毕业生多数实行“社来社去”。共大除了招收初中毕业以上的知青外,对具有生产劳动经验的农民,在文化程度和年龄上作了很大放宽。共大明确学生毕业后发给文凭,分配实行“社来社去”。即从农村来回到农村去。

共大创造的“社来社去”的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是一重大改革,它为提高全体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共大的办学经验对深化教育改革,尤其对深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为此建议:

1.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农村的办学方向,坚持以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科技知识的农村劳动者为目标。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上,为他们日后参加生产劳动提供必要的技术储备。农村职业教育要明确培养新型农民和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力提供技术支持的二个办学目标。

2.以多种规格、多种形式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逐步形成层次结构比较合理,办学形式灵活多样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首先要下力气把农村职业高中办好。同时还必须大力发展以高小毕业文化为起点的职业初中。目前农村中还有一部分具有高中文化基础的劳动青年,他们也希望能有机会学到更高层次的文化科技知识,因此还必须认真考虑创办高等农村职业技术学校。此外,须根据生产发展和技术推广的需要,采取兴办夜校、举办短期培训、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等多种方式进行职业技术教育。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建立教学、生产、科研(推广)三结合的教学体制。目前不少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学还停留在课堂上,学生也很少参加生产劳动。这种状况如不改变,教学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4.培养、建设一支理论联系实际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他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安心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应适当安排他们参加一些专业劳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丰富实践知识。

5.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建立建设好自己的生产实习基地,走校产结合的道路。政府从国有山林、荒坡荒地中划拨一部分给职校经营,也可以由政府牵头,与所在地的乡、村协商租赁一部分荒山、荒地由学校开发经营,政府给予一定的租赁补贴。基地建立以后,要重点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6.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经济杠杆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一是建立扶贫帮困机制。各级地方政府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就读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各初中学校要积极配合,动员因贫困不愿继续升学的学生就读农业技术学校,学习一技之长;二是实施金融支持策略。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职业教育基本建设、购置教学设备和发展校办产业要提供低息贷款支持,向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提供助学贷款。

7.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必须坚持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是为农村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科技知识的新型劳动者。农村职业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前途教育,坚定他们扎根农村,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服务工作,了解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划和趋势,经常调查了解生产发展中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经常调查了解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劳动力市场的预测来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使培养的毕业生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学校还要加强与毕业生的联系,及时了解毕业生回乡以后的工作、劳动状况。一方面要继续为他们提供新技术培训、咨询等服务,进一步发挥他们在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毕业生在实际工作和劳动中反馈的信息来不断改进学校的教学工作,以便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附四: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一封信


(一九六一年七月三十日)

同志们:

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分钱,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在校的青年居多,也有一部分中年干部。我希望不但在江西有这样的学校,各省也应有这样的学校。各省应派有能力有见识的负责同志到江西来考察,吸取经验,回去试办。初时学生宜少,逐渐增多,至江西这样有五万人之多。

再则,党、政、民(工、青、妇)机关,也要办学校,半工半学。不过同江西这类的半工半学不同。江西的工,是农业、林业、牧业这一类的工,学是农、林、牧这一类的学。而党、政、民机关的工,则是党、政、民机关的工,学是文化科学、时事、马列主义理论这样一些的学。所以两者是不同的。中央机关已办的两个学校,一个是中央警卫团的,办了六七年了,战士、干部们从初识文字进小学,然后进中学,然后进大学,一九六○年,他们已进大学部门了。他们很高兴,写了一封信给我,这封信,可以印给你们看一看。另一个,是去年(一九六○年)办起的,是中南海党的各种机关办的,同样是半工半读。工是机关的工,无非是机要人员,生活服务人员,招待人员,医务人员,保卫人员,及其他人员。警卫团是军队,他们有警卫职务,即是站岗放哨,这是他们的工。他们还有严格的军事训练。这些,与文职机关的学校,是不同的。

一九六一年八月,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三周年纪念,主持者要我写几个字。这是一件大事,因此为他们写了如上的一些话。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七月三十日

根据手稿刊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