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江南席家:中国一个经商大族的变迁

江南席家:中国一个经商大族的变迁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江南席家:中国一个经商大族的变迁


《江南席家:中国一个经商大族的变迁》,作者马学强。江南席家绵延千余年,明清以来,席家在商界的声名崛起,涌现出不少富商大贾。通过《江南席家:中国一个经商大族的变迁》对这个经商大族的变迁史的回顾与研究,我们将得到清晰的答案。

书名:江南席家:中国一个经商大族的变迁

作者:马学强

ISBN:9787100056229[十位:7100056225]

页数:252页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1日

装帧:平装

版次:第1版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清代状元石蕴玉曾如此评说席家:“群萃州处,蔚为望族,昊中世泽之久长,无有出其右者。”近代的上海,十里洋场,更是席氏子弟大显身手的舞食。席家也是近代中国显赫的买办家族,曾出任十多家外资银行的买办、申报馆买办……席正甫祖孙三代充任上海汇丰银行买办,长达半个多世纪。

这个著名的经商大族,在财富增长的同时,也“不输文采”,从文习艺者,代不乏人。历史悠久的“扫叶山房”是席家开设的一家书坊,持续了数个世纪,名扬大江南北。

江南席家以其独特的人文传统,保留着记忆,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编辑推荐

洞庭席家是一个怎样的家族,何以能在通商都会上海占据如此众多外资银行的买办位置?在近代以前,这个家族在哪些地带活动,主要从事于什么职业?

作者简介

马学强,祖籍浙江绍兴,1967年12月生于浙江嘉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明清史、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主要著作有《从传统到近代:江南城镇土地产权制度研究》、《上海通史古代卷》、《江南望族:洞庭席氏家族人物传》;合著、合编的作品有《集权与裂变》、《上海的外国人》等;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近年来先后主持“中国江南地区一个家族的变迁:洞庭席家研究”、“近代上海城市土地制度研究”、“近代一个阶层的社会生活:买办研究”等多项国家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项目。

书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始祖与家园

一、席姓溯源与席温南迁

二、东山:洞庭席氏的家园

三、洞庭商人的孕育环境

第二章 走出东山

一、贸迁四方:席氏家族在商界的兴起

二、经商路线与家族成员的迁移

三、洞庭席氏的经营特点

第三章 富、贵之间

一、 席洙与《居家杂仪》

二、求富与求贵

第四章 洞庭席家的“上海时代”

一、到通商口岸上海去

二、以席正甫为核心:近代银行买办群体的形成

三、席氏家族史上的鼎盛时期

四、在上海的兴衰

第五章 洞庭席氏的人际网络与社会关系

一、千丁之族,散而能聚

二、婚姻圈的变化与姻亲关系

三、地缘:同乡关系与同乡组织

第六章 生活世界的变化

一、洞庭东山的生活世界

二、席氏买办家族的社会生活”

三、席家子弟教育之嬗变

附录

一、洞庭席氏家族世系表(总谱、支谱选)

二、明清文献中有关洞庭席氏家族资料选

1.太仆寺少卿宁侯席君家传

2.乡饮宾席翁墓志铭

3.席氏多贤

三、《上海商务总会同人录》、《上海重要人名录》等所录的席氏人物

1.《上海商务总会同人录》等所录的席家人物

2.《上海重要人名录》(简称《上海人名录》)所录席姓人物

四、附表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1890年前后的上海,已然成为一大通商总埠,“不独两京四镇十八省无此壮丽,无此繁华,即英之伦敦,法之巴黎,美之纽约,日之东京,均与之相埒焉。”当时上海的黄浦滩路,十里洋场,更是中外注目的地方。“巍巍多设大洋行,招请华人共主张。杰阁崇楼真富丽,标题西字在门墙。”沿滩一带集中了众多外国银行、洋行。

沿着当年的黄浦滩路一路走来,依次为:黄浦滩十二号,英商之汇丰银行;黄浦滩十四号,德商之德华银行;黄浦滩十五号,华俄道胜银行;黄浦滩十八号,英商麦加利银行;黄浦滩三十一号,日商横滨正金银行,还有英商有利银行,法商东方汇理银行,等等。设立在杰阁崇楼中的这些外资银行都“招请华人共主张”,那些华人也就是买办。出任这些银行买办的,不少是来自太湖之滨的洞庭东山,而尤以席氏家族子弟居多。

洞庭席家是一个怎样的家族,何以能在通商都会上海占据如此众多外资银行的买办位置?在近代以前,这个家族在哪些地带活动,主要从事于什么职业?从明清到近代,这个家族究竟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些问题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激发了我们探究的兴趣。

有关洞庭席氏家族,以往学术界对它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其一,明清社会经济史。明清时期,席家出了不少商人,构成著名洞庭商帮的核心,傅衣凌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对此就有所注意,曾撰写《明代江苏洞庭商人考》,作为“中国商业资本集团史研究之三”的成果发表,对明代江苏洞庭商人的兴起背景、经商范围及经营特点进行了考察,其中涉及多位席家人物,如席左源、席右源、席本桢,还提到了洞庭席某曾“张巨肆于闵行”。此文后经修改,收人《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几十年后,南京大学的吕作燮先生发表《明清以来的洞庭商人》,对洞庭商人的形成背景予以更详尽的论述,考察了明清时期洞庭商人的活动地域、经营内容,并探讨了近代上海洞庭商人的一些情况。他在文章中特别谈到研究洞庭商人的意义:“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他们曾执掌过上海金融市场的牛耳。尽管从表面现象看来,在明清时期,洞庭商人无论在资本、人数方面,还略逊于徽州商人、山西商人和广东商人,然而在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急剧转变过程中,徽商、晋商、粤商从整体上看来,都因未能适应这种转变而衰落下去,惟洞庭商人却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因此从影响和研究价值看来,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封建商帮,而更具有历史演化过程中的典型性。”这一评论恰当地揭示了研究洞庭商人的价值与意义。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商帮”研究热中,洞庭商人也作为其中之“一帮”受到一些学者的重视,罗仑、范金民先生为此撰写“洞庭商帮”,此文后被收入《中国十大商帮》。他们爬梳资料,详细探讨了洞庭商帮的兴衰,但其侧重仍在明清时期。其实,在适应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洞庭商人所具有的典型意义,很大程度上又是从席氏家族中反映出来的。

其二,近代买办、金融史研究方面。近代不少席家子弟到上海的外资银行担任买办,由此成为著名的买办家族。洞庭席家在外资银行的独特经历,使他们长期在金融界保持了一定的势力,直到民国时期,在中国银行里,宋子文所倚重的人物之一就是来自洞庭席氏家族的席德懋:“中行南派另一人物为席德懋,字建侯,江苏吴县人,现年五十余。他的父亲为汇丰银行职员,有买办渊源。席进银行界已三十多年,曾任宋时代的央行业务局长,后来则为中国银行董事,长期在纽约,管辖中国银行海外分支行。”席德懋是民国时期金融界一位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人物。他是宋子文在海外的重要代理人,后任国际货币基金及国际复兴建设银行代理理事、中国银行总经理等职。席德懋的弟弟席德柄曾任中央造币厂厂长等职。从晚清到民国,席家作为具有影响力的买办家族在上海金融界一直保持着应有的声望。

在过去的研究中,国内外学术界有关买办及买办家族的研究成果颇丰。这些成果包括一些资料集、论著、论文等,如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编《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聂宝璋著《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发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黄逸峰等著《旧中国的买办阶级》(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旧上海的外商与买办》(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以及美国学者郝延平所著《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东西间的桥梁》(李荣昌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等等,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议及洞庭山席氏买办家族。在吴培初撰写的《旧上海外商银行买办》一文中,他谈到了几个买办世家,其中有一节是专门关于洞庭山席氏家族的,并涉及与席氏有关的王、胡、许三大买办家族。据吴培初介绍,他在撰文时曾“重点访问了席颂平先生和其他一些人”。吴培初长期为外国银行服务,从1932年起担任美国花旗银行上海分行买办,与多个买办家族有渊源,非常了解近代上海外商银行的情况,他所提供的资料与线索十分可贵。

其三,文献学、出版史方面。明清时期席家出过不少藏书家、出版家,席家还开设了“扫叶山房”,历经数个世纪,从雕版印书、活字印书,到近代的石印、铅印,它都经历了,是中国民间历史最悠久的印刷机构之一,出版过大量的古籍文献。近年,还有人以此为题撰写了博士学位论文。席家子弟对经营文化出版事业非常钟情,曾先后担任过申报馆买办的席子眉、席子佩兄弟对刊印书籍也抱有浓厚的兴趣。英人美查在创办《申报》之时,还设立了点石斋印书局等,席子佩即为其华经理,“陆续添置石印机达十余部之多。”席子佩曾不惜巨资“礼聘通人,校刊九通,廿四史等书,廉价印行,以惠士林”。1906年,席子佩等人抱着“印刷事业关系全国文化甚巨”的追求,联合沪上名流,发起组建中国图书公司。在此前后,他以重价盘受图书集成局、点石斋、申昌书室等,改组成为集成图书公司,专营印刷事业,此在中国近代印刷出版史上具有一定影响。

我对洞庭席家的注意大约始于1995年。那一年,应福建人民出版社邀请,撰写了一本小册子叫《钻天洞庭》,其中有些内容涉及席氏家族。但是,一直没有想到要以“洞庭席家”为题进行一项专门研究,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收集资料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我曾到各地档案馆、图书馆访查,发现相关资料极其有限。直到2000年底,情况才有所改观。几位席姓子弟知道我在从事他们家族的研究后立即主动联系我,他们的热心给我增添了信心。之后,随着联络人员的增多,线索也逐渐多了起来。几年间,我与散居在海内外的洞庭席氏子弟取得了广泛联系,他们或热情地接受我的采访,或无私地将家里多年珍藏的资料、照片交付给我。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些家谱、像赞、年谱、笔记完全为外界所未见。在我对近百位席家后裔所做的口述采访中,包括著名的上海汇丰银行买办席正甫的曾孙辈、曾任多家外商银行买办的席锡蕃的后代,及申报馆买办席子眉、席子佩的后人。这里需要作一点说明:在口述过程中,一些愿意作录音的,尽量以录音形式保存。但由于诸多原因,席家不少人不愿进行录音,所以通常的形式是由他们口述,访问者笔录,后经整理,由口述者阅读后签字确认,并均注明采访日期。在对这些口述资料的整理过程中,就其中的一些内容尽可能参阅更多的文集笔记、档案资料或其他人的回忆,并作注释,以互相参证。目前,我已收集到席家的家谱数十种,近百册,完成了近百人的采访,另外一些资料则主要是从文集笔记、地方志、档案等资料中寻找到的。

江南地区的大家族不少,我之所以选择席家作为研究对象,还基于这样的考虑:

1.这个家族原来生活在北方的关中一带,席家的南迁与唐末黄巢起义有关。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席温将军在黄巢攻破长安之际,就带着三个儿子日夜跋山涉水,抵达太湖边,隐于苏州洞庭东山,席温从此成为洞庭席氏家族的始祖(为行文方便,本书有时简称“洞庭席家”、“江南席家”或“席家”)。姓席的人不多,该姓氏相对较小,在人数上容易掌握。

2.虽然这个家族后来以善于经商闻名,人员四散,但其迁徙线路比较清楚,重要的是,均冠之以“洞庭席氏”,以洞庭东山为他们的乡情故土,东山面积不大,地域概念稳定。

3.洞庭席家迄今已传四十多代(目前大量的席氏子弟以第41、42代居多,即时字、行字辈),历时一千一百余年。千年间,席家从一个移民家庭壮大为江南的一个著名家族,他们拥有共同的始祖,并有一个地域相对稳定的家园。这个家族因为长期经商,又出了不少文人,有财力,有眼光,懂得保存、整理自己的家族历史,所以留存下来的资料比较连续,相对完整。要了解近世中国人群的人际网络、婚姻圈、血缘变化、迁徙路线等,洞庭席氏家族在人类学研究上实在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与标本。

4.岁月沧桑,社会变迁,席氏子弟经商、做官、游历,他们陆续离开家族的聚居点洞庭东山,向四处发散,足迹遍布海内外,从明清到现代,跨越了不同时空,但洞庭席氏家族始终能保持“散而能聚”,以其独特的人文延续着传统,保留着家族的记忆。席家的凝聚靠什么,这很值得总结。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家族史的视角去细微、深入地观察这种变化是十分必要的。查阅已有的有关家族方面的著作,竟达数百种之多,其内容涉及家族制度、家族组织、家族经营、家族婚姻、家族生活、家族文化,等等。既有理论著作,又有专题研究;或为学术著作,也有文学作品。所探讨的家族在类型上也各不相同,簪缨大族,科举世家,工商巨室,皆有之,这些家族在各个时期靠各种因素、多种力量而成长起来。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有不少,如关于山东滨州杜氏家族、云南沐氏家族、江南无锡荣氏家族等的研究。值得关注的是,国外学者撰写的关于家族、家庭方面的论著,有的是研究中国的,如滋贺秀三所著《中国家族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HilaryJ.Beattie所著LandandLineageinChina:AStudyofT’ung’一ChengCounty,Anhwei,IntheMingandCh’zngDynastie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9)。有的尽管不是专门研究中国的,但对于我们探讨中国家族史有借鉴意义。如美国学者顾素尔所著《家族制度史》,全书共十四章,其中后面几章:中古时代的家族、文艺复兴时代的家族、十七八世纪英国的家族、美洲殖民地的家族、工业革命及其对于家族的影响、十九世纪的家族,从各个角度探讨了欧美各地家族构成、婚姻状况、妇女地位以及家庭的经济、教育、生活等,并涉及阶层阶级状况、法律问题、社会变迁对家族的影响。此书对观察同时期中国社会的家族变迁不无启示。此后,欧美学者用社会学、人类学等理论来研究家族、家庭变迁的著作渐多,在研究方法、考察视野上大有拓展,尤其是跨文化的透视,读之有别样的感受。如美国学者马克赫特尔所著的《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运用现代社会学理论对家庭变迁作了中肯的分析,颇有启发。由法国年鉴学派第四代人物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人合撰的著作《家庭史》,则向人们展现了从远古至今各类家庭组织形式和家庭生活规范多向发展的趋势。

一般说来,要研究一个家族需先叙述四种事实,即:一是家族的由来,例如迁徙、改姓等;二是世代的蝉联,即祖孙父子的血缘关系;三是每个人物的简单事迹;四是族与族之间的婚姻关系。如何研究洞庭席氏家族,我们的基本思路是:首先,从洞庭席家各时期所修的家乘族谱中,了解这一家族的世系及家族的基本情况,并通过爬梳相关的地方志书、笔记文集、档案资料等,结合口述资料,了解更多席家成员的活动情况与信息资料。其次,详细梳理家族中主要人物的事迹,撰写人物传记(共选取席氏家族历史人物50位)。第三,对洞庭席家作深入研究,具体考察近几个世纪以来这个江南大家族的变迁情况,包括经营活动、人文特点、家族生活、家居环境、人际网络、婚姻状况、宗教信仰,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教育家风、风俗习惯等内容,从这一家族的变迁中透视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历程。

后记

多年来,我一直对洞庭席氏家族的研究抱有浓厚兴趣,从散见于文集笔记、地方志书、各时期编修的席氏家谱、中外文书籍报刊、档案资料里,阅读到大量有关席家的资料。此外,我还与散居在海内外的席氏子弟取得广泛联系,并对他们进行了口述,了解到这个家族不为外界所知的一些情况。

2003年7月,我申报的课题“中国江南地区一个家族的变迁:洞庭席家研究”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资助。按当时的研究计划,该课题包括几个部分:一、口述采访,拟用数年时间,对遍布各地的洞庭席氏成员作一些采访;二、撰写人物传记;三、完成专著《江南席家一中国一个经商大族的变迁》。

此后,部分研究成果以论文、口述资料等形式发表,其中“人物传记”以《江南望族:洞庭席氏家族人物传》为题,于2004年12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在海内外引起较好反响。2007年1月底,本课题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核准予以结项。据鉴定该项课题的专家们认为:“该项成果对席氏家族的历史变迁作了迄今为止最为深入而翔实的研究,因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该课题“首次将中国商帮之一的洞庭席氏商人家族以资料齐备、论述全面的专著形式推出,能够成为区域商人研究领域的一个代表性成果”。目前,洞庭席家后代已散居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在海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因此,该项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影响。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社会科学报》等报刊杂志对该项课题的结项情况予以报道。

课题结项之后,我又根据陆续发现的一些资料对书稿进行了一次修改。承蒙商务印书馆厚爱,将本书列入该社2007年的出版计划。

在我从事这一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洞庭席氏家族成员的帮助与支持,他们分别是:席素平、席裕善、席裕庚、席裕栋、席裕森(兴荣)、席裕贞、席裕兴、席德治、席德基、席德元、席德芳、席德忠、席德立、席德勋、席德俊、席与镐、席与文、席与昭、席与明、席与闰、席与耀、席与霖(浩峰)、席与忠、席与龄、席与棠、席与烈、席与奋、席与祯、席与劲(劲松)、席与善、席与荣、席时珞、席时桐、席时平、席时正、席时雍、席时寒、席时欣、席循良、席湖坚、席勇、席谦,等等,他们或接受我们的采访,或热情提供线索。正因为有他们热忱的配合与帮助,我们才顺利完成了对近百位席家人的采访,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家族资料。谨此致谢。,

本书稿的完成得到了王家范、熊月之、杜恂诚、唐力行、范金民、承载、周武、王振忠、李嘉球、陶士和、袁成毅、吴兴农、陶水木、丁贤勇、宋钻友、徐茂明、戴扬本、张剑光、李世众、褚晓琦、张秀莉、唐巧天、葛涛、邵建、邹怡、叶舟、彭晓亮、宋京、徐涛诸师友同行多方面的帮助。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的叶斌帮我采访了旅居美国的席与镐、席与文等先生。此特申谢忱。

马学强

2007年6月28日

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文摘

第一章 始祖与家园

席姓长期生活在北方地区,英才辈出。唐天宝年间,席豫曾官至礼部尚书,成为一代名臣。席豫的五世孙席温,也累官至武卫上将军。席姓繁衍,为簪缨之族。到唐代后期,北方战火纷飞,勋戚世族或诛或散,印证了所谓的“中原乱,簪缨散”。在这样的背景下,席温携其子孙避乱南下,隐于太湖之滨。席温,由此成为洞庭东山席氏家族的始祖。这一家族迄今已传四十多代,历时一千一百余年。

一、席姓溯源与席温南迁

中国人的姓氏源远流长,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正姓氏,别婚姻”。在先秦的时候,姓与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屡经变迁,才出现了姓氏合一的现象。春秋战国以后的姓氏兼表血统关系,所以逐渐稳定下来。此后,姓氏也出现了几种特殊的变化,有的是避祸改姓,有的是避讳改姓,等等,情形不一,中国人的姓氏呈现出复杂的样态。

百家姓中的席姓也有一番来历与变化。

席氏的祖先可追溯到很久远的时代。但比较可靠的说法是,席姓由“籍”姓演变而来。原是唐叔虞的后裔,因掌管晋国典籍,这一支后即以官为氏,谓之“籍”。籍谈、籍秦,均为晋国大夫。籍谈的十三世裔孙,名壤,曾在楚王项羽军中任将军,项羽名籍,籍瓌为避楚王之讳,遂改名为席瓌。这就是席姓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