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概述:

肝功能障碍是,体内产生一类与正常神经递质结构相似而效能甚微的FNT,积蓄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突触部位,并竞争性地取代正常神经递质,使神经突触部位的神经冲动传导发生障碍,从而引起脑干功能障碍而导致昏迷。

1、假性神经递质的形成:

食物蛋白中含有的芳香族氨基酸如苯丙氨酸和酪胺酸,在肠道(主要在结肠)经细菌脱羧酶的作用,生成苯乙胺和酪胺。这些单胺类物质被吸收后,绝大部分在肝内被单胺氧化酶分解。在肝功能障碍或存在门-体分流时,血液中这些类单胺物质含量大大增加。爆发性肝衰和长期有门-体分流的患者,由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循环血液中的单胺类可大量进入脑内。在神经细胞内,苯乙胺和酪胺经非特异性β羟化酶作用,在侧链β位置上被羟基化,形成苯乙醇胺。这两种物质的化学结构与正常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相似,但其效能只相当于去甲肾上腺素的1/10左右,故称为FNT。FNT同样可被神经末梢所摄取、贮存和释放。生成FNT的前体物质苯乙胺和酪胺除了可直接来源于肠道外,血浆芳香族氨基酸增多是其重要的代谢来源,因此,FNT的形成与血浆氨基酸失衡有密切的联系。

2、FNT的致病机制:

大脑皮质和脑干网状结构在维持意识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冲动对维持大脑皮质细胞兴奋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上行激动系统在脑干网状结构中多次更换神经元,所经过的突触很多。突触在传递信息时所需要的生理性神经递质主要有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这两种正常兴奋性递质可被积蓄于网状结构神经突触部位的FNT取代,使上行激动系统的神经冲动传递发生障碍,因而大脑皮质不能维持兴奋状态而出现昏迷。此外,因黑质-纹状体中抑制性递质多巴胺被FNT取代,出现扑翼样震颤。

毒质: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

增多机制:(食物蛋白质在消化道水解产生氨基酸-苯丙氨酸和酪胺酸,又经肠道脱羧酶作用,)当肝功能严重障碍时,由于肝脏解毒功能低下,或经侧支循环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这些均可使其血中浓度增高。

毒性作用: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这两种物质在化学结构上与正常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相似。因此增多时,可取代去和多,被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所摄取,但其被释放后的生理效应弱于去和多。因此,脑干网状结构的唤醒功能不能维持,发生昏迷。

假性神经递质:在肝功能严重障碍时,体内形成的芳香族氨基酸产物苯乙烯醇胺和羟苯乙醇胺在化学结构与真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极为相似,但生理效能远较真性神经递质弱.故称为假性神经递质。

治疗:左旋多巴治疗。形成真性神经递质与假性神经递质竞争。

相关分词: 假性 神经 递质 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