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记忆错觉

记忆错觉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记忆错觉


每一个人的一生中恐怕都会有一次碰到突然萌生的奇怪感觉。在看什么东西的时候,会突然意识到:这事有一次曾经发生过,我曾经到过那里,做过这件事,听过这样的话,当时也是这样的灯光……在那一瞬间,大脑给我们发出一个信号,说是它认出了发生的事。这种现象便称之为记忆错觉,也称回忆幻想。



表现形式


书籍记载

从古希腊以来,在编年史、年代记以及哲学和文学著作中,已经记录有一千多个故事,都说是有人突然觉得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或到了另外一个时代,而且他们还经常援引不少连自己也不知道的细节。因为这事根本就没发生过,但是他们发现并描写这种奇怪的现象。1900年法国医生弗朗伦斯阿尔诺还为它取了记忆错觉这个名字。他还断定,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视觉中,还会以听觉错觉、阅读错觉和体验错觉等形式出现。

大部分记忆错觉的表现形式都离奇得叫人难以置信,根本无法解释。比如说,有人相信预兆吉凶的梦,按迷信人的说法,这是他们的灵魂在定期回到过去“出差”,于是看到和体验到了一切。而等过几天甚至几年之后,当梦得到了应验,他们会惊讶地“认出” 陌生的境况。预见就这样变成了回忆。另一些人则把这些归咎于在强情绪作用下产生的世代相传的“先祖记忆”。

转世理论

对赞同轮回转世理论的人来说,记忆错觉还是他们有过前世的一个证据。

相信轮回转世理论的人很多,这里面还包括一些科学家和哲学家。比如说,毕达哥拉斯认为他的前世有可能是个牧人。西尔维斯特斯塔洛涅认定自己的前世是一个游牧部落的监督哨。吉阿努利夫兹呢,要按她说,前世曾是曼谷大庙的一个舞者。他们的记忆错觉都通过催眠术得到了证实,是催眠术让他们回了一趟自己的过去。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12岁时候就首次有过这种感觉。从那时起他坚信一点,他同时在过着另外一种生活,有时候还生活在18世纪。

杰克伦敦和柯南道尔也描写过记忆错觉的情节。苏利克主演的喜剧《魔力》跟记忆错觉恰恰相反,也就是说完全是所经历的现实感觉。记得剧中主角在准备考试的时候,他在大街上找提纲时是挨着一个姑娘站着,由于看书入迷竟没发现走进了她的家。可到后来,在“神志清醒”时去到她家做客,才突然想起到这里来过。

全息摄影错觉

俄罗斯研究人员开始用全息摄影来解释记忆错觉的秘密何在呢?

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最高人文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哲学副博士列昂尼德卡拉谢夫有他的一套独到见解。他说,有很多学者都认为记忆错觉是源于过度疲劳、大脑混乱,所以把未知当成已知,他却倾向这是一种“全息摄影错觉”。

在他看来,所谓全息摄影术的原理,就是拍出的照片任何一个局部都可以复现原照片的所有资讯。也就是说,把一张照片撕成碎片,只要有一个碎片,就可以复原原照片的整个图像。所谓“全息”就是指局部包含整体资讯。记忆错觉这种奇异现象很可能就是以相似方式形成的。实际上我们生活中总要接触的整体资讯是以代码化形式存贮在大脑里,只是我们看到和听到的东西藏得很深,藏在潜意识里。这些资讯只要有风吹草动就会蹦出来,像什么气味呀、声音呀、灯光照明呀、与相似情景的瞬间遭遇呀,都会诱使我们造成一种错觉,仿佛5-10年前曾有过类似的境况。虽说如果细细分析,还是有不少不同之处。

卡拉谢夫还认为,17岁的青少年由于阅历不多,对各种各样的生活境况还相当敏感,所以最容易出现记忆错觉。35-40岁的时候又会遭到记忆错觉的第二次冲击,不过这时的感觉中已缺少青少年时期的那种纯真喜悦,更多的还是一种神秘色彩。到40岁的时候,记忆错觉已经是一种对所有逝去的事物的伤感。那些忧郁症患者以及非常神经质和敏感的人一生中会常常出现记忆错觉。

名人的记忆错觉

麦当娜为何有她曾经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的女婢的奇怪感觉?

著名歌星麦当娜在一次对记者发表谈话时说,当她第一次在北京参观故宫时,感觉像是对它的每一条偏僻小巷都很熟悉,所以她敢断言,她曾经是满清朝最后一个皇帝的女婢。季娜特纳也有过类似看到陌生物的奇怪感觉。她第一次来到埃及,却像是突然看到了熟悉的景物,于是猛然“想起”自己在法老时期曾经是哈特舍普苏特皇后的女友,或者甚至是皇后本人。而“007”绍康涅利前不久表示,他前世曾是非洲土著民族一个尚武部落的医生。

卡拉谢夫认为这种说法相当荒诞,毫不足信。但是,比如说康涅利之所以会有这种怪诞思想,那是在他参加影片《一个好人在非洲》的拍摄之后,他在片中饰演一名医生。

列夫托尔斯泰在给朋友的信中也描写了自己的一次记忆错觉经历。他有一次去打猎,正在追一只兔子,不料马蹄落入一个坑里,他从马上摔了下来,重重地跌倒在地,这时他突然清楚地记得,200多年前他是另外一个人的时候也曾这么从马鞍上摔倒落地。有人问卡拉谢夫,这又将如何解释呢?

科学家的解释是:列夫托尔斯泰经常骑马打猎,也曾多次摔倒过,因此其中一次摔倒出现了一种非常情况是不足为奇的。因为记忆错觉的怪异之处就在于它不是在你碰到类似情况时出现,而是当陌生环境隐藏着若干能使你回到过去的元素时才会出现。

卡拉谢夫还认为,记忆错觉是一种能使人产生乐观主义的充满激情幻想的美好感觉,还向人展示了世界有多复杂和神秘,所以并不足惧。

《论记忆错觉》

郭力平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内容提要

记忆错觉研究是记忆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动向。本文简单回顾了记忆错觉研究的发展状况,简要地介绍了几种主要的记忆错觉。认为记忆错觉研究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践意义的方向,其前景是光明的。

正文

心理学家Bartlett在30年代作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他首先让大学生阅读印第安民间故事“幽灵之战”,在间隔一段时间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复述个故事。Bartlett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故事中的内容往往被略去一些,一些玄妙的内容被舍弃了,故事也会变得越来越短,更有趣的是,被试还增加一些新的材料,使故事变得更自然合理,有时甚至加入一些伦理内容。这种对过去经验和事件的记忆与事实发生偏离的心理现象可以称之为记忆错觉(memoryillusion)。

Bartlett的实验在60、70年代前,几乎没有引起多少心理学家的兴趣。直到60年代末、60年代初,由认知心理学开启的对记忆研究的热潮,尤其是无意识记忆(内隐记忆)研究成为记忆热点研究的今天,人们发现记忆错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记忆错觉中的很大一部分被看作是无意识的),记忆错觉问题由此开始得到加倍的关注。Gregory等(1973年)在评价知觉错觉研究时曾经说过:“在医学上,在工程学上,更多地在生物学上,异态往往为理解常态提供关键的线索和证据。因此,我们可望从异常(偏离实际)知觉的研究中理解正常准确的知觉提供灵感和依据。”同样,记忆错觉的研究能够加深我们对记忆现象及其本质的理解。对记忆错觉的研究同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拟对记忆错觉研究历史和研究范畴作一简要的介绍。

早期的记忆错觉研究


心理学大师Titchener在他1928年的著作《心理学教程》中首次提到了“回忆与再认错觉”。他写道: “回忆和再认错觉可分为两类:我们可能回忆起或再认某些并不熟悉的事物;我们也可能无法回忆和再认我们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非常熟悉的事物。这两类错觉形式都是很常见的。”Titchener用法语将这两类错觉分别命名为幻忆(dejavu)和失忆(jamaisvu),不过在当时,几乎无人用实验方法对此加以研究。

到上个世纪中叶,人们对知觉错觉的研究,尤其是视错觉的研究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而对记忆错觉的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不仅如此,在1964年版的美国心理学词典中,虽然对错觉的解释同时涉及到了知觉错觉和记忆错觉,但截至1964年,关于知觉错觉的研究已数以百计,而涉及记忆错觉的研究却微乎其微。按照常理推测:如果人类的认知加工系统当客体呈现在我们眼前时都可能错误地知觉和解释,那么当我们试图重现过去的事物时,出现错误的机会应该更多。也就是说,记忆错觉现象应当比知觉错觉研究更为常见。然而,为什么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知觉错觉研究而对记忆错觉研究却缺乏兴趣呢?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对事件的知觉准确与否往往可以即刻检验,大多数知觉错觉都可以通过明显的证据证明其存在,个体也往往能因此立刻意识到自己知觉中所犯的错误。然而,对经验事件的记忆却往往随着时间的流逝难于检验其准确与否,如果不是在实验室,它的存在几乎无从检验(Shepard,1981)。研究方法上的困难必然限制记忆错觉问题的研究进展。

困扰记忆错觉研究的另一个因素是,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并不适合研究记忆错觉,经典的记忆实验模式要求研究者关注记忆加工中的保持和提取的特征及其原因,因而,以各种指标衡量的保持量或遗忘量成为了记忆研究的主要指标,而记忆中发生错觉的内容,通常被忽略了。它们或者被认为不过是一种猜测(如在自由回忆中),与遗忘别无二致,或者看作是一种反应标准的转移(如信号检测理论对再认的理解)。

虽然如此,早期仍有一些针对记忆错觉现象的研究。法国的Binet(1900)和德国的Stern(1910)分别采用实验证明了记忆并非准确无误。他们以儿童为被试,先向儿童呈现事物,尔后用一系列具有误导性的问题检验其记忆,两者的研究均发现了儿童的记忆歪曲。与此同时,Munsterberg(1908)在其著作《目击者的立场》中,阐述了由于记忆的问题而导致目击者证词存在不可靠的一面。

精神分析大师Freud从19世纪末便开始了研究记忆错觉。他认为记忆错觉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个体早期被潜抑入无意识之中的欲望,而这种被潜抑的欲望部分是通过记忆错误(paramnesias,指往往带有主观确定性的对已经遗忘事件的错误回忆)和屏蔽记忆(screenmemories,指用它种替代某一记忆内容,并将该记忆屏蔽于意识之外)表现出来的。此外,Freud将童年期的记忆描述为:“只有当童年时代过去,年龄较大时才表现出来。在此期间,它们已被异化和扭曲,并且服务于后来的意向,因而一般来说无法将它们与幻想区分开来。”Freud是对记忆错觉进行定性研究的先驱,然而Freud对记忆错觉的论述并没有实验的依据。

在正统心理学流派中,格式塔学派是早期对记忆错觉比较重视的一支。他们的记忆研究认为,记忆随时间变化,时间越长越与格式塔的组织原则吻合。简言之,当人们的记忆距初始事件时间愈久其记忆愈有组织即表现出完形。例如,Wulf(1922)发现视觉图形随记忆保存时间的增加而变得更规则、更对称,许多其他研究者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Bartlett的巨著《记忆:实验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1932)的发表,对以后记忆错觉的研究具有重大影响。Bartlett认为,回忆出现错误是理所当然的,而回忆与初始事件毫厘不差反而是不正常的。在一次演示实验中,他短时呈现给人们一幅画,发现人们对图画内容的报告大相径庭,人们的报告似乎主要依赖于个人背景及其反应偏好,而不是图画内容本身。进而,他以短暂时间重复呈现图画给被试,发现他们常常执着于先前的理解,仍不是根据实际知觉的图画内容。Bartlett由此提出图式(Scheme)理论,认为知觉和记忆都是由人们心理图式引导且据此解释事件的构建过程。

记忆错觉研究的发展契机


50年代信息加工理论的提出,使人类心理得以在全新的角度上加以研究。1956年,GeorgeMiller 发表的两篇论文:《人类记忆与信息储存》和《神奇的数字7+2:人类信息加工能力的某些局限》,使人类记忆的研究产生了根本变革。Miller的主要观点之一就是信息编码的概念。他认为编码最简单的方式是将输入信息归类,然后加以命名,最后储存的是这个命名而非输入信息本身。编码是一个主动的转换过程,对经验并非严格地匹配,因此编码以及之后的解码往往会导致错误发生。

Miller为以信息加工理论研究记忆开创了道路,自此出现了一系列对记忆错觉的定量研究。如Conrad (1964)研究了短时记忆错觉后,认为短时记忆以听觉编码为基础。Underwood(1965)等在长时记忆研究中发现存在词语混淆的错觉。 Glanzer等(1963)提出词语环结假设(verballoophypothesis),试图说明人们遇到视觉信息时,会把视觉信息再编码为描述性词语,这种描述性词语决定了以后回忆的确切性。

到1967年,Neisser发表了巨著《认知心理学》,他明确强调认知过程的统一性,认为知觉、记忆和思维是主动的、相互依赖的加工过程。他认为记忆并不是储存信息的简单恢复,这些信息只是在记忆建构过程中得到了利用。因而,正如知觉过程由于建构活动而可能产生错觉一样,记忆也同样能产生错觉。Neisser的认知体系结构思想,对后继的记忆错觉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记忆研究领域产生了一个新的分支:内隐记忆(implicitmemory)。内隐记忆指通过无意识机制运作的记忆,表现为个体并未意识到的某些经验对当前任务的自动影响;与之相对,外显记忆(explicitmemory)则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收集某些经验才能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记忆(Schacter,1987)。对这两种记忆的区分主要依据信息提取时的心理状态。当个体无意识地提取某些经验时,表现为内隐记忆;而当个体有意识地提取某些经验时,则表现为外显记忆。80年代早期,研究者们才开始对内隐记忆的本质特点进行细致的研究,但时至今日,这一研究领域中的新方法和新成果层出不穷。记忆错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内隐记忆相关联,因而,内隐记忆研究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记忆错觉的研究。

记忆错觉研究的现状


自70年代始至今的近30年里,认知心理学的兴盛使记忆研究得到了飞速发展,记忆组织结构和功能理解的加深以及新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的出现,使得记忆错觉现象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同时人们开始从记忆错觉的研究中寻找理解记忆本质的线索,尤其是近年来记忆错觉研究已逐步成为了记忆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动向。记忆错觉形式多种多样,以下介绍的是几种经常被用以定量研究的形式:

1.关联效应(relatednesseffects)

心理学实验发现,如果测验时呈现的句子和段落与先前学习的材料意义相近时,人们可能会错认它们曾经呈现过。在采用单词进行的研究中,人们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这就是关联效应。Underwood(1965)在一个再认测验中,要求被试确定每个呈现单词是否在先前的学习词表里出现过,当测试词能够由先前学习过的词通过联想获得,则较容易出现虚报(再认该词曾学习过,而事实上没有学习过);而当测试词与学习词无甚关联时,则不易出现虚报。 Underwood认为,关联效应这种记忆错觉现象,是由编码时的内隐联系反应(implicitassociativeresponses)造成的。当学习词“桌子”时,关联词“椅子”能效激活,导致后来的记忆错觉。除再认外,Roediger等(1995)的实验还证实:呈现关联词表导致错误回忆率增加的现象。

2.干扰和误导信息效应

(effectsofinterferenceandmisleadinginformation)

Loftus等(1974)采用误信息干扰范式(misinformationeffectparadigm)对记忆错觉进行了研究。他们给被试看一段撞车事故的录像,然后向被试发放的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当两辆汽车_____时,汽车时速约是多少?”对于不同测试组,下划线处的动词不同,当动词为“碰撞”(hit)时,被试估计时速为34英里;而当动词为“撞毁”(smashedinto)时,被试对时速的估计升为41英里,更为有趣的是,当被试后来被问及是否看到现场打碎的玻璃时,动词为“碰撞”组的被试有14%作了肯定回答;动词为“撞毁”组的被试则有32%作了肯定回答。事实上录像中现场根本没有碎玻璃。Loftus认为,动词 “撞毁”的效价使被试对撞车事故的记忆编码和组织方式发生改变,结果使他们在以后更可能“记得”并不存在的碎玻璃。

此后人们用误信息干扰范式进行了大量研究,揭示随初始事件之后的特殊信息如何组织和改变对事件的记忆。研究重点包括被试对初始事件的遗忘,以及被试将暗示的事件误记为真实事件等。结果表明,误信息的重复作用,使被试更不可能准确地回忆初始事件。

3.词语遮蔽效应

(verbalovershadowingeffects)

一般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外部刺激事件的词语化有助于记忆。但当所需要记忆的事件难于用语言来把握时,词语化可能反而会有损记忆,导致记忆错觉,这种现象就是词语遮蔽效应。Schooler等(1990)动用呼名不同的刺激,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证实了此现象。比如,当被试观看面部图形,并须描述它们时,则对面部图形的记忆差于无须描述面部图形的被试。Melcher等(1996)还将词语遮蔽研究范式扩展到对白酒味道的再认。他们的研究发现,未经训练的品酒者在初次品酒时,如果借助语言描述白酒味道,则对白酒的再认差于那些品酒时无需对酒味进行言说描述的对照者。词语遮蔽效应可以用前述Glanzer等提出的词语环结假设来解释,人们对事件的记忆是关于事件的词语描述,而不是事件本身;也有学者提出采用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相互作用来解释效应,可能更为有效。

4.源检测的错觉

(illusionsofsourcemonitoring)

源检测研究的重要假设是人们不但能从记忆系统直接提取有关事实以及知识观点的记忆符号,同时还能够判断记忆符号的来源,如记忆是来源于外界的信息(确实发生的事件)还是产生于个体内部的信息(如推断的和想象的事件)等。源检测的研究发现记忆系统在具有识别信息来源能力的同时,也常常会混淆信息来源,导致源检测的错觉。如Johnson(1988)实验发现,被试容易混淆一段记忆中的话是同伴所说的还是自己想象同伴所说的;Belli等(1992)发现,被试将自己从刊物中读到的东西经常说成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东西。

源检测依赖可能激活的记忆信息,它的基础是记忆系统所登录的初始事件的信息类型,这些记忆记录是初始经验的知觉和反映过程的产物。信息获取过程中,任何有碍于知觉和反映过程的因素都将影响相关源信息的编码,例如紧张和注意分散。同时在源判断过程中,时间压力、严格要求下的紧张、分心等都会降低人的检测能力,这些都将导致源检测错觉。

5.流畅错觉

(fluencyillusions)

Jacoby等(1988)在一项实验中要求被试判断背景噪声的响度,背景噪声中事先插入了一些被试先前听到过的词或者一些被试没有听到过的词。当包含听到过的词时,被试评价该噪声的响度要小于包含没有听到过的词的噪声响度。事实上,这两种噪声的响度是一样的。为什么被试会作出如此的评价呢,Jacoby等(1989)提出了记忆的错误归因理论对此现象加以解释,而将这种记忆错觉称之为流畅错觉。Jacoby等认为记忆是两个因素的结合物:一个是对事件的流畅加工,另一个是将加工流畅性归因于过去经验的心理定势。Jacoby等(1991)还区分了两种不同基础的归因:一种以快捷的、不加分析的直觉为基础;另一种以深思熟虑的分析为基础。此处隐含了这么一种记忆错觉:当过去经验导致了流畅性,而此刻被试的注意力集中在执行其它的任务,这种流畅性可能被直觉地归因为其它因素的影响,而不是过去经验(记忆)本身,从而导致流畅错觉。

5.记忆中的错误联接

(illusoryconjuctioninmemory)

Underwood等(1973)采用呈现由两个单音节合成词(如handstand,shotgun)给被试学习的方法来研究记忆中的错误联接现象。在随后的再认测验中,呈现词混合了先前所学的有一个音节与所学单词相同的词(如handmaid)、两个音节都与所学单词相同的词(如 handgun)以及与所学单词无关的控制词,要求被试进行再认判断。结果表明,被试对两个音节都与所学单词相同的词,比对一个音节与所学单词相同的词和与所学单词无关的控制词,产生更高的虚报率。Reinitz等(1994)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发现在对面部图形的编码中,也表现出同样的效应。对于记忆中的错误联接的解释认为,学习对象(如合成词)的各部分特征并没有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各部分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自由漂浮,当来自不同单元的两个特征组合在一起时,容易导致错误再认。

长期以来,人类似乎习惯于将记忆看作为一个高度精密的整体。恰好相反的是,记忆仿佛是一位干粗活的修补工的手艺品,而不是一位精明的工程师的产品(Tulving,1995),记忆有其不完美的一面,事实上,记忆错觉无时无刻不是融入在我们生活之中的。记忆错觉是记忆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记忆错觉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大脑在完成记忆这一复杂功能的过程中,为什么不能如实地反映现实而造成错觉?这种错觉的程度和持久性究竟如何?是否可以把它看作是有机体对外部环境能动适应体现呢?同时记忆错觉研究还具有很现实的社会意义:如证人证词的准确性问题,双语现象,更如为什么社会和文化群体可能系统地错误记忆他们过去的历史等问题。总之,记忆错觉研究展现着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1.JacobyLL.&whitehouseK.Anillusionofmemory:FalserecognitioninfluencedbyunconsciousPerleption.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 General.1989,118.126-135。

2.JohnsonMK,HashtroudiS,&LindsayJDS.SourceMonitoring.PsychologicalBulletin.1993,114:3-28。

3.LoftusEF.Therealityofrepressedmemories.AmericanPsychologist1996,35,76-100。

5.SchacterDl.Memorydistortion:Historyandcurrentstatus.InD.L.Schacteretal (Eds.),Memorydistortion.Cambridge,MA:HarvardUniv.Press.1995,1- 43。

当前记忆错觉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


摘 要

记忆错觉的研究,对我们真正了解人类记忆至关重要,它是当前记忆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记忆错觉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关联效应、现实检测和信源检测的错误、流畅错觉,并介绍了有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关键词

记忆错觉 关联效应 现实检测 信源检测 流畅错觉

记忆错觉(memory illusion)就是指人们对过去事件的报告与事实严重偏离(Roediger,1996)。记忆错觉的研究,对我们真正了解人类记忆至关重要,它是当前记忆研究的一大热点。正如Estes(1997)在回顾记忆研究历史时所说:“……而今,人们对记忆的研究兴趣又转向了记忆的丧失和扭曲。”记忆错觉涉及的现象很多,在这里,我们仅粗浅介绍关联效应(relatedness effects)、现实检测和信源检测的错误(illusions of reality monitoring and source monitoring)和流畅错觉(fluency illusion)这三个方面的研究。

一、关联效应

关联效应指某个单词若与先前学习的单词在意义上相近,则人们会错认它曾呈现过。关联效应的实验研究一般采用这样的方式:被试先学习词表,然后进行再认测验。再认测验中包含一部分与所学单词有各种语义联系的诱词(lure)。要求被试确定每个呈现单词是否在先前的学习词表里出现过。 Deese(1959)采用独特的再忆范试,向被试呈现由12个与目标词(如“山脉”)有联系的单词构成的词表,然后测量未呈现的目标词的介入。结果发现,对于一些由所呈现关联词联想到未呈现目标词的可能性大的词表(通过自由联想值表测定),目标词的介入(即错误回忆)率极高。Cramer(1965) 也发现了这个现象,但他们的研究都未得到广泛关注。 Roediger和McDermott(1995)借鉴Deese(1959)的研究方法,验证了呈现关联词表导致高错误回忆率的现象。他们向被试呈现由 15个单词构成的词表,每次呈现后,或者要被试回忆词表,或者要被试做算术作业。结果发现,被试对诱词的错误再认率(即虚报率)几乎与击中率相等。无论正确再认还是错误虚报都有非常显著的测验效应:进行过回忆测验的被试。对呈现单词的击中率和词表诱词的虚报率都高于未进行回忆测验的被试。他们进而要被试判断自己是否确实记得诱词出现过(只要求回答它是否出现过,无需回忆何时呈现过),被试往往“记得”这些单词出现过。虽然它们并未呈现过。 最近,又有一些同类范式的研究出现。Mc Dermott(1996)对记忆错觉的持久性进行了研究,两个实验都表明记忆错觉具有持久性。另外,他还发现:分类呈现单词比随机呈现单词导致更高的错误回忆率;对学习词的正确回忆和对目标词的错误回忆,与记忆保持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被试在延迟一天以后,对目标词的错误回忆率上升,而对学习词的正确回忆率下降。Payne,Elie,Blackwell和Neuschatz(1996)要求被试学习词表后,进行系列再认和回忆测验。与Mc Dermott(1996)的研究有所不同,他们在测验之间不插入学习过程。他们同样发现:对未呈现的目标词的回忆和再认都近于呈现的学习词;对目标词的错误再认率在24小时的时间间隔内没有降低,而对学习词的正确再认率则显著降低;关联效应还随着回忆测验次数的增加而增大。Payne等人还用模糊痕迹理论(fuzzy trace theory,Brainerd和Reyna,1995)来解释这种记忆错觉。 模糊痕迹理论是一个框架较大的理论体系,其中包含许多原理。与记忆错觉直接有关的原理主要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模糊-清晰连续体原理(fuzzy-to- verbatim principle),认为当人们经历一个事件时,会储存多种心理表征,这些心理表征在区分事件时具有不同程度的精确性。任何一个表征都处于模糊-清晰连续体的不同位置上。Payne等在他们的研究中将细节性表征(verbatim representations)看作是与学习阶段呈现给被试的单个词条相对应的记忆痕迹,而概括性表征(gist representations)则用于区分词表的大致的语义内容,不能够精确区分词表的单个词条。模糊痕迹理论的另一个与记忆错觉现象有关的原理,是关于概括性表征和细节性表征的建立方式。模糊痕迹理论认为,人们对一个事件的细节性表征和概括性表征的编码是并行的,两种表征可以同时生成,概括性表征无须依赖于细节性表征。建立概括性表征的过程称为梗概抽取(gist extraction),梗概抽取使人们从刺激中提取意义和模式。Reyna和Brainerd(1995)的研究数据表明:(1)细节性的记忆痕迹比概括性表征遗忘得更快;(2)在自由回忆测验中,前一阶段的回忆通常依赖于细节性表征,而后一阶段回忆的条目则依赖于概括性表征。 Payne等认为,模糊-清晰连续体原理和梗概抽取的观点,可用于解释Rodiger和Mc Dermott(1995)的研究中的错误回忆和错误再认。当单词在实验的学习阶段被呈现时,被试贮存了词表中单词的细节性表征,也贮存了编码词表语义内容的概括性表征。因为词表上的所有单词都与未呈现的目标词有关,概括性表征传输的信息就会表明词表单词与一个共同的主题有关。在回忆和再认时,被试或借助细节性表征作出反应,或通过概括性表征作出反应。细节性表征使被试作出准确回忆和再认,而概括性表征使被试错误回忆和再认未呈现的目标词。对于自己的研究,Payne等认为,概括性表征和细节性表征的可利用性(accessibility),会随时间而出现不同的变化,它们的可利用性都随时间间隔的增大而降低,但细节性表征比概括性表征降低得更快些(Brainerd,Reyna,Howe和Kingma,1990)。这种可利用性的不同程度的降低,可用于说明为什么在24小时的间隔中,被试对学习词的遗忘是显著的,而对未呈现的目标词没有“遗忘”。如果我们把回忆单词看作是一个学习过程的话,则重复的回忆测验可能导致深刻的概括性表征,使错误回忆率提高。这可解释关联效应随着回忆测验次数的增加而增大的现象,因为每次回忆测验都有助于概括性表征,从而增加下一次测验的错误回忆,同样道理也可用于解释McDermott(1996)的研究结果:分类呈现单词比随机呈现单词导致更高的错误率。因为分类呈现单词有助于梗概抽取,进而增加对未呈现目标词的回忆。

二、现实检测和信源检测的错误

自20世纪70年代,Marcia Johnson及其同事对准确记忆和不准确记忆的一些现象进行了研究。他们早期的实验主要研究被试对外界呈现的事物和内部产生的事物的频次估计。令人感兴趣的是,被试想象一个事件越多,则对其判断事件实际发生频次的影响越大(Johnson等,1977;Johnson和Raye,1981)。被试估计事件发生频次时,混淆了想象的事件和实际发生的事件,无法准确检测现实事件,用Johnson和Raye(1981)的话来说,就是现实检测的失败。 Johnsonh和Raye(1981)认为,人们根据编码信息的类型和检测时所用的判定规则来区分记忆中的内部事物和外部事物。外部事物的编码表征特别富于知觉信息(感觉特征和属性)和背景信息(诸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而内部产生事件的编码则应当包含许多有关用于编码此事件的认知操作的信息。人们决定事件是否“确实发生”的时候,就会对信息的这些差别进行判断。在有些情况下,比如,一个事件被想象得栩栩如生,有时间,有地点,有各种各样的感受,人们就会产生混淆,认为它实际发生过。 Johnson(1983,1995)另一方面还将判断过程分为两大类型。她认为,被试在进行判断时或者采用相对较快的、非精细的启发加工 (heuristic process),或者采用较慢的、更精细的系统加工(systematic process)。启发加工快捷而不清晰,通常用于快速判断。当人们想到过某件事情(或者说从内部产生某件事情),它就使人感到似乎熟悉,人们进行快速判断,会得出错误结论,认为它确实发生过,系统的判断过程会把其他特征也加以考虑,然后断定事情是否发生过,因此不大可能出现错误。 Johnson的理论现已扩展为广义的信源检测理论,这个理论框架得到许多研究结果的支持(Johnson,Hashtroudi和 Lindsay,1993)。广义的信源检测理论认为信息可以有多种来源:不同的通道(听觉、视觉、语言、图画)、产生时间、产生地点等等,而不仅仅是外部和内部。这个理论的主要依据,就是被试对信源的混淆,会导致有趣的记忆错觉。信源检测理论在记忆错觉研究领域中越来越重要,因为研究者还用这个理论解释了其他现象。比如,事后误导信息的影响(Lindsay Johnson,1989)可看作为信源检测的失败。 Hyman和Pentland(1996)的研究结果也可用Johnson的信源检测理论来解释。Hyman和Pentland(1996)在实验中要被试想象他们童年的事情,这些事情可能发生过,也可能没有发生过。结果表明,对事情的想象,有时会使被试相信事情确实发生过。尽管事情发生几乎是不可能的。这项研究和其他研究都一致表明,想象对产生错误的记忆有很大作用(Johnson,Foley,Suengas和Raye,1989)。对记忆感兴趣的心理学者往往强调想象的积极作用即如何运用想象使学习内容更易记忆,等等,所以人们初次看到想象对记忆的破坏作用可能会感到惊奇。但是,Johnson的理论使我们了解到:想象既能使事件更有可能被正确回忆,也能使想象的“虚无事件”更有可能被错误回忆。在前一种情况下,想象赋予被编码事件更多的认知操作,增强了关于此事件发生的记忆;在后一种情况下,认知操作使知觉细节清晰化,而清晰化的知觉细节往往标示实际发生的事件,所以将“虚无事件”弄假成真了 (Johnson等,1989)。

三、流畅错觉

记忆的错误归因 Jacoby,Kelley及其同事提出了在某些方面与Johnson的信源检测理论相似的记忆归因理论(Jacoby,Kelley和 Dywan,1989;Kelley和Jacoby,1990)。他们认为记忆是两个因素的结合物,一是对事件加工的流畅性,另一是将加工流畅归因于过去经验的心理定势。对于记忆中的经验,人们要求其信息能够流畅加工(很容易浮入脑海),而对于加工的流畅,人们会归因于信息来自过去经验。 一些有趣的记忆错觉现象支持了Jacoby和Kelley的归因理论。我们可以推断,过去事件导致流畅加工,而加工的流畅性可能错误归因于这个过去事件之外的其它信源(如果被试的注意正集中于其它任务的操作)。Jacoby,Allan,Collins和Larwill(1988)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他们要被试在噪音背景下听一些单词,这些单词一部分是被试先前听过的,另一部分是没有听过的,尔后要求被试评定背景噪音的强度。结果发现,对于先前听过的单词,被试判断其背景噪音强度要弱于先前未听过单词的,而实际上这两种情况下背景噪音的强度是一样的,先前经验对从噪音背景中听取单词的促进作用,被错误地归因为噪音水平的差异,而没有正确归因于对先前听过单词的记忆。 Jacoby和Whitehouse(1989)在实验中要求被试再认单词,他们在测验前先向被试短暂呈现某些单词,以此控制单词再认的难易程度。结果被试在再认测验中将呈现的单词评定为更熟悉,即将加工流畅错误归因为熟悉。Whittlesea,Jacoby和Girard(1990)以及 Whittlesea(1993)通过控制知觉的流畅性,同样产生了记忆错觉现象。 Lindsay和Kelley(1996)的研究表明,增强流畅性可促进Tulving(1985)R/K研究范式(remember/know paragdigm)的K判断。R判断反映了情节记忆系统的作用,他能提取先前呈现项目的特定信息(如记得在学习这个项目时的所思所见),而K判断则更多地反映了自动的记忆过程,仅产生难以区分的熟悉感。Lindsay和Kelley在他们的实验中,先让被试学习词表,然后以残词为线索进行回忆测验,所用残词或较易补全或较难补全。他们告诉被试残词可作为回忆词表单词的线索,要求被试报告出单词并判断自己是记得单词呈现的细节还是仅仅知道单词在词表上呈现过。大多数学习词以残词形式出现在测验中,使被试相信残词是词表单词可靠的提取线索。Lindsay和Kelley的真正兴趣在于研究被试对一小部分未在学习阶段呈现的单词如何判断。结果发现,在未呈现单词较容易由残词线索补出的情况下,被试往往报告这些单词是呈现过的,他们知道它们出现的在词表上,但不记得它们呈现时的细节。另外,再看Reoediger和McDermott(1995)的研究结果:被试往往对“再认”的未呈现词作出R判断。这个研究结果与Lindsay和Kelley的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是由于测验方式和产生未呈现词的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的。Lindsay和Kelley的研究,利用线索极强的知觉(数据驱动)因素,被试再认极为流畅,由知觉因素而产生的虚假的熟悉感可能会导致K判断。在Roediger和McDermott的实验中,被试是由与其它记忆有关的概念驱动产生错误记忆,并大多作出R判断,而非K判断。Roediger(1996)认为,由流畅的知觉因素驱动的加工会使人产生“知道”的错觉,而由与其它记忆有关的概念驱动的材料涌进脑海时,人们会产生“记得”的错觉。这个假设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关分词: 记忆 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