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基础地理知识

基础地理知识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基础地理知识




概述:地理基础知识是专题地图的成图底图。

也是高中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它包括地球和地图两个专题

地球


地球质量: M = 5.9742×1027克

赤道半径 = 6378.140 公里

极半径 = 6356.755 公里

平均半径 = 6371.004 公里

赤道周长 = 40075.13 公里

纬度1长度 = 111.133-0.559cos2φ 公里 (纬度φ处)

经度1长度 = 111.413cosφ-0.094cos3φ 公里

标准大气压P0 = 760 毫米汞柱

大气中的声速(0度) V = 331.36 米/秒

大气中的声速(常温) V = 340米/秒

地球表面磁场强度 ~ 5×10-5 忒斯拉

北磁极:76N, 101W;

南磁极:66S, 140E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φ = 45) : g = 9.8061 米/秒2

地球表面积 = 5.11×10^8平方公里

陆地面积 = 1.49×10^8平方公里 (占总表面积的29.2%)

海洋面积 = 3.62×10^8平方公里 (占总表面积的70.8%)

地球体积 = 1.0832×10^12 立方公里

地球平均密度 = 5.518 克厘米-3:

地球年龄 ~ 46 亿年

地球表面脱离速度 = 11.2 公里/秒

光行差常数(J2000) k = 20.49552"

黄赤交角(J2000) ε = 2326''21".448

黄径总岁差(J2000) P = 5029”.0966 (每世纪)

岁差周期 = 25800 年

平均轨道速度 = 29.79 公里/秒

地球数据


年龄:46亿岁。

公转周期:约365天。

回归年长度: 366.2422 天。

公转轨道:呈椭圆形。7月初为远日点,1月初为近日点。

自转周期:恒星日为23小时56分04秒。太阳日为24小时。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为 2326’

极半径:是从地心到北极或南极的距离,大约3950英里(6356.8 公里)(两极的差极小,可以忽略)。

赤道半径:是从地心到赤道的距离,大约3963英里(6378.1 公里)。

平均半径:大约3959英里96371公里)0。这个数字是地心到地球表面所有各点距离的平均值。

体积:10832亿立方千米。

质量:5.9742×10^21 吨。

平均密度:5.515 g/cm^3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海洋面积:3.617453亿平方千米。

大气主要成份:氮(78%)、氧(21%)和二氧化碳等其他物质(1%)。

地壳主要成份:氧(47%)、硅(28%)和铝(8%)。

表面大气压:1013.250毫帕,或760毫米高汞柱。

表面重力加速度:g=9.8m/s^2。

卫星(天然):1颗(月球)

通过如下途径计算地球的质量。

方法一、在赤道上,地球对质量为m的物体的引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与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之和,则为5.984*10^24 kg

方法二、在北极,不考虑地球自转,则计算为5.954*10^24kg

方法三、把地球看作质量均匀的球体,忽略自转影响,半径取平均值,重力加速度取标准值。则为5.965*10^24kg

月地距离r月地=3.884×10^8m,月球公转周期为27天7小时43分11秒(恒星日),即T月≈2.361×10^6s,月球和地球都看做质点,设月球质量为m月。

方法四、为6.220*10^24kg</CA>

二:地图:1定义: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现阶段地图的定义是:以一定的数学法则(即模式化)、符号化、抽象化反映客观实际的形象符号模型或者称为图形数学模型。

2类型:(1)按其区域范围分为: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大海图、国家(地区)图、省区图、市县图等。

(2)按其专题学科分为:自然地图、人口图、经济图、政治图、文化图、历史图。

(3)按其具体应用分为:参考图、教学图、地形图、航空图、海图、海岸图、天文图、交通图、旅游图等。

(4)按其使用形式分为:挂图、桌面图、地图集(册)等。

(5)按其表现形式分为:缩微地图、数字地图、电子地图、影像地图等。

(6)按其印刷开本分为:16开、8开、4开,对开,全张、两全张、三全张、四全张,九全张。

(7)按地图分类:地图集,电子地图,三维地图,卫星地图,影像地图等。

按照地图的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地形图和专题地图三种。普通地理图(General Map)是以同等详细程度来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包括水系、地形、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线以及主要的社会经济要素等。它和地形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地图投影、分幅、比例尺和表示方法等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表示的内容比同比例尺地形图概括,几何精度较地形图低。地形图(Topographic Map)是指国家几种基本比例尺(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的全要素地图。它是按照统一的规范和符号系统测(或编)制的,全面而详尽地表示各种地理事物,有较高的几何精度,能满足多方面用图的需要,是国家各项建设的基础资料,也是编制其它地图的原始资料。专题地图(Thematic Map)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分布,或强调表示这些现象的某一方面特征的地图。专题地图的主题多种多样,服务对象也很广泛。可进一步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3比例尺

地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实地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图的比例尺。其表现形式有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和图解比例尺。比例尺大于和等于1:10万的地图,如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等的地图可称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1:10万并大于1:100万的地图,如1:25万、1:50万等的地图可称为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和等于1:100万的地图,如1:100万、1:250万、1:600万、1:2000万等的地图可称为小比例尺地图。

4等值线:是制图对象某一数量指标值相等的各点连成的平滑曲线,由地图上标出的表示制图对象数量的各点,采用内插法找出各整数点绘制而成的。

5地形:按其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