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灰脸鵟鹰

灰脸鵟鹰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灰脸鵟鹰


灰脸鵟鹰(学名:Butastur indicus)为隼形目鹰科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体长39—46厘米,体重375—500克。上体暗棕褐色,翅上的覆羽也是棕褐色;尾羽为灰褐色。繁殖于俄罗斯东部、日本和朝鲜等地,越冬于印度、缅甸、中南半岛、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几内亚等地。栖息于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以及针叶林等山林地带,以小型蛇类、蛙、蜥蜴、鼠类、松鼠、野兔、狐狸和小鸟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中文学名:灰脸鵟鹰

拉丁学名:Butastur indicus

别称:灰脸鹰、灰面鹞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纲:今鸟亚纲

目:隼形目

科:鹰科

属:鵟鹰属

命名时间:Gmelin, 1788

英文名称:Grey-faced Buzzard



外形特征


灰脸鵟鹰又叫灰面鹞,为中型猛禽,体长39—46厘米,体重375—500克。上体暗棕褐色,翅上的覆羽也是棕褐色;尾羽为灰褐色,与其他2种鵟鹰的棕色尾羽不同,而且上面具有3道宽的黑褐色横斑,比白眼鵟鹰尾羽上的横斑更为明显。脸颊和耳区为灰色,眼先和喉部均为白色,较为明显,喉部还有具有宽的黑褐色中央纵纹,胸部以下为白色,具有较密的棕褐色横斑。它的眼睛为黄色,与白眼鵟鹰不同。嘴为黑色,嘴基部和蜡膜为橙黄色,跗跖和趾为黄色,爪为角黑色。

分布范围


灰脸鵟鹰没有亚种分化,繁殖于俄罗斯东部、日本和朝鲜等地,越冬于印度、缅甸、中南半岛、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几内亚等地。

在中国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山东、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台湾等地。其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河北、陕西等地为夏候鸟,在吉林还有一部分为留鸟,在山东、上海、台湾、海南、四川等地为旅鸟,在浙江、贵州为冬候鸟,在云南为留鸟。

一般每年4月末到5月初迁往繁殖地,9月末到10月初离开繁殖地。不过它在各地的种群数量都很少,较为罕见。

生活习性


灰脸鵟鹰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以及针叶林等山林地带,秋冬季节则大多栖息于林缘、山地、丘陵、草地、农田和村屯附近等较为开阔的地区,有时也出现在荒漠和河谷地带。常单独活动,只有迁徙期间才成群。白天在森林的上空盘旋、在低空飞行,或者呈圆圈状翱翔,有时也栖止于沼泽地中枯死的大树顶端和空旷地方孤立的枯树枝上,或者在地面上活动。性情较为胆大,叫声响亮,有时也飞到城镇和村屯内捕食。主要以小型蛇类、蛙、蜥蜴、鼠类、松鼠、野兔、狐狸和小鸟等动物性食物为食,有时也吃大的昆虫和动物尸体。觅食主要在早晨和黄昏。觅食方法主要是栖于空旷地的孤立树树梢上,两眼注视着地面,发现狱物时才突然冲下来扑向猎物。有时也在低空飞翔捕食,或在地上来回徘徊觅找和捕猎食物。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5—7份。营巢于阔叶林或混交林中靠河岸的疏林地带或林中沼泽草甸和林缘地带的树上,也见在林缘地边的孤立树上营巢。巢多置于树的顶端枝杈上,距地面的高度为7一15米。巢的形状为盘状,主要由枯树枝构成,里面垫有枯草茎、草叶、树皮和羽毛。每窝产卵3—4枚,偶尔有少至2枚的。卵的颜色为白色,具锈色或红褐色斑。

物种现状


估计数量:在春、秋迁徙经过台湾时,有大量出现。

致危因素:此鸟春、秋二季经过台湾时,因数量庞大,引起当地居民猎取转售图利,因而面临强大压力。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濒危物种。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二类保护动物名录。

(图片:概述图、图2、图3、图4、分布图)

相关分词: 灰脸 脸鵟 鵟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