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黄肢散白蚁

黄肢散白蚁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黄肢散白蚁




外形特征


黄肢散白蚁,拉丁学名:Reticulitermes flaviceps (Oshima)。

兵蚁头长连上颚2.31-2.99mm,头宽0.89-1.14mm;前胸背板长0.49-0.59mrn,前胸背板宽0.71-0.86mm。头色通常略浅淡,淡黄褐色。体小。头两侧缘几乎乎已前端微窄,后端较宽,后角略圆。额峰显著隆起,侧视之明显高出于头顶。上唇矛状,透明区端部钝圆,仅有两个端毛,侧端毛及其他毛极大多数个体均缺或极不发达;上颚较细决,端部尖细。后颔后部宽,最狭处与其长之比约为1︰6.33-1︰8.91,与头宽的比为1︰4.95-1︰7.18。触角15-17节,一般16节。前胸背板前缘明显宽于后缘,前线中央具深凹口,后绿凹刻弱。

有翅成虫头长1.20-1.36mm,头宽连眼0.99-1.07mm,头宽不连眼0.96-1.01mm;前胸背板长0.54-0.57mm,宽0.81-0.87mm,淡黄色。翅浅灰褐色。体型中等。头近圆形。复眼卵圆形,略小,其直径约等于至头部下缘的距离;背面观之,微突出于头侧缘。单眼小,其直径约等于单复眼距离。囱如小点状,略微凸起。触角16-17节。前胸背板略平坦,前角稍下垂,前、后缘均较平直,中央均具凹刻,后缘凹刻甚浅小。翅较宽长,超过腹端甚多,约相当于翅长的1/2。前规Cu脉具有较多的分支,约10-12个不等。后足胫节略较长。

分布范围


国内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区。

防治方法


黄肢散白蚁栖居分散,不筑大巢,防治比较困难。应以预防为主,辅以灭治,平时重视检查。黄肢散白蚁容易从思区随木材、家具携带到非患区。适应性很强,北界北纬45。对进口木构件的南北运输应严格检疫。

在防治上可采用以下几个措施。

(1)土壤消毒预防白蚁从地下蔓延危害,常用药物为七氯0.5%;氯丹1%;林丹0.8%;亚砷酸钠10%等,剂量约2000ml/㎡,可有效预防20年左右。由于上述药毒性大,尽可能采用重点和局部毒土。

(2)木材防护木材防护是一项节约木材的重要措施。经药剂处理后的木材能抵制白蚁和真菌侵袭,从而延长木材的使用年限。水溶性防腐剂常用的有铜、铬、砷、氟、锌的盐类混合剂。如硫酸铜(CuSO4)、重铬酸钠(Na2Cr2O7)、氟化钠(NaF)、氯化锌(ZnCl2)、亚砷酸钠(NaAsO3)等。以目前使用最广的铜、铬、砷配方绿盐(阿斯库)为例,配方中重铬酸钾占56%(或50%),硫酸铜33%(或37.5%),五氧化二砷11%(或12.5%)。常用浓度为4-5%,每立方米吸药量不少于5kg。油溶剂常用配方为五氯酚5%,林丹1%,柴油(或杂酚油)94%。油溶剂能抗雨水淋失,药效持久,可用涂刷、浸渍或热冷槽方法处理。

(3)液剂毒杀灌入蚁道和喷洒木材表面,能以触杀、蒸蒸作用杀死近表面层白蚁。常用药剂有5-10%亚砷酸钠、3-5%五氯酚钠、1-2%氯丹乳油。剂量为1-2kg/㎡木板。

(4)粉剂毒杀常用的是砷素剂灭蚁粉和灭蚁灵粉剂(Mirex70%有效成分)。在蚁害严重部位、分飞孔或主蚁道上施药。

(5)诱杀法。近年来发现革桐菌能产生一种与白蚁分泌的跟踪外激素类似物质(n-cis-3,cis-6,trans-8-dodecalriene-1-ol)后,在防治白蚁上,用这种真菌感染的木块,压入微量灭蚁灵,埋于地下诱杀白蚁,能达到抑制白蚁活动的满意效果。

相关分词: 黄肢散 黄肢 肢散 白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