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

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第1版 (2010年11月1日)?

外文书名: The Art of the Yellow Spring

平装: 270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BN: 9787108034663

条形码: 9787108034663

产品尺寸及重量: 22.4 x 17 x 1.6 cm ; 499 g

ASIN: B004G09S3K

内容简介


《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内容简介:20世纪,大量考古发掘为我们了解历史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很少有其他文明像中国人一样,在五六千年的时间里,如此持久而专注地着迷于墓葬:设计地下空间、表现生死观念、搜集珍宝器物、布置画面图像……以至于人们习惯于将墓葬看作是埋藏宝藏的地方。不过,这样的心理暗示也局限了我们对墓葬的深入认知。当我们单独讨论墓葬中出土的玉器、青铜器、画像砖石等等时,它们作为一个墓葬的整体性意义便也弥散掉了。而《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正是巫鸿长期思考中国古代墓葬艺术传统的一个总结,他从空间性、物质性、时间性三个比较观念性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墓葬艺术从史前一直到宋辽金这漫长时段中的历史变迁,也具体呈现了他尝试建立的一套系统的处理和理解考古材料的理论方法,从而生动地向我们展示出中国古人对于“生”与“死”这一人生基本问题的看法和实践,对读者多有启发,对研究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巫鸿 译者:施杰

巫鸿(Wu Hung)1963年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巫鸿的著作包括对中国古代、现代艺术及美术史理论和方法论的多项研究。其著作《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The Wu Liang Shrine: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1989)获该年全美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1995)被《选择》(Choice)杂志评为1996年杰出学术出版物,进而被《艺术论坛》(Art Forum)列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The Double Screen: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ainting,1996)获全美最佳美术史著作提名。其参与编写的重要著作包括《中国绘画三千年》(1997)、《剑桥中国先秦史》(1999)等。巫鸿多次回国,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客座讲学,发起“汉唐之间”中国古代美术史、考古学研究系列国际讨论会,并主编三册论文集。

巫鸿近年来致力提高国外对中国现代艺术的理解和研究水平,加强国内外艺术家、评论家和策展人之间的交流。策划的大型展览包括:《瞬间:90年代末的中国实验艺术》(Transience:Chinese Experimental Ar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1998,美国),《在中国展览实验艺术》(Exhibiting Experimental Art in Chaina,2000,美国),《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2002),《过去和未来之间:中国新影像展》(Between Pastand future:New Chinese Photograph and Video from China,2004,美国,英国,德国),《“美”的协商》(About Beauty,2005,德国)等,并撰写和编辑有关专著。

巫鸿并致力于教育事业,所培养的学生现在在哈佛、耶鲁、匹兹堡、奥伯林、加州、肯州和夏威夷大学等学府执中国美术史教席。

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

时空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二集

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

美术史十议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空间性

从椁墓到室墓

三重宇宙

再现灵魂

第二章 物质性

明器

墓俑及其媒质

身体:保存和转化

第三章 时间性

宇宙/神话时间

“生器”

历史叙事

旅行

尾声:写照墓葬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