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

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




基本信息


出版社: 黄河水利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1月1日)

平装: 34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807340541

条形码: 9787807340546

产品尺寸及重量: 26 x 18.6 x 1.7 cm ; 680 g

ASIN: B0011CT7WI

内容简介


《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依据1956~2000年系列水文气象基本资料,以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有关理论为基础,系统地分析评价了1956年以来黄河流域水资源变化特性。

主要内容包括降水、蒸发、干旱指数、河川径流、地下水、水资源总量及其可利用量、地表水水质和地下水水质、河流泥沙、水资源情势分析等。《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内容翔实,资料系列长且来源可靠,可供从事水利、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地质等方面的工作人员、科研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参考。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节 经济社会现状

第三节 水资源分区

第四节 调查评价主要内容及成果

第二章 降水、蒸发、干旱指数

第一节 降水

第二节 水面蒸发

第三节 干旱指数

第三章 地表水资源量

第一节 地表水还原计算

第二节 河川天然径流量

第三节 系列一致性处理

第四节 分区地表水资源量

第五节 出入省境水量与入海水量

第六节 水量平衡分析

第七节 人类活动对地表水资源影响

第四章 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可开采量

第一节 基本要求

第二节 评价类型区和矿化度分区

第三节 主要水文地质参数

第四节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

第五节 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

第六节 分区地下水资源量

第七节 地下水资源量分布

第八节 不同系列地下水资源量对比

第九节 地下水可开采量

第五章 水资源总量

第一节 计算方法

第二节 分区水资源总量

第三节 黄河现状下垫面条件下水资源总量

第六章 水资源可利用量

第一节 地表水可利用量

第二节 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第三节 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第七章 地表水水质

第一节 水化学类型

第二节 河流现状水质评价

第三节 河流水质变化趋势

第四节 水功能区水质分析

第五节 地表水供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第八章 地下水水质

第一节 评价方法

第二节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第三节 地下水现状水质评价

第四节 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及污染分析

第五节 地下水源地水质及供水水质评价

第六节 地下水水质保护对策

第九章 河流泥沙

第一节 输沙模数分布特征

第二节 主要河流实测输沙量变化特点

第三节 三门峡水库库区和下游河道冲淤变化特点

第四节 水利水保工程减沙效益分析

第十章 水资源情势

第一节 长历时变化特点

第二节 黄河水资源变化趋势

第十一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

第一节 黄河流域水资源特点

第二节 几点认识

附表1 黄河干流主要控制站实测年径流量与天然年径流量对比

(系列一致性处理后)

附表2 黄河主要支流控制站实测年径流量与天然年径流量对比

(系列一致性处理后)

附表3 黄河流域二级水资源分区逐月降雨量

附表4 黄河流域二级水资源分区逐月地表产水量

附表5 黄河流域二级水资源分区总量逐年对比

附图1 黄河流域地理位置图

附图2 黄河流域水系分布图

附图3 黄河流域平原区2000年年均浅层地下水埋深分布图

附图4 黄河流域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分布图

附图5 黄河流域各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M≤2g/L)模数分布图

附图6 黄河流域各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M≤2 g/L)模数分布图

附图7 黄河流域降水入渗补给量(M≤2 g/L)模数分布图

附图8 黄河流域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M≤2 g/L)模数分布图

附图9 黄河流域地表水矿化度分布特征

附图10 黄河流域地表水总硬度分布特征

附图11 黄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类型分布特征

附图12 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水质现状评价结果

附图13 黄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分布图

附图14 黄河流域地下水矿化度分布图(2000年)

附图15 黄河流域地下水总硬度分布图

附图16 黄河流域地下水pH值分布图

附图17 黄河流域地下水各类别水质分布图

附图18 黄河流域1980~2000年平均输沙模数分布图

参考文献

前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史上,黄河流域同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尼罗河流域、恒河流域齐名,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地之一。远古时期,这里气候湿润,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最早的一个地区。早在远古时代,轩辕黄帝和他的沿黄部落就开始在这里创造中华文明。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在历史上主要是兴办灌溉事业和漕运,且起源很早。相传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人们就经常“负水浇稼”以保证农作物生长;大禹治水时期,就曾“尽力乎沟恤”,发展水利;战国初期,黄河流域开始出现大型水利工程;秦以后,黄河流域的水利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随着各朝代的更替和重视程度不同,水利事业时有兴废,但总的形势是向前发展的。到1949年,黄河流域利用河川径流实灌面积为977万亩(1亩=0.0667 hm2),年耗水74亿m3,另有纯井灌面积22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