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黄帝内经导读中医经典古籍导读

黄帝内经导读中医经典古籍导读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黄帝内经导读中医经典古籍导读




图书信息


作 者:孙世发,吴颢昕 主编出 版 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3-1

版 次:1页 数:208字 数:249000 印刷时间:2008-3-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I S B N:9787509115930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术之源。对学习中医者而言,诵读《内经》,如军事家之于《孙子兵法》,文学家之于《诗经》一样,不可或缺。然而,近年来中医界对于《内经》的学习日渐怠慢。究其原因,《内经》一书年代久远、文字简约、义理深奥。为了帮助初学中医者更好地学习《内经》,特编写了此书。全书在结构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内经》成书年代、版本、学术思想、主要内容等。第二部分节选了《内》中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临床价值的原文,并加以简要注释,以利学习;同时在大多数《内经》原文后,附有古代或现代医案,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内经》理论对中医临床之指导价值。本书适合中医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

目录


第1章 著作简况及内容简介

一、著作简况

二、主要内容

第2章 学术渊源

一、医学自身的发展

二、古代哲学思想对《黄帝内经》形成的影响

三、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内经》理论形成的影响

第3章 学术发展

一、东汉时期

二、两晋时期

三、隋唐时期

四、宋金元时期

五、明清时期

六、近、现代时期

第4章 学术体系

一、《内经》理论体系的认识论

二、《内经》理论体系的方法论

三、《内经》理论体系的主要学术思想

第5章 《黄帝内经素问》原文精读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别论篇第七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五藏生成篇第十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热论篇第三十一

刺热篇第三十二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疟论篇第三十五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咳论篇第三十八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腹中论篇第四十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风论篇第四十二

痹论篇第四十三

痿论篇第四十四

厥论篇第四十五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第6章 《灵枢》原文精读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1章著作简况及内容简介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托名黄帝及其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区、伯高等论医之书。

最早提到《黄帝内经》一名者是西汉刘歆所撰的《七略》。刘向、刘歆父子奉命整理和编辑先秦和当时的文献,时称校书,其成果汇编了一部总目录,刘向谓之《别录》,刘歆再加整理,节其要者,名为《七略》。《七略》已佚,其部分内容由《汉书艺文志》得以保存。

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黄帝内经》者,是《汉书艺文志》。东汉班固把《七略》抄下来作为《汉书艺文志》,其中写到“黄帝内经十八卷”。这些史料记载说明,在西汉刘氏时代,《黄帝内经》已经成书,到东汉班固时十八卷本《黄帝内经》传本仍被保存。

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魏末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汉书艺文志》的十八卷本《黄帝内经》传本已不存在,其内容被分割为《素问》、《九卷》或《针经》(《灵枢》)。

现今流传的《黄帝内经》,包括《素问》与《灵枢》两部分。这两部分的名称,并非同时出现,而且后者历经多次变迁。

《素问》书名,最早见载于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其自序谓“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嗣后,晋代皇甫谧在《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序》中写道:“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

《灵枢》之名,最早见于王冰所作的《黄帝内经素问注》,其序谓≯《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在此之前,《灵枢》被称为《九卷》、《针经》,隋唐时期,还有《九灵》、《九墟》等名称。